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5 T 99-2022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5814       资源大小:588.8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5 T 99-2022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CCS B 39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5305/T 992023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2023-03-31 发布2023-04-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5/T 992023I前 言本文件根据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云近姬松茸种植有限公司、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满常、刘家宝、陶明宝、洪家平、张虹仙、胡小林、杨深应、李静芳、宋小东、段修安、刘本周。DB530

    2、5/T 9920231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姬松茸术语和定义、栽培场地环境、生产工艺、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包装贮运、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姬松茸规范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5483天然石膏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119饲料原料 小麦麸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52

    3、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749绿色食品 食用菌NY/T 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姬松茸姬松茸学名Agaricus blazei Murrill,别名巴西蘑菇、巴氏蘑菇、柏氏蘑菇、小松菇、阳光蘑菇。在生物学分类上属菌物界、担子菌门、蘑菇纲、蘑菇目、蘑菇科、蘑菇属。供药、食两用。3.2菌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即栽培种,也称三级种。4栽培场地环境海拔 1200 m1800 m,生态环境无污染、地势平坦、开旷、近水源、排

    4、水良好,交通便利,远离DB5305/T 9920232有毒有害污染源的区域。5生产工艺建棚备料建堆发酵铺料二次发酵播种覆土养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6栽培技术6.1栽培品种有中菌姬松茸 1 号、姬松茸 7 号、姬松茸 9 号、姬松茸 11 号等品种,根据地理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最佳的栽培品种。6.2栽培模式采用室外大棚层架栽培。6.3培养料6.3.1主料选用甘蔗渣、稻草、麦秸、玉米秆等农作物秸秆,符合 NY/T 5099 的相关要求。6.3.2辅料辅料选用麦麸、米糠、玉米粉、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粉、磷酸二氢钾等,所用辅料应符合国家标准。6.4栽培6.4.1栽培流程12 月

    5、堆料,23 月接种,34 月覆土,611 月出菇。6.4.2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6.4.3菇棚建造菇棚用竹杆、木材等搭建。棚内搭床架,床架宽 100 cm120 cm,10 床为一标准棚。亦可根据菇棚大小增减床架。床架设 56 层,层高 50 cm60 cm,底层离地 30 cm40 cm,顶层离棚顶 60 cm80 cm,立体栽培,双侧操作,床架之间的人行通道宽 80 cm90 cm。菇棚主体结构外用 1015 丝厚的塑料薄膜和 98%遮阳率的遮阳网覆盖,四周压实,菇棚入口处和通风窗应安装防虫网防虫。6.4.4培养料配方下列配方任选一种,重量以干品计。a)甘蔗渣70

    6、%、牛粪25%、过磷酸钙1%、石膏粉2%、尿素0.2%、碳酸氢铵0.3%、石灰粉1.5%;b)甘蔗渣45%、玉米秆25%、牛粪26%、碳酸氢铵0.5%、磷酸二氢钾0.2%、碳酸钙1%、石灰粉2.3%;c)甘蔗渣50%、稻草30%、牛粪16%、过磷酸钙1%、石膏粉1%、尿素0.2%、石灰粉1.8%;DB5305/T 9920233d)稻草40%、玉米秆25%、牛粪25%、麦麸或米糠5%、碳酸氢铵0.5%、过磷酸钙1%、石膏粉1.5%、石灰粉2%。6.5.5堆制发酵6.5.5.1堆料建堆前用 1%石灰水将甘蔗渣、稻草等主料预湿;牛粪、马粪等畜禽粪要提前打碎,加适量水搅拌预湿。建堆时选择向阳的场地,

    7、按一层甘蔗渣(或草)一层粪堆制成高 1.5 m、宽 2 m,长度不限的长方形,进行前发酵。发酵过程中注意防风、避雨。6.5.5.2翻堆翻堆时将料翻开抖散抖松,上下、内外相互交换,同时加入石膏、石灰、尿素、过磷酸钙、碳酸氢铵等辅料,并酌情适量喷水补湿,再次建堆。堆料后每天测量料温,当料温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应根据料的腐熟程度确定翻堆次数,发酵时间一般为 30 d40 d,翻堆 34 次。6.5.6铺料将发酵好的培养料抖散均匀铺于层架上,厚薄一致,料厚 20 cm25 cm。6.5.7二次发酵铺料完成后,关闭所有门窗,输入蒸汽或用自制火炉加热,使料温上升到 60,维持 72 h84 h

    8、,然后停止加热,使料温自然下降。测量料温时,用竹杆捆绑温度计,由室外插入室内至料层中心测温。6.5.8播种当料温降到2832时开始播种。播种前用新煮沸后冷却的水将培养料润湿,采用撒播的方式,每平方34瓶菌种,先将2/3的菌种撒于培养料上,然后用手或叉将料抖动,使菌种落入培养料内,重新把料面整平,把剩下的菌种撒于培养料表面,撒播均匀后用木板拍平压实。6.5.9覆土播种后25 d30 d,当菌丝布满料面,并长至料层高2/3时,及时覆土。覆土时,先覆一层1 cm3cm的粗土粒,土层厚度2.5 cm3.5 cm;待菌丝吃满土层后,再覆一层小于1 cm的细土,厚度约1 cm,两次覆土后均需用饱和石灰水上

    9、层清液将土层润湿。6.5.10养菌覆土后关闭门窗,促进菌丝生长,当土壤表面干燥变白时,应及时喷水保湿,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喷水应轻喷勤喷。养菌期菇棚温度应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5%85%。6.6出菇管理6.6.1育菇菇蕾形成后,菇棚温度应控制在1925;每天喷水12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每天早中晚通风1次,每次通风至人在棚中不气闷为止;打开部分遮阳网增强光照,促进子实体形成和生长。6.6.2采收DB5305/T 9920234宜在子实体长至4 cm8 cm,菌盖肥厚紧实、呈半球型,菌膜未破裂,菇盖未开伞时采收,每天采收23次。6.6.3采收方法采收前一天应停止向菇体喷

    10、水。采收时左右旋转菇柄基部,轻轻拔下,对丛生菇可采用刀片切割方法,采后应及时加工。6.6.4鲜菇处理采收后,切去菇根,清除菇柄上残留的泥土、培养料等杂质,按大小分级后装入保鲜袋,置于14的低温条件下贮存。6.6.5干菇加工将鲜菇按厚薄、大小和干湿分放在烤筛上进行烘干。烘房使用前,先进行预热;烘烤初期温度控制在35左右,以后每小时升高12,当温度升至6065时,水分已散发60%左右,这时将温度调至5055,维持8 h10 h,使菇体整体干燥。在烘烤过程中,应将下部烘筛与上部烘筛互换位置,使成品干燥程度一致。烘干后分级精选装入塑料袋,密封保存。7病虫害防治7.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11、,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辅以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7.2病虫害病虫害主要是胡桃肉状菌、细菌性病害、菇蚊、菇蝇等。7.3防治措施7.3.1农业防治a)保持菇棚内外环境清洁;b)调节播种期;c)合理调控菇棚温湿度,注意通风换气;d)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害,避免传染;e)废弃培养料及时运离栽培场地,可作有机肥料使用;棚膜和遮阳网作废弃物处理。7.3.2物理防治菇棚的门和窗应安装防虫网,棚内安装电子灭蚊器、食用菌专用灭虫灯、黑光灯以及悬挂黄色虫板诱杀成虫。7.3.3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表现,应使用登记使用范围包括食用菌的农药,不应使用登记范围不包括食用菌的农药和剧毒、高毒农药,出菇期不

    12、宜使用化学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参见附录 A 和附录B。DB5305/T 99202358包装、运输和储藏包装、运输和储藏应符合 NY/T 749 的规定。9档案管理9.1档案的创建建立从种植地块的选择、备料、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的姬松茸栽培全过程档案。参见附录 C。9.2档案的管理档案应由记录人及时签字,并交相应负责人审核后存档,妥善保管,档案至少保存 5 年。DB5305/T 9920236附录A(资料性附录)姬松茸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农药名称禁止(停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

    13、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2,4-滴丁酯禁止在菌类、蔬菜上使用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线磷、内吸磷、硫环磷、氯唑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毒死蜱、三唑磷DB5305/T 9920237附录B(规范性附录)姬松茸主要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危害症状防治方法备注胡桃肉状菌多发生在菌丝形成期,会出现成串、

    14、不规则的白色“子实体”,有浓烈的漂白粉味,菌丝逐渐消失。选择优良栽培种;覆土材料挖取土表下30 cm的土壤;床面撒一层生石灰,停止喷水10d15 d;药剂防治:用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0.40.6 g/m2拌于覆盖土,或用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0.8 g1g/m2菇床喷雾。每季最多施药1次。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危害菌盖,初期出现水渍小斑点,逐渐变成黄褐色并扩大成小斑,病斑干后,菌盖往往开裂。摘除病菇,减少喷水次数;药剂防治:用5%噻霉酮悬浮剂0.025 ml0.035 ml/m2喷雾,或用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0.81.2 g/m2拌于覆盖土或喷淋菇床。每季最多施药1次,采收前7 d禁止施

    15、药。菇蚊幼虫咬食菌丝、子实体原基、菌柄,成虫传播病害。用杀虫灯和黄板,或用酒:糖:醋:水(1:2:3:4)的混合液诱杀。菇蝇幼虫咬食菌丝、子实体原基、菌柄,成虫传播病害。用杀虫灯和黄板,或用酒:糖:醋:水(1:2:3:4)的混合液诱杀。DB5305/T 9920238附录C(资料性附录)姬松茸生产档案管理记录生产档案管理记录见表C.1表C.4表C.1菌种来源记录表日期品种名称数量(瓶/袋)生产单位记录人(签名)备注表C.2培养料配方和发酵记录表主料及用量(kg)辅料及用量(kg)一次发酵二次发酵记录人(签名)备注日期温度()发酵时间(d)日期温度()发酵时间(d)表C.3出菇管理记录表日期出菇管理产量(kg)记录人(签名)备注温度()相对湿度(%)光照(Lx)通风出菇时间单产总日产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表C.4生产使用农药记录表日期病虫害名称农药名称、使用浓度及使用数量用法记录人(签名)备注农药名称使用浓度(ml/m2、g/m2、倍)数量(g、ml)_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5 T 99-2022 姬松茸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