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29 T 105-2024 大理州稻渔生态种养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5992       资源大小:1.51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29 T 105-2024 大理州稻渔生态种养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01CCS B 525329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标准DB5329/T 1052024大理州稻渔生态种养技术规程2024-01-17 发布2024-02-17 实施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29/T 1052024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地环境条件.15田间工程.26水稻生产管理.27鱼生产管理.4DB5329/T 105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

    2、大理白族自治州渔业工作站提出。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渔业工作站、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树海、段忠、李志洪、马玉云、杨光清、宝建红、杨昆红、严燕群、伊应良、孙波、华朝斌、张艳明、李丽娟、胡芳、李四平、李一华、杨学飞。DB5329/T 10520241大理州稻渔生态种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稻渔生态种养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生产管理、鱼生产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大理州适宜开展稻田养鱼的水稻种植区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 5071无公害食品 鱼用药物使用准则NY/T 5117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NY/T 5361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稻渔生态种养基于生态学互惠共生原理,采用生态技术和管理措施,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抗生素、鱼类生长调节剂等,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3.2鱼溜田中较深的坑凼,晒田、

    4、施肥、施药时鱼类活动栖息的场所。3.3鱼沟鱼类从田间进入鱼溜、从鱼溜进入田间觅食活动的通道和主要栖息场所。3.4田间工程为构建稻渔共生模式而实施的稻田改造,包括进排水系统改造、沟溜开挖、田埂加固、稻田平整、防逃防害防病设施建设、机耕道路和辅助道路建设等内容。4产地环境条件DB5329/T 105202424.1场地实施稻渔生态种养的稻田应该集中连片,水质清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犁底层稳定不漏水、不受旱涝影响,500 m 范围内没有畜禽规模养殖圏舍,3000 m 以内没有化工厂、生活垃圾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产地应符合 NY/T 5361 的要求4.2水养殖(

    5、灌溉)用水产地水源应充足。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1607 的要求,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要求。4.3空气产地环境空气应符合 GB 3095 的要求。5田间工程5.1开挖鱼沟鱼溜鱼沟鱼溜的数量和形式根据田块面积和形状确定。采用“一”字形、“T”字形、“十”字形、“井”字形、“田”字形或沿田埂四周环形开挖直鱼沟,在沟的交叉处或沟的一端开挖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鱼溜,鱼沟深 60 cm-80 cm,宽 80 cm-100 cm,鱼溜深 100 cm-150 cm,沟溜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的 10%,以 5%-8%为宜。无论开挖何种形式的沟溜田间需留足农机作业通道。5.2田埂建设结合沟溜

    6、开挖,利用多余的土夯实加固田埂,田埂加高至 50 cm-70 cm,加宽至 40 cm-50 cm。5.3进排水系统稻田的进出水口应对角设置,根据单个田块面积大小,水口宽 30 cm60 cm 为宜。5.4拦鱼栅设置进出水口设置拦鱼栅。拦鱼栅用木制、篾编、铁筛网或网片。拦鱼栅的孔隙或网眼的大小根据所放养鱼种来确定,保证不阻水和不逃鱼。拦鱼栅的高度和宽度要大于进出水口 20 cm 以上。拦鱼栅的两边及下端插入泥土中成拱形设置,凸面迎向水流。拦鱼栅设两层为宜。6水稻生产管理6.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综合抗性强、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6.2肥料6.2.1施肥要求DB5329/T 10520243

    7、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农业部门登记(备案)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所有施用的有机或无机肥料在保证对环境、作物和鱼不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方可施用。6.2.2优化施肥技术优化配方施肥,有机肥无机肥相结合,减少化学肥料施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要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水稻需肥规律合理施用,以满足水稻全生育期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为宜。6.2.3施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厩肥 1000 kg1500 kg 或商品有机肥 200 kg400 kg,于翻挖时一次深施作底肥,在水稻栽种时结合整田施用适量复合肥作基肥,一般不再进行追肥,但可视水稻生长情况适量追施化学肥料,追施化学肥料时分

    8、三次完成每次追施田块 1/3,每次间隔 1 天。要严格控制化学肥料施用量,洱海流域禁止使用含氮磷化学肥料,洱海流域以外地区每亩施纯氮 5 kg8 kg。6.3翻耕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翻地旋耕,翻深 20 cm 左右,插秧前一天耙平土地。6.4水稻栽插采用宽窄行交替栽插的栽秧模式,粳稻每亩栽插 3 万丛4 万丛,每丛栽 1 株2 株;籼稻每亩栽插 1 万丛2 万丛,每丛 1 株2 株;杂交稻每亩栽插 1 万丛2 万丛,每丛 1 株2 株。6.5病虫草害防治6.5.1防治要求病虫草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少量农药防治为辅。6.5.2农业防治采用合理耕作方式,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除草采用

    9、农艺措施,不用化学除草剂,以保证水稻品质和养殖鱼类鱼的安全。6.5.3物理防治对集中连片大规模种养的稻田,田间每 50 亩安装一台太阳能杀虫灯或每亩摆放 5 套昆虫诱捕器捕杀害虫。6.5.4生物防治选择对鱼类危害较小的生物农药。6.5.5农药使用投放鱼苗前 15 d,稻田内禁施农药。在养殖期间使用农药时,按照 NY/T 5117 的要求,限制剂量的使用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分三次完成,每次喷施田块 1/3,每次间隔 1 天。6.5.6水稻收获DB5329/T 10520244待水稻籽粒黄熟度达 90%以上时,适时收割、脱粒、晾晒。7鱼生产管理7.1鱼苗鱼种放养7.

    10、1.1品种选择养殖品种以鲤鱼、鲫鱼为主,按养殖区域实际适度搭配适宜品种。7.1.2放养时间水稻栽插 15 d-20 d 后,及时投放鱼苗鱼种。7.1.3放养前处理鱼苗鱼种需经过 5%食盐水或 10 ppm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5 min10 min 消毒后方可放养。7.1.4放养密度大规格鱼种每亩投放 25 kg-35 kg,其中鲤鱼占 70%-80%,规格为 150 g250 g/尾;鲫鱼占 20%-30%,规格为 25 g50 g/尾。杂草较多的稻田每亩加投个体 50 g 左右草鱼 3 尾-5 尾。小规格鱼苗按亩投放总量 1000 尾-1200 尾,其中规格 8 cm-10 cm 鲤鱼 80

    11、0 尾、鲫鱼 200 尾,经一季养殖作为来年稻田投放鱼种。7.1.5放养地点在种养单元内将鱼苗鱼种直接投放到鱼沟鱼溜中。7.2日常管理7.2.1保持水深根据水稻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调节水深。水稻生长初期,水深以 6 cm8 cm 为宜,中期水可加深到 15 cm18 cm,晚期应保持水深 12 cm 左右。7.2.2田间水指标要求养鱼稻田水中溶解氧应保持在 5 mg/L 以上。在连续阴雨天、气压较低的情况下,可向水中泼洒适量生石灰调节水体 pH 值,pH 值需保持在 7.58.5。石灰应符合 NY/T 5071 的要求。7.2.3巡查管理经常检查田埂,注意维护和修整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如有堵塞

    12、和损坏,要及时疏通和维修。晒田或田间水量较少时,要经常检查鱼沟,保证畅通无阻7.3饵料及投喂放养期间饵料可选择豆饼、糠麸、玉米、酒菜籽饼、破碎蚕豆、麦皮,侵泡发芽的大小麦等。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一般在鱼沟分设 23 处投饲点,驯化投饵,日投饵量占全鱼体总重的2%6%,每日投喂 1 次2 次,投饵时间每日 12:00-18:00。DB5329/T 105202457.4鱼病防治稻田养鱼的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饲养期发生严重鱼病时,可缓缓排水,待鱼自动回到鱼沟鱼溜内,沟内水位同田面相平时,停止排水,根据病情对症施药,严禁使用抗生素类和高毒高残留杀虫类药物。7.5起捕秋季稻田放水时开始捕捞。首先将鱼沟清理疏通,然后再缓缓放水使鱼逐渐集中在鱼沟鱼溜内,用抄网将鱼捞出。也可以采用在排水口安放笼箱将鱼捕出。如果起捕的是鱼种,应尽快运往越冬池,入池前要先放入网箱,缓出鳃内污泥和剔除病鱼,然后用 5%的食盐水消毒。在起捕运输过程中要精心操作,用手抓鱼时要戴线手套,以免使鱼受伤或粘液、鳞片脱落,影响越冬成活率。鱼种入越冬池后要投饵进行后期喂养。


    注意事项

    本文(DB5329 T 105-2024 大理州稻渔生态种养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