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 7101-2003 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本标准代替GB7101一1994固体饮料卫生标准儿本标准与GB7101-1994相比主要修改如下z按照GB/T1. 1 2000对标准文本格式进行了修改;一二对本标准结构、定义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g本标准参照GB10789 1996对适用范围、定义进行了修改;一本标准取消了姥烤型(速溶咖啡)品种及其相应的指标。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7101一1994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E辽宁省卫生监督所、天津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
2、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武汉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四川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须欣、王旭太、崔春明、谷京字、文彦、袁三害、魏仁钧。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z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1994年第一次修订。GB 7101-2003 固体饮料卫生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饮料的术语和定义、指标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贮存及运输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果汁、动植物蛋白、植物提取物等原料制成的、产品水分不高于5.0 g/100 g的固体饮料。本标准不适用于未经烘烤的以可可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2 规范性引
3、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丁4789. 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5009. 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 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 11 食品中总碑及无机碑的测定GB/T 5009. 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 1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 12695
4、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蛋白型固体饮料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等其他动植物蛋白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如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的制品。3. 2 普通型固体饮料以果?十或经烘烤的咖啡、茶叶、菊花、茅根等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辅料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低于4%的制品。4 指标要求4. 1 原料要求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4. 2 感官要求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无结块,无刺激、焦糊、酸败及其他异味,冲溶后呈澄清或均匀混悬液,无肉眼可见的外观杂质。GB 7101-2003 4. 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
5、定。褒1理化指标项自蛋白型蛋白质(g/100g) 二主4. 0 水分(g/100g) 名二总碑(以As计)(mg/kg)运二铅(Pb)/(mg/kg)运二铜(Cu)/(mg/kg)运二4. 4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微生物指标项目蛋白型菌落总数(du/g)s二30 000 大肠菌群MPN/100g) 90 军菌(cfu/g)运二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 食品添加剂5. 1 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5. 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6 食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2695的规定。7 包装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相
6、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B标识定型包装的标识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9 贮存及运输9. 1 贮存指标普通型5. 0 0. 5 1. 0 5 指标普通型I 000 40 50 不得栓出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9. 2 运输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GB 7101-2003 10 检验方法10. 1 感富要求取5g左右的被测样品置于一洁净的白色搪瓷皿中,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察其色泽和外观形态,按标签上所述的食用方法于透明的玻璃烧杯内用80左右蒸馆水冲溶稀释后,立即嗅其香气,辨其滋味,静置2min后,看烧杯底部有无杂质。10. 2 理化指标10. 2. 1 蛋白质按GB/T5009. 5规定的方法测定。10. 2. 2 水分按GB/T5009. 3规定的方法测定。10. 2. 3 总碑按GB/T5009. 11规定的方法测定。10. 2. 4铅按GB/T5009. 12规定的方法测定。10. 2. 5铜按GB/T5009. 13规定的方法测定。10. 3 微生物指标按GB/T4 789. 21规定的方法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