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B04DB5323/T 682023代替 DB5323/T 682016农业社会化服务畜禽新品种推广服务规范2023-07-30 发布2023-09-01 实施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楚雄州地方标准5323DB5323/T 68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部门: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元谋县市场监管局、元谋县农业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起建凌、赵鸭桥
2、、盛军、车国富、伍林、王苏天、李永前、赵阳楠、张慧、杨帆、陈霞、崔继梅、周铝、李业荣、李皎、王佳麒、金璟、王佳麒、吴晨曦、李玉聪、朱晓坤、鲁秀、周国华、阿建兵。DB5323/T 6820231农业社会化服务畜禽新品种推广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畜禽新品种推广服务的推广内容、推广服务组织、推广服务对象、推广原则、推广流程及推广服务、监管机构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村畜禽新品种的推广服务。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推广内容4.1推广内容应涵盖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审定或鉴定并由相应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畜禽新品种,包括猪、牛、
3、羊、马、驴、驼、兔、犬、鸡、鸭、鹅、鸽、鹌鹑等及其卵、精液、胚胎等遗传材料。4.2在畜禽养殖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良种繁育、地方特色新品种、新材料、新设施及配套养殖新4.3技术的试验及开发利用。4.4畜禽新品种推广项目养殖效益评价和产品市场信息服务。4.5畜禽新品种生产技术及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4.6组织开展畜禽新品种技术示范培训,指导养殖户科学饲养。5推广服务组织5.1推广服务组织包括两部分:a)公益服务型的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科研部门,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b)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如养殖专业合作社、涉牧企业、规模养殖场及从事畜禽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5.2推广机构
4、岗位设置要求推广人员应当具有中等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5.3府有关部门主持的专业考核培训,达到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并具备畜牧兽医类专业技术职称。5.4承担畜牧技术推广培训的人员一般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经验。5.5畜牧推广机构和个人在进行培训推广活动中,应当具备基本的开展推广活动的条件。5.6畜禽新品种推广服务活动中不得向养殖业者传递虚假、夸大、不实的信息,杜绝伪劣畜禽5.7新品种坑害养殖户。DB5323/T 68202325.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国家设立的畜牧兽医推广机构从事公益性技术服务的工作经费。6推广服务对象从事畜禽养殖业的单位和个人。7推广原则7.1建立畜禽良
5、种繁育体系,加快畜禽新品种良种化进程,突显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改善畜禽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7.2推广培育畜禽新品种,改变当前存在着品种结构单一、群体规模小、供种能力差,不能适应市场消费多样化和膳食营养化的需要,当前畜牧业处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猪、牛、羊、家禽(鸡、鸭、鹅)等 优良新品种的推广服务上有所突破。7.3通过畜禽优良新品种普及推广,扭转畜禽生产过程中饲料转化率低、生产效率低及商品出栏率低的现状,节约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提高畜禽生产能力,达到畜牧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7.4实行育、繁、推相结合的原则,促进畜禽新品种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7.5本着重点保
6、护、分散开发的原则,重点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猪、猪、牛、羊、鸡等主要畜禽新品种资源场。7.6政策激励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推广应用的畜禽新种品应具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8推广流程8.1试验8.1.1引进畜禽新品种应当进行多点区域试验。8.1.2引进的畜禽新品种必须通过四代人工选育,主要遗传性状具备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和经济价值明显的畜禽群体。8.1.3配套系是指利用不同品种或种群之间杂种优势的,用于生产商品群体的品种或种群的特定组合,其畜禽遗传资源未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是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8.1.4配套系应具有三证一书,即种畜禽生产经
7、营许可证、系谱证、检疫合格证及新品种说明书。8.2示范8.2.1经多点试验表现优良的畜禽新品种应当进行示范。8.2.2在示范阶段表现稳定优良的畜禽新品种可以进行推广使用。8.3推广8.3.1优良生猪新品系:a)生猪良种推广以人工授精为重点,可重点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生猪名优品种,全力推进母猪二元化,推广商品仔猪三四元杂交品种,并逐步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b)完善以良种猪场为中心的生猪人工授精输配网络,使瘦肉型良种猪的繁育体系得到进一步推广服务。DB5323/T 68202338.3.2肉牛良种繁育:a)以开展肉牛杂交改良为重点推广肉牛新品种,可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等良种肉
8、牛,筛选出优秀肉牛杂交组合,建立优质肉牛生产技术体系;b)选择优良本地基础母牛,依托冻配改良点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快速繁育良种肉牛,受胎率 70以上,为养牛专业户提供优质肉牛新品种的推广服务。8.3.3肉羊杂交改良:a)建立优质高效肉羊生产技术体系,通过胚胎生物技术进行肉羊新品系选育和努比山羊快速纯繁;b)可开展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的良种扩繁,进行杂交改良,筛选出优秀杂交组合,提纯复壮本地云岭山羊品种,提高肉羊的个体单产和肉质。8.3.4优质蛋肉鸡新品系:a)培育优质肉鸡配套系,推广肉鸡新品种,以良种肉鸡孵化场繁供为重点,可推广引进云南山鸡、土杂鸡、铁脚麻、乌鸡、三黄鸡等主推肉鸡品种,使良种肉鸡覆盖
9、率达到 95%以上,加快良种肉鸡的推广服务;b)选育优质蛋鸡新品种,可选用罗曼粉和海兰灰,年入舍鸡产蛋达 200-220 枚,料蛋比 2.252.6:1。8.3.5优质蛋肉鸭新品系:a)推广肉鸭新品种,可推良种北京肉鸭、樱桃谷鸭等名优肉鸭品种。;b)推广蛋鸭新品种,可推良种江南一号、麻鸭、白鸭等蛋鸭品种。8.3.6优质蛋肉鹅新品系:可推广郎德鹅、狮头鹅、雁鹅、白鹅、四季鹅、平头鹅等优质肉鹅。8.3.7在畜禽新品种推广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a)以其他畜禽品种、配套系冒充所销售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b)以低代别种畜禽冒充高代别种畜禽;c)以不符合种用标准的畜禽冒充种畜禽;d)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种
10、畜禽;e)销售未附具规定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系谱证、检疫合格证及新品种说明书;f)销售未经审定和未经鉴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9推广服务9.1推广优良畜禽新品种加快发展养殖业,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收集测定优良畜禽新品系,选择优良畜禽新品种和新培育地方遗传资源为主体,开展配套系育种技术服务,推选畜禽养殖业标准化生产。9.2构建优质畜禽核心种群、扩繁群、商品群繁育体系,提升畜禽种苗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优良畜禽新品种的普及推广服务,推广应用成果成效显著的由本级或上一级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并给予奖励。9.3培育优质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应符合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的要求,未经审定的畜禽
11、新品种和未经鉴定的畜禽遗传资源不得推广使用。9.4推广畜禽新品种,努力提高畜禽繁殖力技术,包括种畜禽选留技术、人工授精技术、营养调控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开展畜禽新品种无公害健康养殖的配套技术服务。9.5推广良种杂交组合技术,选用最佳经济杂交组合,结合引进的优良高产稳产畜禽品种,建立适合农村本地气候环境、生态饲养方式的杂交组合模式并加以推广应用。9.6公益服务型的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不得用行政命令强制畜禽养殖业者接受技术推广服务,不得向推广服务对象养殖业者收取技术服务费用。DB5323/T 68202349.7促进育种企业与养殖户对接,提升畜禽新品种良种普及率。10监管管理10.1上一级农业推广部门及畜禽新品种项目管理部门。10.2第三方社会监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