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4211 黄冈市地方标准 DB 4211/T 272023 花生-羊肚菌轮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rop rotation of peanut and morchella2023-12-21 发布2024-02-21 实施黄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4211/T 272023 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花生-羊肚菌轮作程序的构成.1 5 轮作产地环境.2 6 花生种植.2 6.1 品种选择.2 6.2 种子处理.2 6
2、.3 施基肥.2 6.4 整地.2 6.5 播种.2 6.6 除草.3 6.7 补苗.3 6.8 生长调控.3 6.9 排灌水.3 6.10 病虫害防治.3 6.11 收获.3 6.12 过程记录.3 7 轮作处理.3 7.1 场地处理.3 7.2 土壤消杀.4 7.3 畦床整理.4 8 羊肚菌栽培.4 8.1 品种选择.4 8.2 播种.4 8.3 覆地膜.4 8.4 建菇棚.4 8.5 置外援营养袋.4 8.6 发菌.5 8.7 催菇.5 8.8 出菇.5 8.9 病虫鼠草害防治.5 8.10 采收贮藏.5 9 菇场处理.5 DB 4211/T 272023 II 10 生产记录.6 附录
3、 A(规范性)花生和羊肚菌轮作常见病虫鼠草害及防治措施.7 附录 B(资料性)生产记录表.9 DB 4211/T 27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黄冈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黄冈市食用菌协会、红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罗田县农业技术促进中心、湖北馗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冈市信息与标准化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俊、李宁、卢华平、陈喜、郑永良、吕锐玲、王超、陈志敏
4、、丁凤菊、李兴华、许海波、杨辉德、林先斌、郑效林、张中南、邹彩琼、吴宇、张星。本文件首次发布。DB 4211/T 272023 IV 引言 花生是黄冈市重要的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较大。羊肚菌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高档食用菌,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花生-羊肚菌轮作技术的优点:一是花生栽培后土壤秸秆残留物少且能有效疏松土壤,降低连作障碍导致田间病虫害的发生率,保障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二是羊肚菌栽培后土壤中残余的菌渣和钙元素可作为天然有机肥,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减少化肥施用量,提升花生品质;三是花生和羊肚菌轮作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露天轮作,还可在蔬菜大棚内轮作,缩短花生的生育期,提高
5、经济效益。为推进花生-羊肚菌轮作技术推广和应用,科学规范化开展花生-羊肚菌轮作,有效指导农业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解决农村冬季农田闲置和农民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文件。DB 4211/T 272023 1 花生-羊肚菌轮作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花生与羊肚菌轮作程序,规定了轮作过程中产地环境、花生种植、轮作处理和羊肚菌栽培和菇场处理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的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花生-羊肚菌轮作生产模式。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6、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32 花生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十)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7、NY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DB42/T 1463 羊肚菌大棚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DB4211/T 6 水稻-羊肚菌轮作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32 和DB42/T 14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花生-羊肚菌轮作 peanut and morchella rotation 同一地块先种植花生,收获后再栽培羊肚菌的生产模式。4 花生-羊肚菌轮作程序的构成 花生羊肚菌轮作程序包括5个阶段,程序流程图如图1所示。DB 4211/T 272023 2 图1 花生羊肚菌轮作程序流程图
8、5 轮作产地环境 应符合GB 5084、GB 15618、NY 5010、NY/T 855的规定。6 花生种植 6.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于后茬羊肚菌栽培的抗青枯病的早熟品种,如:中花21、中花29、中花30、远杂9102等。种子质量符合GB 4407.2的规定。6.2 种子处理 剥壳前晒种1 d2 d,播种前7 d内剥壳,剔除虫、芽、烂果、霉变以及杂色或异色种子。播前用药剂拌种处理,药剂使用符合NY/T 1276的规定,阴干后播种。6.3 施基肥 复合肥(N:P2O5:K2O=15:15:15)施用量30 kg/667 m2,钙镁磷肥施用量50 kg/667 m2。人工播种采用先施基肥后播种
9、,机械播种采用施基肥和播种同时进行。6.4 整地 根据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进行土地翻耕平整,一垄双行,垄高10 cm15 cm,垄距70 cm80 cm,垄面宽40 cm50 cm,花生小行距15 cm20 cm,垄沟相通、利于排灌。6.5 播种 6.5.1 播种期 DB 4211/T 272023 3 4月份播种。6.5.2 播种方式 人工播种采用开条沟点播或挖穴点播;机械播种采用条播。行距30 cm33 cm,株距18 cm20 cm。6.5.3 播种量 人工播种荚果用种量15 kg/667 m218 kg/667 m2;机械播种荚果用种量18 kg/667 m220 kg/667 m2。6
10、.6 除草 播种2 d内化学封闭除草,除草剂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除下针期外,其他生长期宜人工除草。6.7 补苗 播种15 d内查看出苗情况,每穴留2苗,缺苗时补种。6.8 生长调控 根据花生长势适时进行化学调控和叶面追肥。6.9 排灌水 注意排涝防旱。雨季及时清沟沥水,干旱时早晚灌溉浇水。6.10 病虫害防治 6.10.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以青枯病、疮痂病、叶斑病、白绢病为主,虫害以蛴螬、地老虎、棉铃虫、斜纹夜蛾为主。6.10.2 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化学防治方法按附录A.1进行,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 的规定。6.
11、11 收获 6.11.1 适时收获 叶片变黄绿色、荚果成熟饱满至75%80%时,选择7 d内无雨天气收获。6.11.2 晾晒与贮存 收获后摊铺晾晒至荚果含水量10%以下,置于洁净、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贮存。6.12 过程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花生种植信息和生产情况,并保存3 y以上,生产记录样表见附录B。7 轮作处理 7.1 场地处理 DB 4211/T 272023 4 清理干净塑料、花生残根等废弃物后深耕,翻耕深度25 cm30 cm。灌深水直至厢面全部可见明水且随着径流或排水6 h8 h。设施大棚栽培采取焖棚,露地栽培采取铺盖透明膜覆盖10 d15 d。7.2 土壤消杀 闷棚后二次
12、深耕,再喷洒广谱高效低毒杀虫杀菌剂,继续暴晒或覆盖透明膜焖杀20 d30 d左右,间隔5 d7 d地表通风1次。施撒生石灰75 kg/667 m2100 kg/667 m2后,每间隔10 d进行深耕后暴晒,播种前3 d场地大通风。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7.3 畦床整理 挖沟排水防渍。开挖宽80 cm100 cm畦床;宽40 cm60 cm畦沟,深20 cm25 cm;畦面土壤疏松、细软,土块粒径1 cm2 cm,含水量18%22%,pH值7.07.5。8 羊肚菌栽培 8.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规模化、产业化栽培且抗逆性强的品种。菌种质量应符合NY/T 1742的规定。8.2
13、 播种 8.2.1 开沟 沿畦床方向在畦床上开2条3条、深3 cm5 cm的播种沟。8.2.2 栽培种配制 掰碎菌块,以无菌水配制的0.3%磷酸二氢钾制成栽培种,菌种用量150 kg/667 m2200 kg/667 m2。8.2.3 播种时间 羊肚菌宜在11月中旬11月底,选择7 d内地表温度连续低于18时开始播种。8.2.4 播种方式 条播为主,将栽培种均匀撒在播种沟,覆盖细土厚度3 cm5 cm。8.3 覆地膜 播完后,沿畦床方向覆盖黑色地膜,土块压两边,间隔1 m左右留透气孔。地膜使用符合GB 13735的规定。8.4 建菇棚 设施大棚栽培不另建菇棚。露天栽培建拱棚,棚宽100 cm1
14、20 cm、高70 cm80 cm,棚铺透明农用塑料薄膜。加盖遮阳网,遮光率80%90%。8.5 置外援营养袋 播种后7 d15 d,待白色菌丝长满畦面,即可按0.5 kg/袋规格均匀放置1800袋/667 m22400袋/667 m2外援营养袋。放置方法是将经消菌的55钉排或工具刀在营养袋开口8 cm10 cm,将打孔或划口面平DB 4211/T 272023 5 放在畦床表面,稍用力压实,均匀摆放,再重新覆盖黑色地膜,沿畦床方向每间隔20 cm打2排3排透气孔,孔径1 cm。8.6 发菌 菇场四周施撒5 kg/667 m210 kg/667 m2生石灰。环境温度18 20;土壤发白时补水,
15、含水量15%25%;选择相对高温时段通风;外援营养袋出现感染时撤袋并施撒生石灰。8.7 催菇 催菇前3 d5 d掀开地膜,加大通风量、增加散射光;喷大水至厢面有明水、畦沟有积水。8.8 出菇 每日适量通风;棚内温度8 20,不超过25;土壤含水量20%25%。8.9 病虫鼠草害防治 8.9.1 主要病虫鼠草害 病害以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为主;虫害以白蚁、跳虫、螨虫、蜗牛、蛞蝓、菌蝇和菌蚊为主;鼠害以田鼠为主;草害以杂草、苔藓植物为主。8.9.2 防治措施 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辅,必要时化学防治原则。病虫鼠草害防治措施按附录A执行。8.10 采收贮藏 8.10.1 适时采收 当子
16、实体菌帽褶皱充分展开时,及时采收,保持菌体干净。头茬菇采收菌盖长度6 cm8 cm为宜,二茬菇采收菌盖长度4 cm6 cm为宜。8.10.2 贮藏 8.10.2.1 鲜菇处理 采收后鲜品按DB4211/T 6的规定分级挑选,置于冷库中,冷库温度3 5、湿度70%80%,3 d内鲜销。8.10.2.2 烘制干菇 初始阶段35 45 保持3 h4 h,中期阶段2/h3/h升温至50、保持3 h4 h,终期阶段保持温度50 55 保持3 h4 h,烘干至含水量10%以下。烘干后按DB4211/T 6的规定进行分级、封装,置于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贮存。9 菇场处理 菇田残余菌丝和菌体全部翻耕还田;
17、外援营养袋破袋堆沤,二次发酵作花生地底肥补充。DB 4211/T 272023 6 10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记录羊肚菌栽培信息、栽培情况及采收及流通情况,并保存3 y以上,生产记录表见附录B。A A DB 4211/T 272023 7 附录A (规范性)花生和羊肚菌轮作常见病虫鼠草害及防治措施 A.1 表 A.1、表 A.2 分别给出了花生和羊肚菌轮作常见病虫鼠草害及防治措施。表A.1 花生常见病虫草害及防治措施表 类型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病害 叶斑病和网斑病 发病率达到5%7%时 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
18、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茎叶喷雾,用药液75 kg/667 m2,频次10 d/次,连续2次3次 根腐病和茎腐病 播种前 1 kg花生种子用噻虫咯霜灵2 mL兑水20 mL或用花生专用包衣剂包衣 发病初期 用40%多菌灵胶悬剂或70%甲基托布津100 g/667 m2,兑水80 kg100 kg,根部喷淋 病毒病 预防 及时防治蚜虫、叶蝉、蓟马等传播媒介,杜绝病毒来源 发病初期 用5%菌毒清水剂清200倍400倍液叶面喷雾,用药液40 kg/667 m250 kg/667 m2,频次7 d/次10 d/次,连喷2次3次 青桔病 播种前 选用高抗青枯病的花生品种 发病初期 喷施72%农用链霉
19、素或新植霉素或20%噻菌铜溶液等,用药液50 kg/667 m275 kg/667 m2,频次7 d/次10 d/次,连喷2次3次 虫害 蛴螬 播种前 1 kg花生种子用噻虫咯霜灵2 mL兑水20 mL或用花生专用包衣剂包衣。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下旬 物理防治:田间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毒死蜱乳油0.2 kg/667 m20.25 kg/667 m2,拌土撒施;生物防治:田间撒施白僵菌或绿僵菌或Bt菌剂 蚜虫 百株有蚜250头左石 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 g60 g,兑水40 kg50 kg,叶面喷施 红蜘蛛 有螨植株5%以上 1.8%阿维菌素乳油400倍
20、2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500倍2000倍液,用药液40 kg/667 m2,频次7 d/次10 d/次,连喷2次3次 草害 芽前杂草 播种时 96%精-异丙甲草胺50 mL60 mL,兑水10 kg15 kg 表A.2 羊肚菌常见病虫鼠草害及防治措施表 类型 防治对象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病害 真菌 子囊果表面发霉,白色气生菌丝旺盛,使菇体腐烂、死亡或畸形,严重影响品质 避免出菇时节长时间高温高湿,需加强该时间段的通风、降湿、降温,防控病害的发生;鬼伞、盘菌等及时拔除,喷洒少量生石灰水并掩埋;对于镰刀菌、绿霉病、毛霉病等,清理掉发病处的土壤(清理面积稍大于发病面积),并在清理处撒上
21、石灰 细菌性病菌 菌柄变红、腐烂、发臭 保持相对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 虫害 白蚁 直接啃食菌种,造成严重损失 采用白蚁灵、灭蚁粉等药物对蚁路和蚁巢进行灭杀 DB 4211/T 272023 8(续)表 A.2 羊肚菌常见病虫鼠草害及防治措施表 类型 防治对象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虫害 跳虫 钻进外援营养袋内繁衍生息,造成菌丝破坏和营养流失;嚼食子囊果,使子囊果部位发育受阻,易导致其他病害的发生 用稀释1000 倍2000 倍的高效氯氰菊酯进行喷施。螨虫 危害菌丝体,咬食子实体 杀螨剂处理畦面 菌蝇、菌蚊 咬食菌丝体和子实体 悬挂黏虫的黄板或安装诱虫灯 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啃食土壤表面菌丝体。
22、咬食菌柄基部和主干,子实体倒伏 人工捕杀清除软体动物。蛞蝓药剂进行防治措施:豆饼或炒香棉籽饼与敌百虫按10:1的比例制成毒饵,傍晚施撒4 kg/667 m25 kg/667 m2诱杀 鼠害 田鼠 嚼食菌种和幼菇。传播病原菌 常规捕鼠或灭鼠手段防控 草害 杂草、苔藓等 减少羊肚菌产量 适当进行通风,降低土壤湿度或人工除草 DB 4211/T 272023 9 B B 附录B (资料性)生产记录表 B.1 表 B.1表 B.5 分别给出了花生种植信息、花生生产情况、羊肚菌栽培信息、羊肚菌栽培情况及羊肚菌采收、流通等内容的记录表。表B.1 花生种植信息表 单位名称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种子来源 种植区域地点 种植面积(m2)种植时间 收获时间 产量(kg/667m2)产品去向 表B.2 花生生产情况记录表 日期 生产活动内容 投入品内容 施用量(kg)使用设备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表B.3 羊肚菌栽培信息表 单位名称 负责人 联系电话 菌种来源 栽培区域地点 栽培面积(m2)栽培日期 每茬出菇日期 结束日期 采收标准 每茬产量(kg/m2)表B.4 羊肚菌栽培情况记录表 日期 栽培场地编号 生产活动内容 投入品内容 施用量 使用设备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表B.5 羊肚菌采收及流通记录表 批次号 采收日期 采收场地编号 产量(kg)农残检测 供货对象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