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26 T 243-2022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5660       资源大小:643.4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26 T 243-2022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7.080.20 CCS B 31 5226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 243-2022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 20221109 发布 20230209 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26/T 243-2022I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1 5 生产技术管理.2 6 采收.3 7 生产档案.4 附录 A(资料性)档案记录.5 DB5226/T 243-2022II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

    2、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麻江县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麻江县农业农村局、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黔东南州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久远、蒋芳芳、杨永成、吴庆桃、刘太昭、郑丽、龙翔、李忠华、张胜棋、潘启花、潘佰文、谭霖、陈文华。DB5226/T 243-20221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麻江红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管理、采收、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黔东南州麻江红蒜的生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3、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麻江红蒜 由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地方蒜种中选育而成的外皮紫红,头薹兼用型晚熟品种。3.2 覆土栽培 采取翻犁碎土、开沟播种、细土盖种的种植方式。3.3 免耕栽培 在不翻犁的稻田,直插蒜种,后用圈肥、草料盖种的种植方式。3.4 高肥力土壤 有机质 3%以上,

    4、全氮 0.15%以上,有效磷 0.002%以上,速效钾 0.015%以上。3.5 中肥力土壤 有机质 2%3%,全氮 0.1%0.15%,有效磷 0.001%0.002%,速效钾 0.01%0.015%。3.6 低肥力土壤 有机质 2%以下,全氮 0.1%以下,有效磷 0.001%以下,速效钾 0.01%以下。4 产地环境 DB5226/T 243-20222土壤选择前作是非百合科葱属植物,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pH 值 5.56.5。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 的规定。5 生产技术管理 5.1 蒜种 5.1.1 蒜种选择 选用整齐饱满,硬实新鲜,无

    5、病斑、无虫蛀、无霉烂、无创伤、无夹瓣的挂储阴干蒜瓣作种,百瓣重 200g400g。5.1.2 蒜种处理 播前种瓣先用清水浸泡 15h 后捞出,再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消毒 30min 捞出晾干表面水分,最后每 100kg 蒜种用 1kg 磷酸二氢钾拌种,即拌即种。5.2 播种 5.2.1 播种时期 每年白露至霜降期间,选雨后晴天播种。5.2.2 蒜种用量 每 667m2用种量 90kg180kg,蒜苗达 4.0 万株4.5 万株。5.3 种植方式 5.3.1 覆土栽培 5.3.1.1 整地 播前翻土深 15cm20cm,按东西向 160cm 宽开厢,厢长因地而定;边沟宽

    6、40cm50cm、深 30cm35cm;中沟宽 30cm40cm、深 20cm25cm;厢沟宽 15cm20cm、深 10cm15cm。应厢平、沟直、土细,沟沟相连,排灌畅通。5.3.1.2 基肥施用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采取耕地前撒施或播种前条施。中肥力土壤每 667m2施入优质腐熟猪(牛)圈肥 3000kg3500kg 或商品有机肥 200kg250kg,硫酸钾肥复合肥 20kg30kg(N:P:K=15:15:15)。低肥力土壤和高肥力土壤的基肥施入量,较中肥力土壤增施或减施 1520。5.3.1.3 播种 按 160cm 包边开厢,厢开 4 条播种沟,从距厢边 10cm 处依次向里开沟,

    7、沟深 8cm10cm、宽 20cm25cm。每沟两侧摆种成两行,株距 7cm8cm,蒜瓣背腹连线与行向平行,芽眼向上,种瓣不可接触复合肥,覆土厚 4cm5cm。第一沟播好后用开第二沟的泥土顺势回填盖种平厢,依次进行。5.3.2 免耕栽培 5.3.2.1 整地 DB5226/T 243-20223水稻收割前 1 个月排净田水,收稻时齐地平割稻桩。播种前,在未翻犁的稻田中按 160cm 开厢,整成厢面宽 140cm、高 10cm15cm 的蒜地播种床,沟中泥土均匀撒放于厢面,使厢面略呈龟背形,其边沟及中沟的开挖要求同覆土栽培。5.3.2.2 播种 每厢播种 8 行,株距 7cm8cm,边距留出 1

    8、0cm,蒜种芽眼朝上,背腹连线与行向平行,用手轻压入泥至蒜瓣三分之一处使其固牢。5.3.2.3 施肥覆草 先施复合肥于种蒜行间,后抛撒腐熟猪(牛)圈肥均匀覆盖种蒜。再用稻草或山草、玉米秆等平整覆盖于整个厢面,厚度 8cm10cm,用少量泥土压草。施肥量按 5.3.1.2 基肥施用。5.4 田间管理 5.4.1 中耕除草 蒜苗出土后 30d40d 及时第一次中耕除草,之后至蒜薹采收前视杂草情况再行除草培土 12 次。5.4.2 肥料追施 蒜苗 4 叶5 叶第一次追肥,每 667m2施入拌有 5kg10kg 尿素的清粪水 1000kg1500kg,之后喷施 0.30.5的磷酸二氢钾(含 P2O55

    9、2%、K2O33%)液 12 次。鳞茎膨大期第二次追肥,每 667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含 P、N、K 各 15%,下同)20kg30kg、尿素 10kg20kg。蒜薹采收末期第三次追肥,每 667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10kg15kg。5.4.3 防旱排涝 播种后至苗期,控水促苗生根;抽薹至鳞茎膨大期,抗旱保墒;蒜头采收前 10d15d,干燥土壤以利蒜头防病和采收。久旱时小水沟灌浸透墒,大雨时沟水快排不上厢。5.5 病虫害防治 5.5.1 农业防治 复壮蒜种,水旱轮作,适时播种,起厢栽培,薄肥提苗,合理密植,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培土。5.5.2 物理防治 使用黄色粘胶板诱杀翅蚜(

    10、蚜虫)、斑潜蝇,蓝色粘胶板诱杀蓟马、种蝇等害虫。每 667m2挂 24cm200cm 型号的色板 30 块40 块或每 667m2放置 23 盆糖醋液诱杀种蝇类害虫。5.5.3 化学防治 优先选用生物源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农药使用人员安全应符合 NY/T 1276 的要求。6 采收 6.1 蒜薹 DB5226/T 243-20224当蒜薹顶部弯曲,总苞开始变白时即可采摘。选晴天下午或阴天露水干后,从倒三叶叶耳处用划抽法采收。6.2 蒜头 蒜薹采摘结束后的 20d25d,选在晴天采收,全株挖起,抖落泥土,削去须根、不伤茎盘,按 20

    11、个30 个捆成束悬挂于通风处,晾至鳞茎表皮脱水干燥,剪去假茎,假茎基部留 0.5cm1.0cm,晾晒2d3d 后,分级包装、贮藏和销售。7 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档案保存二年,档案记录见附录 A。DB5226/T 243-20225AA附 录 A(资料性)档案记录 表A.1 生产记录 种植地点 前茬作物 播 种 时 间 品 种 种子处理 蒜薹采收时间 种植面积 生产周期 蒜头采收时间 表A.2 肥料采购及使用情况原始记录 肥料名称 登记证号 生产厂家 施用人员 购进数量 施肥时间 施肥方法 亩用肥量 表A.3 农药采购及使用情况原始记录 农药名称 登记证号 生产时间 供货商家 购进数量 用药时间 施药方法 防治对象 亩用药量 施药人员 采购时间 安全间隔期 最后施药时间 最初采收时间 DB5226/T 243-20226 DB5226/T 243-2022


    注意事项

    本文(DB5226 T 243-2022 麻江红蒜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cleanass3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