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1 505-2007 代用茶卫生要求.pdf

    • 资源ID:159925       资源大小:151.3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1 505-2007 代用茶卫生要求.pdf

    1、 DBICS 67.140.10 B 35 备案号:21530-2007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11/ 5052007 代用茶卫生要求 Hygienic standard for herbal tea 2008-02-01 实施2007-11-22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 5052007 I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2 4.1 感官要求 . 2 4.2 理化指标 . 2 4.3 有害物限量指标 . 2 4.4 微生物指标 . 3 5 试验方法 . 3 5.1 感官检验 . 3 5.2 理

    2、化指标检验 . 3 5.3 有害物限量检验 . 3 5.4 微生物指标检验 . 4 6 检验规则 . 4 6.1 抽样 . 4 6.2 检验分类 . 4 6.3 判定规则 . 4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卫生要求 . 5 7.1 标识 . 5 7.2 包装 . 5 7.3 运输 . 5 7.4 贮存 . 5 DB11/ 5052007 II前 言 本标准的第4.3、4.4 条为强制性的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条款。 本标准由北京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北京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3、、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雪涛、曹红、谢翔燕、金瑛、李红。 DB11/ 5052007 1代用茶卫生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代用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代用茶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4、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7 食品

    5、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34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136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5009.176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15401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 S

    6、N/T 1774 进出口茶叶中八氯二丙醚残留量检测方法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代用茶 Herbal Tea 选用可食用植物的叶、花、果(实)、根茎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煮)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分为叶类、花类、果类和混合类。 DB11/ 5052007 2 叶类产品有银杏茶、桑叶茶、薄荷茶等;花类产品有菊花、茉莉花、金银花等;果(实)类(含根茎)产品有大麦茶、苦瓜片、枸杞、胖大海、罗汉果、决明子等;混合类为上述产品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代用茶所涉及的产品品种应符合卫

    7、生部相关规定。 4 要求 4.1 感官要求 样品应大小均匀、完整,具有花、果或叶的自然品质特征,不含有夹杂物。应洁净、干燥、无霉变、劣变、无虫蛀,具有叶、花、果(实)、根茎天然固有的色泽和香味,无异味,不得添加任何人工色素及香味物质。 4.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理化指标 单位:g/100g 检验项目 指 标 花类 513 叶类 8.5 果类 15 水 分 混合类 13 总灰分 8 4.3 有害物限量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有害物限量指标 单位:mg/kg 检验项目 指 标 铅(Pb) 5.0 总砷(As) 0.5 总汞(Hg) 0.2 镉(Cd) 0.3 花类 100

    8、 果类 50 亚硫酸盐(以SO 2计) 混合类 100 黄曲霉毒素B 1 0.005 六六六总量 0.2 滴滴涕总量 0.2 敌敌畏 0.2 乐果 1.0 乙酰甲胺磷 0.1 杀螟硫磷 0.5 三氯杀螨醇 0.2 氰戊菊酯 0.5 溴氰菊酯 5.0 氯氰菊酯 20 DB11/ 5052007 3表2 (续) 检验项目 指 标 五氯硝基苯 0.1 八氯二丙醚 0.01 注:其他禁用农药及有毒有害物质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4.4 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检验项目 指 标 菌落总数 (cfu/g) 1105大肠菌群(MPN/100g) 40

    9、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志贺氏菌 不得检出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霉菌 (cfu/g) 11045 试验方法 5.1 感官检验 从供试样品中随机抽取5 g,置于白色瓷盘内,在自然光下 用目测法进行色泽、形状、杂质、霉变等项目的检验。用鼻嗅的方法检验样品天然固有的香味及异味。 5.2 理化指标检验 5.2.1 水分 按GB/T 5009.3 规定的方法执行。 5.2.2 灰分 按GB/T 8306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 有害物限量检验 5.3.1 铅 按GB/T 5009.12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2 总砷 按GB/T 5009.11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3 总汞 按GB/T

    10、5009.17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4 镉 按GB/T 5009.15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5 亚硫酸盐 按GB/T 5009.34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6 黄曲霉毒素 B1按GB/T 18979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7 六六六、滴滴涕 按GB/T 5009.19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8 敌敌畏、乐果、乙酰甲胺磷、杀螟硫磷 DB11/ 5052007 4 按GB/T 5009.20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9 三氯杀螨醇 按GB/T 5009.176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10 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按GB/T 5009.146 规定的方法执行。 5

    11、.3.11 五氯硝基苯 按GB/T 5009.136 规定的方法执行。 5.3.12 八氯二丙醚 按SN/T 1774-2006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 微生物指标检验 5.4.1 菌落总数 按GB/T 4789.2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2 大肠菌群 按GB/T 4789.3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3 沙门氏菌 按GB/T 4789.4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4 志贺氏菌 按GB/T 4789.5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5 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GB/T 4789.10 规定的方法执行。 5.4.6 霉菌计数 按GB/T 4789.15 规定的方法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12、抽样 具有相同的花色、等级、包装规格和净含量,品质一致,并在同一地点、同一期间内加工包装的产品集合为一批次;超市相同进货渠道、同一品种、一次接收的产品作为一个批次。从每一批次中随机抽取 1 kg样品。 6.2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交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6.2.1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要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感官、水分、净含量负偏差及包装标签。交收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2.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正式投入生产时; b) 原料产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c)

    13、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d)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e)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6.3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规定要求的,判该批产品为合格。 凡霉变、虫蛀、有异味或有害物限量指标、微生物指标有一项不合格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 DB11/ 5052007 5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的,应在原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本或对备样复检不合格项,复检仍不合格的,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卫生要求 7.1 标识 产品应有明确标识,应标注产品名称、单位名称及地址、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执行标准、贮藏方法等,标识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7.2 包装 7.2.1 应采用密封、防潮包装,能保护产品品质;包装材料应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毒无害,且应符合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7.2.2 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75 号(2005)的规定。 7.3 运输 运输工具要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暴晒;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装、混运。 7.4 贮存 贮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污染,应存放于清洁、干燥、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中,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污染。应按品种分别存放,防止挤压等损伤。


    注意事项

    本文(DB11 505-2007 代用茶卫生要求.pdf)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