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GB 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pdf

    • 资源ID:168465       资源大小:537.8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GB 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pdf

    1、ICS 25.200 J 36 道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9450-2005 代替GB/T9450 1988 钢件渗碳j卒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2005-07-21发布Steels-Determin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depth of carburized and hardened cases CISO 2639: 2002 , MOD) 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瘦总局也古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Q(.1 IJ GB/T 9450-2005 前言本标准是修改采用ISO2639: 2002(钢件渗碳津火硬化层深

    2、度的测定和校核)(英文版)。本标准根据ISO2639: 2002重新起草,与ISO2639: 2002的技术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井和有关各方协议之后,可使用随炉试样替代实际零件检测。一一维氏硬度的试验力范围为0.9807N(O.l kgf)9. 807 N (1 kgf),代替了原标准的O.98 N (0.1 kgf) 9. 8 N (1 kgf)。根据GB/T1. 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本标准在结构、编写格式、文字表达上都做了相应的修改。如:对于ISO2639: 2002,本标准引用我国的国家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见本标准第2章)。为便于使用,本

    3、标准做了以下编辑性修改: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气b)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pc) 删除了ISO2639: 2002的前言。本标准代替GB/T9450-1988(钢件渗碳洋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本标准由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机电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周俊,林丽华,马兰,李俏,胡小丽。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9450-1988。I GB/ T 9450- 2005 钢件渗碳淳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制零件渗碳及碳氮共渗洋火硬化层深度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渗碳和

    4、碳氮共渗浑火硬化层;并经最终热处理后,距表面3倍于洋火硬化层深度处硬度值小于450HV的零件。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钢件,应根据对于距表面3倍于洋硬层处效,前提条件是选择硬度值GB/ T 18449. 1 3 术语和定义从零件表面到全4 通则4. 1 表示方法悴硬层深度用字母示例:CHD=0.8rnm。4. 2 特殊情况4. 2. 1 维氏硬度测量方法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各方协议,全(1 kgf),即硬度界限值可使用550HV1以夕使用其他载荷或其他界限硬度值时,应在CHD后面标注(见示例)。示例:CHD515HV5,表示采用维氏硬度试验力为49.03N(5 kgf),界限硬度值为515HV。4.2

    5、. 2 努氏硬度测量方法经有关各方协议,按GB/T18449. 1的规定,也可以使用努氏硬度试验方法。5 津硬层深度的测定5.1 总则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测量方法是唯一可采用的仲裁方法。e) GB/T 9450-2005 5.2 测定原理根据垂直于零件表面的横截面上硬度梯度来确定硬化层深度,即以硬度值为纵坐标,以至表面的距离为横坐标,绘制出硬度分布曲线,用图解法在曲线求得。5.3 测定方法5.3. 1 试样除特别协议外,应按规定在最终热处理后的零件横截面上测量。在-定条件下,可使用随炉试样。5.3.2 待测表面的制备为了精确测量硬度压痕对角线的长度,待检测表面要经过磨制和抛光。在抛磨过程中应采

    6、取-切措施避免试样表面倒角或过热。5.3.3 硬度的测定在宽度(W)为1.5 mm范围内,在与零件表面垂直的一条或多条平行线上测定维氏硬度(见图1)。每两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5)应不小于压痕对角线的2.5倍(见图1)。逐次相邻压痕中心至零件表面的距离差值(即向-aj)不应该超过0.1mm。测量压痕中心至零件表面的距离精度应在:l:0.25m的范围内,而每个硬度压痕对角线的测量精度应在:l:0.5m以内。除各方有特别协议外,在适当的条件下,应使用HVO.1(0. 980 7 N)至HV1(9.807 N)的试验力获得维氏(或努氏)硬度压痕,并用光学仪器(照相系统)在400X以上的放大倍数下测

    7、量压痕。测定应在各方约定的位置上,在制备好的试样表面上的两条或更多条硬化线上进行,并绘制出每一条线的硬度分布曲线。W = u。固1硬度压捷的位置5.4 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根据上述绘制的每-条曲线,分别确定硬度值为550HV或相应努氏硬度值处至零件表面的距离。如果这两个数值的差小于或等于0.1mm,则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洋硬层深度。如果差值大于0.1mm,则应重复试验,直到确认试验没有问题后,如实给出试验数据。6 漳硬层深度的校核在渗碳(碳氮共渗)摔硬层深度已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可采用下述内插法校核。因为在本标准定义的悴硬层深度附近的过被区,硬度梯度可近似用直线表示。在零件的某-垂直截面上,距零件表

    8、面矶和dz的位置上至少各打5个硬度压痕,而且dj和dz分别小于和大于确定的浑硬层深度(见图2),(dz-dj)值应不超过0.3mm。硬化层深度由下列公式给出z式中zdj一一小于硬化层深度pdz一一大于硬化层深度pHs一规定的硬度值;圄2硬度测量点的位置( d2 - dj)(Hj - Hs) CHD = d j + ,-, : H j -H2 百1一二dj处的硬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见图3);百2一-dz处的硬度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见图3)。Rl SC H, R2 、d1 CHD d2 至表面距离/mmGBjT 9450-2005 注:使用内插法时,最好检查紧靠表层下面区域的硬度。如果次表面的残

    9、留奥氏体过多,这一区域的硬度可能低于550HV极限硬度值。圄3硬化层深度的数学校验7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a) 试验零件的名称、材料及其所经过的热处理工艺;b) 零件的检测部位及数量;c) 悴硬层深度测定结果;d) 检测时发现的反常现象及偶然事故。的CON-0号同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钢件潘碳漳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jT 9450-2005 国中当岳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O.5 字数8千字2005年12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05年12月第-版4峰书号:155066 -26753定价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


    注意事项

    本文(GB T 9450-2005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pdf)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