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CCS B41 6103 宝鸡市地方标准 DB 6103/T 582024 奶山羊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2024-1-25 发布2024-4-30 实施宝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6103/T 58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免疫前准备.1 5 免疫计划.2 6 免疫要求.3 7 效果评价.4 8 强化免疫.5 9 档案记录.5 DB 6103/T 58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宝鸡市农业农村局提
2、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陇县畜牧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和氏高寒川牧业有限公司、麟游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千阳县草碧镇畜牧兽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边会龙、许信刚、史晓莉、史怀平、王芳、刘红颖、周耀华、何晓学、张静、张春林、周娟娟、李文亮、李培龙、张永刚、郭平儿、陈军利。本文件由陇县畜牧工作站负责解释。本文件为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陇县畜牧工作站 电话:0917-4601435 地址:陇县东大街126号 邮编:721200 DB 6103/T 582024 1 奶山羊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奶山羊免疫前准备、免疫计划、免疫要求、效果评价、强化免疫和档案记录的要求。本
3、文件适用于奶山羊场的免疫接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952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GB/T 18935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27982 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 NY/T 576 绵羊痘和山羊痘诊断技术 GB/T 34720 山羊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免疫接种 3.1 用人工方法将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使动物机体获得防治某种传染病的能力。强化免疫 3.2
4、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针对某种传染病的发病或流行情况,通过加强接种疫苗,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染的方法。紧急免疫 3.3 在发生动物疫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的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免疫接种。4 免疫前准备 疫苗准备 4.1 4.1.1 免疫接种前,依据奶山羊场及周边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参照第 5 章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4.1.2 根据奶山羊的数量和免疫计划,准备足够完成一次免疫接种所需要的、合法生产的、同一批次的、在有效保存期限内的疫苗数量。4.1.3 疫苗的运输、保存和使用,按 NY/T 1952 的规定及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DB 6103/T 582024 2 人员准
5、备 4.2 4.2.1 免疫接种过程中,免疫人员规范穿戴防护衣物,禁止吸烟和饮食。4.2.2 分工明确,紧密配合,专人负责监督接种过程。物资准备 4.3 按NY/T 1952的规定,依据奶山羊存栏和参与免疫人员的数量,准备充足的疫苗、注射器、针头、酒精、碘酒、药棉、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疫物质。羊只准备 4.4 4.4.1 免疫接种前,检查奶山羊健康状况,病、弱羊只暂缓接种。4.4.2 疫苗接种前后 3d,奶山羊不得使用抗生素、抗病毒及激素类药物。器具准备 4.5 按NY/T 1952的规定执行。5 免疫计划 羔羊免疫计划 5.1 羔羊免疫计划见表1。表1 羔羊免疫计划 免疫时间(日龄)疫苗名
6、称 接种方法 免疫保护期 备注 1 日龄 破伤风类毒素 皮下或肌肉注射 12 个月 推荐免疫 4 日龄7 日龄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推荐免疫 14 日龄 羊传染性脓疱疫苗(口疮)口唇粘膜内注射或划痕 5 个月 推荐免疫 35 日龄 小反刍兽疫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12 个月 强制免疫 45-50 日龄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12 个月 推荐免疫 60 日龄 山羊痘疫苗 尾根部皮内注射 12 个月 推荐免疫 75 日龄 口蹄疫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强制免疫 育成羊免疫计划 5.2 育成羊免疫计划见表2。DB 6103/T 582024 3 表
7、2 育成羊免疫计划 免疫时间(月龄)疫苗名称 接种方法 免疫保护期 备注 6 月龄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推荐免疫 9 月龄 口蹄疫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强制免疫 成年母羊免疫计划 5.3 成年母羊免疫计划见表 3。表3 成年母羊免疫计划 种公羊免疫计划 5.4 种公羊免疫计划见表 4。表4 种公羊免疫计划 6 免疫要求 免疫时间 疫苗名称 接种方法 免疫期 备注 产羔后 3 个月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推荐免疫 口蹄疫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强制免疫 产后 1 个月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 皮下注射 12 个月 推荐免疫
8、产后 1 个月 山羊痘疫苗 尾根皮内注射 12 个月 推荐免疫 产后 2 个月 小反刍兽疫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12 个月 强制免疫 配种前 2 周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推荐免疫 口蹄疫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强制免疫 免疫时间(月份)疫苗名称 接种方法 免疫期 备注 每年 3 月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皮下或肌内注射 6 个月 推荐免疫 口蹄疫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月 强制免疫 每年 4-5 月 小反刍兽疫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12 个月 强制免疫 每年 9 月 羊梭菌病多联干粉疫苗 皮下或肌内注射 6 个月 推荐免疫 口蹄疫疫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6 个
9、月 强制免疫 DB 6103/T 582024 4 疫苗使用 6.1 6.1.1 疫苗在使用和保存期间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直射。6.1.2 疫苗一旦启封使用,必须当日用完,不能隔日再用。如有剩余,则废弃,进行无害化处理。6.1.3 首次接种疫苗前,选择30 只奶山羊进行试用,观察7d10 d,无异常反应后,扩大接种范围和数量。6.1.4 疫苗使用时,用 75%的酒精消毒疫苗瓶口,用消毒过的针头刺入瓶塞后固定,上覆盖洁净酒精棉球。6.1.5 吸取疫苗时,充分振荡,使疫苗液体混合均匀。吸出的疫苗液不可再回注于瓶内。针筒排气溢出的疫苗液吸积于酒精棉球上,并将其收集于专用瓶内,用过的酒精棉球、碘酊棉也
10、放置入专用瓶内,与疫苗瓶一同进行无害化处理。6.1.6 疫苗接种时,一支注射器只能用于一种疫苗接种,针头逐只更换。6.1.7 同一批次的奶山羊,同时进行免疫;发现漏免的奶山羊及时补充免疫。接种部位消毒 6.2 6.2.1 注射部位剪毛或直接擦拭干净;6.2.2 用 5%的碘酊及 75%的酒精消毒;6.2.3 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即可接种。接种方法及剂量 6.3 按NY/T 1952的规定及疫苗使用说明书执行。7 效果评价 采样 7.1 7.1.1 采样时间 免疫接种后15d30d。7.1.2 采样比例 按免疫接种数的1 5随机抽样,样本数不低于10份。7.1.3 样品制备 在早晨饲喂
11、前或停食6 h后,颈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备检。检测及判定 7.2 奶山羊免疫抗体检测及结果判定,见表 5。DB 6103/T 582024 5 表5 奶山羊免疫抗体检测及结果判定 8 强化免疫 常规免疫结束后,对免疫效果评价不合格的奶山羊,强化免疫接种,直到免疫效果达到合格标准。8.1 新购进奶山羊,及时查阅免疫档案,对未免疫接种疫苗、超过免疫期或无免疫档案的奶山羊,待8.2 隔离期满后,及时进行强化免疫接种。发生疫情时,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并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全部奶山羊,实施紧急免疫接种。8.3 9 档案记录 在开展免疫接种的同时,按表6做好档案记录,保存5年以上。免疫档案见表 6。表
12、6 奶山羊场免疫档案 免疫病种 检测方法 结果判定 口蹄疫 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按 GB/T 18935 执行 小反刍兽疫 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按 GB/T 27982 执行 山羊痘 血清学中和试验法 按 NY/T 576 执行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间接血凝试验法 按 GB/T 34720 执行 羊梭菌病三联四防 胶体金法(试剂盒)按说明书规定执行 羊传染性脓疱(口疮)/破伤风/奶山羊场 名称 地址 联系人及电话 存栏数量 疫苗名称 疫苗 生产厂家 疫苗批号 有效期 耳标号 编号 性别 月龄 接种时间 接种方式 接种剂量 免疫 副反应 抗体 监测结果 接种人员签字 畜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