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昌ICS 77.120.99 日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504-2006 代替GBjT3504-1992 错化hE呐Europium oxide 2006-10-01实施2006-04-13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产前言本标准代替GB/T3504-1992(荧光级氧化铺。本标准与GB/T3504-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一-按GB/T17803-1999(稀土产品牌号表示方法的要求改用数字牌号;一一增加071050牌号(纯度为99.999%);GB/T 3504一2006071040牌号中稀土杂质Ndz03由0.004%修改为0.00
2、2%,非稀土杂质NiO由0.001%修改为0.0005% ,ZnO由0.005%修改为0.001%; 一一071035牌号中非稀土杂质ZnO由0.007%修改为0.001%; 各牌号增加了对非稀土杂质SiOz、Cl的考核;一对稀土杂质的考核指标由原来6个增加到14个。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稀土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上海跃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明、吴克平、高宗德、章吉林。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一一-GB/T3504-1983、GB/T3504-1992。I
3、 GB/T 3504-2006 氧化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化学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供制作影色显象管用荧光粉、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材料和X射线增感屏活化剂等用的氧化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GB/T 12690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4、GB/T 14635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GB/T 18115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GB/T 20170 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法3 要求3. 1 化学成分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需方如有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可另行协议。表1产品牌号071050 071040 REO,不小于99.0 99.0 EU,03/REO,不小于99. 999 99. 99 La, 03 0.000 05 0.000 3 Ce02 0.000 1 0.000 5 Pr6 l1 0.000 1 0.001 Nd203 0.000 1 0.002 化Sm, 03 0.000 2
5、0.003 学Gd203 0.000 2 0.003 成稀土杂质Tb, O, 0.000 1 0.002 分杂REO Dy, 03 0.000 1 0.001 ( 质H0203 0.000 05 0.000 3 质含Er203 0.000 05 0.000 3 量量Tm, 03 0.000 05 0.000 2 分, Yb, 03 0.000 05 0.000 2 数不LU203 0.000 05 0.000 2 、._.,大, 03 0.000 05 0.000 2 于Fe203 0.000 5 0.000 7 % CaO 0.000 8 0.001 CuO 0.000 1 0.000 6
6、非稀土杂质NiO 0.000 1 0.000 5 PbO 0.0003 0.001 Si02 0.001 0 0.002 ZnO 0.000 5 0.001 Cl 0.005 0.01 灼减(质量分数)/%,不大于1. 0 1. 0 071035 99.0 99.95 0.000 5 0.000 5 0.001 0.003 0.003 0.003 0.003 0.003 0.000 5 0.000 5 0.000 5 0.000 5 0.000 5 0.000 5 0.001 0.002 0.000 6 0.001 0.001 0.002 0.001 0.02 1. 0 GB/T 3504-2
7、006 3. 2 物理性能产品的中心粒径(dso)为2.5m6.0m。3. 3 外观3. 3.1 产品为白色略带玫瑰红色粉末。3.3. 2 产品必须洁净,无肉眼可见的夹杂物。4 试验方法4. 1 稀土总量(REO)的分析方法按GB/T14635的规定进行。4. 2 稀土杂质的分析方法按GB/T181 4.3 非稀土杂质及灼减的分析5 5. 1 5.2 组批产品应成5. 3 检验项每批件(袋)数取样件(袋)数5: 5 检验结果判定化学成分、中心粒径仲裁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6. 1 标志和包装填lJ产品质量证明书。品之日起3个月内共同取样。产品分装于双层塑料袋或塑料瓶中,再将袋(瓶)置于铁桶
8、(木箱,纸箱或塑料箱)中,也可用大集装袋包装。桶(箱、袋)外注明:供方名称、产品名称、牌号、批号、净含量、毛重、出厂日期及防潮标志或字样。6. 2 运输、贮存产品需存放于干燥处,不得露天放置。运输时严防淋雨受潮。2 G/T 3504-2006 6.3 质量证明书每批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注明:a) 供方名称;b) 产品名称和牌号;c) 批号;d) 净含量和件数;e) 各项分析检验结果和供方技术监督部门印记;f) 本标准编号;g) 出厂日期。goN|gm何同阁。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氧化错GB/T 3504-2006 中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峰印张0.5字数7千字2006年8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06年8月第-版导定价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 1-27839 350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