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昭通市地方标准DB5306/T 81.2-2022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综合规程第 2 部分:生产技术2022-08-19 发布2022-09-30 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6ICS 65.020CCS B 05DB5306/T 81.2-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DB5306/T 81-2022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综合规程的第2部分,DB5306/T 81-2022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匍匐茎苗繁育;第2部分:生产技术;第3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
2、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国琼、朱世银、涂国静、李翔、刘平润、马梅见、李啟菊、何雨烨、伍湘竹、周树娅、张秀英、陈宇琴、黄可、武军。DB5306/T 81.2-20221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综合规程第 2 部分:生产技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昭通市草莓设施栽培建园、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本文件适用于昭通市草莓设施栽培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设施栽培利用塑料大棚或其他设施,通过改变或控制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对农作物生产进行调控的一项农业技术。3.2太阳能消毒设施栽培中在高温季节采取焖棚的方式,利用太阳热能对进行土壤消毒。4园地选择园地环境按NY/T 5010规定执行。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要求质地疏松、透气、肥沃,中性或微酸性(pH值5.56.5)为宜,土层深度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具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不宜连作,不宜与茄科作物、葫芦
4、科作物轮作。5设施建设按南北朝向,建高度为3m3.5m双层塑料大棚。棚周边挖深30cm的排水沟。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和管护用房。DB5306/T 81.2-202226品种与种苗选择6.1品种选择根据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综合规程第1部分:匍匐茎苗繁育第4条执行。6.2种苗选择种苗纯正,具有4片以上展开叶,有明显的苗芯,叶片大而厚、叶色浓绿,叶柄粗壮而不徒长,根茎0.8cm1.2cm,根系发达,须根多而粗,呈黄白色,苗质量25g以上,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7定植7.1定植前准备工作7.1.1 土壤消毒7.1.1.1 太阳能消毒在夏季高温季节,将棚内土壤深翻 30cm40cm 并灌透水,用塑料薄膜平铺覆
5、盖将四周压实密封土壤,放下大棚膜,密闭棚室 30d40d。7.1.1.2 化学药剂消毒前茬草莓结束后清园整地,采用棉隆或威百亩等化学熏蒸剂进行消毒,消毒前深犁 25cm 以上,浇水使土壤湿度保持在 75%以上,按推荐方法和用量使用后加盖塑料薄膜,闭棚 30d,揭膜通气 15d 以上。7.1.2 整地施肥每亩均匀撒施用腐熟农家肥 4000kg5000kg、N:P2O5:K2O 为 15:15:15 硫酸钾型复合肥 50kg,按深度 30cm 旋耕两遍,使肥料均匀混入土中,整平耙细。消毒后土壤可选用以芽孢杆菌为主的生物菌肥 60kg,在理墒前均匀撒施。7.1.3 理墒定植前 5d7d 进行理墒,墒
6、面以 1m 下线,上宽 50cm60cm,下宽 70cm80cm,高 30cm40cm,沟宽 20cm30cm。7.1.4 安装滴灌设施每墒铺设两条滴灌带,滴水孔间距选择 18cm20cm。7.1.5 安装遮阳网在大棚外固定一层 60%75%遮阳率的遮阳网,覆盖时间到草莓种苗完全缓苗。7.1.6 浇水补墒如果墒面土壤干燥,定植前2d3d浇水补墒,使定植时土壤含水量在50%60%之间。7.1.7 种苗处理DB5306/T 81.2-20223修剪种苗匍匐茎、过长根系、老叶及病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醚菌酯3000倍液对草莓种苗消毒。7.2定植时间8 月中旬9 月初的晴天傍晚
7、或阴天定植。7.3定植方法采用双行定植,株距 18cm20cm,行距 30cm35cm,每亩栽 6000 株7000 株。苗的基部与土面齐平,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使根系舒展,苗弓背向外。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8田间管理8.1地膜覆盖顶花芽现蕾时用黑色膜或银黑双色膜全地膜覆盖,盖膜后立即破膜引苗。8.2肥水管理8.2.1施肥8.2.1.1施肥原则限制使用含氯化肥。施用种类和用量按 NY/T 496 的规定执行。8.2.1.2根部追肥缓苗后用N:P2O5:K2O为12:60:0+TE水溶肥加黄腐酸钾滴灌或浇施,水溶肥亩用量1.5kg2kg,黄腐酸钾亩用量1kg,间隔10d施1次2次,之后间隔10
8、d再滴灌或浇施N:P2O5:K2O为20:20:20+TE水溶肥1次,亩用量1.5kg2kg。营养生长期,间隔10d15d滴灌或浇施N:P2O5:K2O为20:20:20+TE水溶肥1次2次,亩用2.02.5kg。生殖生长期,间隔10d滴灌或浇施N:P2O5:K2O为12:60:0+TE水溶肥次次,亩用量2.0kg2.5kg,之后间隔10d15d滴灌或浇施N:P2O5:K2O为20:20:20+TE水溶肥1次,亩用3.0kg4.0kg;挂果后,间隔10d15d滴灌或浇施1次N:P2O5:K2O为10:10:40+TE水溶肥,期间视苗情10d15d交替滴灌或浇施N:P2O5:K2O为20:20:
9、20+TE水溶肥。8.2.1.3叶面施肥9 月下旬开始,间隔 10d15d 用 0.2%0.3%磷酸二氢钾复配氨基酸、黄腐酸等喷施 1 次;10 月中旬开始,间隔 10d15d 喷施 1 次 0.2%的硝酸钙或螯合钙 2 次3 次。对于易缺铁黄化的品种,间隔 10d喷施 0.1%0.2%硫酸亚铁或 0.2%螯合铁 2 次3 次;花前和着果期用 0.2%磷酸二氢钾+0.2%硼砂叶面喷施 1 次2 次。8.3水分管理缓苗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田间持水量 80%;花芽分化期和果实成熟期,保持田间持水量 60%;营养生长期,保持田间持水量 70%。DB5306/T 81.2-202248.4温度控制现蕾
10、前,白天温度保持 2628、夜间 1518;现蕾期,白天保持 2528、夜间 1012;花期,白天保持 2025、夜间 81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保持 2025、夜间 58。棚室内温度降至 5以下时,覆盖内膜,棚四周挂保温棉;棚室内温度降至 3以下时,棚内加扣小拱棚或增加取暖设施,保持棚内温度 5以上。如遇霜冻,使用防霜冻烟雾发生器进行烟熏预防。8.5湿度管理现蕾期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 60%70%;开花期棚内空气湿度保持 30%50%,果实膨大期棚内空气湿度 60%70%;果实成熟期棚内空气湿度保持 60%70%。8.6植株管理及时摘除匍匐茎、老弱病叶,每株保留 5 片10 片展开叶。在
11、开花前,每株保留花序 2 个3 个,及早疏除花序上小花、弱花,每个花序留花 7 朵8 朵,幼果着色时及时疏去畸形果、病虫果。病叶、病果等及时带出大棚集中处理。8.7授粉授粉可采用人工授粉和昆虫授粉。建议采用蜜蜂授粉,每亩不少于7000头;人工授粉建议在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进行。9病虫害防治草莓设施栽培中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根腐病、灰霉病和病毒病等;害虫有小地老虎、蚜虫、红蜘蛛、蜗牛等。具体防治措施详见草莓设施栽培技术综合规程第3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0果实采收果实表面着色达到70%以上即可采收,最佳采摘时间早上9:0011:00或下午4:00以后,采收时要求果柄短,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