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1 T 88-2023 滇池流域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规范.pdf

    • 资源ID:1555719       资源大小:1.65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1 T 88-2023 滇池流域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规范.pdf

    1、ICS13.060.01CCS Z 505301昆明市地方标准DB5301/T 882023滇池流域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规范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of surface water automatic monitoringstation in Dianchi Basin2023-06-15 发布2023-07-15 实施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01/T 882023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试运行及验收监测.25 质量控制要求.36 运行维护.47 记录与档案.58

    2、监督检查.6附录A(规范性)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方法及计算公式.7附录B(资料性)水站运行维护记录表.10DB5301/T 88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昆明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治华、白涛、杨俊晖、柳周新、张旭。DB5301/T 882023III引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自动

    3、监测技术规范(试行)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审核作业指导书(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结合滇池流域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实际情况,为规范滇池流域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制定本文件。DB5301/T 8820231滇池流域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滇池流域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试运行及验收监测、质量控制、运行维护、档案管理和监督检查等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滇池流域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亦可供其它类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HJ 915-2017 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 35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地表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安装验收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地表水自动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技术细则(试行)(2020年)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维检查作业指导书

    5、(试行)(运维和质控体系检查)(2019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 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对地表水样品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分析及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来源:HJ 915-2017,定义3.1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 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指完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的现场部分,一般由站房、采配水、控制、检测、数据传输等全部或者数个单元组成,简称水站。来源:HJ 915-2017,定义3.2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平台 automatic water quality

    6、 monitoring center对水站进行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统计与应用的系统,简称数据平台。来源:HJ 915-2017,定义3.3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automatic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DB5301/T 8820232由水站和和数据平台组成的自动监测系统。来源:HJ 915-2017,定义3.4常规五参数 conventional five parameters地表水水质监测中的五项常规项目: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和浊度。来源:HJ 915-2017,定义3.5跨度 span跨度是根据监测项目的水质类别要求监测仪器需满足的测量范围。来

    7、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定义3.5跨度值 full span跨度范围最大值简称跨度值,简写为“FS”。来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定义3.6无效数据 invalid data系统处于维护期间、不满足质控要求、数据平台未获取到、未通过审核的监测数据。来源: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定义3.7有效数据率 data availability指在某个周期内,仪器实际获得的有效数据个数占该周期内应获得的有效数据的比率。来源: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定义3.74试运行及验收监测试运行技术要求4.1.

    8、1试运行开始前应按照地表水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安装验收技术要求(试行)(2019 年)的要求完成设备安装、仪器性能测试及系统调试。4.1.2试运行应连续,其运行时间30 d。4.1.3试运行期间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频次执行表 1 的规定,质量控制结果判定执行表 2 的规定,质量控制结果不合格,对应时段数据无效。4.1.4试运行期间每个监测项目有效数据率应80%。4.1.5试运行期间监测数据应上传至数据平台。4.1.6试运行结束应提交试运行报告。试运行报告参照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安装验收技术要求(试行)(2019 年)的附录 E 编写。验收监测技术要求4.2.1水站按要求完成试运行后须对监测仪器开

    9、展验收监测,监测内容应包括标准溶液考核和实际水样比对。4.2.2验收监测的标准溶液考核按下列要求实施:a)标准溶液考核应使用具有环境标准样品证书的标准物质,并分别采用仪器设定量程的 20%、50%、80%三种浓度进行考核;DB5301/T 8820233b)常规五参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标准溶液考核结果判定执行 HJ 915-2017 附录A 表 A.2 中准确度的要求;c)化学需氧量标准溶液考核应使用测试结果与标准溶液浓度的相对误差进行结果判定,合格范围为相对误差10%。4.2.3验收监测的实际水样比对按下列要求实施:a)实际水样比对连续进行 3 d,每天于自动监测仪器采样时,人

    10、工间隔采样 6 次。实际水样比对的方法及结果计算按照附录 A 中 A.8 给出的规则,结果判定执行表 2 的要求。b)实际水样比对合格率应85%。c)开展实际水样比对的同时进行集成干预检查,结果判定执行表 2 的要求;d)常规五参数实际水样比对结果判定执行 HJ 915-2017 附录 A 表 A.2 中实际水样比对的要求;e)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实际水样比对结果判定执行表 2 要求。5质量控制要求基本要求5.1.1水站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零点核查、24 h 零点漂移、跨度核查、24 h 跨度漂移、标样核查、标准曲线检查、集成干预检查、加标回收率测试、实际水样比对。5.1

    11、.2水站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对象为常规五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5.1.3水站应按 5.2、5.3 的要求实施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结果不合格应及时校准仪器直至合格,如无法满足质量控制要求,需更换符合要求的备机。质量控制措施、实施频次及实施对象水站质量控制措施、实施频次及实施对象执行表1的规定。表 1质量控制措施、实施频次及实施对象质量控制措施类类水体类劣类水体实施频次实施对象零点核查每天一次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24 h零点漂移每天一次跨度核查每天一次24 h跨度漂移每天一次标样核查每周一次常规五参数标准曲线检查每月一次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

    12、锰酸盐指数集成干预检查/每月一次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浮船站除外)加标回收率测试/每月一次实际水样比对/每月一次常规五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控制措施技术要求5.3.1常规五参数常规五参数标样核查按照下列要求实施:a)水温使用检定合格的温度计进行比对核查;DB5301/T 8820234b)pH 根据监测断面水质状况选用 25 时值为 4.01、6.86、9.18 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核查;c)溶解氧每月进行空气中饱和溶解氧核查;d)电导率和浊度采用与监测断面水质浓度接近的标准溶液进行核查;e)结果判定执行 HJ 915-2017 附录 A 表

    13、A.2 中准确度的要求。5.3.2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监测项目的质量控制措施、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执行表 2 的要求。表 2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控制措施、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措施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备注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a零点核查类 类水体5.0 mg/L1.0 mg/L0.2 mg/L0.02 mg/L0.3 mg/L附录A.1类劣类水体5%FS湖库总磷类类水体为0.02 mg/L;类劣类水体为5%FS。24小时零点漂移 10%5%附录A.2跨度核查10%(非浮船站)15%(浮船站10

    14、%附录A.324小时跨度漂移10%(非浮船站)15%(浮船站)10%附录A.4标准曲线检查相关系数0.995附录A.5集成干预检查b10%附录A.6浮船站除外加标回收率测试80%120%附录A.7实际水样比对cCB15%附录A.8BCB25%CB35%注1:C为实验室分析结果。注2:B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1规定的水质类别限值。a 总氮河流水质类别标准限值参照湖库标准。b 集成干预检查当人工采样测试结果和自动监测结果均低于 B时时,认定结果合格。c 实际水样比对当自动监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结果双方都未检出,或有一方未检出且另一方测定值低于 B时,均认定对比实验结果合

    15、格。6运行维护日常运维水站日常运行维护执行HJ 915-2017及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的规定。应急维护DB5301/T 88202356.2.1异常情况维护6.2.1.1当水站出现故障时,运维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并解决,发现监测数据中断、监测数据长时间不变、短时间突变以及水质类别发生明显变化等异常情况时,运维人员应前往现场进行应急维护。6.2.1.2检查现场仪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确定为仪器或系统故障时,应在 48 h 内排除故障或使用备机,恢复水站正常运行;48 h 内无法排除故障或使用备机应及时报备,同时开展人工补测,直至恢复正常。6.2.1.3现场核

    16、实确认为水质异常时,应及时上报,并提交相关佐证材料。6.2.2人工补测6.2.2.1开展人工补测的监测项目,每周需完成至少两次,间隔时间应48 h。6.2.2.2人工补测应在采水口原位采样,因客观原因无法采水口原位补测的,应注明取水地点。6.2.2.3常规五参数使用便携仪器在现场补测;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可使用满足质量控制要求的自动监测仪器进行补测,也可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补测。6.2.2.4因不可抗力无法到达现场,或因河道断流无法采样时,可不进行人工补测,须通过数据平台上传相关佐证材料。6.2.2.5人工补测数据应及时上传数据平台,并完成审核。6.2.3数据采集与传输

    17、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执行地表水自动监测仪器通信协议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及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技术要求(试行)(2019年)的规定。6.2.4数据审核与有效性评价数据审核及有效性评价执行HJ 915-2017及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数据审核技术细则(试行)(2020年)的规定。7记录与档案记录要求运维单位填报运维记录应执行以下要求:a)运维记录填报方式以数据平台电子表格为主,运维记录表格式参见附录 B。1)水站基本情况信息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1;2)水站仪器关键参数设置及变更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2;3)水站巡检维护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

    18、.3;4)水站试剂及标准样品更换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4;5)水站监测仪器校准、核查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5;6)水站仪器设备检修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6;7)水站易耗品和备品备件更换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7;8)水站废液处置记录表参见附录 B 中的表 B.8。b)运行记录应清晰、完整。c)记录填报应及时、准确,并同时上传相关佐证材料。档案建立DB5301/T 8820236运维单位应建立水站运行维护技术档案,技术档案至少应包括仪器的说明书、系统安装调试记录、试运行记录、验收监测记录、质控报告、仪器的适用性检测报告以及各类运行记录。8监督检查水站管理部门

    19、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水站运维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现场检查,具体内容如下:a)人员持证情况检查;b)站房环境及监测断面检查;c)仪器设备及配套设施状态检查;d)维护保养记录检查;e)质控措施执行情况检查;f)运行维护制度及台账检查。水站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应采用现场标准溶液考核、实际水样比对等方式对运维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在现场形成记录,记录内容要完整、全面、准确。DB5301/T 8820237AA附录A(规范性)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方法及计算公式A.1零点核查监测仪器测试浓度为跨度值020%左右的标准溶液,计算测试结果相对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误差,以绝对误差表示,按式(A.1)

    20、计算。=(A.1)式中:绝对误差,单位为为毫克每升(mg/L);仪器的测定值,单位为为毫克每升(mg/L);标准溶液的浓度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A.224 小时零点漂移监测仪器采用跨度值 020%左右的标准溶液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零点漂移测试,计算测试值24小时前后的变化,按式(A.2)计算。=1 100%(A.2)式中:24小时零点漂移;当日仪器测定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1前一日仪器测定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仪器跨度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A.3跨度核查监测仪器测试跨度值20%80%左右的标准溶液对水质自动分析仪进行跨度核查,计算测试结果相对于标准溶液浓

    21、度值的误差,以相对误差表示,按式(A.3)计算。=100%(A.3)式中:相对误差,单位为毫克每升(mg/L);仪器的测定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标准溶液的浓度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A.424 小时跨度漂移监测仪器采用跨度值20%80%左右的标准溶液,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跨度漂移测试,按式(A.4)计算。=1 100%(A.4)DB5301/T 8820238式中:24小时跨度漂移;当日仪器的测定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1 前一日仪器的测定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仪器跨度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A.5标准曲线检查按照样品测试的方法,分别测试仪器设定量程

    22、的0%、10%、20%、40%、60%、80%共6个浓度的标准溶液,计算标准曲线相关系数。按式(A.5)计算。=61612261iiiiiiixxccxxcc(A.5)式中:线性相关系数;不同浓度标准溶液仪器测定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不同浓度标准溶液仪器测定值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标准溶液浓度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标准溶液浓度的平均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A.6集成干预检查系统开始采水时在采水口处人工采集水样,经预处理后取上清液摇匀直接经监测仪器测试,与系统自动监测的结果进行比对,用于检查系统集成对水样代表性的影响。按式(A.6)计算。=121+2

    23、100%(A.6)式中:相对偏差;1系统自动测试结果;2人工采样仪器测试结果。A.7加标回收率测定仪器进行一次实际水样测定后,对同一样品加入一定量的标准溶液,仪器测试加标后样品,以加标前后水样的测定值变化计算回收率。按式(A.7)计算。=12 100%(A.7)式中:加标回收率;加标后水样测定值;样品测定值;1 加标体积,单位为毫升(mL);加标样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DB5301/T 88202392 加标后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A.8实际水样比对在站房内水样箱人工采集经预处理后的平行样,对样品同步开展自动监测及实验室手工分析,计算自动监测的结果相对于实验室手工分析结果的

    24、误差。实际水样比对相对误差按式(A.8)计算。=100%(A.8)式中:相对误差;自动监测结果;实验室手工分析结果。DB5301/T 88202310BB附录B(资料性)水站运行维护记录表B.1水站基本情况信息表水站基本情况信息表内容见表B.1。表 B.1 水站基本情况信息表水站名称所属河流运维单位水站地址采水方式水站类型取水口位置上下游污染情况支流汇入情况监测项目仪器分析原理设备型号及出厂编号设备生产商B.2水站仪器关键参数设置及变更记录表水站仪器关键参数设置及变更记录表内容见表B.2。表 B.2 水站仪器关键参数设置及变更记录表水站名称仪器名称仪器关键参数变更工作曲线斜率工作曲线截距 消解

    25、温度消解时间测量量程空白信号填报人填报日期DB5301/T 88202311B.3水站巡检维护记录表水站巡检维护记录表内容见表B.3。表 B.3 水站巡检维护记录表水站名称维护人员运维单位日期巡检工作记录(一)维护预备查询日志试剂、耗材准备(二)系统检查供电系统(稳压、UPS等)通讯系统(本地通讯、远程通讯等)控制系统(PLC、工控机等)采水系统系统设施(泵、阀等)留样器(三)仪器检查常规五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四)周期维护废液处理试剂更换耗材更换卫生打扫记录填写(五)其它工作异常情况处理记录耗材更换备注B.4水站试剂及标准样品更换记录表水站试剂及标准样品更换记录表内容见表B

    26、.4。表 B.4 水站试剂及标准样品更换记录表水站名称维护单位序号监测项目试剂名称试剂体积配置时间配置人员更换时间更换人员1234DB5301/T 88202312B.5水站监测仪器校准、核查记录表水站监测仪器校准、核查记录表内容见表B.5。表 B.5 水站监测仪器校准、核查记录表水站名称运维单位项目单位标液核查结果仪器校准结果核查值仪器测定值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是否合格校准前测定值校准前校准后测定值是否合格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备注校准/核查人员时间B.6水站仪器设备检修记录表水站仪器设备检修记录表内容见表B.6。表 B.6 水站仪器设备检修记录表水站名称运维单位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型号异常/故障时间异常/故障情况及原因描述:检修工作内容:备件、耗材更换情况:检修结果:检修人员日期DB5301/T 88202313B.7水站易耗品和备品备件更换记录表水站易耗品和备品备件更换记录表内容见B.7。表 B.7 水站易耗品和备品备件更换记录表水站名称运维单位设备名称更换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更换原因更换时间更换人B.8水站废液处置记录表水站废液处置记录表内容见表B.8。表 B.8 水站废液处置记录内容表水站名称序号设备名称处理时间处理数量处理去向收集人员备注1234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1 T 88-2023 滇池流域地表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规范.pdf)为本站会员(roleaisle1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