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03 T 227-2023 十堰市景区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pdf

    • 资源ID:1554332       资源大小:1.92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3 T 227-2023 十堰市景区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pdf

    1、 ICS 03.200 CCS A 12 4203 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 DB 4203/T 2272023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023-06-26 发布2023-07-06 实施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4203/T 227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本文件由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俊涛、黄爱琴、南瑞江、郭磊、朱晓洁、莫志豪。本文件由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解释。本文件实施

    2、应用中的技术疑问,可咨询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电话:0719-8125761,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电话0719-8125761,邮箱。DB 4203/T 2272023 1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景区型村庄的质量等级、评定条件。本文件适用于十堰市以村(行政村、自然村或社区)为单位的景区村庄。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2

    3、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0001 (所有部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5566.9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 第9部分:旅游景区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T 2730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餐饮业要求 GB/T 31383 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31384 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B/T 3707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则 GB/T 41648-2022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 LB/T 034-2014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DB42/T 1380-2018 农村公路工

    4、程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景区型村庄 Scenic Village 以村庄(行政村、自然村或社区)及其村民或居民生产、生活范围为核心,以自然生态资源、田园生态资源、特色人文活动、特色建筑与遗址遗迹、特色物产与工艺、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传统农业生产资源和现代农业生产资源为主要吸引物,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4 质量等级和基本条件 4.1 质量等级 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分为3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A级、AA级和AAA级。4.2 基本条件 DB 4203/T 2272023 2 4.2.1 村容村貌好,有旅游吸引物和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

    5、服务。4.2.2 通往村庄交通便利,道路畅通。4.2.3 村内有公共停车场所、公共厕所和旅游标识标牌等公共设施。4.2.4 村内近 2 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重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事件以及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4.2.5 无地质灾害隐患点,空气质量达到 GB3095-2012 的规定,无劣类水。4.2.6 村内经营主体合法诚信经营,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5 评定条件 5.1 资源与环境 5.1.1 资源保护 村内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有保护记录和档案;村内古树名木挂牌完整,保护管理到位;无破坏自然景观、乱砍树木、捕猎珍禽动物等行为发生;村内及周边l km范围内无污染性

    6、企业。5.1.2 村容村貌 村内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乱停乱摆等现象;“三线”(电力线、通信线、电视线)整齐规范、协调美观、牢固安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进行一定的洁化、绿化、美化和亮化。村内传统农宅、改建农宅和新建农宅等有建筑风貌引导,农户做到“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绿化美和家风美”;有特色突出的入口标志性景观,公共休闲空间有景观特色小品,场地无坑洼、无积水,景观有层次性;村内水面清洁,无黑臭水体,有水生景观植物。5.1.3 环境保护 鼓励采用清洁能源设施设备和环保材料。5.2 基础设施 5.2.1 通村公路 景区村庄与主干道(县道及以上公路)有效连接;通村公路达到等

    7、级标准,车辆交会通畅;通村公路路面平整、沿线整洁;有公共交通工具抵达。5.2.2 停车场 有弹性供给停车场地,集中或零散设置停车场,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前提下,高峰期可租赁空旷场地临时设置停车场;设置大小车停车位,有效满足游客停车需要;提倡建设生态停车场和安装有充电桩的停车场;停车场管理规范。5.2.3 游览设施 设置游览主线,串联村庄内部主要景点,沿线环境优美;村庄内部主路人车分离,有乡村街巷;休憩设施数量充足,造型美观,维护良好。5.2.4 标识系统 DB 4203/T 2272023 3 外部导向标识完善、设置规范;内部标识系统种类齐全,设计规范,布局合理,维护良好,设置符合GB/T 313

    8、84、GB/T 15566.9和GB/T 10001的相关要求。5.2.5 垃圾管理 配置专职的垃圾清扫人员和数量适宜的垃圾箱(桶),有垃圾分类标识;做到日产日清,无白色垃圾;有位置合理、管理规范的垃圾收集场地。5.2.6 污水管理 污水处理符合GB/T 37071规定的相关要求,无劣类水。5.2.7 旅游厕所 旅游厕所布局合理,建筑风貌与环境协调,有残疾人服务设施,满足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要求;旅游厕所免费使用、整洁卫生,有文明如厕引导。5.3 产业发展 5.3.1 旅游资源 村内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资源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有珍稀物种或景观资源较为独特;能够开展民俗、农事、科普

    9、、研学、生态、农创客等体验活动。5.3.2 旅游产品 村内具有一定特色和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对相关业态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有常态化乡村旅游活动,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5.3.3 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业为村庄主导产业或重要产业,有旅游发展主题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有新型经营主体和乡村旅游人才。5.3.4 文化建设 有村史馆或农家书屋等乡村文化展示场所;有乡村故事展示、读书活动、旅游科普讲座等文化活动;有村规民约、特色文化墙、好人评选等乡风文明内容。5.3.5 综合效益 具有一定规模的游客接待量,本村从事旅游业的户籍人员占本村就业人数的比重不低于10%。5.4 配套服务 5.4.1 游客中心 设置游客中心

    10、(点),提供游客咨询、休憩等基本服务;相关设施可利用已有设施进行改造;游客中心(点)建筑风格与村庄环境相协调。5.4.2 旅游购物 购物场所数量能够满足游客基本需求;可提供乡村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本地旅游特色商品;购物场所管理规范、诚信合法经营、服务良好。DB 4203/T 2272023 4 5.4.3 旅游餐饮 有一定数量的农家乐等旅游餐饮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就餐需求;可提供乡村小吃类、非遗美食类、主题招牌类、养生膳食类等乡村特色餐饮;餐饮经营场所管理规范、诚信合法经营、服务良好。5.4.4 旅游住宿 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住宿场所,能够满足游客住宿需求;能够提供乡村民宿、时

    11、尚住宿(如帐篷营地、房车营地、森林人家等)、乡村旅馆等住宿设施;住宿经营场所管理规范、诚信合法经营、服务良好。鼓励依据GB/T 41648-2022申请相应级别的民宿。5.4.5 医疗服务 配置村卫生室/所和医务人员;公布救援电话,保持24小时畅通;提供急救箱、急救担架、轮椅等救护设备;与邻近卫生院或医院等单位签有专门运送协议。5.5 智慧乡村 5.5.1 智慧化基础 实现4G及以上信号全覆盖,通讯信号良好;游客集散区域实现免费WIFI覆盖,WIFI信号良好。5.5.2 智慧化管理 游客中心、出入口、停车场、游览主线交叉口、休闲广场、滨水等处视频监控全覆盖;有官方公众号或有较为知名的网站为依托

    12、,具备旅游产品查询、景点介绍等功能;官方公众号有一键呼叫功能;利用村数字资源,实现游客量、购物、餐饮、住宿、电商、厕所等基础数据按季度统计。5.5.3 智慧化服务 村广播系统和官方平台可提供寻物找人及旅游信息发布功能;有乡村物流点,提供产品代销、物流配送等服务,同时游客中心、购物、餐饮、住宿等场所提供无现金支付服务。5.5.4 智慧化营销 运用信息数字技术实施营销,打造出对消费者具有新鲜吸引力的营销模式,利用智慧化营销平台,进行村庄宣传和产品销售。5.6 安全防范 5.6.1 容量管理 根据LB/T 034-2014科学核定最大承载量,并通过现场信息展板、官方公众号等渠道向游客进行公布。5.6

    13、.2 安全管理 设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有专人负责旅游安全事务;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制度完善;有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培训、演练。5.6.3 安全设施 DB 4203/T 2272023 5 危险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消防设施齐全有效,设置合理,定期检查;景区村庄所有游乐设施全部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5.6.4 饮食安全 村庄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达到GB 5749标准;食品卫生符合GB/T 27306相关规定。5.6.5 安全宣传 安全说明或须知等安全信息齐全,并通过广播、宣传栏、电子信息发布板、官方公众号、条幅等多种形式发布。5.7 管理体系 5.7.1 管理机制 有专门的经营机

    14、构或委托第三方成立专业管理运营团队;有环保、质量、卫生、统计等管理制度。5.7.2 规划编制 编制有多规合一的乡村发展规划,规划中有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或者编制有专门的乡村旅游规划;相关规划获得专家论证通过;近三年建设的主要地段应编制详细规划,并符合相关规划管理法规的要求。规划中的旅游项目与设施等重要内容要落实到位。5.7.3 旅游投诉 投诉设施完善,多渠道公布旅游投诉电话,有专人负责旅游投诉事务,有投诉记录,受理、反馈及时。5.7.4 村庄宣传 有符合村庄发展实际的旅游定位、形象标识和和宣传口号;通过官方平台、电视或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旅游宣传;举办有乡村特色的节庆活动或文化、旅游赛事。5.8

    15、游客满意度 随机现场调查游客满意度。5.9 加分项 5.9.1 国家级或省级乡村旅游及相关品牌 被评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传统村落、森林乡村、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特色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美丽宜居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等。5.9.2 涉旅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品牌 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农业品牌目录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荆楚优品”、“湖北精品”等。5.9.3 所在地或临近有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或旅游小镇 村庄所在地或周边车程10 km内有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或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资源。DB 4203/T 2272023 6 5.9.4 旅游业

    16、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年游客接待量与收入对乡村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群众就业致富。6 评分细则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见附录A),分为8个大项,共计630分;另设加分项20分。AA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550分;A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480分;A级景区村庄需达到400分。DB 4203/T 2272023 7 附录A (规范性)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试行)A.1 表 A.1 给出了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表A.1 十堰市景区型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表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大项 分项 小项 自 检 推荐 评定 1 资源与

    17、环境 90 1.1 资源保护 20 1.1.1 文化遗产保护 村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有保护记录和档案。4 1.1.2 生态资源保护 森林、湿地和生态脆弱区等特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4 1.1.3 古树名木保护 村古树名木挂牌完整,保护管理到位。4 1.1.4 环保资源利用 村路灯照明采用太阳能清洁能源,提供可降解餐具等。4 1.1.5 旅游环境保护 对具有旅游价值的保护区,制定相应游客管理措施,并避免由于旅游活动引发的对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4 1.2 村容村貌 60 1.2.1 环境秩序 发现一处不整洁扣 1 分。15 整理乱堆乱放 杂物堆放整齐进院;建筑材料不占用公共空间

    18、。3 整治乱搭乱建 整治简易房、铁皮房等乱搭乱建现象。3 治理乱拉乱挂 规范村民户外乱挂晾衣行为。3 清除乱贴乱画 清除乱贴、乱放小广告和墙体乱涂乱画现象。3 规范乱停乱摆 引导车辆规范停车,整顿乱设摊点占道经营行为。3 1.2.2 三线治理 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网络线得到有效治理,整齐规范、协调美观、牢固安全,无乱搭挂现象。10 1.2.3 四旁四化 村庄村旁、路旁、水旁、宅旁进行一定的洁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发现一处不达标扣 1 分。10 1.2.4 农宅院落 9 整体风格 村落传统农宅、改建农宅和新建农宅等有建筑风貌引导,使村落整体建筑风貌协调、风格统一。4 五美院落 涉旅农户庭院环境要

    19、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绿化美和家风美。5 1.2.5 节点空间 10 村庄主入口 有特色突出的入口标志性景观;入口环境整洁美观。5 公共休闲空间 有景观特色小品,场地无坑洼、无积水,景观有层次性。5 1.2.6 水系整治 水面清洁,无黑臭水体和灰色水体乱排乱放现象,黑臭水体和灰色水体进入污水管网进行集中治理。6 1.3 环境保护 10 DB 4203/T 2272023 8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大项 分项 小项 自 检 推荐 评定 1.3.1 生态保护 无破坏村庄自然景观、乱砍树木、捕猎珍禽等行为。6 1.3.2 无污染性企业 村内及周边 1 km 范围内无污染性企业。4 2

    20、 基础设施 115 2.1 通村公路 指县道以下农村等级公路。15 2.1.1 与主干道的连通性 指景区村庄与主干道(县道及以上)的有效连接。4 车程距离5 km 指景区村庄距主干道(县道及以上)路口的车程距离。4 车程距离15 万人次 4 10 万人次 3 5 万人次 2 3.5.2 带动村庄人员就业 6 占比50%本村人员就业占比指本村从事旅游业的户籍人员占本村就业人数的比重。6 占比30%4 占比10%2 4 配套服务 95 4.1 游客中心 20 4.1.1 场地设置 鼓励结合现有设施或废旧设施改造等设置游客中心;或者在条件比较成熟的村委会设置游客中心。44.1.2 服务规范 参照 G

    21、B/T 31383 标准相关要求。10 设施完善 游客中心有咨询台、座椅、展柜、充电、饮水、雨具、急救等设施设备,少一项扣 1 分。6 服务良好 提供咨询、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态度良好。4 4.1.3 风格协调 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环境相协调。6 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与村庄整体环境相协调。3 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得到绿化、美化和亮化。3 4.2 旅游购物 20 4.2.1 购物设施 有固定的旅游商店或作坊,满足游客购物需求。2 4.2.2 特色商品 能够提供乡村土特产、传统手工艺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本地旅游特色商品,每种类型 6 分。12 4.2.3 管理服务 6 管理规范 证照齐全、明码标价

    22、、无质量问题等,每项 1 分。3 服务良好 态度良好,无围追兜售和强买强卖等现象,每项 1 分。3 4.3 旅游餐饮 20 DB 4203/T 2272023 12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大项 分项 小项 自 检 推荐 评定 4.3.1 餐饮设施 有一定数量的农家乐等餐饮场所,满足游客就餐需求。2 4.3.2 特色餐饮 能够提供乡村小吃类、非遗美食类、主题招牌类、养生膳食类等乡村特色餐饮,每种类型 6 分。12 4.3.3 管理服务 6 管理规范 餐饮场所证照齐全、明码标价、整洁卫生等。3 服务良好 态度良好,引导文明节俭就餐,无欺客宰客等现象。3 4.4 旅游住宿 20 4.4

    23、.1 住宿数量 有一定规模的民宿等旅游住宿场所,满足游客住宿需求。4 4.4.2 住宿类型 能够提供乡村民宿、时尚住宿(如帐篷营地、房车营地、森林人家等)、乡村旅馆等住宿类型,每种类型 3 分。6 4.4.3 乡村民宿 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申报获批旅游民宿等级甲级、乙级、丙级一种得 5 分。5 4.4.4 管理服务 5 管理规范 餐饮场所证照齐全、明码标价、整洁卫生、采光通风良好、设施完善、床上用品一客一换等,缺一项扣 1 分。3 服务良好 态度良好,着装整洁等。2 4.5 医疗服务 15 4.5.1 有村卫生室/所 3 4.5.2 有医务人员 3 4.5

    24、.3 有急救电话 公布救援电话,保持 24 h 畅通。3 4.5.4 有救护设备 有急救箱、急救担架、轮椅等救护设备。3 4.5.5 有救护协议 与邻近卫生院或医院等单位签有专门运送协议。3 5 智慧乡村 50 5.1 智慧化基础 10 5.1.1 移动通讯信号覆盖 4 4G 及以上信号全覆盖 2 通讯信号良好 2 5.1.2 重要区域 WIFI 覆盖 6 重要区域 WIFI 覆盖 游客中心、休闲广场、餐饮、住宿等场所免费 WIFI 覆盖。4 WIFI 信号良好 2 5.2 智慧化管理 25 5.2.1 视频监控 游客中心、出入口、停车场、游览主线岔口、休闲广场、滨水处等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发

    25、现一处缺失,扣 1 分。10 5.2.2 官方平台 7 平台建设 有官方公众号或有较为知名的网站为依托。3 功能管理 具备旅游产品查询、景点介绍等功能。4 DB 4203/T 2272023 13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大项 分项 小项 自 检 推荐 评定 5.2.3 呼叫设施 官方公众号有一键呼叫功能。4 5.2.4 数据入库 利用村数字资源室,实现游客量、购物、餐饮、住宿、电商、厕所等基础数据按季度统计入库。4 5.3 智慧化服务 15 5.3.1 信息发布 5 广播分布 结合村广播,建设广播系统,可发布旅游信息。2 平台分布 可通过官方平台查询景区村庄资讯。3 5.3.2

    26、电子商务 10 在线支付 游客中心、购物、餐饮、住宿等处提供无现金支付服务。4 乡村电商 有乡村物流点,提供产品代销、物流配送等服务。6 6 安全防范 60 6.1 容量管理 10 6.1.1 容量核定 根据 LB/T 034-2014 科学核定最大承载量。4 6.1.2 容量发布 游客中心信息展板、官方公众号等发布村庄最大承载量。6 6.2 安全管理 20 6.2.1 安保小组 设置安全保护小组,有专人负责旅游安全事务;明确主要领导为安全第一责任人。6 6.2.2 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制度完善,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4 6.2.3 应急处置 10 应急预案 有应对安全紧急、突发事件

    27、的应急预案,确保能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4 应急演练 有安全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演练记录。6 6.3 安全设施 15 6.3.1 安全防护 危险地带设置安全护栏、水上拉网、安全警示牌等设施,发现一处不足或无效扣 1 分。5 6.3.2 消防设备 消防设施齐全有效,设置合理,定期检查,一处不合格扣 1 分。5 6.3.3 游乐安全设施 所有游乐设施安全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一处不合合格扣 1 分。5 6.4 饮食安全 10 6.4.1 饮水安全 村庄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达到 GB 5749 标准。5 6.4.2 食品安全 符合 GB/T 27306 相关规定,食材安全卫生,餐具、饮具、厨

    28、具分类存放,清洁消毒,发现一处不合格,扣 1 分。5 6.5 安全宣传 安全说明或须知等安全信息齐全得 2 分;安全知情信息通过广播、官方公众号、条幅等发布,每项得 1 分。5 5 7 管理体系 70 7.1 管理机制 15 7.1.1 管理机构 有合作社或第三方等形式成立的专业管理运营团队。7 7.1.2 管理制度 有环保、质量、卫生、统计等管理制度。8 7.2 规划编制 15 DB 4203/T 2272023 14 序号 评定项目 检查评定方法与说明 大项 分项 小项 自 检 推荐 评定 7.2.1 相关规划 村庄规划、旅游规划应为近 3 年编制。6 7.2.2 专家论证 相关规划经过专

    29、家论证,且获得论证通过。3 7.2.3 规划落实 规划中的旅游项目与设施等重要内容按规划要求落实。6 7.3 旅游投诉 15 7.3.1 投诉设施 有旅游投诉场所、投诉信箱和意见本。6 7.3.2 投诉电话 公布旅游投诉电话。3 7.3.3 投诉受理 专人负责旅游投诉事务,有投诉记录,受理、反馈及时。6 7.4 村庄宣传 25 7.4.1 形象定位 有符合村庄发展实际的旅游形象定位。4 7.4.2 宣传口号 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人群设计有旅游宣传口号,宣传口号针对性强。5 7.4.3 宣传方式 通过官方平台、电视或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旅游宣传,每项宣传方式 4 分。8 7.4.4 节庆赛事 举办有

    30、乡村特色的节庆活动或文化、旅游赛事,每项节庆或赛事 4分。8 8 游客满意度 30 30 8.1 游客满意度高 满意度在 95%以上 30 8.2 游客满意度较高 满意度在 80-95%之间 20 8.3 游客满意度一般 满意度在 60-80%之间 10 8.4 游客满意度低 满意度在 60%以下 0 合计 630 分 加分项 加 1 国家级或省级乡村旅游及相关品牌 被评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乡村旅游重点村、传统村落、森林乡村、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特色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美丽宜居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国家级一项 5 分,省级一项 3 分,最髙不超过 5 分。5 加 2 涉旅

    31、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品牌 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的农业品牌目录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荆楚优品”、“湖北精品”等,国家级一项 5 分,省级一项 3分,最髙不超过 5 分。5 加 3 所属或临近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或旅游小镇 村庄所属或周边车程 10 km 内有国家 3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或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等旅游资源,国家级一处 5 分,省级一处 3 分,最髙不超过 5 分。5 加 4 旅游业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年游客接待量在 20 万人次与旅游收入在 300 万以上,或者旅游导致村 1 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30 万元以上的。5 合计 20 分 注:栏为打分点,所有分值总和为630分。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3 T 227-2023 十堰市景区村庄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pdf)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