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60.40CCS B16DB5307丽江市地方标准DB 5307/T 542023马铃薯晚疫病无人机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AV control of potato late bligh2023-10-10 发布2023-11-10 实施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5307/T 5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江市植保植检站提出。本文件由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
2、位:丽江市植保植检站、玉龙县植保植检站、古城区植保植检站、永胜县植保植检站、宁蒗县植保植检站、华坪县植保植检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忠华、胡彦、杨春震、段倩云、和汝凤、和秀云、杨群擎、樊炳君、马桂明、和巍、子钰卿、陈舜弘、和志群、王勇、黄正鸿、谭宽映、张巧玲、张荣军、王元中、和亚龙。DB 5307/T 5420231马铃薯晚疫病无人机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无人机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时期、植保无人机防治技术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种植区晚疫病的无人机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
3、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603 农药乳液稳定性测定方法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 10395.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6部分:植物保护机械GB/T 18678植物保护机械 农业喷雾机(器)药液箱额定容量和加液孔直径NY/T 1783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NY/T 3213植保无人飞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4259植保无人飞机 安全施药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马铃薯晚疫病监测系统基于实时采集的气象数据和比利时Carah晚疫病模型基础上,构建
4、的用于实时分析、监测预警的马铃薯晚疫病智能监控平台。由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无线传输、晚疫病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预警发送系统等组成,可实现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及科学防控。4防治时机4.1人工踏查田间踏查,出现“中心病株”或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90%的持续时间超过 12 小时或连续 2 天阴雨,需要采取无人机喷药防治措施。4.2马铃薯晚疫病系统监测密切关注马铃薯晚疫病全自动监测系统信息平台(打开手机微信搜索“马铃薯晚疫病监控”登录关注在病害分析栏中点击全部在站点列表中选择点击所要地点的信息),当马铃薯晚疫病全自动监测系统提示到第五代第六代浸染时,按照马铃薯晚疫病全
5、自动监测系统提示的防治时间,结合现场田间踏查,及时采取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措施。DB 5307/T 54202325植保无人机防治方法5.1机型选择应选用重量不大于 116 kg,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 150 kg,具有手动作业模式的自主飞行植保无人机,需具有电磁兼容性、飞行信息存储系统(包括:身份信息、位置坐标、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远程监管系统通讯功能(监测飞行参数、喷雾参数、安全监控)、高可靠性的飞行控制系统、精准的定位系统、以及自动避障功能、报警装置。5.2气候条件晴天或阴天无雨,风速在 0.8 m/s2.8 m/s,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若喷药后 2 小时内降雨应补喷一次。5.3药剂选择
6、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选择方法见附录A,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10。5.4操作人员操作人员资格要求见附录B。5.5作业参数设置每 666.7 喷雾药液量应不低于 1 L;设 3.0 m/s6.0 m/s匀速飞行;飞行高度不得超过马铃薯植株顶端 2 m4 m,对于药液漂移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或者有特殊要求的,飞行高度应该酌情调整;喷幅 6 m9 m,有效喷幅应不低于企业明示值;流速 7 L/min9 L/min;雾滴粒径 110 m120 m;喷液量1 L/666.7 3 L/666.7,根据地上部分生长量调整;无人机喷药作业情况登记表设置见附录C。DB 5307/T 5420233A
7、A附录A(规范性)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选择方法表 A.1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选择方法A.1 原则:严格遵守农业部发布的禁限用农药名录禁止使用禁限用农药,以农药残留指标为依据,结合我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要求选择农药成分活性高,具有内吸传导性和环境友好的微乳剂、悬浮剂、水剂等水基化剂型;助剂应具有防漂移、抗蒸发、增加黏附和渗透吸收作用。A.2 出现“中心病株”,喷施内吸式保护型杀菌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500 倍800倍液)每间隔 7 天10 天一 次。A.3 晚疫病发展阶段,喷施触杀型杀菌剂(噁酮氟噻唑、氰霜唑+烯酰吗啉、甲霜灵、霜威灵
8、、银法利等 600 倍800 倍液)每间隔 10 天12 天 1 次。A.4 注意事项: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提高效果,减少抗药性。施药防控要采取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效果好。DB 5307/T 5420234附录B(规范性)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资格要求表 B.1 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员资格要求B.1 无人机驾驶员应为年满 18 周岁的成年人。B.2 并经过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B.3 在进行植保飞防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B.4 作业人员应掌握农药安全使用基本技能和农药配置方法和中毒事故应急处理常识。B.5 作业人员作业时,应与无人机保持 5 m以上安全距离。B.6 作业人员不应酒后或身体不适条件下作业;对农药过敏者不应操作。DB 5307/T 5420235附录C(规范性)无人机喷药作业情况登记C.1 记录航喷时期间的天气情况如温度、湿度和风速等。C.2 避免漏喷和重喷。如果漏喷则需要重新补喷并记录。C.3 缓冲带:建议与其他非喷雾作物或水体隔开最少 15 米宽的距离。表 C.1 无人机喷药作业情况登记表作业地点服务器具作业时间作业量(亩)药剂名称及含量药剂用量(瓶、袋/亩)作业对象(签字)作业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