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CCS B 05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892022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生产技术规程2022-12-01 发布2023-01-01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5/T 892022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隆阳区蒲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隆阳区潞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新雄、牛文武、刘猛道、杨光学、杨和团、段兆祜、杨志
2、明、蒋丽、李志杨、刘争毅、张建军、谢艳芬、杨槟瑜、鲁秀丽。DB5305/T 8920221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无筋豆、四季豆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生产技术、收获、分级、包装与运输及贮存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膜覆盖薄膜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525 有机肥料NY/T 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 748 绿色食品豆类蔬菜NY/T 896 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 1202 豆类蔬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NY/T 2619 瓜菜类种子豆类(菜豆、长缸豆、豌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生态环境部令2020年7号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无筋豆又名架豆、刀豆等,豆科菜豆属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植物。嫩茎被短柔毛,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蝶形两性完全花,花冠白色;
4、单个花序顶部着生26朵花,荚果长圆条形,果实纵径25 cm35 cm,横径1.1 cm1.3 cm。3.2四季豆DB5305/T8920222又名芸豆、小金豆等,豆科菜豆属一年生缠绕或近直立草本植物。嫩茎被短柔毛,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蝶形两性完全花,花冠白色;单个花序顶部着生26朵花,荚果圆条形,果实纵径10 cm20 cm,横径1.2 cm1.5 cm。4生产环境4.1产地环境条件按NY/T 391的规定执行。4.2种植区划分根据无筋豆和四季豆生育时期对光、热、水、气、土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及鲜荚产品的最佳上市时间,结合当地实际,将种植区域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详见附录A。5生产
5、技术5.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商品性佳、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保无筋豆1号、泰国架豆王、四季嫩条王等。5.2播前准备5.2.1整地旋耕深翻土地,耙实整平,做到田平土细。5.2.2起垄施基肥后起垄,1.2 m开墒,垄高0.2 m0.25 m,垄面宽0.7 m0.8 m,垄沟宽0.4 m0.5 m。5.3直播5.3.1种子质量按NY/T 2619的规定执行。5.3.2种子处理每1 kg种子用62.5 g/L精甲咯菌腈2 ml+70%噻虫嗪2 ml拌种,晾干后播种。5.3.3播种时间春播: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夏播: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秋播:8月下
6、旬至9月下旬播种;冬播:12月上、中旬至1月上旬播种。5.3.4播种规格高垄双行播种,行距0.5 m0.6 m,穴(塘)距0.4 m0.5 m;每667 种2 2202 780穴。DB5305/T 89202235.3.5播种量无筋豆每667 用种3.0 kg4.0 kg,四季豆2.5 kg3.0 kg。采用对称点直播,每穴(塘)播种34粒,播后用细土盖种3 cm5 cm。5.3.6播后管理播种后盖宽 1.2 m 银黑双色薄膜,薄膜应符合 GB 13735 的规定。有微灌条件的地块,起垄后孔口朝上在垄面中央铺设微喷带,再盖银黑双色薄膜。播种或盖膜后浇透水,出苗后及时引苗出膜,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
7、充水分。5.3.7间苗补苗苗长至二叶一心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健壮苗 2 株,每 667 留苗 4 4405 560 株。5.4育苗移栽5.4.1育苗基质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规定。自配基质按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6:3:1配制,每m3混合基质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或30%甲霜恶霉灵水剂80 ml兑水喷洒消毒。5.4.2培育壮苗采用28穴育苗盘每穴播种2粒育苗,播后用基质盖种2 cm3 cm,浇透水。5.4.3壮苗标准苗龄25 d35 d,子叶完好,2片真叶,苗高5 cm7 cm,第一片复叶初展,无病虫害。5.4.4移栽覆膜后打穴对称移栽,每垄移栽两行,穴距0.4
8、 m0.5 m,行距0.5 m0.6 m,每667 移栽2 2202 780穴,每穴保证移栽壮苗2株,每667 定植4 4405 560株,移栽后浇透水。5.5水分管理灌水原则干花湿荚。从出苗或移栽成活后至初花前控制水分,不干不浇水。第一花穗坐荚后浇一次水。主蔓上2/3花穗开花时,再浇一次水,以后地面稍干即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溉水按照GB 5084的规定执行。5.6整枝搭架采用竹棍搭架或钢混蔬菜网搭架。茎蔓抽出20 cm时,及时搭架引蔓,引蔓上架宜在下午进行,以免蔓茎含水多易折断。5.6.1竹棍搭架选用2.4 m2.6 m长的竹棍,与地面成60角斜插搭成“人”字架或“三角”架,距离墒面1.5
9、 m1.6 m处捆绑,每垄横拉一条包装线整体加固。5.6.2钢混蔬菜网搭架DB5305/T8920224根据地形搭建立柱网格式或拱门式豆架,蔬菜网选用宽2 m4 m,20 cm孔径的网。立柱网格式搭架先固定好立柱,立柱间拉上蔬菜网;拱门式搭架根据株行距将镀锌钢管做成拱形,固定后加盖蔬菜网。5.6.3整枝一是搭架引蔓时,每穴定留2株,留34根主藤,其余的全部打掉;二是花蕾初现时摘除基部老叶;三是膨果期及时摘除多余的侧枝、老叶和畸形果。5.7科学施肥5.7.1施肥原则有机肥料按NY/T 525的规定执行,肥料使用按NY/T 394的规定执行。5.7.2施肥方法5.7.2.1 基肥起垄前每667 m
10、2施腐熟有机肥800 kg1 200 kg;氮肥(N)3 kg5 kg,磷肥(P2O5)4 kg6 kg,钾肥(K2O)5 kg8 kg。5.7.2.2 追肥追肥应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盛期重施的原则,一般分3次追肥。第1次在苗期抽蔓前667 追施水溶性复合肥(20-20-20)15 kg。第2、3次分别在中花期和结荚盛期,667 追施水溶性复合肥(20-5-20)15 kg;在采收期,每采收一次应及时用甲壳素、黄腐酸钾、大肥宝等250倍液追施。根外追肥,在开花结荚期和采收期,用腐殖酸、中微量元素等肥料喷施,用0.05%的钼酸铵溶液喷施12次,用氨基酸800倍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
11、7 d10 d叶面喷施一次,可以提高结荚数量,改善豆荚品质。5.8废弃物处理及时将菜豆田间的残枝、病叶、老化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药剂包装物按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执行,农膜等也收集分类处置,防止二次污染。5.9病虫害防治5.9.1防治原则病虫害防治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进行化学防治。施用化学农药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5.9.2病虫害防治5.9.2.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制度,与非豆科作物轮作,可减少病虫害发生。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5.9.2.2 物理防治667 用粘虫板(25 cm
12、30 cm)3040块悬挂于豆架中、上部,或每2 hm23 hm2安置1盏杀虫灯诱杀害虫。DB5305/T 89202255.9.3生物防治投放利用天敌或利用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5.9.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按附录C执行。5.10草害防除用人工铲除、除草膜和化学防除。播种盖种后667 用33%二甲戊灵乳油200 g兑水60 kg喷雾封草;出苗后用15%精喹禾灵乳油+25%氟磺胺草醚水剂105 g兑水45 kg喷雾防除。6收获6.1鲜荚采收花后12 d18 d嫩荚已形成,豆荚鼓籽前采收,采收期为30 d35 d。6.2藤蔓处理收获结束后,将剩余藤蔓收集、晒干、粉碎作为牲畜草料。7分级7.1等级划分等
13、级划分按附录B执行。8抽样检测8.1抽样按NY/T 896的规定执行。8.2质量检测按NY/T 748的规定执行。9包装、运输及贮存9.1包装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用泡沫箱20 kg箱(内尺寸53.5 cm38.5 cm27.0 cm)或10 kg箱(内尺寸53.5 cm38.5 cm18.0 cm)按品种、规格、等级分别装箱包装,包装时码放整齐,轻序轻放,切忌压实压紧。9.2运输按NY/T 1056的规定执行。DB5305/T89202269.3贮存保鲜按NY/T 1202的规定执行。10档案管理生产者需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品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以及田间操作管理施。所有
14、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至少保存3年。详见附录D。_DB5305/T 8920227附录 A(资料性附录)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种植区划区号生态区域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农业气候区亚热半湿润区温热半湿润区低热半湿润区气候带中亚热带南温带及暖温带北温凉带海拔高度(m)6001 2001 0001 5001 4002 000年平均气温()161814161314最冷月平均气温()4.53.0-1.0最热月平均气温()353228极端最低温度()0.0-1.0-2.0极端最高温度()38353210活动积温()5 0006 0004 5005 0004 300
15、4 500年平均日照时数(h)2 5001 7802 3401 5002 000无霜期(d)340300260年平均降雨量(mm)8001 2001 1201 8801 3002 000DB5305/T8920228附录 B(规范性附录)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分级类别等级基本要求等级指标鲜荚长度(cm)鲜荚粗度(cm)形状颜色无筋豆特级豆荚鲜嫩,无筋,易折断;长短粗度均匀、色泽新鲜翠绿;条形偏圆,允许有轻微弯曲,籽粒初形成;成熟适度,无果柄缺失,无损伤、虫孔、病斑。320.60.8偏圆条型翠绿一级豆荚比较鲜嫩,基本无筋,易折断;长短粗度基本均匀、色泽新鲜翠绿;条形偏圆,允许有轻度弯曲,籽粒初形成
16、;成熟适度,无果柄缺失,允许有轻微的机械损伤,无虫孔、病斑。25320.60.8偏圆条型翠绿二级豆荚比较鲜嫩,允许有少许筋;长短粗度不均匀、色泽新鲜淡绿;条形偏圆、弯曲,有轻微鼓粒;成熟适度,有部分果柄缺失,允许有轻度机械损伤,无虫孔,有少许病斑,但不影响外观及贮藏。20250.81.1偏圆条型翠绿或淡绿二级以下无商品性豆荚。长度、粗度不均匀,鼓粒较多,色泽不一致;有虫孔、病斑,有机械损伤。200.6 或1.1偏圆条型淡绿或黄绿四季豆特级豆荚鲜嫩,无筋,易折断;长短粗度均匀、色泽新鲜翠绿;条形偏圆,校直,籽粒初形成;成熟适度,无果柄缺失,无损伤、虫孔、病斑。230.81.0扁圆条型翠绿一级豆荚
17、比较鲜嫩,基本无筋,易折断;长短粗度基本均匀、色泽新鲜翠绿;条形偏圆,校直,籽粒初形成;成熟适度,无果柄缺失,允许有轻微的机械损伤,无虫孔、病斑。18230.81.0扁圆条型翠绿二级豆荚比较鲜嫩,允许有少许筋;长短粗度不均匀、色泽新鲜淡绿;条形偏圆、允许有轻度弯曲,有轻微鼓粒;成熟适度,有部分果柄缺失,允许有轻度机械损伤,无虫孔,有少许病斑,但不影响外观及贮藏。15180.61.1扁圆条型翠绿或淡绿二级以下无商品性豆荚。长度、粗度不均匀,鼓粒较多,色泽不一致;有虫孔、病斑,有机械损伤。150.6 或1.1扁圆条型淡绿或黄绿DB5305/T 8920229附录 C(规范性附录)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
18、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防治对象防治时期防治方法安全间隔期白粉病锈病发病初期15%三唑酮悬浮剂 800 倍液,或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炭疽病发病初期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1 000 倍液,或 1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8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疫病发病初期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 500 倍液,或 10%霜脲氰嘧菌酯悬浮剂 2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19、 40%噻唑锌悬浮剂 8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枯萎病(根茎腐病)发病初期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罐根,或 99%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罐根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灰霉病菌核病发病初期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或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病毒病发病初期优先防传播媒介蚜虫、粉虱、蓟马等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液+0.5%氨基寡糖素水剂 500 倍液+
20、40%芸苔素内酯水剂 1 5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红蜘蛛发生初期11%乙螨唑悬浮剂 5 000 倍液,或 50%联苯肼酯悬浮剂 2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蚜虫百株虫量达到200 头以上时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液,或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2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斑潜蝇发生初期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白粉虱发生初期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2 000
21、 倍液,或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 5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蓟马初花期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3 000 倍液,或 60%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 1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豆荚螟盛花期或卵孵化高峰期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 000 倍液,或60%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 1 000 倍液喷雾间隔 7 d10 d 喷药一次,采收前 10 d禁止喷药DB5305/T89202210附录 D(资料性附录)保山市无筋豆和四季豆生产档案记录表一、基础信息1、种植户姓名:电话:2、种植地点:县(市、区)乡(镇)村(社区)3、地理位置:北纬东经海拔(m)4、种植面积:667 m25、种植品种:来源:二、育苗及移栽记录育苗时间:移栽时间:密度:667 m2三、田间管理记录表D1生产管理项目时间施肥情况施肥名称用量kg/667m2除草情况灌水情况表D2生产期病虫害防治记录项目时间病虫害名称受害情况(%)农药名称防治方法用量(ml/667m2)四、采收1、采收时间:2、采收方法:3、重量(kg):4、分级别重量(kg):五、包装、运输与贮存1、包装时间:包装方法:2、运输:3、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