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01 T 471-2015 大规格食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4123       资源大小:713.9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1 T 471-2015 大规格食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pdf

    1、ICS 65.150 B 52 武 汉 市 地 方 标 准 DB4201DB 4201/T 4712015 大规格食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2015-04-20 发布 2015-05-20 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4201/T 471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武汉市水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艾桃山、丁桂珍、魏朝辉、喻运珍、张生元、周裕和、李远国、唐永国、徐志强、张立强、周伟东、魏丽英 DB

    2、 4201/T 4712015 1 大规格食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大规格食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池塘、蟹种放养前的准备、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病害防控及捕捞的技术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池塘养殖雌重 125 g/只、雄重 150 g/只的河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26435 中华绒毛蟹 亲蟹、苗种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河蟹、蟹苗引用GB/T 26435 的定义。4 养殖池塘 4.1 场地的选择 应符合相关要求的规定。4.2 水源与水质 水源应符合GB 11607 的规定,养殖用水符合NY 5051 的规定。4.3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 0.67 ha1 ha左右,池埂面宽大于 200 cm,坡比 1:31:4,以东西向、长方型为宜,水深 120 cm150 cm,池塘内沿周挖“回”形沟渠,池中挖“田”或“井”形沟渠,蟹沟宽 300 cm500 cm,沟深 40

    4、cm50 cm,蟹沟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1/31/5 为宜。4.4 池塘的进排水系统 池塘的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设在池塘对角或对边,用大于 60 目密网围住。4.5 池塘的土质、淤泥 DB 4201/T 4712015 2 池塘底质以壤土为宜,沙底池塘不宜饲养河蟹,池塘淤泥厚度控制在 10 cm20 cm左右。5 蟹种放养前的准备 5.1 池塘的清整 放养前,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修整池塘边坡和进、排水口。然后曝晒 2030 天,翻耕并施用经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 30 kg/亩50 kg/亩。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 的要求。5.2 池塘防逃设置 防逃设置应符合相关要求的规定。5

    5、.3 池塘的清塘 12 月底至 1 月初开始进水,以覆盖全部池底为宜。用茶粕或生石灰消毒为宜,茶粕用量为 13 kg/亩(水深 20 cm);生石灰用量为 70 kg/亩80 kg/亩(水深 10 cm左右)。5.4 水草种植 5.4.1 草种的种类 池塘种植的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主体,辅以伊乐藻、苦草(或黄丝草、金鱼藻)。5.4.2 水草的布局 轮叶黑藻种植在池塘的浅水区域,种植面积应达池塘面积的 3/55/5;苦草(或黄丝草、金鱼藻)既可与轮叶黑藻间种,也可单独种植在沿池塘边的蟹沟的深水区域,种植面积可达池塘面积的宜1/5 左右;伊乐藻以条状种植,间距 2 m3 m,可沿池塘的长边种植3 条5

    6、 条,水草种植布局见附录A。5.4.3 水草种植方法见附录 B 6 苗种的放养 6.1 蟹种选择 6.1.1 蟹种质量 蟹种规格以 100200 只/kg为宜,质量应符合GB/T 26435 的规定。6.1.2 放养时间 宜在当年 12 月至翌年3月初,选择晴朗天气放养。6.1.3 放养密度 以 600900 只/667 m为宜。6.1.4 蟹种放养 在放养前,应先将蟹种连同网袋在池塘水中放置1min左右,提起搁置 2 min3 min,如此反复 2 次3 次,再将蟹种分开轻放到浅水区或水草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进入暂养区。DB 4201/T 4712015 3 6.2 蟹种暂养 6.2.1 原

    7、塘暂养 在成蟹养殖塘使用网目1cm的网布,构建隔断、防逃设施。暂养面积占总面积的 20%30%。暂养区种植伊乐藻。6.2.2 分塘暂养 设立专门的蟹种暂养池,构建隔断、防逃设施。6.2.3 暂养时间 原塘暂养至 5 月中旬前后,待暂养区外水草长至 40 cm左右时撤掉围栏;分塘暂养至 5 月中旬前后,待成蟹池水草长至 40 cm左右时进行移苗。暂养期间水温达到 5 以上时应开始投喂。暂养完后的规格 20只/kg60只/kg。6.3 套养品种与数量 套养品种的规格与数量见表1。表 1 套养品种的规格与数量 品种 花鲢 白鲢 鳜 黄尾鲴 青虾 规格 100250(克/尾)100250(克/尾)61

    8、0(厘米/尾)3050(克/尾)抱卵虾 数量(尾/667m2)3080 1020 1525 50 11.5kg/667m2 7 养殖管理 7.1 投饵管理 7.1.1 饲料种类 包括海水冰鲜鱼或淡水冰鲜鱼、螺蛳等动物性饵料,小麦、玉米、南瓜、土豆、饼粕等植物性饲料,以及河蟹专用配合饲料。饲料卫生指标应符合GB 13078,安全限量应符合NY 5072 的规定。7.1.2 投饲原则 采用“荤素搭配,两头精中间粗”的投喂原则,即春、秋季节以动物性饵料或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饵料,夏季以植物性饵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饵料。7.1.3 投饵方法及投饵量 视水草、天气、水质等因素决定投食节律,水草生长良好

    9、,全年可投喂高蛋白的冰鲜鱼类、配合饲料等,促进其生长发育。日投食量按河蟹体重计算,冰鲜鱼按 5%7%,配合饲料按 1%3%计算。宜在无草区投喂,或低矮的水草区定点或呈条状投喂。阴雨低温期、暴雨前后、高温期减食或停食;蜕壳期减食;水质恶化减食;河蟹上岸减食或停食。7.2 日常管理 DB 4201/T 4712015 4 7.2.1 常规管理 勤巡塘,勤记录。坚持“五查”,一查水位水质变化情况;二查河蟹生长摄食活动情况;三查防逃设施完好程度;四查塘埂、涵闸有无破损、渗漏情况;五查病害、敌害情况。7.2.2 水草养护 及时刈割水草,合理调节水位,合理施肥。一般水位以水草顶端离水面1015cm为宜。5

    10、月份后,根据季节、水质和螃蟹脱壳情况,每隔 15 天20 天施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用量为 3 Kg/亩,禁止施用含氮肥料。7.2.3 水质养护 定期加注新水,水位相对稳定,水位以水草顶端离水面 10 cm15 cm为宜。一般浅水区水位在 4 月份控制在 10 cm20 cm,5 月份 20 cm50 cm,6 月份 50 cm80 cm,7 月份80 cm100 cm,8 月份 120 cm150 cm,9 月份 100 cm120 cm。定期轮流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每 7天10 天 1 次。7.2.4 底质养护 定期使用片剂或颗粒过氧化物水质改良剂,一般每月 2 次,高温季节 7 天

    11、10 天 1 次;定期使用芽孢杆菌,15 天20 天 1 次,高温期 10 天15 天 1 次。7.2.5 脱壳期的管理 在集中脱壳前 3 天5 天,按 3 g/L的剂量施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脱壳期减食,脱壳后 3 天5 天后加大投食量。8 病害防控 8.1 预防措施 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预防方法,可采取以下措施:清淤消毒要彻底;苗种选择要健壮;合理种植水草;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保持PH值在 8.0 以上;定期施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用量为3Kg/亩。8.2 防治措施 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执行NY 5071 标准。9 捕捞 9.1 捕捞时间 捕捞时间宜在

    12、 10 月中下旬至 11 月 底。9.2 捕捞方法 DB 4201/T 4712015 5 前期在池塘中设置地笼进行捕捞或利用河蟹夜晚上岸爬行的习性徒手捕捉,后期排干池水进行捕捉。9.3 商品蟹暂养 河蟹捕起后应放入暂养箱中,用清水暂养 1 天2 天。暂养期间,可适量投喂玉米。DB 4201/T 4712015 6 A A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池塘中水草种植布局 DB 4201/T 4712015 7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水草的种植方法 B.1 轮叶黑藻的种植 B.1.1 原塘再生 栽种过轮叶黑藻的池塘,当年 9 月份应检查轮叶黑藻分布区域和数量,一般 2 棵/m以上营养体在次年的 3

    13、 月中旬加水 10 cm20 cm即可长出新芽。B.1.2 播种营养体 在 3 月下旬或水温高于 15 时,按行、株距 100200 cm,每穴 3 粒5 粒种子埋入泥中,种子用量为 1 kg1.5 kg/亩。B.1.3 扦插点播 在 4 月中下旬,将轮叶黑藻草茎切成长 10 cm左右的茎节,每10根左右为一束,插入泥中,行、株距为 100 cm 200 cm,及时加水至 10 cm20 cm。B.2 伊乐藻种植 扣蟹暂养池按“井”字形点种,一般行距 100 cm150 cm,间距 200 cm300 cm。待草成活后,逐渐加水,以浸没水草顶端 10 cm为宜。成蟹池清塘消毒 7 天10 天后,直接移栽鲜草,将草茎切成 15 cm左右,10 株左右为一束,按行、株距 300200 cm种植在轮叶黑藻空白区,待草成活后,逐渐加水,以浸没水草顶端 10 cm为宜。B.3 苦草种植 3 月中上旬水温达 10 以上时种植,将苦草种子用水浸泡后,拌湿润粘土沿池周播撒,种子用量为 0.3 kg/亩0.5 kg/亩。_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1 T 471-2015 大规格食用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