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L T 5091-1999(条文说明)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pdf

    • 资源ID:160797       资源大小:180.6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L T 5091-1999(条文说明)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pdf

    1、p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091 - 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Grounding design guide for hydro-power station 条文说明主编部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付咆分么i才乐、1.:11999北京3定义3.0.20 保护线名词定义仅适用于低压三相五线制中。76 4 接地设计一般程序和规定4.2 接地设计一般规定4.2.6 对接地装置未全部施工完毕而发电的工程,应对电厂已形成的接地装置进行校核、测量接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和转移电位,以保证安全运行。校核时的短路电流应为初期

    2、发电时电网可能出现的最大实际短路电流。4.2.s 保护接地及要求:3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接地使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一般电气设备安装处都有接地母线,低压电气设备外壳或机座皆采用接地,只有少数远离接地母线的电气设备采用接中性线或保护线的保护方式。4.2.9 防雷接地及要求:1 集中接地对雷电泄流、降低冲击电阻有显著的效果。77 5接地电阻s.2 小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接地电阻s.2.1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共用一个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因低压系统要求接地装置不大于40,故高低压电力设备共用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也不应超过40078 6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6.4人工降阻6.4.2

    3、 人工降阻成本高,且仅对单个或集中接地体的工频接地电阻具有显著效果,对小地网也有一定效果,对大、中型地网没有任何作用,可针对工程具体情况适当采用。79 7接地电阻计算7.1 工频接地电阻计算7. 1. 1 (7. 1. 1-2)式的水平接地体形状系数A按解广润编写的电力系统接地技术(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一书制订。(7.1. 1-3)式引自王洪泽编写的“计算水平地网接地电阻的新公式”高电压技术1987年第1期,其误差为2%。7. 1.4 大型水力发电厂接地通常由几个接地网组成一个总接地装置,如何准确计算这样复杂的大面积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采用本条规定的宏观计算来加以判断。

    4、目前计算接地电阻的公式,皆为等电位下推导的,而大面积接地装置并非是一个等电位体,故对大面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计算,需加上一个修正系数。为此,委托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进行研究,对不同接地材料和地网面积,绘制了不同土壤电阻率下接地电阻的修正系数曲线。80 8均压s. 1均压网设计s. 1. 2 在进行均压网设计时,推荐采用等网孔电位的不等间距布置,这样可节省钢材。s.2 接触、跨步电位差允许值规定s.2. 1美国达尔基尔早年提川安全电流I孚(剖,我国规程中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公式也是采用了该公式导出o. 116 的,后因人体安全电流修改为I(A),故对原公式进行相It 应的修改。s.J 接触、跨

    5、步电位差计算s.J. 1 s.J.s 均压网不等间距布置的排列和接触系数、跨步系数的计算,按陈先禄等编写的“用不等间距布置发、变电所水平接地网均压导体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经验公式研究报告”制定。等间距布置的接触系数计算,按解广润编写的电力系统接地技术制定。等间距的跨步系数曲线根据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研究成果制定。81 9 工频暂态电压反击及转移电位隔离9. 1 工频暂态电压反击9.1. 2 地网工频暂态电压下,以避雷器不动作而要求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82 10特殊设备接地to. 1 GIS接地10. 1.7 参照IEEE70-l第4,3. 9条第一款条文,以防止金属外皮电缆与GIS外壳构成回路。t

    6、o. 1. 9 GIS外壳接地线截面的选择要求,考虑电流分流不均匀,一般不会大于三、七分配。10.2 微波通信站接地10.2. 1 对微波塔设置位置的要求,为防止雷击微波塔不致对控制设备造成反击或控制回路误动。10.2.2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做到5.0.非常困难,允许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提高到10.0.。10.2.3 微波站接地网与电厂主接地网连接应远离中控室,以防止对弱电设备的影响。10.2.s 为防止地网冲击电位差引人同一机房内靠近的通信设备及外壳,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干扰,故采用一点接人接地母线。10.2. 11 为防止外来电源中性线引入零电位到机房内,与地网形成电位差,故要求中性线与机房地网连接

    7、。10.3计算机接地10.3.2 机房内需设置接地母线。10.3.7 由于计算机附属设备远离主设备,计算机回路的接地接到两个独立的地网上,防止地电位差引起对计算机干扰,必须加以隔离。83 12接地装置12.1接地系统12.1. 1 针对水力发电厂接地装置所包含的内容。12.2接地体12.2. 1 水力发电厂可利用的自然接地体可能场所。12.2.2 对自然接地网孔数的规定。随着接地网孔的增加,接地电阻减小趋于饱和,32个网孔与16个网孔相比,接地电阻仅减小10%左右,而增加了大量的施工工程量,故定为16个网孔为宜。12.2.3 对预应力钢筋不宜作自然接地体的规定。12.2.4 12.2.9 对人

    8、工接地体设置和要求,垂直接地体作用以及用于防雷接地设备部位的要求。84 13 截面选择及防腐13. 1 截面选择及计算13. 1. 1 国内发生的接地事故说明,过去规定的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偏小,这次适当增大。13. 1.3 接地线的允许温度,钢运400;铜450是在以下短路电流持续时间的情况下:llOkV220kV系统多为一套主保护,按一级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t=t主t后t固o.03+0. s+o. 07= o. 6s; 330kV500kV多为两套主保护,按失灵保护动作时间为t=t主t失十t回O.03+0. 3+0. 07=0. 4so式中t主为主保护动作时间,t后为第一级后备保护时间,

    9、t失为失灵保护时间,t固为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如接地故障持续时间要求更长,为避免选择更大截面的导体,允许接地线温度可适当增高至600。13.2摆地体防腐13.2. 1 接地材料腐蚀速度很难给出具体数据,各地情况不一致,只能根据本地区的运行经验确定。13.2.3 接地体使用寿命有提20年也有提50年的,这里取30年。85 14 接地装置工频参数测量14.1接地电阻测量14.1. 5 对线路杆塔接地网和小面积接地网可采用接地摇表进行测量。14.5 四极法测量电极布置及典型视电阻率曲线14.5.3 参照前苏联四极法测量电极最小距离归纳的公式。14.5.4 按视电阻率曲线判断土壤分层,参照傅良魁著电法勘探教程P93。14.5.5 根据测得的视电阻率曲线,得出等电阻率曲线图,再计算出土壤等效电阻率的方法。86 附录A(标准的附录)非均匀土壤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计算A2 对美国曲线进行了校核,原曲线使用地网面积为15000m2,对大型地网不适用,为此重新绘制曲线,适用到500000旷的地网面积。A3 水电站中经常在水中设置接地网,为便于计算水中地网的接地电阻,采用了接地电阻系数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岩石与水的电阻率比值的不同,绘制了多组不同水深和接地网面积的接地电阻系数曲线,以便计算中直接查用。87 m航am同ll四aemmFda旦元盟”5-o 呈价圭定


    注意事项

    本文(DL T 5091-1999(条文说明)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