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403 T 362—2023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pdf

    • 资源ID:1554766       资源大小:2.37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403 T 362—2023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pdf

    1、ICS 43.020CCS T 30DB4403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 3622023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on-board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for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2023-08-22 发布2023-09-01 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3/T 362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技术要求.26试验方法.8附录 A(规范性)NMEA0183 语句规定.18附录

    2、B(规范性)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冷启动状态设置方法.23附录 C(规范性)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试验场景.24附录 D(规范性)定位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27附录 E(规范性)速度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27附录 F(规范性)授时精度的数据处理方法.29附录 G(资料性)高温耐久性试验.30附录 H(资料性)耐久性试验计算模型.31DB4403/T 362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21年 11 月版本)为基础制定,主要用于支持深圳市智能

    3、网联汽车准入管理工作的实施。本文件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DB4403/T 36220231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发、生产、检测及相关工作的监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86552018

    4、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99512019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GB/T 21437.22021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绕性GB/T 21437.32021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第3部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GB/T 28046.1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 28046.22019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GB/T 28046.3201

    5、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GB/T 28046.42011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4部分:气候负荷GB/T 28046.5201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化学负荷GB 346602017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车载卫星定位系统on-board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安装在车辆上,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和授时的系统。3.2定位精度positioning accuracy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与真实位置之差的统计值。3

    6、.3测速精度velocity accuracy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速度与真实速度之差的统计值。3.4授时精度timing accuracy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时间与协调世界时之差的统计值。3.5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cold start time to first fix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星历、历书、概略时间和概略位置未知的状态下,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首次正常定位所需的时间。3.6DB4403/T 36220232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hot start time to first fix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星历、历书、概略时间和概略位置已知的状态下,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首次正常定位所需的时间。3.

    7、7重捕获时间reacquisition time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接收的卫星信号短时失锁后,从信号恢复到重新捕获卫星信号所需的时间。3.8捕获灵敏度acquisition sensitivity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冷启动条件下,捕获卫星信号并正常定位所需的最低信号功率电平。3.9重捕获灵敏度reacquisition sensitivity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接收的卫星信号短时失锁后,重新捕获卫星信号并正常定位所需的最低信号功率电平。3.10跟踪灵敏度tracking sensitivity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正常定位后,能够继续保持对卫星信号的跟踪和定位所需的最低信号功率电平。3.11圆概率误差c

    8、ircular error probable以真实值为圆心,偏离圆心概率为50%的二维点位的散布半径。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CEP:圆概率误差(Circular Error Probable)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GA:定位信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Fix Data)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9、)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SA:当前卫星信息(GPS DOP and Active Satellites)GSV:可见卫星信息(Satellites in View)HDOP:水平精度因子(Horizontal Dilution of Precision)NMEA:美国国家船舶电子协会(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PDOP: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al Dilution of Precis

    10、ion)PPS: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RMC:推荐最小定位信息(Recommended Minimum Navigation Information)UTC: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VTG:地面速度信息(Track Made Good and Ground Speed)5技术要求5.1功能一致性要求5.1.1输出按照6.3.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输出应满足如下要求:a)遵循附录 A 规定的格式输出 GGA,RMC,VTG,GSV 和 GSA 报文;b)GGA,RMC,VTG 和 GSA 输出信息中的有效性标识和模式指示能指示

    11、定位和授时信息的有效性。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无法定位或授时的情况下,GGA,RMC,VTG 和 GSA 输出信息中的有效性标识和模式指示为无效;DB4403/T 36220233c)报文输出更新率不低于 1 Hz。5.1.2支持卫星信号一致性按照6.3.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具备同时接收包含BDS、GPS在内的多系统卫星信号能力。GSV语句中应遵守附录A规定的格式输出接收到的以上系统卫星信息。GSA给出实际参与定位和授时解算的卫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选择信号质量更优的卫星进行定位、授时解算。5.1.3接收独立北斗信号工作能力要求5.1.3.1开阔天空场景按照6.3.3.1.1、6.3.3

    12、.2.1、6.3.3.3.1、6.3.3.4、6.3.3.5、6.3.3.6和6.3.3.7.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具备仅接收北斗公开服务信号实现定位和授时的能力。与接收多系统信号进行定位和授时相比,其性能保持一致。5.1.3.2城市峡谷场景按照6.3.3.1.2、6.3.3.2.2、6.3.3.3.2和6.3.3.7.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具备仅接收北斗公开服务信号实现定位和授时的能力,与接收多系统信号进行定位和授时相比,其性能保持一致。5.2性能要求5.2.1精度5.2.1.1静态定位精度5.2.1.1.1开阔天空场景按照6.4.1.1.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水平定位

    13、精度应优于2 m(CEP95),垂直定位精度应优于4 m(CEP95)。5.2.1.1.2城市峡谷场景按照6.4.1.1.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水平定位精度应优于10 m(CEP95),垂直定位精度应优于15 m(CEP95)。5.2.1.2动态定位精度5.2.1.2.1开阔天空场景按照6.4.1.2.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水平定位精度应优于2 m(CEP95),垂直定位精度应优于4 m(CEP95)。5.2.1.2.2城市峡谷场景按照6.4.1.2.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水平定位精度应优于10 m(CEP95),垂直定位精度应优于15 m(CEP95)。5.2.1.3测速精

    14、度5.2.1.3.1开阔天空场景按照6.4.1.3.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测速精度应优于0.5 m/s(CEP95)。5.2.1.3.2城市峡谷场景按照6.4.1.3.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测速精度应优于1 m/s(CEP95)。5.2.2首次定位时间5.2.2.1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按照6.4.2.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应不超过90 s。DB4403/T 362202345.2.2.2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按照6.4.2.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应不超过5 s。5.2.3重捕获时间按照6.4.3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重捕获时间应不超过5

    15、 s。5.2.4灵敏度5.2.4.1捕获灵敏度按照6.4.4.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捕获灵敏度应优于-138 dBm。5.2.4.2重捕获灵敏度按照6.4.4.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重捕获灵敏度应优于-145 dBm。5.2.4.3跟踪灵敏度按照6.4.4.3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跟踪灵敏度应优于-150 dBm。5.2.5授时性能5.2.5.1开阔天空场景按照6.4.5.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GGA中UTC时间分辨力应优于0.01 s。若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具备1 PPS信息输出能力,则授时精度应优于250 ns(CEP95)。5.2.5.2城市峡谷场景按照6.4.5

    16、.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GGA中UTC时间分辨力应优于0.01 s。若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具备1 PPS信息输出能力,则授时精度应优于250 ns(CEP95)。5.3环境要求5.3.1电气性能5.3.1.1直流供电电压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直流供电电压范围见表1,在USminUSmax范围内,按照6.5.1.1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表 1直流供电电压范围单位为伏(V)标称电压UN最小电压USmin最大电压USmax129162416325.3.1.2过电压5.3.1.2.1(Tm

    17、ax-20)条件按照6.5.1.2.1进行试验,对于无过压保护功能的系统,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对于有过压保护功能的系统,试验中电压超过USmax时,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可不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2.2室温条件下DB4403/T 36220235按照6.5.1.2.2进行试验,对于无过压保护功能的系统,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

    18、对于有过压保护功能的系统,试验中电压超过USmax时,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可不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3叠加交流电压按照6.5.1.3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4供电电压缓降和缓升按照6.5.1.4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5供电电压瞬态变化5.3.1.5.1电压瞬时下降按照6.5.1.5.1进行试

    19、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a)试验中,应至少 1 项满足 5.2.1.2.2、5.2.1.3.2 和 5.2.5.2 的要求;b)试验后,满足 5.2.1.2.2、5.2.1.3.2 和 5.2.5.2 的要求。5.3.1.5.2对电压骤降的复位性能按照6.5.1.5.2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应分别满足以下要求:a)试验中,电压恢复到 USmin时具备定位、授时功能;b)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满足 5.2.1.2.2、5.2.1.3.2 和 5.2.5.2的要求。5.3.1.5.3启动特性按照6.5.1.5.3进行试

    20、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5.4抛负载按照6.5.1.5.4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6反向电压按照6.5.1.6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7参考接地和供电偏移按照6.5.1.7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

    21、1.3.2和5.2.5.2的要求。5.3.1.8开路5.3.1.8.1单线开路按照6.5.1.8.1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1.8.2多线开路按照6.5.1.8.2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DB4403/T 362202365.3.1.9短路保护按照6.5.1.9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

    22、.1.10绝缘电阻按照6.5.1.10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 M,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2电磁兼容性5.3.2.1无线电骚扰特性5.3.2.1.1传导发射按照6.5.2.1.1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符合GB/T 186552018中表5和表6等级3的要求。5.3.2.1.2辐射发射按照6.5.2.1.2进行试验,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应符合GB/T 186552018中表7等级3的要求。5.3.2.2对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抗扰试验5.3.2.2.1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23、抗扰按照6.5.2.2.1进行试验,抗扰试验等级和试验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 2沿电源线瞬态传导的抗扰性能试验脉冲抗扰试验等级试验要求1III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2aIII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2bIII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3a/3bIII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

    24、2、5.2.1.3.2和5.2.5.2的要求注:抗扰试验等级定义见GB/T 21437.22021附录A的描述。5.3.2.2.2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耦合的电瞬态抗扰按照6.5.2.2.2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2.3对电磁辐射的抗扰按照6.5.2.3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2.4对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抗扰5.3.2.4.1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不通电按照6.5.2.

    25、4.1进行试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2.4.2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通电按照6.5.2.4.2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DB4403/T 362202375.3.3机械性能5.3.3.1机械振动按照6.5.3.1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3.2机械冲击按照6.5.3.2进行

    26、试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3.3自由跌落按照6.5.3.3进行试验,试验后,不应有隐形损坏,在不影响DUT性能的情况下允许外壳有微小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3.4线束拉脱力有线束的系统,按照6.5.3.4进行试验,试验后不应有损伤、线束断裂、端子脱落等现象,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环境耐候性5.3.

    27、4.1温湿度范围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的贮存环境温湿度范围和工作环境温湿度范围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 3温湿度范围汽车上安装位置贮存环境温度工作环境温度(TminTmax)工作环境相对湿度大气压kPa无特殊要求-4090-4085257550106乘客舱内太阳直射处及车顶-4095-4090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车顶,例如: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与天线为一体式并布置在车顶。5.3.4.2低温贮存按照6.5.4.1进行试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3低温工作按照6.5.4.2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

    28、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4高温贮存按照6.5.4.3进行试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5高温工作按照6.5.4.4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6温度梯度按照6.5.4.5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

    29、.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DB4403/T 362202385.3.4.7规定变化率的温度循环按照6.5.4.6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8规定转换时间的温度快速变化按照6.5.4.7进行试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9湿热循环按照6.5.4.8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不应损坏,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

    30、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10稳态湿热按照6.5.4.9进行试验,不应损坏,且试验中最后1 h和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4.11太阳光辐射安装在乘客舱内太阳直射处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按照6.5.4.10进行试验,试验后,表面不得有脱落、龟裂、起泡等现象。注:安装在乘客舱内非太阳直射处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不作要求。5.3.4.12防尘防水性能按照6.5.4.11进行试验,安装于乘客舱内的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其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300382013中IP5

    31、K0的规定,试验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5化学负荷按照6.5.5进行试验,试验后,表面不应有起泡、龟裂、脱落、锈蚀,标志和标签应保持清晰可见,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应满足5.2.1.2.2、5.2.1.3.2和5.2.5.2的要求。5.3.6耐久性耐久性要求参见G.2。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6.1.1试验环境条件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 4试验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气压kPa2352575861066.1.2试验电压条件试验电压条件应符合表5的规定。DB4403/T 36220

    32、239表 5试验电压条件单位为伏(V)车辆供电系统试验电压(Ut)12 V系统140.224 V系统280.26.1.3试验连接一般要求6.1.3.1定位按照图1示意图进行试验连接,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在试验时,应根据其在车辆的实际安装匹配情况,配置相同参数(增益、噪声系数、带宽)的低噪放(LNA),并提供实车线束损耗数据。若在车辆的实际安装匹配中不包含LNA,则直接对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试验。试验环境应避免存在同频或邻频干扰。图 1定位试验连接示意图6.1.3.2授时按照图2示意图进行试验连接,保证DUT与测试系统1PPS连接线缆长度,与卫星信号模拟器到测试系统1PPS连接线缆长度相同,或对线缆

    33、时间延迟进行标定。试验环境避免存在同频或邻频干扰。图 2授时试验连接示意图6.2试验设备6.2.1卫星信号模拟器6.2.1.1覆盖频段及信号种类要求卫星信号模拟器产生的信号应具有与卫星信号相同的特性,在正常动态星座下,应能产生几何位置良好(PDOP2.5)的卫星信号,卫星位置连续变化。6.2.1.2数学仿真功能要求应具备以下数学仿真功能:a)能完成单卫星星座及混合卫星星座的仿真;b)能完成电离层延迟仿真和对流层延迟仿真;c)能仿真静态、动态运动轨迹。6.2.2原子钟原子钟作为标准时间频率提供装置,应至少具备输出10 MHz信号的能力,频率稳定性优于210-11。DB4403/T 3622023

    34、106.3功能一致性试验6.3.1输出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4运行开阔天空动态试验场景。当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的定位数据时,检查其输出的NMEA信息及更新率。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实现正常动态定位的情况下,减少可视卫星的数量至2颗,检查GGA、VTG、GSA和RMC输出的有效性标识或模式指示位。6.3.2支持卫星信号一致性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4运行开阔天空动态试验场景。当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

    35、的定位数据时,检查其输出的GSV和GSA信息。6.3.3接收独立北斗信号工作6.3.3.1独立北斗静态定位精度6.3.3.1.1开阔天空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3.3.1.2城市峡谷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2和表C.5运行城市峡谷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

    36、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3.3.2独立北斗动态定位精度6.3.3.2.1开阔天空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6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3.3.2.2城市峡谷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2和表C.6运行城市峡谷独立北斗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

    37、位精度。6.3.3.3独立北斗测速精度6.3.3.3.1开阔天空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6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速度作为标准速度,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速度数据与标准速度进行比较,根据附录E计算测速精度。6.3.3.3.2城市峡谷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2和表C.6运行城市峡谷独立北斗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速度作为标准速度,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速度数据与标准速度进行比较,根据附录E计算测速精度。6.3.3.4独立北斗首次定位

    38、时间6.3.3.4.1独立北斗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DB4403/T 362202311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识别出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的定位数据的时刻,计算从开始运行试验场景到上述10个输出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时间间隔。6.3.3.4.2独立北斗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状态下,对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关闭或休眠操作,60 s后打开或唤醒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识别出车载卫星定位

    39、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定位数据的时刻,计算从打开或唤醒成功到上述10个输出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时间间隔。6.3.3.5独立北斗重捕获时间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状态下,中断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信号,30 s后恢复输出。识别出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定位数据的时刻,计算从卫星信号恢复到上述10个输出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时间间隔。6.3.3.6独立北斗灵敏度6.3.3.6.1独立北斗捕获灵敏度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

    40、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设置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的所有通道信号功率电平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不能捕获的量值开始,以1 dB步进增加。若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文件声明的捕获灵敏度量值低于5.2.4.1的要求,可以从比其声明的灵敏度量值低2 dB的功率电平值开始。在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的每个信号功率电平下,判断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能否在300 s内捕获卫星信号,并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位数据,记录首次满足该条件的功率电平值。6.3.3.6.2独立北斗重捕获灵敏度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控制卫星信

    41、号模拟器中断信号30 s,随后设置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的所有通道信号功率电平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不能捕获的量值开始,以1 dB步进增加。若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文件声明的重捕获灵敏度量值低于5.2.4.2的要求,可以从比其声明的灵敏度量值低2 dB的功率电平值开始。在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的每个信号功率电平下,判断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能否在信号恢复后180 s内捕获卫星信号,并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 m的定位数据,记录首次满足该条件的功率电平值。6.3.3.6.3独立北斗跟踪灵敏度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5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设置卫星信号模

    42、拟器输出的所有通道信号功率电平以1 dB步进降低。在模拟器输出的每个信号功率电平下,判断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能否在120 s内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 m的定位数据,记录首次不满足该条件的前一测试功率电平值,作为跟踪灵敏度。6.3.3.7独立北斗授时性能6.3.3.7.1开阔天空场景6.3.3.7.1.1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不具备输出 1 PPS 信息能力,则按照图 1 搭建测试环境。根据附录 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 C.1.1 和表 C.5 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当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连续 10 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 100 m 的定位数据

    43、时,记录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 GGA 信息。6.3.3.7.1.2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具备输出 1 PPS 信息能力,则按照图 2 搭建授时测试环境。根据附录B 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 C.1.1 和表 C.5 运行开阔天空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当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连续 10 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 100 m 的定位数据时,记录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 1 PPS 上升沿与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 1 PPS 上升沿的时间差,试验时长为 24 h,DB4403/T 362202312根据附录 F 计算授时精度。6.3.3.7.2城市峡谷场景6.3.3.7.2.1车载卫

    44、星定位系统不具备输出 1 PPS 信息能力,则按照图 1 搭建测试环境。根据附录 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 C.1.2 和表 C.5 运行城市峡谷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当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连续 10 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 100 m 的定位数据时,记录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 GGA 信息。6.3.3.7.2.2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具备输出 1 PPS 信息能力,则按照图 2 搭建授时测试环境。按照图 2搭建测试环境。根据附录 B 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 C.1.2 和表C.5 运行城市峡谷独立北斗静态试验场景。当车载卫星定位系统

    45、连续 10 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 100m 的定位数据时,记录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 1 PPS 上升沿与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 1 PPS 上升沿的时间差,试验时长为 24 h,根据附录 F 计算授时精度。6.4性能试验6.4.1精度试验6.4.1.1静态定位精度6.4.1.1.1开阔天空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3运行开阔天空静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4.1.1.2城市峡谷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

    46、。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2和表C.3运行城市峡谷静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4.1.2动态定位精度6.4.1.2.1开阔天空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4运行开阔天空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4.1.2.2城市峡谷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2和表C.4运行城市峡谷动态试

    47、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位置作为标准位置,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与标准位置进行比较,根据附录D计算定位精度。6.4.1.3测速精度6.4.1.3.1开阔天空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4运行开阔天空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速度作为标准速度,将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输出的速度数据与标准速度进行比较,根据附录E计算测速精度。6.4.1.3.2城市峡谷场景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2和表C.4运行城市峡谷动态试验场景。以卫星信号模拟器仿真的速度作为标准速度,将车载卫星定位

    48、系统输出的速度数据与标准速度进行比较,根据附录E计算测速精度。6.4.2首次定位时间DB4403/T 3622023136.4.2.1冷启动首次定位时间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3运行开阔天空静态试验场景。识别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的定位数据的时刻,计算从开始运行试验场景到上述10个输出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时间间隔。6.4.2.2热启动首次定位时间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3运行开阔天空静态试验场景,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状态下,对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关闭或休眠操作,60 s后打开或唤

    49、醒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识别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的定位数据的时刻,计算从打开或唤醒成功到上述10个输出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时间间隔。6.4.3重捕获时间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3运行开阔天空静态试验场景。在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状态下,中断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信号,30 s后恢复输出。识别自卫星信号恢复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首次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不超过100 m的定位数据的时刻,计算从卫星信号恢复到上述10个输出时刻中第1个时刻的时间间隔。6.4.4灵敏度6.4.4.1捕获灵敏度根据附录B方法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处于冷启动状态。卫星信号模拟器

    50、按照C.1.1和表C.3运行开阔天空静态试验场景,每次设置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所有通道信号功率电平从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不能捕获的量值开始,以1 dB步进增加。若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文件声明的捕获灵敏度量值低于5.2.4.1的要求,可以从比其声明的灵敏度量值低2 dB的功率电平值开始测试。在卫星信号模拟器输出的每个信号功率电平下,判断车载卫星定位系统能否在300 s内捕获卫星信号,并连续10次输出三维定位误差小于100m的定位数据,记录首次满足该条件的功率电平值,作为捕获灵敏度。6.4.4.2重捕获灵敏度卫星信号模拟器按照C.1.1和表C.3运行开阔天空静态试验场景,使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正常定位。控制


    注意事项

    本文(DB4403 T 362—2023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卫星定位系统技术要求.pdf)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