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99B055404林芝市地方标准DB5404/T 00052023林芝灵芝标准综合体第 3 部分:菌袋制作规程2022-12-03 发布2023-01-03 实施林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404/T 0005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生产条件.14.1场地.14.2原料和水要求.25代料菌袋制作.25.1栽培基质配方.25.2拌料.25.3装袋.26段木菌袋制作.26.1截段劈裂.26.2扎捆装袋.27灭菌.27.1常压灭菌.37.2高压灭菌.38冷却、消毒、接种.38.1冷却.38.2消毒.38.3接种.39发菌管理.3
2、9.1菌袋摆放.39.2环境控制.39.3管理措施.39.4后熟培养.39.5菌袋成熟标准.3DB5404/T 000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林芝灵芝标准综合体的第3部分,林芝灵芝标准综合体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菌种基本要求;第2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菌袋制作规程;第4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第5部分:采收存储技术规范;第6部分:分级规范。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狮跑科技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林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
3、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林芝市质量计量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检测所、西藏巨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狮跑科技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洛桑卓玛、王勇、何天文、罗笑娟、龙莎莎、辛双阳、次仁卓嘎、邵强、李泽福、高凤。DB5404/T 000520231林芝灵芝标准综合体 第 3 部分:菌袋制作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林芝灵芝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代料菌袋制作、段木菌袋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及发菌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林芝灵芝菌袋的制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4、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 5295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3.2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林芝灵芝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米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墨脱县共7个县(区)现辖行政区域。3.33.4料袋使用栽培用塑料袋装好木屑并用绳子绑紧袋口后称
5、作“料袋”,也就是木屑和栽培用塑料袋的结合物,塑料袋里装好木屑后至接种前都称作“料袋”。4生产条件4.1场地4.1.1菌丝培养场所灵芝菌袋发菌的培养室或简易棚内,应具有加温、通风、空气相对湿度调控设施,有遮光材料,可以避光培养。发菌室内放置培养架,室内悬挂温度计和干湿度表,测定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DB5404/T 0005202324.1.2出芝场所出芝温室或简易大棚环境应符合NY/T 5295的要求。地势平坦,有水源、电源。应有遮阳控制光照度、调节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通风换气等设施。4.2原料和水要求4.2.1栽培袋符合 GB/T 4456 的要求,原料应符合 NY 5099 的要求。栽培原
6、料以青冈木木屑为主,宜使用林业采伐剩余的枝桠材,或专门为栽培林芝灵芝而种植的林木鲜材。也可用玉米芯颗粒为主要原材料。辅料为麦麸、玉米粉、白糖、磷酸二氢钾等。4.2.2栽培基质配制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出芝管理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5代料菌袋制作5.1栽培基质配方栽培基质配方有以下两种,以100 g干料计:a)配方 1:杂木屑 78 g、麦麸 17 g、玉米粉 3 g、轻质碳酸钙 1 g、红糖 1 g,含水量 60%65%,pH 值自然。b)配方 2:杂木屑 39 g、玉米芯 39 g、麦麸 17 g、玉米粉 3 g、轻质碳酸钙 1 g、红糖 1 g,含水量 60%6
7、5%,pH 值自然。5.2拌料木屑过筛,与其他原料按配方比例称取,加水拌匀,以用手紧握培养料成团,松开后龟裂,手掌有微量水迹为准(含水量60%65%)。5.3装袋制作2kg的料袋用长35 cm、宽20 cm、厚0.05 mm塑料袋;制作1kg重的料袋用长33 cm、宽17 cm、厚0.05mm。采用机械装袋或手工装袋。培养基质配制完成后,应及时填入菌袋中,压实填至袋口约4/5处,扎封袋口。6段木菌袋制作6.1截段劈裂接种前3 d5 d截段。将砍伐的树木剔去枝桠,削平刺或枝桠,截成15 cm20 cm长的小段,截口和木段成直角。直径20 cm以上的段木可根据栽培场地土层情况或栽培习惯纵向劈成两片
8、或多片,削去木刺。6.2扎捆装袋直径较大的木段直接装袋,直径小的木段用绳捆扎后,在中间填充一些小木段。扎捆后装入长40cm45 cm、宽25 cm30 cm的低压乙烯袋并扎紧袋口。7灭菌DB5404/T 0005202337.1常压灭菌灭菌锅加温达到100(海拔3000 m左右的地方,压力达到0.04 MPa时)持12 h16 h,停火2 h后将料袋出锅。7.2高压灭菌排气2次,待冷气排净,压力达到0.105 MPa0.15 MPa,温度121 126 时保持20 min30 min,自然冷却至压力表到“0”时打开放气阀,打开炉门,待冷却至可以搬动时,将料袋取出。8冷却、消毒、接种8.1冷却料
9、袋放置在接种室内,自然冷却至常温。8.2消毒接种场所准备好后,选用2%3%来苏儿水溶液喷雾消毒,或选用国家卫生部和农业部规定的无公害药剂进行熏蒸消毒。8.3接种采用接种箱、超净工作台、接种帐等接种设备。菌种符合NY/T 528的要求,种菌龄30 d35 d,17cm33 cm 规格的菌种,每袋接20个30个料袋。9发菌管理9.1菌袋摆放菌室前,用3%来苏尔(煤酚皂)水溶液对发菌室内空间喷雾消毒,然后将菌袋摆放在培养架上,或墙式叠堆在地面上,摆放方式和摆放密度依发菌室温度确定。9.2环境控制发菌温度控制在20 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50%60%;菌丝封面后开始通风,并逐渐加大通风量,20d后加强通风;发菌室需遮光,即“暗光培养,宜黑勿亮”。9.3管理措施发菌15 d左右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污染的及时清理,同时将菌袋上下、内外位置调换;菌袋间温度低于20,通过加温提高发菌室温度。当袋内菌丝长至菌袋五分之四后,发菌室内喷洒3%煤酚皂消毒,将袋口扎绳解开再松散系好或摘去菌袋盖子,促进菌丝生长。9.4后熟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后,要后熟10 d30 d。温度18 2,空气相对湿度40%60%。9.5菌袋成熟标准DB5404/T 000520234菌袋表面菌丝洁白粗壮,看不到木屑,菌袋内菌丝连接紧密,表面无杂菌污染,段轻压有弹性、松软,掰开菌袋内部菌丝紧密、色白,有林芝灵芝菌丝固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