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CCS B 05DB5133四 川 省(甘 孜 州)地 方 标 准DB 5133/T 692022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2022-10-31 发布2022-11-30 实施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133/T 69-2022I目次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退化草地治理指标.25修复措施.36后期管护.47草地合理利用.48效果监测.4DB5133/T 69-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
2、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甘孜州草原工作站提出。本文件由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甘孜州草原工作站、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杨廷勇、姚建民、谢红旗、孙海燕、学加热、黄喜军、廖晓蓉、苏生禹、达绒、钟小山、郭键、帅戟。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33/T 69-20221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治理指标、修复措施、后期管护、草地利用、效果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孜州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修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3、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176 休牧和禁牧技术规程NY/T 1237 草原围栏建设技术规程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343 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NY/T 1905 草原鼠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NY/T 2736 蝗虫防治技术规范DB51/T 1480 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规范DB51/T 1964 草原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地面调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高寒退化草地 alpine degraded grassl
4、ands甘孜州海拔3500m以上的草地,在不利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利用共同作用下,草地植被及土壤衰退,牧草品质下降、生产力降低、生态功能减弱,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的草地。3.2有害生物防控 pest control and prevention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科学防控技术,将危害甘孜州草地的主要有害生物控制在危害水平以下的技术措施。3.3植被恢复 vegetation restoration2DB5133/T 69-2022通过草地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生态恢复的技术手段,恢复草地植被、减少草地生物灾害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的过程。3.4土壤改良 soil reformation运用划破草皮或浅耕、
5、施肥等技术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植被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3.5半人工草地 semi-artificial grassland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生植被的前提下,采取机械划破、耙平等非翻耕措施,在天然草地上补播适生草种,优化植被群落结构、提高草地生产力的草地。3.6人工草地 artificial grassland有计划的将地势平坦、适于机械作业的草地,通过浅耕等农艺(栽培)措施,因地制宜播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牧草,形成相对稳定植物群落的草地。4退化草地治理指标4.1主要有害生物防控指标鼠害设置有效洞口数或新鼠丘数(个)/h 和秃斑占比(%)两项指标;虫害防控指标设置为
6、虫口密度(头/);有毒有害植物防控指标设置为毒害草盖度(%)。具体防控指标详见表1。表 1有害生物防控指标有害生物名称防控标准鼠害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数180个/hm2或秃斑占比20%高原鼢鼠新鼠丘数150个/hm2或秃斑占比25%青海田鼠有效洞口数1200个/hm2或秃斑占比35%虫害草原毛虫30头/m2草原蝗虫土蝗10头/m2西藏飞蝗0.5头/m2毒害草盖度30%4.2退化草地分类治理定级指标按秃斑率、毒害草盖度两个指标对退化草地分类,分类等级以两个指标中其中之一的最高级别定级。分类指标与等级详见表2。DB5133/T 69-20223表 2退化草地分类指标与等级分类指标分类等级不退化轻度退化
7、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重度退化秃斑率20%,30%30%,70%70%毒害草盖度30%,50%50%,80%80%5修复措施5.1有害生物防控5.1.1鼠害防控鼠害防控应参照NY/T 1905的规定执行。5.1.2虫害防控草原蝗虫防控应参照NY/T 2736的规定执行;草原毛虫防控农药选择可参照NY/T 1276的规定执行,在3龄盛期时防控。5.1.3毒害草防控毒害草应在初花期或结籽前采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控。5.2土壤改良5.2.1整地清除地表较大石块、小灌木残桩等杂物,填埋鼠洞或耙平土丘,利用机械划破草皮或浅耕草地。草皮划破深度宜 5cm10cm,浅耕深度40%复合肥(氮元素含量20%);重度退化
8、草原每公顷宜施用150kg 总养分40%复合肥(氮元素含量20%)+2250kg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0%);极重度退化草原每公顷宜施用300kg 总养分40%复合肥(氮元素含量20%)+3000kg 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0%)。5.3植被恢复模式5.3.1封育-自然恢复模式适用于轻度退化草地。通过建立制度等管护措施进行退化草地封育,封育期间禁止放牧以及其它人为干扰活动,使草地以自身的恢复能力进行修复。封育时间根据恢复程度1年3年或更长时间;可按封育计划和恢复情况对轻度退化草地逐块轮换封育。5.3.2半人工草地-补播模式5.3.2.1秃斑地补播4DB5133/T 69-2022适用于中度退化草地
9、。平坦地区采用手扶式微耕机等小型机械开沟条播,坡度20用钉耙沿等高线开沟(穴)条播,行距15cm、播深3cm5cm。草种搭配与用量(每公顷):燕麦15kg+垂穗披碱草7.5kg+冷地早熟禾3kg+中华羊茅3kg。5.3.2.2 免耕补播适用于重度退化草地。采用大型免耕补播机条播,坡度20用钉耙沿等高线开沟(穴)条播,行距15cm、播深3cm5cm。草种搭配与用量宜(每公顷):燕麦30kg45kg+垂穗披碱草37.5kg45kg+冷地早熟禾7.5kg11.25 kg+中华羊茅7.5kg11.25kg;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其它适生多年生草种进行混播。5.3.3 人工草地-改建模式适用于极重度退化
10、草地。采用浅耕等农艺(栽培)措施,有土壤侵蚀风险的地区宜采用带状浅耕方式,带宽1m2m,带间距0.5m。草种搭配与用量(每公顷):燕麦45kg+垂穗披碱草45kg+冷地早熟禾11.25 kg+中华羊茅11.25kg,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适当增加1种2种多年生草种进行混播。土层厚度20cm、坡度20%的区域进行补播。7 草地合理利用7.1 放牧利用制定放牧计划,控制载畜量和放牧频度。放牧利用可参照NY/T 1176、NY/T 1343进行合理利用,草原载畜量及草畜平衡计算应按照DB51/T 1480的相关规定执行。7.2 刈割利用优良牧草种植基地最佳刈割时期:禾本科牧草为抽穗到初花期,豆科牧草为初花期;植被恢复期最佳刈割时间为牧草枯黄期前,宜在9月10月进行。留茬高度5cm8cm。8效果监测生态修复效果监测应参照DB51/T 1964的规定执行。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