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 B 33 DB5304玉溪市地方标准 DB5304/T 0102019 代替 DG5304/T 010-2015 山地油菜避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2019-11-25 发布2020-02-24 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4/T 0102019 I 目次 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选择.15 品种选择.26 地块选择与播前除草.27 播种.28 田间管理.39 成熟收获与贮藏.4 DB5304/T 0102019 II 前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
2、则起草。本标准由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进成、瞿观、刘坚坚、安正云、胡新洲、李红彦、陈亮新、陈向东、张云明、刘树林、封军华、吴志林。DB5304/T 0102019 1 山地油菜避灾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地油菜避灾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择、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播前除草、播种、田间管理、成熟收获及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常年 12 月至 2 月上旬不易出现 0以下低温的山地油菜种植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
3、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NY/T 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角果中期 整个地块的油菜有50%以上角果生长发育达最大体积的日期,用月日表示。3.2 分墒施药 在油菜终花期,按照2.0-2.5米宽用扁担或粗竹竿将油菜上部枝条人为分开形成墒状,利用墒与墒之间的通道方便施药从而提高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3.
4、3 主轴 油菜植株主茎顶部位于苔茎段之上由主花序发育而成直接着生角果的部分。DB5304/T 0102019 2 4 产地环境选择 4.1 气候条件 生产区域不得选在常年 12 月至 2 月上旬 0以下出现较频繁或每年冬春季经常遭受霜冻易绝产的地块或区域。4.2 前作条件 前作为烤烟或玉米。4.3 大气环境 产地大气环境质量符合 GB 3095。4.4 水质条件 生产区域有一定浇水条件,所用水符合 GB 5084。4.5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大于 1%,土壤 PH 值 5-8,具有较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土壤符合 GB 15618。5 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耐瘠、耐旱、抗病
5、、优质的双低油菜品种云花油早熟 1 号、花油 6 号和玉红油 3 号作为主推品种,质量符合 NY 414 和 NY/T 415。6 地块选择与播前除草 6.1 地块选择 选择有一定水浇条件的烤烟或玉米地。6.2 播前除草 油菜播种前 10-15 天,每 667 平方米用 95%草甘膦铵盐 120 克对水 50 千克均匀喷施墒面和沟,防除前作墒面和沟间杂草,如前作未收获时除草,喷头需加防护罩以免伤害前作,如前作为覆膜状态的,就只对沟间杂草进行防除。7 播种 7.1 种植方式 露地免耕打塘直播种植 7.2 适期早播 播种期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海拔种植区域前作烤烟或玉米收获结束的时间、夏末秋初降雨的多少
6、以及重霜期的早迟来综合决定。一般来说,海拔1850米以下,最佳播期为8月10日-8月 20 日;海拔 1850-2000米,最佳播期为 8 月 30 日-9 月 10 日;播种的最早时期不得早于烤烟上部烟叶采摘结束前或玉米收获完成前 25-30 天。DB5304/T 0102019 3 7.3 规范打塘 前作地块喷施除草剂后 10-15 天,在墒两侧打塘,一般前作为烤烟或等行玉米的塘距为 28 厘米(60+60)厘米,前作为宽窄行玉米的塘距为 28 厘米(60+30+30)厘米;塘深 5-10 厘米。7.4 精量播种。抢雨水打塘点播,每塘播种 10-15 粒,播后盖土 1-2 厘米,每 667
7、 平方米播种 0.20.3 千克。7.5 控施种肥 7.5.1 施肥原则 遵循 NY/T 496 的规定施用种肥;油菜播种阶段不施底肥,种肥尿素减量施用。7.5.2 施肥量 每 667 平方米施普钙 2530 千克、尿素 57 千克、硼砂 1.01.5 千克作种肥。7.5.3 施肥方法 播种后,把种肥混合均匀施在离种子 0.51.0 厘米处并盖土。7.6 播后除草 油菜播种后出芽前,每 667 平方米用 90%禾耐斯乳油 3040 毫升均匀喷施墒面和沟,及时防除油菜当季苗期杂草;如果前作未收获时除草,喷头需加防护罩。8 田间管理 8.1 间苗和定苗 油菜 3 叶 1 心时一次性间苗和定苗,疏理
8、窝堆苗、拥挤苗,拔除杂草、异生苗、弱苗,一般前作等行的每塘留苗 5-6 株,前作宽窄行的每塘留苗 3-4 株,保证每 667 平方米均匀留苗 2.0-2.2 万株。8.2 重施苗肥 8.2.1 施肥原则 遵循 NY/T 496 的规定采取一次性重施苗肥。8.2.2 施肥量 每 667 平方米施用尿素 25-30 千克、硫酸钾 10 千克作苗肥。8.2.3 施肥方法 于五叶期在砍除前作秸秆后,离苗 5-10 厘米一次性塘施盖土。8.3 施用多效唑 视苗情和土壤墒情灵活施用多效唑,一般选择晴天下午 35 点钟,于油菜苗五叶期每 667 平方米用多效唑 50 克对水 50 千克及时喷施。8.4 病虫
9、害防治 8.4.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绿色植保理念防治病虫害,在油菜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蛞蝓和跳甲等害虫,在油菜终花期和角果中期及时防治蚜虫和白粉病。DB5304/T 0102019 4 8.4.2 主要病虫害防治 8.4.2.1 蛞蝓 在油菜子叶期,傍晚每 667 平方米撒施 8灭蜗灵颗粒剂 2 千克,或凌晨蛞蝓尚未潜回隐藏地点时用 8灭蜗灵 8001000 倍液喷施。8.4.2.2 跳甲 在油菜幼苗期,用 40乙酰甲胺磷乳油 500800 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0 倍液喷雾。8.4.2.3 油菜白粉病 在白粉病发病初期,用 40福星乳油 80001000
10、0 倍液,或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终花期病害严重时可每隔 7 天喷施一次,连喷 23 次。8.4.2.4 油菜蚜虫 防治蚜虫要根据虫情,在油菜有蚜株率达 10%时,选用 7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 8000 倍、或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8000 倍液喷雾,角果中期虫害严重时可每隔 7 天喷施一次,连喷 23 次,农药应交替使用。9 成熟收获与贮藏 9.1 及时收获 山地早熟油菜熟期短、易裂角,在终花后 40 天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时,为适宜收获期;采收后要进行堆捂后熟,用 60 目尼龙脱粒垫布堆垛 23 天,抢晴天撤垛摊晒、脱粒,晒干扬净后及时入库。有条件的山区应采用机械收获。9.2 安全贮藏 油菜籽贮藏入库的含水量应小于 9%,长期贮藏入库的含水量应小于 7%;贮藏油菜籽的仓房必须具备通风、密闭、隔湿、防热等条件,堆高不能超过 1.5 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熏蒸消毒。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