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CCS B 31 4415 汕尾市地方标准 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return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straw to the field2022-12-08 发布2023-01-01 实施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4415/T 152022DB4415/T 15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
2、文件由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汕尾市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海丰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中荣农业有限公司、海丰县优质油占米研究中心、海丰县柑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浩、彭新才、林惠玲、林鸿生、张彬、伍龙梅、陈建伟、黄庆、何瑞毓、陈美怀、罗帝洲。DB4415/T 152022 1 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包括秸秆还田、机械作业方法及质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汕尾市辖区内的双季稻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 498 水稻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 NY/T 740 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质量 NY/T 30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NY/T 3658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 rice straw incorporation 水稻成熟后,利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水稻收割,收获的秸秆就地全部还田。3.2 水稻秸秆切碎还田 rice straw m
4、inced incorporation 利用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切碎后的秸秆均匀铺撒田间进行还田。4 秸秆还田 4.1 综合利用 符合NY/T 3020的规定。4.2 还田方法 水稻收割时,收割机自带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后均匀铺撒田间。每667 m2可选用秸秆腐解剂2 kg(秸秆腐解剂应符合GB 20287规定),并配施尿素3 kg5 kg拌匀撒施;然后灌水,水深以刚好淹泡秸秆为宜,腐沤5 d7 d,以加速秸秆腐解;有条件的经营者可在腐沤5 d7 d后排干田间积水,灌入干净新水进行旋耕或犁耕,每667 m2可撒施石灰 25 kg30 kg。DB4415/T 152022 2 5 机械作业
5、方法及质量 5.1 配套机具 配套装置联合收割机应具有切碎与均匀抛撒装置。宜采用配套动力47.8 kW及以上的拖拉机进行秸秆还田作业。5.2 作业流程 5.2.1 旋耕 按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旋耕、整平的工作顺序执行。5.2.2 犁耕 按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犁耕翻、旋耕机碎垡(或重型耙碎垡)、整平的工作顺序执行。5.3 机耕时期 5.3.1 通则 水稻适时收割后,应在土壤宜耕期适时犁耕和旋耕作业。5.3.2 早稻田 早稻田机耕宜在早稻移栽前半个月进行,以加速上年腐解的水稻秸秆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提高土壤肥力。5.3.3 晚稻田 晚稻田机耕宜选择早稻秸秆在田间腐沤5 d7 d之后
6、进行。5.4 作业质量 5.4.1 旋耕 采用旋耕机进行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深度应在15 cm 18 cm的耕作层,旋耕深度合格率不低于90%,其他作业质量要求应满足NY/T 499中作业质量要求。5.4.2 犁耕 采用犁耕进行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耕作深度应在18 cm 25 cm的耕作层,耕深稳定性大于85%,覆盖率大于80%。5.4.3 碎垡作业 要求田块表层细、碎、平整。5.4.4 其他作业质量 割茬高度应小于15 cm,秸秆切碎长度应小于10 cm,并均匀抛撒。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尽量避免重耕、漏耕。应符合NY/T 498、NY/T 740和 NY/T 365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