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CCS B 165329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标准DB5329/T 952023滇黄精林下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2023-09-06 发布2023-10-06 实施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29/T 95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防控技术措施.1DB5329/T 95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理市林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大理白
2、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市林韵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大学药学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理分院、大理为民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大理州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大理州食品检验检测院、大理市植保植检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包顺、张海珠、段宝忠、曾超琳、杨伟、杨利武、杨献清、赵红彦、张睿、李思梅、张杨涛、赵嫣然、冯丽娜、李蕴澎、杨俐。DB5329/T 9520231滇黄精林下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林下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所涉及的措施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
3、大理州滇黄精林下种植的病虫害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滇黄精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以根状茎入药,其药材称为“滇黄精”或“黄精”,俗称“大黄精”。3.2根茎指水平生于地下的植物变态茎,具有的肉质茎,明显的节和节间,先端生有顶芽,并常生有不定根。3.3林下种植利用林下物种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及林下生境与作物生长条件的耦合特征,开展农、林作物种植的一种种植模式。4防控技术措施4.1农业防治4.1.1实行合理轮作坚持“引草入田、药草轮作”方针,在滇黄精林下种植
4、地区推广“滇黄精-紫花苕”的轮作模式,每 3 年轮作一次。4.1.2选用无病虫健壮种苗在滇黄精林下种植过程中,选用无病虫优质种苗,提高抗逆性,从种植源头防止病虫害发生。4.1.3深翻整地DB5329/T 9520232滇黄精成熟收获后,及时深翻耕地,打破犁底层;立土晒垡,通过爆晒土壤或者深埋,消灭病菌和部分害虫虫卵,加速病株残体分解。增加土壤通透性,熟化土壤、促进滇黄精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虫能力。4.1.4科学施肥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培肥地力,提高滇黄精抗逆性。4.1.5加强中耕除草在滇黄精生育期内,每年中耕除草 3 次以上,
5、提高田间通透性,防止杂草滋生病虫害。及时拔除早期病株,减轻病虫害交叉感染。清除地埂杂草,消灭越冬病菌、成虫或者虫卵,防止病虫浸染。4.2物理防治4.2.1利用温差防治病虫害4.2.1.1晒种:将滇黄精种子于播前曝晒 1d2d,可杀灭多种病虫。4.2.1.2温汤浸种:滇黄精种子用 5560温水浸种 30min,或用开水烫种,可提高发芽率,防治多种病菌和虫卵。4.2.2利用趋避性防治害虫4.2.2.1使用新型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在滇黄精生育期,通过灯光诱杀害虫成虫,覆盖面积 1.5hm22.0hm2/盏。4.2.2.2采用黄蓝板诱杀害虫:用黄板诱杀蚜虫、斑潜蝇、粉虱等害虫成虫,用蓝板诱杀
6、蓟马等害虫成虫,放置 15 片20 片/667m2。4.2.2.3使用昆虫性诱捕杀器诱杀害虫雄成虫:放置昆虫性诱捕杀器 10 套15 套/667m2。4.2.2.4采用饵料诱杀害虫:用麦麸和敌百虫或者用糖醋和白酒拌成的毒饵施放田间,诱杀地老虎、金针虫等害虫。4.2.2.5在田间用树枝、杂草把等集中堆放,诱使害虫产卵,然后焚烧,以杀灭害虫。4.2.2.6种植少部分害虫喜欢吃的小白菜、香菜、生菜、波菜等,诱集害虫取食,收获时连根拔起,将根部集中销毁,可减少土壤内线虫数量。4.2.3使用防虫网消灭害虫在滇黄精设施栽培和良种繁育、种苗繁育基地加大推广防虫网的应用,棚室入口和通风口设置 30目40 目的
7、防虫网,阻隔外来迁入害虫,提高种子种苗质量。4.2.4人工捕杀在深翻耕地、生产管理过程中,适时进行人工捕杀害虫。4.3生物防治4.3.1加大保护和利用昆虫天敌DB5329/T 9520233在滇黄精病虫害预防工作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及使用次数,保护瓢虫、步行虫、食蚜蝇和各种寄生蜂、寄生蝇等,抑制害虫为害。4.3.2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研制成功的细菌、真菌、病毒、拮抗性细菌、益菌和烟碱、鱼藤酮、印楝素、大蒜素等昆虫病源微生物农药和生物制剂,通过对病虫侵染毒杀或抑制作用,减少病虫为害。4.3.3推广复合微生物菌剂防治病虫害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通过与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混匀、堆制,撒施田间,结合翻犁地埋入土壤中,或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药液喷洒地表,浸入土壤中,预防线虫和根腐病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