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080.01CCS A 165226黔东南州地方标准DB5226/T 244.11-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 11 部分:人居环境保护2023-03-10 发布2023-03-10 实施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226/T 244.112023I目 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社区绿化.15社区道路.26社区卫生.27社区照明.28污染防治.29宣传与教育.3参考文献.4DB5226/T 244.112023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5
2、226/T 244-2023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的第11部分。DB5226/T 24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基本服务设施设备;第2部分:政务公开;第3部分:居民公约制修订;第4部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第5部分:入学基本公共服务;第6部分:居家养老服务;第7部分:就业创业服务;第8部分:物业服务;第9部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第10部分: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第11部分:人居环境保护;第12部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第13部分:民族地区帮扶车间管理;第14部分:志愿和慈善服务;第15部分:民族语言服务;第16部分:服务评价与改进。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
3、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黔东南州生态移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生态移民局、黔东南州乡村振兴局、贵州责诚标准化事务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龙国鑫、唐笠、胡俊、杨超、向章培、赵勇斌、张鹏、唐文、徐本坤。DB5226/T 244.1120231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服务规范第 11 部分:人居环境保护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人居环境保护的术语和定义、社区绿化、社区道路、社区卫生、社区照明、污染防治、宣传与教育。本文件适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以下简称“安置社区”)的人居环境保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4、,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95生活垃圾分类标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4社区绿化4.1应定期进行养护,保持植物生长良好,控制病虫害。4.2安置社区绿化植物主要包括木本、草本、藤本、水生等类型,其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植物
5、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宜根据地块具体情况栽树、种草;-合理的密度;-有益于身体健康。DB5226/T 244.11202325社区道路5.1道路设计应顺应社区格局,合理布局。5.2道路结构、形态、宽度应自然合理,路面平整,边沟畅通、无障碍,破损道路应及时修复。5.3安置社区内主干道应 100%硬化。5.4应设置停车区域,满足居民停车需求。5.5道路交通标识应符合 GB 5768 的要求。5.6应定期维护道路路面、标志和标识。6社区卫生6.1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处理生产生活垃圾。6.2居民家中圈养家禽不应影响安置社区环境卫生,家禽粪便不应随意倾倒,应加强防疫、消毒和粪污处理。6.3应
6、加强对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防治。6.4指示牌、标志应无破损且干净清晰,墙面以及栏杆、电线杆、路灯杆等公共设施应无乱涂乱画。6.5应配置化粪池、垃圾收集设施等,垃圾收集设施位置应固定。人口规模在 3000 人以上的安置社区应设立公共卫生间。7社区照明在社区道路每20米至50米之间,配置一个节能照明设施,定期检查照明设施运行情况,对损坏或有故障的设施及时进行更换。8污染防治8.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应包括:-减少烟尘排放;-防止焚烧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物品;-对经营性场所排烟除尘设施设备进行监督;-对易发生气体泄漏设施进行监督。8.2水污染防治措施应包括:-监督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对经营型
7、场所污水排放进行监督。8.3垃圾污染防治措施应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应符合GB/T 19095的相关规定;-装卸垃圾的过程中应采取降尘措施;-运输垃圾的车辆应密闭,避免垃圾散落和滴漏;DB5226/T 244.1120233-危险废物的贮存、填埋、焚烧应符合GB 18597、GB 18598、GB 18484的要求。8.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应包括:-加强对安置社区噪音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规定安置社区内建筑施工和室内外装修的时间。8.5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应包括:-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安置社区土壤进行监测;-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8.6光污染防治措施应包括:-加强对广告灯和霓虹灯的监督管理,不应使用大功率强光源;-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光源。9宣传与教育应对安置社区居民进行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讲授环保、节约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居民自觉保护公共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倡导居民参与安置社区的环境保护工作。DB5226/T 244.1120234参 考 文 献1GB/T 20647.22006社区服务指南 第2部分:环境管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