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01 T 676-2023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及管理规程.pdf

    • 资源ID:1554295       资源大小:2.27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1 T 676-2023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及管理规程.pdf

    1、ICS 13.30.40CCS J 884201武汉市地方标准DB 4201/T 6762023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及管理规程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cod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station 2023-06-09 发布 2023-07-09 实施 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201/T 6762023 I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体要求.2 5 转运站运行维护.2 6 转运站日常管理.4 7 环境保护、监测与安全、应急管理.5 8 管理考核.

    2、6 附录 A(资料性)转运站考核评价内容 .7 DB4201/T 67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环境卫生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振华、李 文、罗 毅、丁瑛韬、汤建化。DB4201/T 6762023 1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及管理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维护和相关管理的规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转运站。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

    3、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CJJ 109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T 516 生活垃圾除臭剂技术要求 CJJ/T 156 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 DB 4201/T 668 武汉市智慧城管环境卫生基础数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4、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生活垃圾转运站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station 为提高生活垃圾运输效率而在生活垃圾产生地至生活垃圾处理场/厂之间所设置的生活垃圾中转场所,以下简称“转运站”。3.2 垃圾收集车 municipal solid waste collecting truck 用于收集生活垃圾的车辆。3.3 垃圾运输车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truck DB4201/T 6762023 2 将生活垃圾从转运站运往处理处置场所的车辆。4 总体要求 转运站应由运营单位承担管理责任,按照规定作业班次运行,并安排人

    5、员 24 小时值守。4.1 转运站应根据转运规模设置管理员和操作员。4.2 转运站运行应制定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制度、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和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应急4.3 预案、节能减排制度等。进入转运站的垃圾应是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物、医疗垃圾和其他危险废物等不属于4.4 转运站服务对象的固体废物不应进入转运站。具备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综合转运功能的转运站,应分区独立运行。具有分类转运功能的转运站,各类垃圾应分类转运。进入转运站的已分类垃圾不应站内混装混运。4.5 转运站在转运过程中应做到垃圾不落地,减少垃圾裸露时间。4.6 5 转运站运行维护 一般要求 5.1 5.1.1

    6、 管理员和操作员应经过安全及相关职业培训,持环卫部门认可的上岗证上岗。5.1.2 进站垃圾应登记其来源、重量、运输车辆信息等,车辆信息包括所属单位、车辆型号特点、载重、所运垃圾来源及性质等。5.1.3 计量设备的信息记录应完整、清晰、及时、准确。5.1.4 卸料时通风、除尘除臭系统应同时运行。5.1.5 应按工艺要求装箱、换箱,不应超重、超高。5.1.6 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等相关规定。5.1.7 转运站运行过程中不应产生噪声、污水、臭气和垃圾等二次污染。5.1.8 转运站工作人员应制定供电、电气、照明设备,通信管线,避雷、防爆装置,消防设施,站内交通、警示标志,给水排水

    7、、除尘除臭等设施设备的定期运行维护计划,并符合消防、安全、环保等相关规定。5.1.9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检查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修复,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5.1.10 转运站应建立各种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技术档案,并应规范管理各种运行、维护、监测记录。计量 5.2 5.2.1 转运站地磅前后方应设置警示标志,前方应设置减速装置,并应保持完好。5.2.2 进站垃圾应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全部经过计量设备。5.2.3 计量设备应根据有关规定定期检定,检定的有效期应标于设备的明显位置。检定间隔时间不超过 1 年。5.2.4 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做好记录、备份、报送等工作;应定期检查

    8、维护计量设备,保证计量设备正常工作;若计量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修复,影响计量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元器件发生故障修复后,还应向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修复过程中采用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计量统计,并有相应记录。DB4201/T 6762023 3 卸料5.3 5.3.1 卸料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卸料平台道路入口处设置减速标志;卸料时,无特殊情况,无关人员不在卸料平台上停留;当卸料装置损坏时,停止卸料作业;卸料完成后检查车辆尾部,清理夹杂、悬挂在车辆上的垃圾;定时对卸料区域地面进行冲洗消杀,卸料平台采取有效的污水导排措施,保持地面清洁。5.3.2 垃圾收集车应按指定路线到达

    9、卸料区域,服从工作人员的调度,将垃圾卸入卸料装置。5.3.3 垃圾收集车卸料完毕应及时退出卸料作业区。5.3.4 垃圾卸料设备的维护保养应重点针对各传动部件和连接部件。压缩、装卸5.4 5.4.1 压缩操作时,应有锁紧装置或限位装置,保持填装压实机与受料容器结合部位密封良好,卸料与填装压实动作协调。5.4.2 液压动力系统应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应检查液压油箱油位、油温、油泵等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噪音、压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5.4.3 电气自控系统应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应检查软件控制运行状况以及电路和电器设备过热、断电、通讯中断等故障。不应用水直接冲洗电气自控系统油泵电机、电磁阀、行程开关等

    10、电气设备。5.4.4 转运容器装满后,应将容器封板关好。作业人员应定期维护箱体推拉机构,发现故障及时维修。运输5.5 5.5.1 转运站站区的交通组织应符合设计要求,保障人流、物流顺畅和交通安全。5.5.2 垃圾运输车装载量不超出垃圾转运集装箱额定量,垃圾运输车辆不超载行驶。5.5.3 进出站区的车辆应服从转运站管理指挥调度,站内垃圾收集车与垃圾运输车行驶路线应避免相互干扰,保证交通安全。5.5.4 垃圾收集车应按规定的线路驶入卸料区域,及时卸料驶离;垃圾运输车应按规定的线路将垃圾运送至站外处理场。5.5.5 垃圾收集车和垃圾运输车运输过程中应密闭,无抛洒滴漏。二次污染控制5.6 5.6.1

    11、污水收集与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站内加强雨污分流设施管理,保持污水收集系统功能完好,配备专职运行操作和管理人员;污水收集、处理作业人员定期巡查,做好运行状维护记录。5.6.2 通风、除尘除臭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通风、除尘除臭系统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说明书安排专人进行维护保养,保持设备运行完好;臭气排放及除臭药剂分别符合GB 14554和CJ/T 516的规定;除尘除臭设备能有效控制臭气不造成二次污染。5.6.3 消杀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DB4201/T 6762023 4 灭蝇、灭鼠药物按危险品规定管理;消杀人员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后方可进行药物配制和喷洒作业;消杀人员按照药物喷洒操作规程作业。6 转运

    12、站日常管理 一般要求6.1 6.1.1 站内建构筑物等基础设施应及时维护,地面硬化无破损,绿化区域无裸露。6.1.2 转运站作业应采取降噪措施,减少噪音污染。6.1.3 转运站应保持文明整洁的站容、站貌,进站垃圾应及时清运转运,每次收运作业完成后,应对站内进行清扫保洁与清洗,保持工完场清。6.1.4 转运站劳动定员要求每班次作业人员不少于两人,作业人员和转运站主管基本信息及岗位职责上墙。6.1.5 作业人员应做好转运站运行记录,转运站建立“运行工作日志及台账档案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垃圾进出站量、设备维护保养、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时间及故障时间、备品备件情况等。清洁作业6.2 6.2.1 转运

    13、清洁作业包括地面、墙面、屋顶、围墙、大门、门窗、排水沟与雨水篦子及主要设施设备等。6.2.2 主要设施和设备清洁频次不少于 1 次/天,质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站区(含场前道路)环境应整洁,无渗沥液、污水积存,无垃圾遗撒和明显扬尘,地面无污渍,无损伤、坑洼;站内墙面无灰尘、污渍等;围墙、大门、门窗表面无破损、灰尘、污渍;排水沟与雨水篦子无垃圾、污渍;卸料装置、压缩转运容器等表面无污渍、污垢等。6.2.3 垃圾收集、运输车辆和容器应密闭、干净整洁,无洒漏、垃圾外挂等现象。6.2.4 站内外每周至少进行 2 次消杀,夏季 5-10 月每天至少消杀 1 次,防止蚊蝇、鼠类等滋生。信息管理6.3 6.

    14、3.1 转运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及设施设备。6.3.2 转运站的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应与相关系统对接,生态环境信息采集应与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联网远程监控。转运站基础信息数据格式应符合 DB 4201/T 668 的规定。6.3.3 按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设施运行情况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作业量、工艺、技术、设备、人员、能耗、成本等方面信息。DB4201/T 6762023 5 7 环境保护、监测与安全、应急管理 环境保护、监测 7.1 7.1.1 厂界噪声限值应根据区域环境质量要求符合 GB 12348 相关规定。7.1.2 厂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15、、二氧化硫允许浓度应符合 GB 14554 的规定。7.1.3 厂界恶臭污染物硫化氢、氨气应符合 GB 16297 的规定,臭气浓度应符合 GB 14554 的规定,厂区(含厂前道路)及厂外 500 米内无明显臭味。7.1.4 垃圾卸料、压装等作业应开启通风、除臭系统,垃圾卸料、压装、引桥等作业空间应全密闭且负压运行。7.1.5 环境监测应按 CJJ/T 156 附录 A 的要求执行。安全管理 7.2 7.2.1 转运站运营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操作和管理人员安全与卫生管理规定。执行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安全运行管理预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7.2.2 转运生

    16、产作业过程安全卫生管理应符合 GB/T 12801 的有关规定,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运行安全,避免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7.2.3 生产作业区不吸烟,不酒后作业,带火种车辆不进入作业区,站区内应设置明显防火标志。7.2.4 应在关键区域设置监控探头,定期对全站进行安全检查,并能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或安全专业监察部门的安全检查记录。7.2.5 运行人员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该区域作业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佩戴防护用具。7.2.6 在事故易发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GB 2893 和 GB 2894 的要求设置醒目、齐全、规范的指示牌和安全警示标志。填装、起

    17、吊、倒车等工序和工位的相关设施、设备上应设置警示标志和(或)报警装置。装卸料工位应根据垃圾收集运输车辆或装载容器的规格尺寸设置导向定位装置、倒车限位装置及报警装置。7.2.7 转运容器在开启、装料和关闭过程中,容器后面不站人。垃圾运输车及转运容器出站时,应密闭完好。启动电气设备、维修机械设备时应遵守 CJJ 109 中 2.1.6 和 4.1.8 的相关规定。7.2.8 应为职工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及劳保用品。应急管理 7.3 7.3.1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制度。转运站应制定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

    18、件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并配备应急处置设施设备。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应有实施记录。7.3.2 转运站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启动条件、体系职责、应急准备、预警预报、应急响应等内容。7.3.3 转运站运营单位应根据上级管理部门要求以及自身实际,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宣贯、培训以及演练。7.3.4 对损毁建(构)筑物中的生物性污染物、传染性污染源和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特种垃圾,应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分离后分流,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及时单独密闭转运、处理。DB4201/T 6762023 6 7.3.5 应急状态下征用社会车辆运输生活垃圾时,应进行必要的改装、改造、加固,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及

    19、时清洗消杀。7.3.6 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时,2 小时内向转运站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调查处理。患有法定传染病的现场作业人员应及时隔离,并由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处置。7.3.7 应建立区域性的多种产生源废物协调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因医疗垃圾等废物混入导致的交叉污染。7.3.8 应急处置设施设备应建立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包括设施设备位置、数量、实际处理能力以及转运工艺流程等内容,并应及时更新,定期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8 管理考核 管理要求 8.1 8.1.1 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健全完善圾转运站管理工作机制与制度,实施转运站转运全过程、管理区域全

    20、覆盖的监督考核评价,提高转运站安全环保运行整体服务水平。8.1.2 转运站运营方应对照制度,对所运营管理的转运站运行、维护、安全等进行自查。8.1.3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投诉问题,应及时调查、核实、处理,按规定向当事人反馈调查处理结果。8.1.4 在线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配备有环境监测、视频监控、工艺运行在线监控系统的,按相关要求与市级监管系统互联互通;执行在线监控系统运行保障与管理手册,不擅自拆除、闲置、更换、改动在线监测仪器及其信息接入、传输设备,做好在线监控系统现场运行与维护的工作,保证在线监控系统的安全正常使用。考核要求 8.2 8.2.1 转运站宜定期自行考核评价,并符合上级管理

    21、部门要求,考核评价内容可参照附录 A 执行。8.2.2 转运站监督考核结果和自评结果均为上级管理部门对下级管理部门、地方管理部门对管理运营方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总体结果的一部分。DB4201/T 6762023 7 附录A(资料性)转运站考核评价内容A.1 转运站考核评价内容可参考表 A.1。表 A.1 转运站考核评价内容 项目 分项 要素 要素评价内容 分值 生产运行(55)转运工艺(30)转运设备(16)按工艺要求配置设施和设备,并建立设施设备台账,台账完整、清晰、及时、准确 3 工艺设备配备含有操作、维修和保养内容的手册 2 设备按工艺要求运行 3 设备完好,外观整洁,正常运行 2 主要工

    22、艺设备有运行记录,记录完整、清晰、及时、准确 2 主要工艺设备及时做好维修维护,有维修维护记录,记录完整、清晰、及时、准确 2 建构筑物等基础设施及时维护,无破损、脏乱等现象 2 转运作业(14)有运行管理手册、运行日志、生产岗位日志、设备故障和维修记录 2 在卸料平台,有序卸料,有指挥人员或设置有自动指挥系统 2 按工艺要求将垃圾装箱、换箱,无超高、超重现象 3 分选后垃圾密闭存储 2 垃圾收集车、垃圾运输车及集装箱干净整洁,无破损、脱漆、锈蚀等现象 2 垃圾运输车密闭运输、无垃圾飞扬、无渗滤液遗洒、无垃圾粘挂等现象 3 除尘除臭工艺(18)除臭除尘设备配备(9)设有臭气控制系统,且设备完好

    23、 5 设有喷雾降尘、料仓密闭系统,且设备完好 4 除臭除尘设备运行(9)除臭系统按工艺要求有效运行,且有运行记录,记录完整、清晰、及时、准确 5 降尘系统按工艺要求有效运行(雨季可根据生产现场情况暂停除尘喷洒措施),且有运行记录,记录完整、清晰、及时、准确 4 清洁消杀(7)垃圾清运(2)进站垃圾当日清运完毕,不堆积过夜 2 站区消杀(1)消杀(蚊、蝇、鼠等)措施有效,且有实施记录 1 站区清扫(4)每日作业完毕及时冲洗站区地面 2 站内道路及站内环境干净整洁,道路无明显破损及坑洼,无渗沥液及污水积存、无明显扬尘、无垃圾遗撒、无构建筑物脏乱等现象 2 环境保护(30)环境监测(21)在线监测(

    24、6)在线臭气监测设备运行良好 3 在线臭气监测数据记录完整、清晰、连续 3 第三方监测(6)监测第三方有相应资质,并按标准开展环境监测,出具监测报告 6 监测达标情况(9)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 污水按要求排放 3 站界噪声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 DB4201/T 6762023 8 表 A.1 转运站考核评价内容(续)项目 分项 要素 要素评价内容 分值 环境保护(30)环境质量(9)大气环境质量(9)站外邻接道路无明显臭味 3 站内及车间应无明显扬尘 3 站界应无臭味 3 安全应急(15)安全(9)发生安全事故为 0 分 安全生产(7)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齐全 1 设施内部定期

    25、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1 有设施设备安全橾作规程 0.5 有安全橾作规程培训记录 0.5 操作人员有安全橾作的考核记录 0.5 特殊作业岗位人员有相应的上岗证 1 事故易发地点设置有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关键区域设置有监控设备 0.5 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及劳保用品 0.5 定期对避雷、消防等安全装置进行安全性检测检查,并有记录 0.5 卸料平台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划定安全区域,禁止进入;(2)作业区域有安全员,安全员佩戴相应标识,负责指挥车辆作业;(3)卸料车辆经安全员同意后方可倒车卸料;(4)倒车卸料时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不在卸料仓门附近停留。1 劳动保护(2)有粉尘、异味、有毒有害气体的封闭作业场所,有送新风和排风措施,并有效运行。新风吸入口设置在露天空间。2 应急(6)预案制定(3)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以及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 3 预案有效实施(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如遇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并有实施记录。3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1 T 676-2023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及管理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