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01 T 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4114       资源大小:573.1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1 T 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pdf

    1、ICS 65.150 B 52 武 汉 市 地 方 标 准 DB4201DB 4201/T 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2015-04-20 发布 2015-05-20 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4201/T 4702015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市佳恒水产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凯、高银爱、王青云、夏儒龙、罗峰、朱思华、程颖红、李波、郑翠华、王辉。DB 4201/T 4702015 1

    2、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亲鱼来源与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鱼病防治及苗种运输的基本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武汉地区赤眼鳟的苗种人工繁育,其它地区亦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361-2010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 5051-200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3、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2012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75-2006 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3 环境条件 3.1 繁育场地的要求 应符合NY 53612010 的规定。3.2 水源与水质 3.2.1 水源 水源符合GB 11607 的规定,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2.2 水质 养殖用水符合NY 50512001 的规定。其中水质适宜透明度为 30 cm40 cm,pH值为 7.08.5,溶氧量4 mg/L。4 繁殖设施 应符合相关要求的规定。5 亲鱼培育 5.1 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 D

    4、B 4201/T 4702015 2 池塘条件及准备按SC/T 1008-2012 规定执行,面积 5667 m为宜。每口池塘有进、排水系统,分别位于池塘对边或对角,且操作方便。每口鱼池要求每 5667 m配备 1 台 1.5 KW的增氧机。5.2 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5.2.1 来源 亲鱼来自连通长江的湖泊水域或长江野生赤眼鳟原种,也可选自人工养殖群体。5.2.2 亲鱼选择 选择体格健壮,无伤无病,鳞片、鳍条完整,无畸形,年龄 2 龄4 龄,雌鱼体重不小于 0.5 kg/尾,雄鱼体重不小于 0.3 kg/尾的个体作亲鱼。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 1:11.5。根据距离远近和运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

    5、,如空运、活鱼车等,尽量减少对鱼的损伤。5.3 亲鱼的放养 5.3.1 放养前的准备 5.3.1.1 清整池塘 排干池水,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曝晒池底,杀灭病原。5.3.1.2 池塘消毒 亲鱼放养前对培育池塘消毒,使用的药物符合NY 5071-200 2的规定。采用干法清塘(水深 20 cm)或带水清塘(水深 1 m)。干法清塘用生石灰 75 kg/667 m,带水清塘 150 kg/667 m。或用茶粕(饼),带水清塘用量为 40 kg/667 m50 kg/667 m。5.3.2 放养方法 5.3.2.1 放养时间 亲鱼的放养最好在当年 11 月与翌年 2 月份之间。野生亲鱼的收集时间在

    6、11 月12 月进行。5.3.2.2 驯养 野生亲鱼需搭建食台,进行人工驯食,以浮性颗粒饲料为主。5.3.2.3 放养密度 池塘放养量以每 667 m不超过 150 kg200 kg为宜。每 667 m可搭配 30 尾50 尾鲢鱼,规格100 g/尾左右,花鲢 10 尾20 尾左右,规格 100 g/尾左右。5.3.2.4 雌雄配比 雌雄混养,配比 1:11.5。5.3.3 投饲 5.3.3.1 饲料 饲料安全可靠,要求应符合NY 5072-2002 的规定,要求以膨化颗粒料为主,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30%。5.3.3.2 强化培育 DB 4201/T 4702015 3 3 月中旬以后,需进行

    7、亲本强化培育。采用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 40%)与大麦混合的方式进行投喂,并搭配投喂少量的青饲料(如绿萍、轮叶黑藻或鲜嫩的黑麦草等)。5.3.3.3 投饲方法 采用“四定”方法投喂。每天上午 9:0010:00 和 16:0017:00 各投喂一次,投饲在固定的食台内。日投饲量:3 月4 月为亲鱼重量的 3%5%,5 月9 月为 5%8%;1 0月11 月为 2%4%,上午投饲量占 30%35%,下午投饲量占 65%70%。催产前 2 d3 d停止投饲。5.3.4 日常管理 5.3.4.1 巡塘管理 培育池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吃食情况,并认真做好日常管理记录。5.

    8、3.4.2 水质管理 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培育期间每 10 d冲注新水一次,换水量为总量的 1/51/4,保持溶氧在 4 mg/L以上,透明度 30 cm左右。产前半个月随着水温升高和亲鱼摄食量的增加,每天上午冲水一次,刺激亲鱼性腺发育成熟。6 人工繁殖 6.1 繁殖季节与水温 繁殖季节以 4 月7 月为宜;繁殖水温为 22 28,适宜水温为 22 26。6.2 亲鱼选择 选择性成熟好的亲本进行催产,在生殖季节,性成熟好的个体,腹部稍稍膨大,用手触摸雄鱼胸鳍有明显的颗粒棘突状珠星,轻压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体表无明显的追星,但腹部显著膨大且柔软,翻转鱼体,见生殖孔红肿,其卵巢轮廓明显、柔软

    9、。6.3 配组 人工授精:雌雄配组比例 1:1;自然受精:雌雄配组比例 1:1.5。6.4 催产 催产药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马来酸地欧酮(DOM),激素配伍剂量为 3 gLRH-A2+3 mg DOM和 1200 IU HCG+3 g LRH-A2,采用一针注射法,根据鱼的成熟度与水温状况,效应时间 7 h12 h。6.5 授(受)精 6.5.1 人工授精 亲鱼注射激素后,将雌雄分开,分别放在产卵池内网箱中用微流水刺激,达到效应时间后,开始人工挤卵授精。操作时,擦干鱼体和器皿,防止水及杂物混入。采卵后,随即采精于盛卵的器皿中,并加入适量

    10、等渗液,用羽毛快速搅拌1min,使精、卵充分接触,随后放入环道或孵化槽中浮化。DB 4201/T 4702015 4 6.5.2 自然受精 注射激素后,将亲鱼放入圆形产卵池,用流水刺激,让其自然交配产卵。产卵后受精卵自流进入孵化环道或孵化槽。6.6 孵化 6.6.1 放卵密度 孵化环道:放卵密度(1.51062.5106)粒/m3;孵化槽:放卵密度(1.01061.5106)粒/m3;孵化桶(缸):放卵密度(1.01061.5106)粒/m3;6.6.2 孵化管理 6.6.2.1 水流速度 水流控制在 10 cm/s30 cm/s范围内,以卵在孵化器中随水流进行悬浮转动为宜,保持水位稳定。6.

    11、6.2.2 温度 孵化适宜水温 25 28。如水温骤降,可人工升温。6.6.2.3 溶氧 孵化池溶氧应大于 5 mg/L以上,溶氧不足时,人工增氧。6.6.2.4 日常管理 及时清洁过滤纱网,保证水流通畅。6.6.3 孵化时间 在 23 25 条件下,脱膜时间为 29 h30 h。6.6.4 鱼苗收集 鱼卵脱膜后经 2 d3 d,出现腰点,能平游,即可转出孵化器,进行鱼苗收集。7 鱼苗培育 7.1 池塘条件 鱼种培育池面积 5667 m10667 m;进排水方便,淤泥厚度 20 cm30 cm。7.2 放养前的准备 按SC/T 1008-2012 规定执行。7.3 鱼苗放养 鱼苗下塘前,在集苗

    12、箱中,投喂煮熟的蛋黄浆,每 10 万尾鱼苗1个蛋黄,10 min15 min后过数放入池中。DB 4201/T 4702015 5 同一池塘放养同一批孵化的鱼苗(水花),放苗前应试水,水温差不超过2,确保鱼苗进塘安全。放养密度为 20 万尾/667 m30 万尾/667 m。7.4 饲养管理 7.4.1 饲料种类 豆浆(黄豆、豌豆、冷榨豆粕等磨成的豆浆,以黄豆最好)。7.4.2 饲料质量 符合NY 5072-2002。7.4.3 投饲量 投喂量根据放养密度和水质肥瘦灵活掌握。鱼苗下塘后日投饲量为 2 kg/667 m3 kg/667 m黄豆浆,一周后增加到 4 kg/667 m5 kg/667

    13、 m。7.4.4 投饲时间 按 5.3.3.3 执行。7.4.5 投饲方法 鱼苗下塘后前 10 d,每天泼洒豆浆 2 次,根据鱼苗在池中的分布规律,先沿塘边泼浆,后满塘泼洒,使全池中鱼苗均能吃食。10 d后逐步减少豆浆的使用量,增投豆粕粉与面粉,逐步过渡到投喂膨化配合饲料,投饵量以 30 min基本吃完为好。7.4.6 日常管理 按SC/T 1008-2012 的规定执行。8 鱼种培育 8.1 池塘条件 按 8.1 规定执行。8.2 放种前的准备 按SC/T 1008-2012 规定执行。8.3 放养方法 鱼种下塘前用 3%5%的食盐水浸泡 5 min10 min消毒,杀灭各种病原体。夏花放养

    14、密度 1.0 万尾/667 m1.5 万尾/667 m。8.4 饲养管理 8.4.1 饲料种类 浮性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占30%以上),粒径为 0.5 cm1 cm。8.4.2 饲料质量 符合NY 5072-2002。DB 4201/T 4702015 6 8.5 投饲方法 池塘根据面积大小装置1台2台投饵机。夏花入池后经过 3 天5 天驯食后,即可定点投喂。每天上午 8:309:00,下午 4:004:30 各投喂一次,投喂量是鱼体重量的 5%左右,投喂量还应根据天气情况、水温等具体安排。根据赤眼鳟杂食性偏植食性的习性,每隔一周投喂一次浮萍。8.6 日常管理 按SC/T 1008-2012

    15、的规定执行。9 病害防治 防治药物的使用和休药期按NY 5071-2002 规定。苗种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见表1。10 运输 10.1 运输前准备 鱼种运输前 1 d,停止喂食,让鱼苗排空粪便;拉网后,长途运输前应吊箱 4 h8 h,彻底排空肠胃。10.2 运输方法 运输方法应符合SC/T 1075-2006 的规定 表1 赤眼鳟常见的病害与防治方法 病名 流行季节与条件 症状 防治方法 车轮虫、斜管虫病 初春、初夏、在水温 2528,阴天多雨天气易发生病。食欲差、体色发黑、粘液增多、鳃部附着淤泥。(1)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每立方水体 0.7g;(2)车指净杀灭(按说明使用)

    16、。指环 虫病 在水温 2025时高发,尤其持续阴雨天气后更为常见。体质消瘦、体色发黑,体表及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贫血。甲苯咪唑溶液全池泼洒。水霉病 冬春和春夏之交季节高发。感染部位像棉絮一样的附着物,又称“白毛病”,严重时,感染部位呈现溃烂性损伤,形成大量死亡。(1)全池泼洒食盐和小苏打合剂;(2)全池泼洒亚甲基兰;(3)全池泼洒五倍子;(4)全池泼洒季铵盐与戊二醛合剂。细菌性烂鳃 发生在夏秋季节,每年的 7 月9月。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鳃组织呈斑块状腐烂,严重时表现出“开天窗”的现象。三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消毒,同时口服氟苯尼考、传媒三黄散、肝胆利康散、配合电解多维一个疗程。_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1 T 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confusegat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