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30 CCS B 43 DB5223贵州省黔西南州地方标准 DB 5223/T 472023 矮脚鸡林下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ndergrowth culture of Bantam Chicken 2023-05-18 发布2023-05-18 实施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5223/T 47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鸡场选址及设计布局.2 5 环境控制.2 6 鸡舍建设.2 7 引种要求.3 8 育雏管理.3 9 放养技术要点.4 10
2、饲料营养.5 11 疫病防控.5 12 无害化处理.5 13 检疫出栏.5 14 养殖档案管理.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粮营养需要量及参考饲料配方.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矮脚鸡林下养殖参考免疫程序.7 参考文献.8 DB 5223/T 47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黔西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黔西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兴义市农业农村局、册亨县农业农村局、安龙县农业
3、农村局、普安县农业农村局、贞丰县农业农村局、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鹏、黄思垠、陈华、余敦国、黄莹、吴贤、吴于飞、刘红梅、张艺潇、李秀刚、罗华伦、黄仕洪、刘柳、杨家荔、龙芝友、刘争鸣、李彬清、李莉、陈秀华、张玉斌。DB 5223/T 472023 1 矮脚鸡林下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矮脚鸡林下养殖的鸡场选址及设计布局、环境控制、鸡舍建设、引种要求、育雏管理、放养技术要点、饲料营养、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检疫出栏和养殖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矮脚鸡林下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4、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农医发201725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
5、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矮脚鸡 Bantam Chicken 为贵州地方遗传资源,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兴义市、兴仁市、安龙县、贞丰县、册亨县等地,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具有胫短,喙短,单冠,耳、髯红色等特征。3.2 分区轮牧 zonal rotation grazing 将放牧地划分成面积大小不等的若干区块,使鸡群轮换放牧,合理利用牧地。3.3 DB 5223/T 472023 2 植被覆盖度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某一地域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又称植被覆盖率。3.4 郁闭度 canopy
6、 density 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0.9、0.8、0.7、0.6、0.5、0.4、0.3、0.2、0.1。3.5 净道 the purification path 畜禽养殖场中专门用于运送饲料、健康畜禽、其他安全生产物资以及从事正常生产管理活动等的通道,属于畜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区或相对洁净区。3.6 污道 sewage channel 畜禽养殖场中专门用于运送粪污、病死畜禽、其他不安全污染物资及处置疫情等的通道,属于畜禽养殖场的生物非安全区或相对污染区。3.7 全进全出制 all in all out
7、system 同一鸡舍在同一时间内饲养相同日龄的鸡,在同一时间集中出场的饲养制度。4 鸡场选址及设计布局 4.1 选址 4.1.1 应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便利、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建设鸡场。4.1.2 鸡场宜选择在林地郁闭度 0.50.6、坡度 15以下,向阳的南坡天然林、人工林或植被覆盖度为 30%50%的灌木林地。4.2 设计与布局 4.2.1 鸡场布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要求,场区设计按照 NY/T 682 的规定执行。4.2.2 依次按生活办公区、生产区、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进行分区布局,生活办公区位于鸡场的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隔离区和无害化处理区位于鸡场下风
8、方向,场区污道、净道分开,互不交叉。5 环境控制 鸡场的空气、饮用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388和NY/T 1167的要求。6 鸡舍建设 6.1 育雏舍 育雏鸡鸡舍宜为砖混结构,密闭保温,适度通风,育雏鸡饲养密度为20 羽/25 羽/。DB 5223/T 472023 3 6.2 成鸡舍 6.2.1 成鸡鸡舍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圈舍应牢固、安全,在冬季既能保温又能通风,成鸡饲养密度为 8 羽/10 羽/。6.2.2 鸡舍房檐高度为 1.8 m2.0 m,房脊高度为 3.0 m3.5 m,栖架应离地面 30 50 cm,鸡舍四周应建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宜为 20 cm30 cm、宽度宜为
9、 40 cm50 cm。7 引种要求 7.1 引种的雏鸡应来自于非疫区的同一矮脚鸡种鸡场或育雏场,应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7.2 引种前,运输工具应用过硫酸氢钾、碘酸制剂等高效消毒液进行清洗和消毒。8 育雏管理 8.1 育雏前准备 8.1.1 育雏舍内外应提前清洗消毒备用,检查门窗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检查舍内设施设备是否完好。8.1.2 准备好饮水器、料槽、升温设备、温度计、饲料、药品等用具和用品。8.1.3 根据当地气温在进雏前一天检修和调试好升温设备。8.2 育雏环境和饲养 8.2.1 温度 第1周,32 35;以后每周降2 3,降至20 2
10、2 后保持稳定,直至出栏。8.2.2 湿度 按前高后低的原则,20日龄前湿度宜为60%70%,21日龄45日龄湿度宜为50%60%。8.2.3 通风 在每天的10时15时外界气温较高时可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抽风,换气时应防止冷风侵袭。8.2.4 光照 入舍前3日,每日光照24 h;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4日龄7日龄每日光照15 h,8日龄以后每日光照不少于8 h;光照强度为0.6 lx,灯泡离地宜1.8 m2.5 m。8.2.5 密度和群体 地面平养7日龄28日龄时,密度为20 羽/25 羽/;29日龄45日龄时,密度为10 羽/20 羽/;雏鸡群体以200羽300羽为宜。8.2.6 开饮 雏
11、鸡入舍后休息10 min20 min可开饮。七日内宜用钟式饮水器,七日后可用乳头饮水器。饮水宜使用16 19 温开水,添加5%葡萄糖、多维,饮用12日。8.2.7 开食 DB 5223/T 472023 4 雏鸡饮水后30 min即可开食,开食料宜为高蛋白小鸡料,第一天喂破碎料,可加入少量水拌湿揉搓后放入料盘或塑料布上饲喂;之后放入饲料桶中饲喂,直至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9 放养技术要点 9.1 分区轮牧 9.1.1 林下放养场安装围网进行封闭,场内划分为若干养殖区域,养殖区域之间进行轮牧养殖。9.1.2 轮牧区套种三叶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主要以豆科牧草为主,禾本科为辅。9.1.3 放养矮脚
12、鸡的半径以鸡舍周围 30 m80 m 为宜,每个区域用 1.8 m2.0 m 高的金属围网或栅栏隔离封闭,每间隔 3 m4 m 加栽 1 根 2 m 立柱,入土 20 cm30 cm,以固定围网。9.1.4 在距离人行通道和林地边缘 1.5 m2 m 进深处安装围网或栅栏,构建天然生物隔离带,禁止鸡随意进出放牧区和外来人员接触鸡群。9.2 公母分群 公母分群饲养,减少公母鸡的相互追逐和踩压。9.3 放牧控制 9.3.1 放养规模 放养规模和数量应根据林地面积及饲草资源条件确定,宜避开森林覆盖面较大的针叶林地(郁闭度在0.5以下),小规模养殖宜以每个群体单元200羽500羽,划定养殖区域;大规模
13、专业养殖宜以每个群体单元800羽1000羽,划定养殖区域。9.3.2 放养密度 矮脚鸡林下放养类型和放养密度见表1。表1 矮脚鸡林下放养类型和放养密度 放养类型 植被覆盖度76%(只/667)植被覆盖度为 61%75%(只/667)植被覆盖度为 46%60%(只/667)植被覆盖度45%(只/667)防护林 6080 5060 4050 3040 用材林 5060 4050 3040 2030 经济林 4050 3040 2030 1020 9.3.3 放养日龄 矮脚鸡宜在室内育雏45日龄后逐渐实施林下放牧,35日龄45日龄宜在林下鸡舍过渡饲养。9.3.4 出栏日龄 林下散养的矮脚鸡,出栏日龄
14、为150日以上为宜。9.3.5 放养时间 宜每年4月10月林下放养,夏季放养时间宜为每日上午7时下午5时,冬季放养时间宜为每日上午10时下午4时,遇下雨天气及露水未干时不宜放牧。DB 5223/T 472023 5 10 饲料营养 10.1 营养需求 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粮营养需要量见附录A(表A.1)。10.2 饲料配制 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料配方见附录A(表A.2)。10.3 饲料管理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必须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要求,饲料的卫生质量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饲料使用按照NY 5032的规定执行。11 疫病防控 11.1 免疫程序制定 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
15、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结合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矮脚鸡林下养殖参考免疫程序,见附录B。11.2 兽药使用 应符合NY/T 5030的要求。11.3 寄生虫病预防 放养阶段进行两次预防性驱虫。60日龄75日龄第一次驱虫,100日龄110日龄第二次驱虫,宜用吡喹酮粉剂和阿维菌素粉剂等,药物剂量参考使用说明书。11.4 疫情处置 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12 无害化处理 12.1 病死、扑杀以及净化淘汰的鸡应按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12.2 鸡场应配置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建立无害化处理台账,养殖污染物的排放应符合 GB 14554、GB 18596 的规定,粪便
16、处理应符合 GB/T 25246、GB/T 36195 的规定。13 检疫出栏 每批鸡实行全进全出制饲养,出栏时应按国家相关要求进行报检,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出栏。14 养殖档案管理 必须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养殖档案进行管理,养殖档案保存两年以上。DB 5223/T 472023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粮营养需要量及参考饲料配方 A.1 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粮营养需要量见表A.1。表A.1 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粮营养需要量 营养指标 1 日龄30 日龄 31 日龄60 日龄 61 日龄90 日龄 90 日龄 代谢能MJ/kg(k
17、cal/kg)12.38(2960)12.60(3011)12.60(3011)12.82(3063)粗蛋白(%)21.0 17.5 15.0 14.5 赖氨酸(%)1.07 0.93 0.81 0.78 蛋氨酸(%)0.43 0.39 0.34 0.33 总钙(%)0.85 0.72 0.69 0.64 总磷(%)0.65 0.5 0.46 0.41 注:参照NY/T 3645中的慢速型黄羽肉鸡饲粮营养需要量,自由采食,以88%的干物质为基础。A.2 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料配方见表A.2 表A.2 矮脚鸡各饲养阶段参考饲料配方 原料名称 1 日龄30 日龄 31 日龄60 日龄 61 日龄
18、90 日龄 90 日龄 玉米 1 级()609 420 480 玉米 2 级()407 碎米()250 300 300 薏米油糠()50 50 50 0 豆油 3 级()20 20 豆粕 43()300 185 123 100 玉米蛋白粉 60()20 25 25 菜粕 36()40 40 40 预混剂()41 35 35 35 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DB 5223/T 472023 7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矮脚鸡林下养殖参考免疫程序 B.1 矮脚鸡林下养殖参考免疫程序见表B.1。表B.1 矮脚鸡林下养殖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日)免疫疫苗及方法 使用剂量及方法
19、 备 注 1 鸡马立克液氮苗 1 羽份1.5 羽份颈部皮下注射 雏鸡出壳 24 h 内免疫57 鸡新支二联(H120)弱毒冻干苗 1 羽份1.5 羽份,滴鼻、点眼 用电解多维饮水 处理应激反应 14 鸡法氏囊 B87 冻干苗 1 羽份1.5 羽份,滴口 用电解多维饮水 处理应激反应 1718 鸡痘冻干苗和禽流感 H5+H7 双价灭活疫苗 鸡痘为 2 羽份翅下接种;禽流感 0.3 ml 鸡肉注射 用电解多维饮水 处理应激反应 2122 鸡新支二联(H52)冻干苗 2 羽份饮水 水中按 0.2%0.3%添加脱脂奶粉 2627 鸡法氏囊 B87 冻干苗 2 羽份饮水 水中按 0.2%0.3%添加脱脂
20、奶粉 3536 鸡新流(H9)三联灭活疫苗 0.5 ml 皮下注射 用电解多维饮水 处理应激反应 5055 禽流感 H5+H7 双价灭活疫苗 0.5 ml 皮下或肌肉注射 用电解多维饮水 处理应激反应 65 鸡痘弱毒苗 2 羽份翅下接种 7576 鸡新支二联(H52)冻干苗 2 羽份饮水 DB 5223/T 472023 8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6年第67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1年第609号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21年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8号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5 NY/T 3645 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