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03 T 214-2022 马铃薯种薯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4307       资源大小:468.6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3 T 214-2022 马铃薯种薯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B 23 4203 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标准 DB 4203/T 2142022 马铃薯种薯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程 2022-12-27 发布2023-01-07 实施十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4203/T 214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农村局提出。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十堰市科技学校、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郧西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湖北坎子山种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影、杜红卫、闫仁凯、陈平、戢正华、戴志红、黄晓珊

    2、、王清、邹耀梅、孙世顺、朱永昌、王豪书、周彩珍、梅光和、罗厚国、汪建敏。本文件由十堰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负责解释。本 标准实施 应用中 的技术 疑问,可 咨询十 堰市科 技学校,联系电 话 13677199964,邮 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十堰市科技学校,联系电话13677199964,邮箱。DB 4203/T 2142022 1 马铃薯种薯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大田用种的术语和定义、生产体系、质量要求、大田用种繁殖技术及生产档案建立。本文件适用于十堰地区大田用种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

    3、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331 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383-201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一级种薯(大田用种)qualified 在相对隔离环境中,用适合十堰地区生产的优良原种(包括不仅限于华薯1号、华渝5号

    4、、青薯9号等)作种薯生产的,经质量检测后符合GB 18133规定的要求,用于生产二级种薯或商品薯的种薯。3.2 二级种薯(大田用种)qualified 生态种植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4 种薯生产体系 种薯生产体系包括两个阶段:即在设施条件下生产组培苗、原原种和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生产原种、4.1 一级种薯和二级种薯。种薯(苗)的质量检验将针对上述两个阶段不同环节产出的产品进行。种薯生产体系流程为:组培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4.2 DB 4203/T 2142022 2 5 质量要求 一级种

    5、薯和二级种薯生产产地检疫应符合 GB 7331 规定的要求。5.1 大田用种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和其他检测项目应符合 GB 18133 规定的要求。5.2 6 大田用种繁殖技术 大田用种种薯来源 6.1 符合GB 18133中规定的原种。繁殖基地选择 6.2 选择海拔1000 m以上、气候冷凉、地势平坦或山坡中上部地块,近三年未种过马铃薯或茄科植物,繁殖田集中连片,500 m之内没有种植茄科作物或十字花科作物,土壤疏松透气、肥力均匀、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按照GB 15618-2018要求执行。整地、施肥 6.3 6.3.1 整地 秋冬深耕40 cm以上,晒

    6、20 d30 d后,把土整细整平,开腰沟、厢沟、围沟,起垄;垄距(垄底宽)70 cm,垄高30 cm35 cm。6.3.2 施肥 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120 kg150 kg或农家肥1500 kg2000 kg,配施不含氯离子的高浓度复合肥(以N2o5:P2o5:K2o=15:8:17为宜)40 kg50 kg,并将防地下害虫药(二嗪磷、辛硫磷)与底肥拌匀后,播种时一起施入。肥料施用符合NY/T 496的规定。种薯处理 6.4 6.4.1 选种 选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单薯重20 g50 g的脱毒原种。6.4.2 种薯催芽 播前40 d取出种薯,摊放于15 18、有散射光的室内催芽,催芽期间经

    7、常翻动。待芽出齐后,置于通风、干燥、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壮芽,小芽变绿后播种。6.4.3 种薯切块 30 g以下的小薯整薯直播;超过30 g的种薯切块播种,每块至少带1个2个芽。严格切刀消毒,每切一个块茎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消毒一次。6.4.4 种薯消毒 用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薯重量的0.3%,晾干待播。播种 6.5 DB 4203/T 2142022 3 6.5.1 播种时间 1月中下旬至3月初,选晴天进行。6.5.2 播种方法 以单垄单行种植,播种时,先在垄上开沟,沟深15 cm20 cm,株距20 cm25 cm。种薯摆好后,在两个薯块之间施肥,再盖土成垄。禁用地

    8、膜覆盖。6.5.3 播种密度 3500株/667 m25000株/667 m2。田间管理 6.6 6.6.1 中耕、除草、培土 幼苗50%顶土时浅锄一次,深2 cm4 cm;苗齐后深锄一次。株高10 cm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培土高度5 cm;第二次培土在现蕾期进行,培土高度15 cm。结合中耕培土,人工除草2次3次。6.6.2 控制株高 在现蕾前后,喷施500 ppm1000 ppm矮壮素或100 ppm150 ppm多效唑溶液1次2次,保持植株高度60 cm为宜。6.6.3 水分管理 适时灌水,结薯至膨大期保持田间持水量65%75%。6.6.4 追肥 视苗情适当追肥,结合中耕松土叶面喷施0.2

    9、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肥料施用符合NY/T 496中的规定。6.6.5 除病杂株 在幼苗期、现蕾至开花初期、收获期分3次除病杂株,连同薯块一起带出田间集中深埋式烧毁或拌入生石灰杀菌,病穴处施入相应防治药剂。病虫害防治 6.7 6.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农药施用应符合GB/T 8321中的规定。6.7.2 早疫病、疮痂病、地下害虫 按照NY/T 2383-2013规定执行。6.7.3 晚疫病 马铃薯苗出土后30 d45 d用80%代森锰锌,每隔7 d喷施一次,连喷三次预防。若发现有晚疫病发生,选用霜脲锰锌、银法利(氟菌霜霉威)、增威赢绿、抑快净(噁酮霜脲氰)、

    10、嘧菌酯中的一DB 4203/T 2142022 4 种治疗剂与代森锰锌一起,于晴天上午或下午喷施;每间隔7 d左右喷施一次;一般生育期间喷药5次6次,交替用药。6.7.4 细菌性病害 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可用2%中生霉素或6%春雷霉素或20%噻菌铜等铜制剂进行喷雾防治,连续喷药3次4次,每次间隔7 d10 d。6.7.5 蚜虫 每667 m2插挂1张黄板,并根据虫口密度适量增加黄板数量。在发生期喷施苦参碱、吡虫啉、吡蚜酮、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每周喷1次,连续喷施2次3次,各种防蚜药交替使用。收获 6.8 6.8.1 收获时期 当马铃薯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达三分之二时,开始收获。6.8.2 收获

    11、方法 收获时防止机械损伤和暴晒,边挖边捡,按规格装袋并加挂标签,注明品种名称、种薯等级、数量、产地和生产日期。贮藏 6.9 6.9.1 预贮 种薯收获后预贮15 d20 d,淘汰病、烂、伤、杂及畸形薯,按大小分级。6.9.2 消毒 用甲醛熏蒸、撒生石灰、喷杀菌剂等方式对贮藏库进行消毒;同时用杀菌剂对种薯进行消毒,待药液晾干后入库。6.9.3 贮藏 用网袋分装入库,按品种、级别、规格堆垛码放,贮藏量为库容量的2/3。贮藏温度控制在2 4,相对湿度80%90%为宜,并保持通风和清洁卫生。种薯质量检验 6.10 生产基地田间检查、块茎检验和库房检查,符合GB 18133中的规定。7 档案管理 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生产投入品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范围、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收获和生产检验情况。生产记录保存两年。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3 T 214-2022 马铃薯种薯大田用种繁殖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