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15 T 51-2024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规范.pdf

    • 资源ID:1553523       资源大小:887.9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15 T 51-2024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规范.pdf

    1、 ICS 65.020.01 CCS B 00 3715 聊城市地方标准 DB 3715/T 512024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规范 2024-1-3 发布2024-2-3 实施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715/T 51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唐县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高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唐县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2、董和江、李勇、张巧、李新莉、王子强、薛金涛、田传美、刘云、魏敏、张敏、赵艳、刘春刚、范志刚、于福新、赵淑慧、张莉、赵立焕、杨静、康训红、孙林俊、刘春强、扈保杰、赵玉芬。DB 3715/T 512024 1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生产托管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服务方式、服务组织、服务内容及服务规定。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生产托管服务的指导和规范。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

    3、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7412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151.12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2部分:谷物联合收割机(含第1号修改单)GB/T 32980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质量要求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业社会化服务 agricultural services 按照服务对象需求,为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活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来源:GB/

    4、T 34803-2017,2.1 3.2 小麦生产托管 wheat planting trusteeship 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涉农企业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条件下,将小麦生产中耕、种、管、收等所有或某些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4 基本原则 4.1 坚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规定,把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的服务方式,增进农户和当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DB 3715/T 512024 2 4.2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

    5、有,坚持家庭经营基本性地位,维护农民群众经营主体地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普通农户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伙经营、公司经营共同发展。4.3 坚持服务农业生产 把服务农户作为政策支持重要对象,重点支持服务规模经营形式,集中连片推动规模化生产。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作为支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目的,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4.4 坚持市场导向、质量至上 引导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自觉接受社会化服务,加强服务质量监管,将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原则。5 服务方式 5.1 小麦生产全程托管服务 受经营主体委托,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为小麦生产中供、耕、种、管、收、储、销等所有

    6、环节实施作业服务,作业服务后,根据本地市场价格收取服务费用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5.2 小麦生产部分环节托管服务 5.2.1 单环节托管 小麦生产过程中耕、种、管、收等某一个环节作业,以有偿方式委托给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实施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5.2.2 多环节托管 小麦生产过程中耕、种、管、收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作业,以有偿方式委托给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实施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6 服务组织 6.1 基本条件 6.1.1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6.1.2 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设备以及农业技术力量。6.1.3 具备与服务相当的固定场所及必

    7、要的办公设施,有相应工作制度。6.1.4 具备农业生产托管信息收集、管理能力,服务档案记录应保存 2 年以上。6.1.5 在本地农业行业管理部门备案服务组织名录内,接受农业行业管理部门监管。6.2 人员要求 DB 3715/T 512024 3 6.2.1 具备农业生产基本知识。6.2.2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6.2.3 具备岗位技能相应资质。6.2.4 定期参加有关职业技能培训。6.3 设施设备 6.3.1 设施设备应齐全配套,满足服务需要,质量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6.3.2 具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物资储存条件。6.3.3 具备人员安全防护设备和条件。6.4 管理制度 农业生

    8、产托管服务组织应建立相应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农业生产托管管理制度;农业机械管理制度;农资服务管理制度;农产品收储、加工、销售管理制度;农机具作业原则制度;投诉解决处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其他管理制度。6.5 档案管理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应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托管全过程档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农业生产托管合同;农业机械档案,包括购买时间、作业量、维护保养状况等;服务档案,包括服务项目时间、地点、内容;田间管理档案,包括品种改良、植保方案、化肥农药使用、作物生长记录、作物产量等:农户投诉及解决档案;农户资料档案,包括承包地、流转地基本状况等;其他档案。7 服务内容 7.1 农业市场信息服

    9、务 7.1.1 提供农产品个性化市场信息服务。DB 3715/T 512024 4 7.1.2 提供价格信息服务。7.1.3 提供农产品市场运营风险预警服务。7.2 农资供应服务 7.2.1 提供良种研发、品种试验示范、供种、用种技术指导、品种评价服务。7.2.2 提供种苗保存、运送等服务。7.3 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服务 7.3.1 提供深翻、深松、耕地质量提高等田间作业服务。7.3.2 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等减量增效新技术服务。7.3.3 提供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节水技术服务。7.3.4 提供绿色防控产品、高效低风险农药和高效大中型施药机械以及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

    10、技术服务,服务质量应符合 GB/T 32980 的规定。7.4 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 7.4.1 提供耕、种、管、收、专业化植保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农机服务,农机符合 GB 16151.12 的规定,作业质量符合 NY/T 995 的要求。7.4.2 提供作业监测、远程调度、维修诊断等大中型农机物联网技术服务。7.4.3 建立区域农机安全应急救援中心,提供农机维修服务。7.4.4 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7.5 耕种管收环节托管服务 附录A给出了小麦生产托管的耕、种、管、收环节服务规程。8 服务规定 8.1 合同管理 8.1.1 服务组织应本着“托管自愿、有偿服务、

    11、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与服务对象订立服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8.1.2 合同内容应包括服务内容、作业时间、服务质量、合同双方责任和义务、服务费用和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协议书样本见附录 B。8.2 质量规定 8.2.1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服务质量应以提升农户满意度为原则。8.2.2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应结合收到反馈信息,采用必要预防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8.3 风险管控 DB 3715/T 512024 5 8.3.1 风险管控应贯穿服务全过程,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8.3.2 对潜在风险进行分析、辨认,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如自然灾害、机械事故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

    12、案。8.3.3 发生意外事件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应及时采用应急办法,积极和委托方进行沟通或按合同商定进行解决。8.3.4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应购买技术人员保险、设施设备保险、农业保险等,减少服务风险。8.3.5 鼓励使用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8.4 纠纷解决 8.4.1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应畅通农户投诉渠道。8.4.2 遇到投诉时,依照合同有关约定及时解决纠纷,必要时可邀请当地农业或市场监督部门介入、协调解决。8.4.3 建立纠纷解决反馈机制,对于投诉、纠纷的解决应有全过程记录。DB 3715/T 512024 6 A A 附录A (规范性)小麦耕、种、管、收环节托管服务规程 A.1

    13、耕作环节 A.1.1 前期工作 A.1.1.1 秸秆还田。选用甩刀式、直刀式、铡切式等秸秆粉碎性能高的机具将玉米秸秆粉碎,秸秆长度最好在 5 cm 以下,铺撒均匀。A.1.1.2 施足基肥。为提高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地块亩施腐熟堆肥(农家肥)1 000 kg3 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 300 kg500 kg。A.1.2 深耕深松 A.1.2.1 因地制宜确定深耕、深松或旋耕。大犁深耕,掩埋有机肥料,清除秸秆残茬和杂草;深松作业即疏松土层而不翻转土层,松土深度要比耕翻深,注意不能翻埋肥料、杂草、秸秆。深耕:对于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高产地块,尤其是高产创建地块,一般要尽量扩大机械深耕面积。

    14、土层深厚的高产田,耕深应达到 25cm 左右,中产田 23 cm 左右。对于耕作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深松:对于秸秆还田量比较少的地块,尤其是连续 3 年以上免耕播种的地块,可以采用机械深松作业。根据土壤条件和作业时间,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面深松,作业深度要大于犁底层,要求 25 cm40 cm。旋耕:对于未深翻地快,旋耕深度 15 cm 以上,应至少旋耕 2 遍。A.1.2.2 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集深松、旋耕、施肥、镇压于一体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或者集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于一体的深松整地播种一体机,以便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A.1.2.3 大犁深耕和深松工序复杂,

    15、耗能较大,可深耕(松)1 年,旋耕 23 年。A.1.2.4 可选择耕幅 1.8 m 以上、中间传动单梁旋耕机,配套 60 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旋耕机也可选用框架式、高变速箱旋耕机。A.1.3 作畦 A.1.3.1 实行小麦畦田化栽培,充分考虑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重点要考虑到下茬玉米种植的要求。A.1.3.2 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宜作大畦,水浇条件差的宜作小畦。畦宽(小畦 4 m5 m,大畦 7 m8 m),畦埂 40 cm 左右。A.2 播种环节 A.2.1 种子处理 A.2.1.1 选用已通过国家或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GB 7412 的规定。

    16、DB 3715/T 512024 7 A.2.1.2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A.2.1.3 没有种衣剂包衣的种子根据情况不同选用不同的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 2%戊唑醇(立克莠)按种子量的 0.1%0.15%拌种,或 20%三唑酮(粉锈宁)按种子量的 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按种子量的 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A.2.2 做足底墒 A.2.2.1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 70%80%。A.2.2.2 遵循“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不同墒情采用

    17、如下措施:a)墒情不足时,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前 10 d14 d 浇水。b)秋收前来不及浇水的,可在收后开沟造墒;或者先耕耙整畦后灌水,待墒情适宜时耘锄耙地,然后播种。也可采用先整畦播种,后灌水蛰实的方法,应注意待地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破土出苗。c)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应在前茬收获后及时进行耕翻,并随耕随耙,保住地下墒。A.2.3 适时播种 A.2.3.1 小麦适宜播期一般为 10 月 5 日至 10 月 20 日,最佳播期为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15 日。注:各县区可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种期。A.2.3.2 如不能在适期内播种,要注意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期播量相

    18、结合。A.2.4 适量播种 A.2.4.1 在前茬玉米晚收、小麦适期晚播的条件下,应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A.2.4.2 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 180 000 株200 000 株;分蘖成穗率高的中多穗型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 150 000 株180 000 株。注意在此范围内,高产田宜少,中产田宜多。A.2.4.3 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每晚播 1 d,每亩增加基本苗 5 000 株10 000 株。A.2.5 宽幅精量播种 A.2.5.1 实行行距(22 cm25 cm)宽幅精量播种,宽播幅(8 cm)种子分散式粒播。A.2.5.2 播种深度 3 c

    19、m5 cm,播种机走速以 5 km/h 为宜,应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A.2.6 测土配方施肥 A.2.6.1 根据田间土壤测试数据,结合小麦营养需求特性,优化氮磷钾配比,合理确定化肥用量。A.2.6.2 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DB 3715/T 512024 8 a)产量水平在每亩 300 kg450 kg 的中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0 kg12 kg,磷(P2O5)5 kg6 kg,钾(K2O)4 kg6 kg,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 50%底施,50%起身期追肥。b)产量水平在每亩 450 kg600 kg 的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

    20、N)12 kg14 kg,磷(P2O5)6 kg7 kg,钾(K2O)5 kg8 kg,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 40%50%底施,50%60%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c)产量水平在每亩 600 kg 以上的超高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16 kg18 kg,磷(P2O5)7 kg9 kg,钾(K2O)6 kg10 kg,磷肥全部底施,氮、钾肥 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肥。A.2.6.3 缺少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地块,应针对性地随基肥一并追施。A.2.6.4 鼓励推广化肥深施技术,杜绝地表撒施。A.2.7 播前、播后双镇压 A.2.7.1 播前镇压需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及时镇压,以提

    21、高小麦出苗整齐度,应至少镇压1 遍。A.2.7.2 播后镇压需选用代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播种时随种随压,对于秸秆还田地块,宜用专用镇压器镇压 12 遍。A.3 管理环节 A.3.1 查苗补种 A.3.1.1 小麦出苗后,对于有缺苗断垄地块,应尽早进行补种。并应补种原品种种子,防止品种混杂。A.3.1.2 补种方法: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将种子在温水中浸种 5 h6 h,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A.3.2 越冬期苗情管理 A.3.2.1 适期浇好越冬水 A.3.2.1.1 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应浇好越

    22、冬水,确保适期灌溉。但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采取镇压的措施,以控制春季旺长。A.3.2.1.2 因地制宜的选择浇越冬水时间:a)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 11 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 10 kg 左右;b)一般壮苗麦田,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 5左右(11 月底至 12 月初)夜冻昼消时适宜浇越冬水,并应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c)浇越冬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以浇水后当天全部渗入土中为宜,切忌大水漫灌。A.3.2.1.3 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A.3.2.2 其他操作 A.3.2.2.1

    23、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麦田,应及时浇水追肥,一般结合浇水,每亩地DB 3715/T 512024 9 追施尿素 10 kg15 kg。A.3.2.2.2 墒情较好旺长和土壤暄松麦田,通过镇压方式来控旺、壮苗。A.3.2.3 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做好病虫害防控 A.3.2.3.1 秋季小麦 3 叶后,应适时开展化学除草,采取茎叶喷雾防治。A.3.2.3.2 麦田的双子叶杂草以播娘蒿、荠菜、藜为主的麦田,可亩用 50 g/L 双氟磺草胺悬浮剂 6 g,或亩用 56%的 2 甲 4 氯钠可溶粉剂 100 g140 g。A.3.2.3.3 麦田的双子叶杂草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亩用 20%

    24、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50 mL70 mL 或5.8%双氟唑嘧胺乳油 10 mL,也可选用氟氯吡啶酯、麦草畏、唑草酮或苄嘧磺隆等。A.3.2.3.4 麦田的单子叶杂草中以雀麦、节节麦为主。防除雀麦可亩用 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 9 g12.5 g、或者 30 g/L 甲基二磺隆悬浮剂 25 g30 g、或者 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 3 g4 g。防除节节麦可亩用 30 g/L 甲基二磺隆悬浮剂 25 g30 g。A.3.2.3.5 麦田的单子叶杂草以硬草、看麦娘、菵草为主,可亩用 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 20 g30g,或者 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每亩 60 mL70 mL。A.3.2.

    25、3.6 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或选用含有以上成分的复配制剂。A.3.2.3.7 为防止药害发生,化学除草时要注意如下问题:a)应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记载的防除对象和推荐剂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b)避免使用易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的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及 2.4-D 丁酯等药剂。c)喷施除草剂时气温要高于 10(日平均气温 8以上)。A.3.2.3.8 以金针虫为代表的地下害虫对小麦苗期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应注意适时防治。苗期危害严重的地块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 5002 000 倍液,或 40%氯吡硫磷(毒死蜱)乳油 1 5002 000 倍液喷灌麦茎基部。或用 5

    26、%辛硫磷颗粒剂每亩 1.5 kg2.0 kg 撒施后划锄浇水。A.3.2.3.9 应密切关注红蜘蛛、地老虎、麦蚜、灰飞虱,纹枯病、全蚀病等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A.3.3 春季麦田管理 A.3.3.1 适时镇压 A.3.3.1.1 适时对麦田镇压,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根系吸收养分。A.3.3.1.2 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及旱地麦田,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增温保墒,避免早春寒潮降温冻伤麦苗。A.3.3.1.3 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A

    27、.3.3.2 运筹肥水 A.3.3.2.1 受冻麦田。对于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立足“早管促早发”的原则,早春适时划锄,去除枯叶,改善麦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生叶快速生长;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亩追施尿素 15 kgDB 3715/T 512024 10 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 20 kg 左右,促进麦苗早发快长。A.3.3.2.2 旺长麦田。一般冬前亩茎数达 800 000 以上。这类麦田由于群体较大,易造成田间郁蔽、茎秆纤弱、后期倒伏。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a)喷施化控剂。在小麦起身期前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植株过旺生长,防止生育后期发生倒伏。b)因苗肥水管理。对于有“脱肥”现象的

    28、过旺麦田,可在起身期追肥浇水,防止过旺苗转弱苗;对于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过旺麦田,早春不急于施肥浇水,应在镇压和喷施化控剂等措施的基础上,肥水后移,一般在拔节后期亩追施尿素 15 kg 左右。A.3.3.2.3 三类麦田。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田间管理应以促为主。具体进行如下操作:a)一般在早春表层土化冻 2 cm 左右开始划锄,拔节前力争划锄 23 遍,增温促早发。b)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早追肥,只要墒情尚可,应尽量避免早春浇水,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5时,可以同时施肥浇水,每亩施 8 kg10 kg 尿素;到拔节期每亩再施 8 kg10 kg 尿素。A.3.3.2.4 二类麦田。二类麦田的冬前群体

    29、一般为每亩 450 000600 000,属于弱苗和壮苗之间的过渡类型。春季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春季分蘖的发生,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冬春分蘖的成穗率,一般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可浇水并亩追施尿素 15 kg20 kg。A.3.3.2.5 一类麦田。一类麦田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要突出肥水后移。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 700 000800 000 的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 600 000700 000 的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可随浇水亩追施尿素 15 kg20 kg。A.3.3.2.6 旱地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 进行镇压划锄,

    30、以提墒、保墒。弱苗麦田,可在土壤返浆后,借墒追肥,促苗早发;一般壮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借雨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 12 kg。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氮肥中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A.3.3.3 病虫草害防控 A.3.3.3.1 返青拔节期易发生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推荐如下药剂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茎基腐病等根茎部病害,选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三唑类药剂;防治麦蚜,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防治麦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等药剂。A.3.3.3.2 冬前除草应注意提前做好小麦条锈病等重大流行性病害的预防控制。A.3.3.3.3 小麦返青以后要

    31、适时开展春季化学除草。早春气温波动大,喷药要避开倒春寒天气,喷药前后 3 d 内日平均气温在 6以上,日低温不能低于 0,白天喷药时气温要高于 10。A.3.3.3.4 应根据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分类科学选择防控药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A.3.3.4 防止早春冻害 A.3.3.4.1 预防早春冻害可在降温之前灌水,调节近地面小气候,减轻早春冻害对麦田的影响。A.3.3.4.2 若发生早春冻害,要及时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补救:DB 3715/T 512024 11 a)及时追施肥料。对遭

    32、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每亩追施尿素 10 kg 左右,促苗早发,提高 24 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a)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促进小分蘖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b)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减轻受冻损失。A.3.4 小麦中后期麦田管理 A.3.4.1 做好拔节期肥水运筹 A.3.4.1.1 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类、二类麦田,或者早春进行过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足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A.3.4.1.2 拔节期肥水管理应因地、因苗制宜,采取如下不同措施:对于地

    33、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应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以促弱转壮;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适宜麦田,应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地力水平较高、群体偏大旺长麦田,将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以控旺促壮。一般亩追施尿素 15 kg 左右。A.3.4.1.3 群体较大的高产地块,在追施氮肥的同时,再亩追施钾肥 6 kg10 kg。A.3.4.2 浇灌扬花水 A.3.4.2.1 小麦开花期至开花后 10 d 左右,若墒情不适宜的话,应适时浇好扬花水;若墒情适宜,则不必浇水。A.3.4.2.2 不应在风雨天气前浇水,避免倒伏。A.3.4.3“倒春寒”预防 A.3.4.3.1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

    34、浇水,防御或减轻“倒春寒”冻害。A.3.4.3.2 若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如下减灾措施:a)抓紧追肥浇水。一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 10 kg 左右;b)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中、小蘖迅速生长和潜伏蘖早发快长,减轻亩穗数和穗粒数的下降幅。A.3.4.4 病虫害防控 A.3.4.4.1 小麦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等。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 的规定,推荐采取如下防治措施:a)赤霉病要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若遇降雨或持续 2 d 以上的阴天、结露、多雾天气时,要施药预防。对

    35、高危地区的高感品种,首次施药时间在小麦抽穗达到 70%,小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并在小麦扬花期再次喷药。药剂可选用 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 100 mL200 mL,或者 25%咪鲜胺乳油每亩 50 g60 g,或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 100 g150 g,兑水后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b)白粉病、锈病可亩用 20%三唑酮乳油(2030)g/mL 喷雾防治或 250 g/mL 丙环唑乳油 35 mL喷雾防治;DB 3715/T 512024 12 c)防治小麦红蜘蛛,可每亩用 5%阿维菌素悬浮剂 8 mL 对水适量喷雾,也可选用 4%联苯菊酯微乳剂每亩 30 mL50 m

    36、L;d)防治小麦吸浆虫,可在小麦抽穗至扬花初期的成虫发生盛期,亩用 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1 g 对水喷雾,兼治一代棉铃虫;e)穗蚜可每亩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 g,或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4 g 兑水喷雾,还可兼治灰飞虱。A.3.4.4.2 如若小麦抽穗期前后,麦蚜、白粉病、锈病等混合发生,可考虑选用适合进行“一喷三防”的药剂,如每亩用 18.7%嘧菌酯丙环唑 70 mL+22%噻虫高氯氟 30 mL+磷酸二氢钾 100 g 混合使用。A.3.4.4.3 如果施药后 3 h6 h 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连阴天气,应赶在下雨前施药。A.3.4.4.4 如雨前未及时施药,

    37、应在雨停麦穗晾干时抓紧补喷。A.3.4.5 后期倒伏预防和补救 A.3.4.5.1 应通过肥水调控防倒伏。群体较大麦田肥水管理时间要尽量后移,加快分蘖两极分化速度,通过改善群体通风透光状况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要注意灌浆期浇水时间。最好在无风或微风时浇水,遇大风天气要停止浇水。A.3.4.5.2 若出现倒伏,应采取如下补救措施:a)不扶不绑,顺其自然。不要采取人工挷扶或其它人工辅助措施。b)喷药防病害。小麦倒伏后,易发生白粉病。对倒伏麦田要及早喷施三唑酮等杀菌剂,减轻倒伏病害次生危害。c)喷叶面肥防早衰,减轻倒伏早衰次生危害。结合喷药混喷 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粒重

    38、,减轻倒伏早衰次生危害。A.4 收获环节 A.4.1 应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的收获特点,做好机械化收获作业。A.4.2 充分准备、适时收获。选择合适的作业机具,做好收获前的机手培训和机器的保养调整,保证收割机良好的技术状态。根据区域的气候条件、作物品种特点和农艺要求,确定适合收获的最佳时间和路线,组织好机具调度,保证作业效率。A.4.3 正确调整作业机具的工作参数。各地区小麦的种植密度、秸秆高度、亩产量、谷草比等作物属性和收获条件都有很大差异,作业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割检查,及时调整联合收割机,如凹版间隙、拨禾轮位置、割茬高度、振动筛倾角等,降低收割损失和破碎率,提高籽粒的清洁度,保证收

    39、获质量。A.4.4 适期减损收获,实现颗粒归仓。适期收获应大面积连片推进、整村整镇推进、农机农艺联合推进,提高收获效率。A.4.5 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提升应急收获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强降雨、大风导致农田积水、作物因灾倒伏、机具供给局部紧张等紧急情况,协调收获机械和就近匹配烘干用机需求,保障已收粮食安全入仓。DB 3715/T 512024 13 B B 附录B (规范性)小麦生产托管服务协议 甲方(委托方):乙方(服务组织):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经双方平等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农业生产托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托管土地状况1、托管土地面积:亩。2、托管土地位置:县(市、区

    40、)镇(街)村。3、托管土地四至范围:东至 西至 南至 北至 二、小麦生产托管方式及范畴1、甲方委托乙方采用下面第 方式进行(全程托管 单环节托管 多环节托管)。2、托管详细内容如下:。三、托管时间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四、托管服务费作业结束,经双方验收合格后,甲方应按照 元/亩一次性及时向乙方支付托管费用;甲方逾期不交托管费,每逾期 天,应向甲方偿付违约金 元。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甲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乙方作业创造方便条件,保证满足作业要求。若因甲方原因造成误工等,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赔偿损失。2、甲方应按合同约定期限及时支付作业费用,无正当理由不得拖欠。3、乙方的服务价格应公开公平,甲方有权

    41、对服务价格提出异议,双方可协商解决。4、乙方应按甲方要求保证满足需求的作业能力。5、乙方应按照甲方要求提供各项服务,作业质量应符合作业质量要求。若由于乙方原因造成作业质量不达标或造成其他损失,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赔偿损失。6、乙方负责作业期间的一切费用。作业期间的用人、用油、用件、修理、运输等费用,均由乙方DB 3715/T 512024 14 负责。7、乙方负责安全生产。作业期内人员及机具的一切安全责任均由乙方负责。8、本合同约定内容之外产生的费用另行协商。六、其他事宜1、本合同不因甲、乙双方法人代表变动而变更,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合并而变更或解除。任何一方不得随意终止合同,因不可抗拒自

    42、然灾害因素造成合同无法履行除外。2、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3、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秉承协商解决原则,协商解决不成,交由本地人民法院裁决。4、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当地农业生产管理部门留存一份。甲方(盖章)代表人(签字)联系电话:乙方(盖章)代表人(签字)联系电话:年月日DB 3715/T 512024 15 参考文献 1 GB/T 34803-2017 农业社会化服务 分类 2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76号)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农办经201719号)4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指导意见(农办财201741号)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98号)6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212号)7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鲁农计财201947号)


    注意事项

    本文(DB3715 T 51-2024 农业社会化服务 小麦生产托管服务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