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发布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技术规定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实施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反应堆退役的环境管理原则程序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堆及研究试验堆引用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辐射防护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浅地层处置规定放射性废物分类标准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反应堆退役辐射防护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暂时贮存规定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安全标准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原则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术语退役在核设施服役期满后
2、或因计划改变发生事故等原因而将核设施提前关闭后为保证工作人员与公众不受核设施内剩余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潜在危险的危害而有计划地实施必要的措施使核设施安全地永久地退出服役的过程退役级别核设施退役所达到的实际状态相应的监测要求及厂址可利用程度的标志通常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级退役对核设施实行有监督的密闭封存二级退役对那些易拆除的及不再需要的部件与设施进行拆除清理或去污至可接受的水平使该部分设施与场地达到无限制再利用的标准而对剩余的核设施实行有监督的密闭封存相关的场地可有限制地开放三级退役拆除全部核设施或部分拆除使污染的核设施去污至可接受的水平使全部设施与厂址都达到无限制再利用的标准厂址可无限制地开放无限制再
3、利用退役核设施的设备材料厂房或场地由于其含有的放射性活度足够低或经去污清洗后其放射性活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因此在其再利用过程中不会使任何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受到影响因而它们的再利用毋需加以限制退役作业为核设施退役所实施的各种措施与操作遗留核设施指非三级退役作业结束后原厂址处保留的剩余核设施低于低放的废物放射性比活度处于低放废物下限值与废物豁免管理限值之间的废物一般要求反应堆退役必须遵守下列辐射防护原则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及剂量限值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的程序和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与标准的规定在反应堆退役前应准备有效的环境保护设施与措施以确保公众与环境的安全对反应堆退役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及其他
4、有害废物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予以妥善处理与处置应建立反应堆退役环境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反应堆退役中应针对可能发生并影响环境安全的意外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环境管理程序在反应堆退役前反应堆营运单位应向国家环保部门与主管部门呈交反应堆退役初步环境影响报告书反应堆退役应有专门的设计并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退役设计中必须含有为保证公众安全与环境安全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与设施若运行时的三废治理与环境监测设施已经失效或不足以保证退役期间的环境安全应增设必要的设施并作出相应的设计退役实施过程中反应堆营运单位应定期向主管部门提交反应堆退役实施报告退役工作完成后反应堆营运单位应向国家环保部门与主管部门呈交反应堆退役
5、竣工报告书与反应堆退役最终环境影响报告书经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予结束退役工作反应堆营运单位应对退役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执行标准反应堆退役过程中对公众成员产生的剂量当量在正常工况下应符合中第条的规定在事故工况下应符合第条中发生大事故时的规定反应堆退役过程中向环境排出的放射性流出物应符合中第条与条的规定反应堆退役过程中运出厂区的放射性物质或废物应按的规定进行包装和运输反应堆退役过程中向环境排出非放射性污染物时应符合及的规定反应堆退役过程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应符合的规定反应堆的退役设备部件与材料符合附录的要求时允许回炉处理再利用或直接使用反应堆退役厂房的墙壁地板天花板门窗等处的放射性表面
6、污染水平符合附录表的要求且厂房内无其他放射性物体时厂房允许无限制再利用厂址可无限制开放对退役中的技术文件的要求在反应堆退役初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描述厂址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述反应堆运行期间的环境质量简述退役反应堆及其辅助工程的概况简述退役方案的比较并简要描述推荐的退役方案的主要作业内容描述反应堆最终停堆后积存的放射性物质的种类数量主要核素比活度与总活度分布及放射性活度随时间的变化提出对退役废物的处理运输贮存与处置方案提出为控制放射性流出物向环境的排放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提出环境保护的监测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和环境管理办法分析退役过程中正常工况及可能的事故工况对环境的影响包括
7、放射性影响及非放射性有害污染物的影响评价所选择的退役方案与国家标准的符合程度说明退役作业结束后所达到的退役级别若非三级退役应说明遗留核设施内含有的放射性总活度核素种类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说明相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在反应堆退役最终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说明不同退役阶段中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流出物的实测结果及环境辐射水平的调查结果说明退役过程中对一次二次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运输贮存与处置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的实测结果说明退役作业中排入环境的非放射性有害物的种类数量的测量结果评价退役作业中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对环境的影响说明退役实施过程中对公众造成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剂
8、量当量负担指出关键居民组关键途径与关键核素评价退役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影响与国家标准的符合程度说明厂址周围地形地貌的恢复情况说明退役后残余放射性的影响说明厂址辐射水平的普查结果及厂址可再利用的状况若非三级退役应描述遗留核设施将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预测正常工况下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流出物的核素种类活度水平及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给出正常工况与事故工况下对公众造成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当量和集体剂量当量负担若非三级退役应说明遗留核设施安全屏障的结构与功能应在遗留核设施地表与低于低放的废物掩埋地设置安全标志注明掩埋物的种类活度体积埋深及时间等并说明为保证环境安全采取的安全措施的移交与落
9、实情况若已达到三级退役可仅对低于低放的废物的掩埋情况作出相应说明反应堆退役实施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给出每月放射性流出物的实测结果要求见条给出当年的环境辐射水平的调查结果要求见条及条说明运出厂区的放射性废物的种类数量比活度与总活度运往地点及经过的路线若已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应说明污染水平的实测结果并估算出对公众造成的辐射影响简述当年退役作业中出现的事故并说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简述当年退役作业中产生的非放射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及对环境的影响在反应堆退役设计中至少应包括下列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内容描述不同退役阶段里放射性物质的数量种类主要核素比活度与总活度说明不同退役作业中放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提出不同退役
10、阶段里对退役废物的处理运输贮存与处置计划及保证环境安全的措施针对退役作业的特点提出不同阶段里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管理目标值制定减少放射性流出物向环境排放的措施针对退役作业的特点及环境变化的情况提出放射性流出物监测计划及环境监测计划以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预测不同退役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分析这些事故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与补救措施针对退役作业的特点制定减少非放射性污染物如化学毒物粉尘噪声等对环境影响的措施提出预防人为事故的安全措施若运行时的环境保护与监测设施已经失效或不足以保证退役期间的环境安全应为退役中新增设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设施作出设计若非三级退役应为遗留核设施设计可靠的安全屏障将遗
11、留核设施内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环境评价与环境调查的范围本章所列范围均指以堆址为中心周围半径的大小反应堆退役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应根据退役阶段分别取值退役期间的评价范围应符合第条的规定退役作业完成后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依据厂址区域地下水的走向和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等取一定的范围在反应堆退役期间环境调查的范围取堆址周围环境管理的技术要求对三废治理设施的要求在退役作业开始前应全面检查为退役服务的三废治理设施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否则不能开始退役作业对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要求在退役作业过程中应对排入环境的气载与液体流出物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排放总量排放浓度及主要核素的分析应按已审批的年排放管理
12、目标值控制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在退役作业过程中应制定环境监测大纲大纲的内容应包括项目频率介质与方法等若发现异常应追踪污染趋势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若非三级退役应在遗留核设施的周围设置监测或取样装置定期观察附近地下水地表水岩土等样品的放射性水平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杜绝泄漏清除污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运输贮存和处置的一般要求在退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气载放射性流出物和放射性废液应经处理后再排入环境处理中产生的废液残渣应予以固化并妥善贮存废物固化体应具有浸出率低化学稳定性好抗辐照性能好及机械强度高等特性应对反应堆退役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尽可能进行减容处理并应按的规定对退
13、役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分别处理与处置在退役作业过程中应严格管理放射性废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放射性废物丢失或被窃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贮存与处置应符合及的要求贮存在临时废物库中的放射性废物应保证能在规定的贮存年限内顺利取出并送往中低放废物处置场外运的放射性废物必须包装包装物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满足装卸运输的要求货包的重量体积形状与尺寸应与装卸运输中的安全操作相适应放射性废物的货包货包的分类分级放射性活度限值运输容器的表面污染要求运输与标签要求安全管理及审批手续等均应符合的要求非放射性的有害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低于低放的气载废物和液体废物应在有监督控制的条件下排入环境低于低放的固体废物的
14、运输可以无包装或仅有简单包装但无包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废物丢失或飞扬低于低放的固体废物可在经过论证批准的合适地点采用掩埋法处置地表应设置安全标志并按掩埋物的性质给定管理期限管理期限以废物的放射性水平衰变到豁免值以下为界对退役设备部件材料厂房和场址的再利用要求运出厂区准备无限制再利用的设备部件与材料必须符合第条的要求并经省级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准予出厂准备无限制再利用的厂房或即将无限制开放的场址必须符合第条的要求并经省级环保部门批准后方可再利用或开放对安全保卫的要求在退役作业过程中应按照退役作业的特点人员变动情况和周围环境状况并参考反应堆运行期间的安全保卫措施制定退役作业期间的安全保卫措施和制度应对遗
15、留核设施提供保卫防止无关人员误入或人为破坏遗留核设施的安全屏障低于低放的废物掩埋地在管理期限内也应给予适当保护意外事故处理计划应根据反应堆的特点退役作业情况和周围环境状况分析退役中可能发生并影响环境安全的意外事故和潜在危害制定相应的处理计划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专业人员质量保证措施在反应堆退役的质量保证大纲中必须含有确保退役全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的内容使退役作业的实施和退役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都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可接受的影响从事退役质量保证工作的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和批准具有保证退役活动按预定的程序和质量要求进行的能力退役中的各项放射性监测必须强调下列要求所用的仪器设备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刻度与标定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人员能正确地执行监测程序使布点取样制样测量等有关步骤得到正确地执行测量误差能受到控制使测量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并有验证的措施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确保测量结果得到正确的分析应认真记录校核并妥善保管监测数据与资料与退役有关的全部资料包括该设施的设计建造与运行资料退役设计与退役作业实施资料退役中的环境评价安全报告实施报告来往公函等都应予以认真收集与存档退役作业结束后应确定环境安全措施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单位并作好交接工作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一钧张文超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