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6 T 79-2022 半夏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5870       资源大小:802.3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6 T 79-2022 半夏栽培技术规程.pdf

    1、昭通市地方标准DB5306/T 79-2022半夏栽培技术规程2022-08-19 发布2022-09-30 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6ICS 65.020CCS B 05DB5306/T 79-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凯、宋贤武、刘元剑、龙云星、权申春、高朝文、马永鹏、王茜、余其灿、肖德琴、杨桂友、凌成琼。DB5306/T 79-20221半夏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半夏栽

    2、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前种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种茎贮藏。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境内半夏的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半夏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

    3、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块茎。3.2珠芽着生于半夏叶柄内侧的球状芽体,成熟后或叶片枯萎后独立生长为植株。3.3种茎满足一定规格、完整、无病虫害、用作种子的块茎(包括珠芽和块茎),一般直径1.2cm以下。3.4倒苗干旱、高温或光照过强时,出现地上部枯萎的现象。4产地环境4.1海拔昭通境内适宜种植的海拔为800m2400m。其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昭阳、鲁甸、巧家)适宜海拔为1800m2400m,中东部区域(主要包括彝良、镇雄、威信、大关、永善)适宜海拔为1100m1900m,北部区域(主要包括盐津、绥江、水富)适宜海拔为800m1600m。DB5306/T 79

    4、-202224.2温度与光照年平均气温815,最高气温2729。年平均日照数800h1900h。4.3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pH值6.07.5,耕层厚度25cm,排灌良好的沙质壤土。符合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要求。4.4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规定二级以上标准。5选地整地5.1选地以阴坡面的缓坡地块为宜。前作宜为禾本科、豆科植物,忌选前茬为薯类作物或天南星科植物种植间隔未达三年的地块。5.2整地入冬前翻犁土地25cm30cm,捡出石块、植物残茬。播种整地前均匀撒施腐熟厩肥2000kg/667m23000kg/667m2,或生物有机肥600kg/667m2800k

    5、g/667m2,深翻25cm30cm,整细耙平待播。所用肥料及操作技术均应符合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要求。6播前种茎处理6.1种茎选择选取无机械损伤、无干瘪霉烂、直径小于1.2cm的块茎。6.2种茎处理选晴天,置于室外阳光下晒种2h3h,进行表面灭菌与醒种,然后用800倍1000倍50%多菌灵稀释液浸种1h后,装入编织袋或者其它透气袋中,遮阴,温度保持在15左右,10d15d后大多数半夏芽鞘露白即可播种。7播种7.1播种时间南部海拔2000m以下区域、中东部海拔1600m以下区域及北部区域宜在2月中下旬播种;南部海拔2000m以上区域、中东部海拔1600m以上区域宜在3月上中

    6、旬播种。7.2划线开槽播种前顺坡向划线,按槽面宽120cm、走道40cm划线,用40cm60cm宽的刮铲向两边刮土,开好3cm5cm深的播种槽面,待播。DB5306/T 79-202237.3播种方法在槽面上均匀撒播种茎,播种密度为10万粒/667m212万粒/667m2,用种量120kg/667m2150kg/667m2,以平衡型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20kg/667m230kg/667m2均匀撒施,取播种槽两边泥土覆盖。继续取走道沟中的泥土覆盖在播种槽面上,覆土厚度为7cm9cm,中间稍厚,略成梳背型,使走道沟深达10cm15cm,完成播种。7.4封闭除草覆土

    7、完毕后,以50%乙草胺乳油35ml/667m238ml/667m2、50%二甲戊灵乳油35ml/667m238ml/667m2复配成混合药剂,兑水40kg/667m260kg/667m2,均匀喷洒在墒面的表土上。8田间管理8.1除草按照除早除小原则人工拔除杂草。8.2追肥培土第一次倒苗(倒苗率为20%左右)时,用平衡型三元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15kg/667m2均匀撒施于墒面上,再撒上适量细土覆盖住肥料颗粒和倒苗后叶柄上残留的珠芽。8.3灌溉排水干旱天气叶片出现萎蔫时,应及时适量浇水灌溉,当沟中有水渗出即停。多雨季节应及时清理沟渠,以免积水。9主要病虫害防治9.1防

    8、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需符合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9.2主要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块茎腐烂病、立枯病和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等。病虫害的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10采收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选择在晴天人工采挖。采挖后,晾干表面水分后放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直径大于1.2cm的块茎可作为商品茎进行加工,小于1.2cm的块茎留作种茎。11种茎贮藏DB5306/T 79-20224将种茎摊铺于阴凉干燥地面上,捡弃霉烂、损伤的块茎,用适量的细土或河沙拌匀,装入透气编织袋内,置于

    9、专用的半夏种茎贮藏间内,室温控制在13。DB5306/T 79-20225AA附录A(规范性)半夏栽培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半夏栽培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 A.1半夏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表名称危害部位病原及发病特点防治方法块茎腐烂病块茎、叶柄、叶片真菌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79 月份是病害多发时期,田间虫伤或机械损伤可加重该病发生。主要危害块茎、叶柄。特征表现为块茎干腐症状。发病初期叶柄发黄,然后叶柄基部腐烂,最后块茎部分或全部腐烂。细 菌 病 原 菌:胡 萝 卜 软

    10、 腐 果 胶 杆 菌 胡 萝 卜 软 腐 亚 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特征表现为块茎湿腐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叶柄发生水渍样软腐,然后块茎软腐溃烂并伴有恶臭味,最后整株快速死亡。严忌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半夏连作;发病初期拔除病株,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淋穴或浇灌病株根部 2 次3次,每次间隔 7d9d;或用青枯立克(中草药制剂)100 倍150 倍液浇灌病株病穴 2 次3 次,每次间隔 3d5d。立枯病叶柄、叶片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多发于幼苗期,主要危害叶柄和叶片。播种后

    11、如土温较低,出苗缓慢,增加病原菌侵染的机会。出苗后半个月如遇干早少雨,幼茎柔嫩,易遭受病原菌侵染。一般在土温 10左右病原菌即开始活动,在多雨、土壤湿度大时,极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传播和侵染。发病初期只见个别幼苗发病,病株叶柄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最后病部收缩干枯,病株死亡。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病害扩展迅速,叶片和叶柄呈水渍状,逐步变成灰白至灰褐色,常引起大面积幼苗枯死。当持续遇到潮湿的天气时,病部常出现白色蛛丝网状霉,发病后期在病株基部和土壤中有时出现浅褐色至深褐色的菌核。用 70甲基硫菌灵 1000倍1200 倍液或 50多菌灵 500 倍800

    12、 倍液喷施 2 次3 次,每次间隔7d9d。叶斑灰霉病叶片病原菌为葡萄孢属(Botrytis sp.)真菌,半知菌亚门,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片水渍状,褪色,病斑呈灰白色的点状或条状,随后多个病斑扩大成褐色不规则大型病斑,连成更大病斑,使叶片扭曲,过早枯死,高湿环境下叶背形成灰色霉层,67 月的雨季发病严重。发病初期拔除病株烧毁,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灭霉灵 1500 倍2000 倍液喷施 2 次3 次,每次间隔7d9d。DB5306/T 79-20226蚜虫叶片、芽蚜 虫 又 称 腻 虫、蜜 虫,是 一 类 植 食 性 昆 虫,蚜 总 科(Aphidoidea)昆

    13、虫总称。以成蚜和若蚜聚集在半夏幼苗、嫩芽、嫩叶上吸食汁液,蚜虫繁殖力强,密集危害,被害叶反向卷曲、皱缩、褪绿,植株严重失水,营养不良,生长受阻。同时传播多种病毒病,危害严重。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利用银色反光膜避蚜;蚜虫发生初期,有翅蚜迁飞之前用2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 1000 倍1500 倍液、10%吡 虫 啉 1000 倍 1500 倍液交替喷洒,每7d10d 喷 1 次,连喷 2次3 次。蓟马叶片蓟马是昆虫纲缨翅目(Thysanoptera)的统称。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半夏叶片正面危害,以锉吸式口器吸食半夏幼嫩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呈灰白色小斑点,呈筒状向内卷缩,变硬枯萎,矮化严重,生长缓慢,直至干枯死亡。及时除草,收集残株,清洁田园,减少虫源数量,防止迁移危害;利用蓟马的趋蓝习性,在田间与作物等高位置设蓝色粘板诱杀成虫;喷施 0.3%苦参碱乳剂 800 倍1000倍液或 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每 7d 喷 1 次,连喷 2 次3 次。_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6 T 79-2022 半夏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