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CCS B 314101郑州市地方标准DB4101/T 452022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2022-12-30 发布2023-03-30 实施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01/T 452022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保护范围.15 种植环境.26 生产技术要求.27 质量要求.28 试验方法.39 检验规则.310 包装、标志、贮藏、运输.311 生产档案.4附录 A(资料性)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保护范围.5附录 B(规范性)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生产技术要求.6DB4101/T 45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
2、/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郑州市经济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ZZTC0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郑州农机检测中心、郑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郑州市农业信息中心、郑州黄河鲤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站、郑州市生态环境局新郑分局、郑州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站、荥阳市园艺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全智、邢艳敏、侯莉、杨丹丹、秦水亮、赵利敏、曹玉巧、李慧敏、付晓、邢书青、杜浩、陈玉红、田雯、唐跃军、李冠伟、张玉涛、王志刚、鲁政、王文娟、王星奎、吴俊锋、高明现、刘明
3、、郭进涛、赵建波、许静。DB4101/T 4520221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种植环境、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藏、运输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新郑莲藕规定区域内莲藕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009.10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
4、B/T 5009.218水果和蔬菜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583莲藕NY/T 2103蔬菜抽样技术规范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SB/T 10893预包装鲜食莲藕流通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新郑莲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内生产的具有色泽洁白,藕支均匀,食用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纯净无渣、芳香甘醇等特征的莲藕。3.2节水栽培指通过采用能够保水、保肥的固定
5、设施(如砖混结构的贮土、蓄水池)生产的方式。4保护范围DB4101/T 4520222新郑莲藕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为新郑市和庄镇、八千乡、薛店镇、龙王乡、孟庄镇五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0-11354,北纬3416-3439,见附录A。5种植环境保护区地处北亚暖温带,四季转换分明,是较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土质为沙壤土,pH值6.57.5,土层厚度60 cm以上,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莲藕生长。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6生产技术要求见附录B。7质量要求7.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6、要求。表 1感官要求序号项目指标1外形顶芽完整、外形整齐,藕支均匀,藕表光滑,完整新鲜2粗度最大节段藕断面直径7 cm以上3色泽洁白4口感滑嫩爽口、清脆甘甜、纯净无渣、芳香甘醇5清洁度无霉烂变质,无病虫害,空腔无泥痕或其他污染物7.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表 2理化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还原糖(以葡萄糖记)/(g/100g)0.152蛋白质/(g/100g)1.03灰分/(g/100g)0.54粗纤维/(g/100g)1.05淀粉/(g/100g)3.06干物质/(%)207.3安全指标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DB4101/T 45202238试验方法8.1感官要求从供试样品中随
7、机抽取5根至10根(总节数不少于20节为宜)。采用目测的方法检验样品外形、色泽、清洁度;采用口尝的方法检验样品口感;用直尺逐一测量样品最大节段藕断面直径。8.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测定按 NY/T 1583 的规定执行。粗纤维测定按 GB/T 5009.10 规定执行。8.3安全指标农药残留限量测定按 GB/T 5009.218 的规定执行。9检验规则9.1组批新郑莲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同一或者相似品种、栽培条件基本相同、同期采收的莲藕做为一个检验批次。9.2抽样按 NY/T 2103 规定执行,随机抽取样品。9.3交收检验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理化指标可根据用户要求选测
8、。9.4判定9.4.1感官要求明显不符合规定时判为不合格产品。安全指标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时判为不合格产品,不得复检。9.4.2对感官要求有异议时,应对留存样品进行复检,或在同批次样品中按规定加倍抽检。对不合格项复检,以复检结果为最终结果。10包装、标志、贮藏、运输10.1包装与标识10.1.1包装按等级分别包装,分级应符合 SB/T 10893 的规定。批量包装由企业自定。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10.1.2标识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等级、产地、包装日期、商标、生产企业、地址等内容,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DB4101/T 452022410.2专用标志使用图 A.1 范
9、围内的莲藕生产经营者,应按照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使用要求,规范标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和地理标志名称。10.3贮藏一般在藕池中越冬,保持湿润;短期贮藏可用细潮沙层埋。贮藏应符合 NY/T 1583 的规定。10.4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温度宜控制在 2 10。运输应符合SB/T 10893 的规定。11生产档案记录种藕、肥料、农药等来源信息,保留品种选择、栽种日期、种藕处理、栽培方法、田间管理、肥药使用等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记录,并符合河南省农产品生产记录管理办法规定。档案保存期不低于2年,妥善保存,以备查阅。DB4101/T 4520225AA附录A(资料性)农产品地理
10、标志新郑莲藕保护范围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保护范围见图A.1。图 A.1 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保护范围图DB4101/T 4520226BB附录B(规范性)农产品地理标志新郑莲藕生产技术要求B.1藕池建造选择塑料薄膜、砖混结合型藕池,池深 50 cm,地基夯实后,池底用厚 0.08 mm0.1 mm 薄膜铺设,池四周用砖混结构,用水泥沙灰粉面。一般藕池面积以 2 亩左右为宜。B.2品种选择根据不同的上市时间,选用早熟、中晚熟品种。早熟品种可选用鄂莲 4 号、鄂莲 5 号等;中晚熟品种可选用鄂莲 2 号、新莲 99-1、新莲 99-2、泰国花奇莲等。B.3种藕质量种藕要求是符合本品种特征,顶芽
11、完好,藕身无病、烂、伤,粗壮整齐,有 2 个以上完整节间。B.4整地施肥B.4.1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使用,提倡使用商品有机肥和生物肥料。重施基肥,合理追肥。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保护土壤肥力平衡。选用的肥料应达到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标准,满足无公害莲藕对肥料的要求。施肥应符合NY/T 496规定。B.4.2每亩施生石灰50 kg后翻耕,进行土壤消毒。再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5000 kg,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5-10-15)75 kg,底肥施入后深耕细耙,耱平。B.5种藕处理栽种之前 7 d10 d,将种藕在 400500 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沾 1 min 后,室内堆放。
12、堆高 50 cm左右,堆下铺草 10 cm,上覆草毡,洒水,保持相对湿度 75%左右,温度 20 25。B.6栽种时间莲藕萌芽温度 12 以上,以 4 月 10 日20 日栽种为宜。顶芽长出时,选择晴好天气栽种。B.7栽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肥力条件和种藕质量确定栽培密度。早熟品种株行距宜为 100 cm150 cm,晚熟品种株行距宜为 100 cm180 cm。栽培密度以芽头数量为准,每亩不少于 600 个。亩用种量 300 kg400 kg。B.8栽培方法按设定行距顺行开沟,沟深 15 cm20 cm。从池塘一端开始,按株距将藕种的芽头顺行沿同一个方向斜插入土中,尾梢翘出地面,与地面形成 2
13、128夹角。各行栽至池塘顶端最后一株时,株距加倍,芽头方向与其它株相对。栽种时,要求行间各株成三角形分布。栽后及时覆土,保证顶芽和侧芽全部覆盖。栽种后灌水,保持水深 3 cm5 cm。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B.9田间管理DB4101/T 4520227B.9.1追肥藕田生长期应追肥三次。第一次追肥(催苗肥)在立叶 23 片时进行,每亩施三元素硫酸钾复合肥 10 kg15 kg;第二次追肥在现蕾后(6 月中下旬)进行,每亩施三元素复合肥 15 kg20 kg 和尿素 10 kg13 kg,也可冲施粪肥 3000 kg;第三次追肥(结藕肥)在后栋叶出现时(7 月下旬)进行,每亩施
14、三元复合肥 10 kg15 kg。B.9.2转梢45 片叶时,及时转梢,使莲藕在池中均匀分布。应在晴天下午进行。B.9.3水层管理栽种后水层深度保持 3 cm5 cm,旺盛生长期 15 cm20 cm,结藕期 5 cm10 cm。B.10病虫害防治B.10.1主要病害腐败病、褐纹(斑)病、水绵等。B.10.2主要虫害蚜虫、斜纹夜蛾等。B.10.3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辅助采用化学防治。B.10.4防治方法B.10.4.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无病种藕;加强管理,科学施肥,及时换水,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进行轮作倒茬,或藕塘多行倒
15、作;清洁田园,清除杂草和病残体。B.10.4.2理化诱控用杀虫灯(黑光灯或频振式),或糖醋液(糖 6 份、醋 3 份、白酒 1 份、水 10 份及 90%敌百虫 1 份),或使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杀斜纹夜蛾成虫;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有翅蚜虫。B.10.4.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采用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苦皮藤素、印楝素等生物农药防治斜纹夜蛾幼虫。B.10.4.4化学防治B.10.4.4.1农药使用原则控制农药使用浓度、次数及安全间隔期,不应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配。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DB4101/T
16、4520228B.10.4.4.2推荐用药见表B.1。表 B.1 主要病虫害推荐用药序号病虫害名称使用药剂剂量(/亩)或浓度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1腐败病2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喷雾10225%嘧菌酯乳油40 mL50 mL喷雾3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74褐纹(斑)病20%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喷雾10525%嘧菌酯乳油40 mL50 mL喷雾36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77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58水绵90%硫酸铜晶体50倍液撒施9蚜虫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g喷雾1410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30 g喷雾10115%啶虫脒乳油15 mL20 mL喷雾112斜纹夜蛾1.8%阿维菌素微乳剂30 mL40 mL喷雾71350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 g50 g喷雾114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 mL4.4 mL喷雾3B.11采收一般情况下,立叶大部分枯黄干死,新藕充分成熟时,可陆续采收。采收时首先应找出结藕位置(沿后栋叶和终止叶向前方向为结藕位置)。挖藕时要尽量避免损伤和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