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6 T 107-2023 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5862       资源大小:778.0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6 T 107-2023 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技术规程.pdf

    1、DB5306/T 107-2023昭通市地方标准DB5306/T 107-2023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技术规程2023-05-26 发布2023-07-26 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6ICS 65.020CCS B 05DB5306/T 107-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清凤、胡祚、刘元剑、吴昌远、王晓娇、张薇、李啟菊、刘福红、杨静康、杨桂友、黄可、马梅见、周玲、普春、赵洁、肖德琴、

    2、潘增荣、阮俊光、普加宁。DB5306/T 107-20231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的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设备设施、原材料和菌种要求、菌棒生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19170香菇菌种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

    3、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52/T 1443香菇菌棒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香菇为香菇科、香菇属的可食用大型真菌。3.2料棒经灭菌后、尚未接入食用菌菌种的棒状培养基。3.3菌棒已接入食用菌菌种的料棒。3.4污染在培养过程中混有其他微生物或有毒物质。3.5杂菌在培养香菇菌棒时,引起污染的其他微生物。4场地环境4.1场地选择DB5306/T 107-20232生产场地应生态条件好,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场地环境应符合 NY/T 528的规定。4.2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4.3场地设置要求有堆料场、原料库、拌装区、灭菌区、冷却区、

    4、接种室、培养区等,要地面平整、远离火源。其中原料库、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室、培养区应防火、防潮、防虫鼠、防污染。5原材料和菌种要求5.1原材料要求5.1.1培养料5.1.1.1培养料成分主料:苹果枝条木屑。辅料:麸皮、石膏粉。5.1.1.2培养料要求主辅料质量应符合 NY 5099 的规定。苹果木屑:选择直径 4 cm 以上的无病新鲜苹果枝条,机械粉粹,其中 0.6 cm1.2 cm 的颗粒占木屑总量的 70%以上。粉碎好的木屑如不能立即使用,要晾干贮存,严防雨淋发生霉变。麸皮:新鲜、不结块、无霉变的片状麸皮。石膏粉:选择 PH 值 5 左右,色白发亮的合格产品。5.1.2塑料袋5.1.2.1

    5、符合 GB 4806.7 的规定。5.1.2.2高压灭菌选用高压聚丙烯薄膜,常压灭菌选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稀薄膜,塑料袋长度和宽度为580mm180mm,厚度 0.05mm0.06mm。5.2菌种要求5.2.1菌种质量符合 GB 19170 中香菇菌种规定。5.2.2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用广温型、中低温型、中高温型菌种。6设备设施6.1设备6.1.1基本设备磅秤、拌料机、全/半自动装袋机、扎口机、常压/高压灭菌锅等。DB5306/T 107-202336.1.2特别要求灭菌锅需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2设施6.2.1基础设施堆料场、原材料库、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冷却车间、接种车间

    6、、发菌车间等设施。6.2.2其他给排水及供电方便。冷却车间、接种车间、发菌车间应相对隔离。原材料库、拌料车间、装袋车间、灭菌车间可一体化建设。7菌棒生产7.1生产工艺流程备料称重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转色菌棒成品出库。7.2培养料配制7.2.1培养料配方苹果枝条木屑 79、麸皮 20、石膏 1。7.2.2培养料制作主辅料和水比例为 1:1.21.5。按主料、辅料顺序投入搅拌机,干拌混匀后,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 55%60%,PH 值 5.56.5。7.3装袋要求料袋无破损,扎口端料袋与基质间无空隙,扎口处清洁无培养料残留,棒体紧实,每袋湿重2.75 kg 左右。7.4灭菌7.4

    7、.1时间要求拌料、装袋、灭菌应在同一天内完成。7.4.2灭菌方法7.4.2.1常压灭菌:直接升温(灭菌锅内温度)至 100,灭菌 16 h,此后焖置,待降温到 80 以下时即可开门转出料棒。7.4.2.2高压灭菌:先排尽锅内冷空气后,灭菌压力 0.15 MPa、温度 121 以上保持灭菌 2 h2.5 h,此后焖置,待降温到 80以下时即可开门转出料棒。7.5转移框消毒DB5306/T 107-20234出锅时转移料棒的塑料筐用 2%的来苏水或 75%酒精喷洒消毒。7.6冷却7.6.1冷却区消毒冷却区提前清洁,并使用紫外灯、石灰水、臭氧、气雾消毒剂及咪鲜胺锰盐 50%可湿性粉剂等进行杀菌处理。

    8、7.6.2料棒冷却7.6.2.1灭菌后的料棒移入冷却区,通入新鲜空气,降温至 28以下。7.6.2.2料棒冷却期间不使用烟雾剂、粉剂、杀虫剂等化学试剂,保持良好通风散热。7.7接种7.7.1接种室消毒接种前,清洁接种室,用“保菇王”气雾消毒盒按 3g4g/m3 点燃对接种室进行空间消毒,关闭门窗24h。也可用臭氧进行消毒,同时采用紫外灯杀菌、地面及墙面喷洒 3%5石灰水溶液消毒。7.7.2接种人员要求7.7.2.1接种人员应着专用工作服及鞋帽进入接种室内,并用 75酒精棉球擦手部、接种工具。7.7.2.2每接种完成一批后,接种人员应按 7.7.2.1 的消毒方法重新消毒,方可进行接种。7.7.

    9、3接种方法7.7.3.1料棒要求待料棒降温到 28以下方可进行接种。7.7.3.2接种前检查接种前对料袋和菌种再次进行检查,如料袋有破损或菌种达不到标准坚决不用。7.7.3.3接种前消毒接种前菌种袋外表面用 75酒精棉擦洗消毒后脱袋取菌种。7.7.3.4接种采用侧面接种,接种时先对料袋的接种面用 75酒精棉擦试后立即打孔接种,在同一直线上均匀打孔,孔距为 13 cm 左右,孔径为 2 cm3 cm,深 3 cm4 cm,每袋接种 4 穴。打孔用的钻头用 75酒精棉擦洗或浸泡消毒。7.7.3.5接种要求将菌种掰成长块状接入穴口、按压密结、不得悬空,并压下穴口周边薄膜,接种量以接满穴口为宜,接种动

    10、作要迅速、轻柔、准确,此后立即套外袋扎口封口。7.8菌棒培养DB5306/T 107-202357.8.1培养区消毒7.8.1.1培养区为密闭并可通风,使用前 48h 内清洁,消毒方法与 7.7.1 相同。7.8.1.2使用烟雾剂或粉剂消毒后应通风 12 h 以上。7.8.2培养7.8.2.1菌棒堆放菌棒以“井”字型堆放,菌棒堆垛培养时培养区通风顺畅,堆垛层数 610 层,如采用塑料框装框培养时堆放高度可距顶 1 米左右。7.8.2.2菌棒培养避光培养,保持空气相对湿度 60%70%,温度 2025,恒温发菌,先期温度低注意保温,后期温度高注意通风或翻捡料棒,进行降温处理。7.8.2.3菌棒管

    11、理接种 5 d 后检查菌丝萌发、菌棒污染情况,15 d、25 d 检查菌棒污染,污染菌棒及时挑出集中灭菌处理。发现有杂菌的要根据情况分别处理。菌丝没有萌发,也未感染的整袋死穴,按常规重新补接。7.8.3刺孔7.8.3.1透气增氧根据菌种特性,菌龄在 100 d 以内的菌棒无需刺孔,在菌丝长到 50%左右,在接种穴口处抠松薄膜边缘进行透气增氧,即可进行转色管理。7.8.3.2刺孔菌龄超过 100 d 的菌棒,前期管理同 7.8.3.1,菌丝长满菌袋后进行 1 次刺孔,使用刺孔机为菌棒全身刺孔或接种孔对侧刺孔,孔径 5mm10mm,孔深 2cm2.5cm,孔数 4264 个。7.9转色管理7.9.

    12、1转色控制刺孔后,控制料温 2025、相对湿度 70%左右、CO2 浓度 0.3%以下,散射光照。当菌棒颜色明显洁白、菌棒接种穴口附近瘤状物明显发生、菌棒两端出现淡褐色色斑,进入转色阶段。7.9.2转色要求未使用保水膜的菌棒,可继续在菇房进行转色,色膜完全形成后再转移到出菇大棚。当菌棒瘤状物占菌棒 60%70%时,装袋时使用保水膜的菌棒即可转移到出菇大棚进行脱袋转色培养。7.9.3转色培养7.9.3.1转色条件脱袋转色培养时,将菌袋脱去,摆放在层架上,控制料温 1622,散射光照,保持环境湿度85%左右,CO2 浓度 0.15%0.35%。DB5306/T 107-202367.9.3.2标准完成转色的菌棒,色膜呈棕褐色、有光泽,菌棒硬实、有弹性,白色菌斑在 10%以下。8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方法参照 DB52/T 1443。9包装运输9.1包装运输方法按 GB 19170 中规定执行。9.2短途运输可采用编织袋、周转筐等。9.3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_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6 T 107-2023 苹果枝条生产香菇菌棒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