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4 T 055-2022 大花蕙兰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5799       资源大小:1.47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4 T 055-2022 大花蕙兰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CCS B 62 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 5304/T 0552022 大花蕙兰生产技术规程 2022-08-18 发布2022-11-17 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304/T 055-2022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球径(假磷茎).1 3.2 黄苞.1 3.3 CP 苗.1 3.4 疏芽.1 3.5 抽心增芽.2 3.6 小苗期.2 3.7 中苗期.2 3.8 花期.2 3.9 二代芽.2 3.10 三代芽.2 3.11 大苞.2 4 生产环境条件.2 4.1 适宜区域.2

    2、 4.2 气候条件.3 4.3 空气质量.3 4.4 灌溉水质量.3 5 园区建设.3 5.1 园区规划设计.3 5.2 温室大棚建设.3 5.3 苗床架建设.4 5.4 配套设施建设.4 6 主栽品种.4 7 栽培管理.4 7.1 小苗期管理.4 7.2 中苗期管理.5 7.3 花期管理.6 8 水分管理.7 8.1 供水方法.7 8.2 各生育期的水分管理.7 9 施肥管理.8 9.1 施肥方法.8 9.2 各生育期施肥管理.8 DB5304/T 055-2022 II 10 病虫防控.9 10.1 主要病虫害.9 10.2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9 11 商品化处理.9 11.1 成品规格

    3、.9 11.2 产品质量等级划分.9 11.3 产品包装.9 11.4 运输.10 附录 A(资料性)玉溪市大花蕙兰主栽品种.11 附录 B(规范性)大花蕙兰种苗分级规格.13 附录 C(资料性)大花蕙兰栽培常用肥料.14 附录 D(资料性)大花蕙兰主要病虫害症状特征和防治方法.15 附录 E(规范性)大花蕙兰产品质量等级划分.17 DB5304/T 055-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玉溪市红塔区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红塔区农业农村局、玉溪市岁兰

    4、花卉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凤鸣、张开敏、普艳红、汤燕萍、姚红松、牟子蛟、盛雁娜、赵艳梅、普海莲、雷佳、陈玉春、蔡亚东、刘庆荣、杨云、唐海彦、李晓亮、吴建芳、任丹、康玉、普芳芳、杨红、合梅、伏倍成。本文件于2022年8月首次发布。本文件灌溉水的处理涉及CN 209065631 U实用新型专利兰花用水综合净化杀菌系统、CN 205061808 U实用新型专利温室大棚用水湿地净化系统技术,大棚内加温处理涉及CN 204132074 U实用新型专利种植大棚苗床加热系统技术,温室大棚建设涉及CN 210519607 U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保证充足光照的大花蕙兰种植大棚技术,喷灌系统配置涉及CN 20

    5、5052355 U实用新型专利温室大棚净水喷灌系统技术,栽培基质处理涉及CN 205056535 U实用新型专利花卉种植基质清洗系统、CN 204133881 U实用新型专利兰花种植基质薰蒸池技术。DB5304/T 055-2022 1 大花蕙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溪市大花蕙兰种植的生产环境、园区建设、主栽品种、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病虫防控及商品化处理等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大花蕙兰规范化促成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6、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球径(假磷茎)兰科植物的变态茎,通常卵球形或椭球形,肉质,绿色或其他色泽,用于贮存养分和水分。3.2 黄苞 因高温、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水分不足及病虫危害等原因,造成大花蕙兰花苞发黄,不能正常开放,长霉点,甚至干枯脱落的现象。3.3 CP 苗 大花蕙兰瓶苗通过营养盘假植培育的种苗。3.4 疏芽 DB5304/T 0

    7、55-2022 2 在大花蕙兰生长发育过程中,为减少养分消耗,确保主苗有充足的养份供应,采用对称留芽的方式疏除多余新芽。同时,在确定花箭数量后,疏除多余花芽,确保花箭健壮生长。3.5 抽心增芽 指苗高1015(移栽当年的1112月)时,将一代苗中间的23片心叶抽去;或苗高25后未萌生侧芽的情况下,在兰苗两侧各留2个叶片后将顶芽掰除,用竹签破坏顶端生长点,促使兰苗长出二代芽的管理措施。3.6 小苗期 从瓶苗或CP苗定植到软质塑料营养杯中,生长至二代芽高45,换栽成品盆前的时期。3.7 中苗期 从兰苗换栽成品盆后,生长至三代芽萌发长至2530高(开花年份的23月)的时期。3.8 花期 开花年的31

    8、2月,花芽养分蓄积萌发至开花的时期。3.9 二代芽 从母株上萌发并长出根系的新芽。3.10 三代芽 从二代苗上萌发并长出根系的新芽。3.11 大苞 指花苞即将开放,达到销售标准时的状态。4 生产环境条件 适宜区域 4.1 海拔15002000m,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暖夏凉,通风条件好,水、电、路三通,远离污染源的区域。DB5304/T 055-2022 3 气候条件 4.2 年降水量5501200mm,气温极限值333,年平均气温1518.5,年无霜期260天,10积温40005500,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空气质量 4.3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2012的规定。灌溉水质

    9、量 4.4 选用水质清洁、微酸性的水源,EC值0.4ms/cm,PH值6.57.8;其余水质指标应符合NY/T 5010-2016的规定。灌溉水的处理应用兰花用水综合净化杀菌系统、温室大棚用水湿地净化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技术。5 园区建设 园区规划设计 5.1 5.1.1 规划设计原则 符合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符合玉溪市土地、交通、农业与现代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园区规模、使用期限、发展目标、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5.1.2 勘测设计 对园区进行地形堪测,绘制地形图,规划设计园区功能分区及水、电、路、网、环保等配套设施。制定园区规划设计图,包括规划范围、规划指标、空间布局,生产小区

    10、划分、道路、蓄水池及引排水设施、建筑设施及电力设施等系统设计。5.1.3 小区划分 本着道路、排灌系统最优使用效率的原则划分小区,小区面积以25003000为宜。温室大棚建设 5.2 大棚建设应用一种保证充足光照的大花蕙兰种植大棚专利技术,大棚结构应与图1相符,棚内加温处理应用种植大棚苗床加热系统专利技术。建设连栋式薄膜温室大棚,肩高34m,拱高2.23m,跨度8m,开间4m,每棚设56拱,单拱宽8m,长5070m。顶膜选用0.120.15厚的优质塑料薄膜,开四道天窗;棚内设双层0.080.1保温膜、双层3570%遮荫网,四周棚膜设通风装置;配置加温空调,换气风机、水肥一体化系统、施药设施。园

    11、区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设备等不应对环境和大花蕙兰生产造成污染。图1 温室大棚结构示意图 DB5304/T 055-2022 4 a a 备注:泄风区 1,第一棚膜 2,第二棚膜 3,固定膜区 4,驱动电机 5,第一卷膜轴 6,第二卷膜轴 7,调节杆 8,横向拉杆 9,立柱 10,定位套 11,遮阴网层 12,保暖层 13,综合层 14。苗床架建设 5.3 采用苗床架栽培,主架采用32钢管或角铁制作,距地面高6570cm、宽2m,每拱大棚装3架,间距6070cm,架面用10#铁丝根据花盆大小等分成514行栽培槽。配套设施建设 5.4 5.4.1 水肥系统 应用温室大棚净水喷灌系统专利

    12、技术,蓄水池按照每50亩基地300m3的标准配置,建设水处理系统、配肥池、喷灌系统、施药系统、电力设施、网络系统、排水系统及环保设施等水肥配套设施。5.4.2 园区道路 建设宽46m主干道、23m支干道,大棚内2m宽作业道路。6 主栽品种 选用黄金岁月(YX52)、红袍、杨贵妃(FX750)、523、世界和平(JH611)、上品、211、1165等作为主栽品种,各品种主要特征特性详见附录A。7 栽培管理 小苗期管理 7.1 7.1.1 种苗分级 种苗分级规格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7.1.2 种苗处理 a)瓶苗处理:将瓶苗放入小苗棚内,用双层遮荫网遮荫50%,自然放置57天,打开瓶盖1天后,将兰苗

    13、从瓶中取出,用清水洗净根部,控干水分即可定植;b)CP苗处理:将CP苗放入小苗棚内,用50%、35%各一层遮荫网遮盖,及时补水,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消毒,放置23天后将兰苗拔出即可定植。7.1.3 定植 DB5304/T 055-2022 5 7.1.3.1 定植时间 于每年23月定植。7.1.3.2 苗棚处理 定植前7天做好小苗棚设备、物资准备,前3天采用消毒灵300500倍液或紫外线灯杀菌25小时进行苗棚地面、苗床架消毒杀菌。7.1.3.3 定植用盆 选用1015或1012规格软质塑料营养杯定植,杯底开设透气孔,将营养软杯置入4527规格塑料托盘中栽培。7.1.3.4 栽

    14、培基质 采用松树皮为栽培基质,基质处理应用花卉种植基质清洗系统、兰花种植基质薰蒸池专利技术。基质规格为小号基质(直径0.30.5)、中号基质(直径0.51),混配比例为小号基质3565%+中号基质6535%,充分浸泡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加入竹碳(直径0.20.7)10/m3混匀。7.1.3.5 定植方法 将备好的苗株植于软杯中,填充基质至满杯,采用花盆振动器充分振动软杯,使基质松紧适宜并与根系紧密接合,基质深度低于杯口2,定植后立即浇透水。7.1.3.6 苗床摆放 将定植好的营养软杯按15盆一组装入塑料托盘中,分类置于苗床架上栽培,每架置20行,株距10,浇足定根水。7

    15、.1.4 育苗棚管理 a)控制棚内适宜温度为1228,最高温35,最低温8。定植后采用双层遮荫网遮荫5070%,控制光照强度为0.51.0万LUX,710天后早晚逐渐增加光照强度。长出2对新叶后,早晚揭开一层遮荫网增光,23月后减为单层遮荫网遮盖,中午光照太强仍使用双层遮荫网,半年后增加光照强度为3.04.0万LUX。b)苗高1215时,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控制徒长。7.1.5 抽心增芽 于移栽当年的1112月进行,抽心前2天喷施32.5%阿米妙收悬浮剂3000倍液杀菌,选择晴天进行抽心增芽处理,注意不可损伤侧芽,次日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杀菌。中苗期管理 7

    16、.2 7.2.1 换盆管理7.2.1.1 换盆标准 采用2.8年上花的促成栽培模式,兰苗生长12个月后,植株达到叶长40cm、株高28cm、二代芽长45标准时一次性换栽成品盆。DB5304/T 055-2022 6 7.2.1.2 花盆规格 选择155180(5.5寸)、180190(6寸)、205210(6.5寸)、210220(7寸)规格硬质黑色塑料专用花盆换盆定植,盆底开设透气孔。7.2.1.3 栽培基质 采用松树皮为栽培基质,基质处理应用花卉种植基质清洗系统、兰花种植基质薰蒸池专利技术。基质规格为大号基质(直径1.01.5),充分浸泡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消毒,加入竹碳

    17、(直径0.20.7)12/m3混匀。7.2.1.4 换盆方法 在花盆中添加30%大号基质,小心撕除小苗软杯,完整保存原根系的基质结构,将苗放入盆中,添加基质至花盆装满,用花盆振动器充分振荡紧实基质,以假磷茎露出、高度低于盆边22.5为准。7.2.2 苗床摆放 将定植好的花盆悬挂放置于苗床架上栽培,摆放规格为每架放置1014行,株距15.522.0,浇足定根水。7.2.3 光照、温度管理 定植后采用双层遮荫5070%,15天后逐步增加光照,早晚透光,中午遮盖。此后控制光照强度为4.05.0万LUX,调整遮荫程度为3550%,控制棚内温度为728(白天2028、夜间715)。进入冬季后增加光照时间

    18、,温度25以下时,可完全拉开遮荫网增光。7.2.4 生长调节 换盆时留2个饱满二代芽,长至1015高后,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4次控制徒长。在兰苗生长过程中,根据兰芽萌发情况适时进行蔬芽或中途抽心增芽,确保每盆有35株健壮兰苗,萌发5个以上花箭。7.2.5 密度调整 二代芽叶片长至15以上,调整花盆摆放规格为每架放置712行,株距1629。花期管理 7.3 7.3.1 密度调整 兰苗生长至开花年份的23月后,调整花盆摆放规格为每架放置68行,株距2235;进入花期后再次调整花盆摆放规格为每架放置48行,株距2235。7.3.2 光照、温度管理 a)花芽分化期控制温度35

    19、,开花苗密度调整后逐渐增加光照强度至7.08.0万LUX,中午将遮荫程度从50%调减至35%,早晚完全开放自然透光;b)花箭开始萌发后完全揭开遮荫网增强光照,如中午温度超过28时遮荫35%;c)花箭抽出10后,逐渐增加遮荫度,中午强光时遮荫至35%;d)花穗抽出苞叶露头后,中午、下午使用35%遮荫网遮荫(红袍等易黄苞品种、世界和平等绿色品种全天均采用双层遮荫6070%,待花穗完全抽出即将上色时单层遮荫35%;DB5304/T 055-2022 7 e)花大苞时早晚拉开遮荫网增光促花朵上色,齐色后全天遮荫35%,适当降低温度15以保障较长的花期,后期适当增光避免花朵产生色素沉积。7.3.3 生长

    20、调节 在开花年的3月份清理三代芽,每盆留整齐的35个兰芽,将多余的芽打去,及时清除此后萌生的侧芽,至5月份全面检查清芽。花芽可见前,交替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与磷酸二氢钾500800倍液24次,对生长较僵化的兰株浇施“花宝1号”20003000倍液12次。7.3.4 花箭调整 a)选留生长整齐花芽,力求每个三代芽萌发2枝花箭,交替施用N-P2O5-K2O(有效成分百分比含量,以下均相同)为20-20-20与10-30-20水溶肥10002000倍液,保证每盆3箭以上,单箭花朵数达10朵以上。b)在花箭抽出3040时,通过遮荫5060%、增施30-10-10水溶肥1000倍

    21、液促花箭伸长;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5001000倍液、15%多效唑25003000倍液控制花箭旺长。7.3.5 立支柱 当花箭高30cm时,选用长80100cm、直径0.45cm的包塑花扦插入基质,将花箭竖起固定在花杆上,固定花箭的最低部位为2025cm高度,间隔1020cm固定一次。7.3.6 花枝造型 针对花形不整齐、着生不均匀、“半边风”生长、少于4个芽(或5支箭)的情况,使用花扦将花枝弯曲呈拱形,小花枝向下,大花枝向上固定,迎光摆放,促使花头向上生长。7.3.7 花期调控 7.3.7.1 花期提早 将三代芽留芽时间提早至第二年78月留合适优质芽,至早春追肥促假鳞茎肥壮;4月份开始花芽分化

    22、后保持棚内温度白天2530、晚上20,增加棚内光照强度至7.08.0万LUX,增施磷钾叶面肥,促进花芽生长。7.3.7.2 花期延迟 将三代芽留芽时间延迟至栽培第二年的910月留壮实小芽;花芽分化完成后,适当遮荫,降低棚内光照强度6万LUX,保持棚内温度白天25、晚上11,减少肥水供应。有条件情况下在花苞开始膨大时,将兰花置于810的恒温冷库中保存;或在花箭露头时遮荫75%以上,花箭拉开后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抑制花芽生长。8 水分管理 供水方法 8.1 采用肥水一体化微喷灌系统供水,选用WR103规格G形小旋轮微喷头,根据不同生育期每次喷灌2050分钟,保持基质湿度

    23、5070%。各生育期的水分管理 8.2 DB5304/T 055-2022 8 8.2.1 小苗期 小苗移栽后,每天上午温度达20后,分两次各喷灌10分钟,间隔30分钟。定植710天内每天中午再人工补水13次保持叶面湿润。缓苗后减少浇水量50%,冬季延长至2天浇水1次。8.2.2 中苗期 兰苗移入成品盆710天内,每天上午温度达18后,分两次各喷灌15分钟,间隔30分钟。此后见干见湿管理,观测花盆表皮1寸以下基质干燥发白、或花盆底部无水分溢出时浇一次透水。8.2.3 开花苗 开花期每天上午温度达15后,分两次各喷灌2025分钟,间隔1小时。夏季气温超过35时于傍晚再补水10分钟。9 施肥管理

    24、施肥方法 9.1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2010标准要求,水溶肥、中微量元素肥采用肥水一体化喷灌或叶面喷施,缓释肥料、有机肥均匀撒于基质表面进行盆施,主要肥料使用参见附录C的规定。各生育期施肥管理 9.2 9.2.1 小苗期施肥 a)兰苗定植7天后,浇施“快宝”有机水溶肥3000倍液1次,此后每隔8天交替浇施“快宝”有机水溶肥3000倍液与30-10-10水溶肥4000倍液23次,每隔12天叶面喷施30-10-10水溶肥3000倍液1次。b)定植15天后,根系生长点长出0.5cm时施用缓释肥(13-13-13,180d)23g/盆,3个月后再次补施23g/盆。c)兰苗长出2对新叶后,

    25、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02000倍液,采用20-10-20、30-10-10水溶肥30004000倍液每隔10天交替浇施1次。d)抽心前一周施用缓释肥(13-13-13,100d)2g/盆。9.2.2 中苗期施肥 a)小苗换盆后每710天浇施一次10-30-20水溶肥10002000倍液,新根生长点长出0.5cm后,按照1:1比例混合,每盆施入缓释肥(13-11-11,140d)和缓释肥(13-13-13,180d)810g。此后,每半个月交替用20-10-20与15-15-30水溶肥50012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或30004000倍液浇施。b)进入冬季后,补施缓释肥(13-11-11,1

    26、00d)23g/盆。9.2.3 开花苗施肥 a)进入开花年的23月后,施用缓释肥(13-11-11,180d)1522g/盆,或将控释肥(13-13-13,180d)5067%与控释肥(15-9-12,180d)5033%混合后施用1522g/盆。每710天交替施用1次20-20-20与10-30-20水溶肥10002000倍液,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b)花箭将要抽出时,浇施30-10-10水溶肥或喷施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液调整花箭长度。DB5304/T 055-2022 9 c)花箭抽齐至4高度后(7月),将缓释肥(13-13-13,180d)5067%与缓释肥(15-9

    27、-12,180d)503%混合后施用20g/盆。增施商品有机肥1520g/盆,促花瓣增色。每57天1次交替施用20-20-20或10-30-20水溶肥10002000倍液调整花期。10 病虫防控 主要病虫害 10.1 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细菌性软腐病、根腐病、介壳虫、红蜘蛛、粉虱、蚜虫、蜗牛和蛞蝓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0.2 10.2.1 农业防控 及时清除并销毁枯萎植株、残体、杂草、垃圾,清除病虫害寄主;定期对大棚设施、兰苗、基质、生产器具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采用遮荫、补光、加温、降温、通风、喷雾等措施,调节大棚温、湿度,调控水肥用量、应用微生物有益菌改善植株生长条件

    28、,提高抗病虫能力。10.2.2 物理防控 在大棚通风窗口安装防虫网,阻止具有迁飞性的害虫进入大棚;在大棚内安装悬挂黄蓝色粘虫板、性诱剂、智能化杀虫灯等诱杀蓟马、蚜虫等害虫;用紫光灯对灌溉水进行消毒杀菌,净化水质,切断病菌传播途径。10.2.3 生物防控 选择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灰霉病及细菌性病害;选择捕食螨、蚜茧蜂、寄生蜂等防治红蜘蛛、粉虱、芽虫;在栽培架下养殖鸭子捕食蜗牛和蛞蝓。10.2.4 化学防控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标准要求,采用一体化喷药系统适时针对性用药,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上市前15天停止用药,主要病虫害症状和防治方法参见附录D的规定。11 商品化处理

    29、 成品规格 11.1 大型花:使用7寸以上花盆,花朵直径8cm;中型花:使用66.5寸花盆,花朵直径68cm;小型花:使用5.5寸以下花盆,花朵直径6cm。产品质量等级划分 11.2 产品质量等级划分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产品包装 11.3 11.3.1 包装容器 DB5304/T 055-2022 10 将大花蕙兰成品选用合适的无纺布或软塑料包装袋装袋后,选用1400380400、950430610、1000500600等不同规格的纸箱进行包装。11.3.2 包装方法 将浇足水分保湿,按每袋一盆套好,以叶片包花,防止损伤花蕾、折断叶片,每箱放置610盆封箱打包。11.3.3 标识 标明品种、花

    30、色、等级、产地、数量等产品信息和收货人基本信息。运输 11.4 11.4.1 运输工具 采用箱式运输车,有防晒、防雨设施,车厢清洁,注意通风、降温,保证货物质量。11.4.2 装卸 轻装轻卸,严禁重压、倒置和抛、扔货箱。DB5304/T 055-2022 11 附录A (资料性)玉溪市大花蕙兰主栽品种 品种 黄金岁月(YX52)红袍 杨贵妃(FX750)523 选育单位 日本向山公司 日本河野公司 日本向山公司 日本向山公司 株型 直立 挺立 披散 披散 株高(cm)75-90 78-93 82-92 66-76 球径(mm)48-60 45-53 45-55 48-60 叶色 绿色稍浅 绿色

    31、 绿色稍浅 绿色微浅 叶长(cm)60-75 61-73 50-70 50-62 叶宽(mm)28-35 30-37 26-32 27-33 叶片数(片)10-12 12-14 14-18 12-14 花箭高(cm)58-70 52-61 62-71 47-56 花箭数(支)3-7 4-8 4-6 4-7 花序长度(cm)29-37 30-37 30-36 23-30 花朵数(朵/支)13-18 11-17 13-19 8-12 花径(mm)63-70 53-68 70-84 78-96 花型 大型花,宽卵圆型 大型花,宽卵圆型 大型花 大型花 花色 黄瓣红唇 红瓣红唇 黄瓣红唇 黄瓣红唇 花

    32、期 1-3 月 12-2 月 1-3 月 12-3 月 品种特性及栽培注意事项 适应性强,栽培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易管理。生长迅速,易栽培管理,不耐强光,开花期采用35%+50%的双层遮荫网适时调整光照强度,及时预防霜冻和黄苞。植株生长健壮,长势优美;品种萌芽较少,栽培中不可大水大肥,注意控制光照强度,加强通风,防止黄苞。适应性强,易栽培;该品种开花期易黄苞,心叶易感病,栽培中注意控制温、湿度,开花期加强通风,控制光照强度。DB5304/T 055-2022 12 上表(续)品种 世界和平(JH611)上品 211 1165 选育单位 日本向山公司 日本河野公司 日本向山公司 日本向山公司

    33、株型 直立 披散 披散 直立 株高(cm)76-88 84-95 73-82 55-70 球径(mm)43-48 47-54 37-47 32-40 叶色 绿色 浅绿色 绿色 绿色 叶长(cm)55-66 65-74 56-64 63-72 品种 世界和平(JH611)上品 211 1165 叶宽(mm)27-33 28-33 27-33 27-33 叶片数(片)12-14 12-14 12-14 10-14 花箭高(cm)65-75 66-76 51-60 53-60 花箭数(支)4-6 5-8 4-6 4-6 花序长度(cm)34-39 32-38 24-31 18-25 花朵数(朵/支)

    34、14-18 16-24 10-17 18-25 花径(mm)74-87 56-65 62-74 51-59 花型 大型花 大型花 大型花 大型花 花色 绿瓣红唇 红瓣红唇 粉瓣红唇 红瓣红唇 花期 12-2 月 12 月中旬-2 月 11-1 月 11-12 月 品种特性及栽培注意事项 植株生长迅速、健壮,花期可调节,花茎挺直,形态优美,适宜做拱造型;栽培中应注意控制光照强度,该品种耐肥力低,不宜大水大肥。适应性强,栽培成活率高,抽箭率高,可造型或作为切花培育。花形优美,不耐肥、易烂根,栽培中注意控制水、肥施用量。株型优美,根系较敏感,移栽成活率低,易产生肥害、烂根,栽培中需注意肥料配比及用量

    35、,不可过量。DB5304/T 055-2022 13 附录B (规范性)大花蕙兰种苗分级规格 类别 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片)球茎直径()品质描述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中小型花 10 7.5-10 10 7.5-10 0.45 0.35-0.45 5 3-4 0.3 0.24-0.3 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整洁,叶 形 完整、较少枯梢及黄叶,叶质肥厚;肉质根3-5 条,根系肥 壮,无 烂根、空心;长势好,无徒长现象。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较整洁、叶形完整、少枯梢及黄叶,叶质肥厚;肉 质 根3-5 条,根系肥 壮,无 烂根、空心;长势

    36、较好,无徒长现象。大型花 10 7.5-10 10 7.5-10 0.52 0.35-0.52 6 4-5 0.35 0.25-0.35 DB5304/T 055-2022 14 附录C (资料性)大花蕙兰栽培常用肥料 序号 肥料名称 有效成份含量(%)用量 使用方法 N P2O5 K2O 其它 1 大量元素水溶肥 20 10 20 TE 3000-4000 倍液 喷灌 500-1200 倍液 喷雾 2 大量元素水溶肥 10 30 20 TE 1000-2000 倍液 喷灌 3 大量元素水溶肥 30 10 10 TE 3000-4000 倍液 喷灌 3000 倍液 喷雾 4 大量元素水溶肥 1

    37、5 15 30 TE 3000-4000 倍液 喷灌 500-1200 倍液 喷雾 5 大量元素水溶肥 20 20 20 TE 1000-2000 倍液 喷灌 6 进口控释肥 180d 13 13 13 2-15g/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7 进口控释肥 100d 13 13 13 2g/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8 进口控释肥 180d 13 11 11 15-22g/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9 进口控释肥 140d 13 11 11 8-10g/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10 进口控释肥 100d 13 11 11 2-3g/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11 进口控释肥 100d 15 9 12 6-10g

    38、/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12“快宝”有机水溶肥 0.9 有机质 0.2、B0.07 3000 倍液 喷灌 13 磷酸二氢钾 KH2PO498 800-2000 倍液 喷雾 14 有机肥 有机质45 15-20g/盆 均匀撒于基质表面 DB5304/T 055-2022 15 附录D (资料性)大花蕙兰主要病虫害症状特征和防治方法 名称 主要症状特征 防治方法 炭疽病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变红褐色或灰褐色,其上着生密集的褐色小点粒。高温、高湿、密度过大、伤口过多易发病。发病初期,用 80%代森锰锌 WP60010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 SC

    39、8001000 倍液、75%肟菌.戊唑醇 WG2500-3000 倍液,每隔 710d1 次交替喷施防治。疫病 发病初期在根茎及叶鞘部位有腐烂大斑,不规则、褐色,病斑周围组织变黄,老叶上的病斑为紫褐色。病斑扩展到整个叶鞘后,叶片枯黄死亡。气温25,连续阴天或阴雨后晴天易发病。防治蜗牛及蛞蝓,避免疫病蔓延;发病初期采用68%金雷精甲霜锰锌WG1500-2000倍液、70%丙森锌 WP8001000 倍液,每隔 710d1 次交替喷施防治。灰霉病 发病初期在花瓣、花萼、叶片或茎上产生小型半透明水渍状病斑,随后病斑变成褐色,有时在病斑四周有一圈白色或淡淡的粉红色,花瓣呈黑褐色腐烂。气温20,相对湿度

    40、在90以上易发病。将病株进行隔离栽培,发病初期采用 720 克/升百菌清 SC8001000 倍液、或 10%多抗霉素WP8001000 倍液,每隔 710d1 次交替喷施防治;或用 10%腐霉百菌清 FU300400 克/亩进行烟熏防治。细菌性软腐病 叶片染病初时为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变为褐色或近黑色,最终发展成一个柔软、有恶臭的腐烂块,并有分泌物流出。假鳞茎染病出现水渍状病斑,最终变软、皱缩和变暗,迅速腐烂。高温多雨或通风不良,棚内相对湿度高、温度30以上时易发病。发病初期采用 2%春雷霉素 WP8001000 倍液、20%噻菌铜 SC15002000 倍液、32.5%苯甲.嘧菌酯 SC1

    41、0001200 倍液,每隔 710d1 次交替喷施防治。根腐病 侵染幼苗时,形成一圈褐腐区,环绕植株基部导致植株死亡。成株受到侵害时长势逐渐减弱,侵染严重时叶片和假鳞茎发黄、瘦弱、扭曲、萎缩、死亡。高温高湿季节,幼苗、新移栽的植株和浇水过多的植株易发病。发病初期采用 30%噁霉灵 AS8001000 倍液、40%异菌氟啶胺 SC10001200 倍液喷淋或灌根施药,每隔 710 天 1 次交替喷施防治。介壳虫 常群栖于假鳞茎靠近根际处、叶背具有皱折处。被为害的植株生长衰弱、叶子发黄,不能正常开花,甚至枯叶、落叶、死亡。高温高湿、通风不畅、光照不足时易发生,繁殖速度快。虫口密度较小时用软刷轻轻刷

    42、除、或用手抹除;在介壳虫卵孵期或低龄若虫期采用 2.5%溴氰菊酯 EC15002000 倍液、25%噻嗪酮 SC10001200 倍液,每隔 710 天 1 次交替喷施防治。DB5304/T 055-2022 16 上表(续)名称 主要症状特征 防治方法 红蜘蛛 被为害植株叶片水分代谢失衡,呈灰白色密集斑点,逐渐发展成褐色斑块,严重时叶背面出现丝网,叶片慢慢焦黄凹陷、枯萎、变形、脱落。干燥的环境,气温高热的气候容易发生,初期不易发现,繁殖速度快。在发生初期采用 30%乙唑螨腈 SC30003500 倍液、10.5%阿维哒螨灵 EC15002000 倍液、45%联苯肼酯哒螨灵 SC2000250

    43、0 倍液,每隔 710 天喷施 1 次交替防治。粉虱 常群集在兰株上,严重时整个叶片、叶鞘和假球茎上都布满粉虱,被为害叶片丧失养分,枯萎、脱落、死亡。在通风不良,管理不善,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繁殖能力强。在卵孵盛期至幼虫发生期采用 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SC50005500 倍液、70%吡虫啉WG1500016000 倍液,每隔 710d 交替喷施防治 1 次,连续防治 23 次。施药时间以成虫活动性弱的清晨为宜。蚜虫 常群集在叶背和嫩茎、嫩叶、花蕾、花瓣等部位,被危害的部位常出现斑点、缩叶、卷叶、虫瘿等,导致畸形,发育不良,其分泌物易引发其它病害。干旱少雨季节或湿度较低时易发生

    44、,气温达 1622易大肆繁殖。在害虫低龄幼(若)虫始盛期,采用25%噻虫嗪WG800010000倍液、4%阿维啶虫脒EC30003500倍液、70%吡虫啉WG1500016000倍液,每隔710d交替喷施防治1次,连续防治34次。蜗牛和蛞蝓 白天隐藏在叶片背面、水沟杂草或花盆内、花架下的泥土等无光、潮湿的地方,晚上活动,主要啃食大花蕙兰幼根、嫩叶与花朵,高温多雨季节活动最为频繁。在黄昏或雨后,将 3.6%四聚乙醛 GR 点施于花架下方和过道上进行防治。DB5304/T 055-2022 17 附录E (规范性)大花蕙兰产品质量等级划分 项目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品种特性 充分显现。明显显现

    45、。基本显现。整体效果 植株生长协调,形态优美、丰满,主视面明显。植株生长较协调,形态较优美、丰满,主视面较明显。植株长势正常。花朵 单枝花朵数20 朵,分布均匀、排列整齐,花色艳丽、纯正,颜色过度和谐自然,线条或斑点分布均匀、有规律。单枝花朵数 15-19 朵,分布较均匀、排列较整齐,花色较纯正,颜色过度和谐自然,线条或斑点分布均匀、有规律。单枝花朵数 10-14 朵,分布基本均匀、排列基本整齐,花色较纯正,稍有不均匀颜色或杂色,线条或斑点分布均匀、有规律。花箭 花箭数5 箭,直立型花箭高度一致,生长健壮、紧凑,分布均匀,高于叶片;拱型花箭长度一致,生长粗壮整齐,在主观赏面上分布均匀,层次分明

    46、。花箭数 4-5 箭,直立型花箭高度基本一致,生长较健壮,在主观赏面上分布均匀,略高于叶片;拱型花箭长度基本一致,生长较粗壮,在主观赏面上分布较均匀,层次较分明。花箭数3 箭,直立型花箭高度参差不齐,分布不均匀,无明显观赏面;拱型花箭分布较均匀,层次较分明。花期 一致。基本一致。有一定差异。叶片 叶片长势良好,形态优美,颜色正常,光泽度好,排列有序。叶片长势较好,形态、颜色正常,有一定光泽,排列基本有序。叶片长势一般,形态、颜色正常,排列基本有序。假鳞茎 肥大、健壮、饱满。健壮、较饱满。较健壮。根 兰根健壮,颜色白亮,长满花盆,根尖生长点活力强。兰根较健壮,颜色白色,长满花盆,根尖生长点有活力。兰根生长正常,无明显腐烂,基本长满花盆,根尖生长点基本正常。栽培基质 无残留物,无病虫为害,无异味。附属物 固定物颜色与植株协调,顶端安装保护材料。检疫 无病虫害、传染性病原体,植株无损伤。DB5304/T 055-2022 18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4 T 055-2022 大花蕙兰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