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07 T 051-2022 菊花组培育苗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3140       资源大小:402.4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07 T 051-2022 菊花组培育苗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CCSB61DB3707潍坊市地方标准DB3707/T 0512022菊花组培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Dendranthema morifolium2022-08-02 发布2022-08-31 实施潍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07/T 051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14.1 外植体母株的选择.14.2 外植体的处理.14.3 外植体表面灭菌与接种.15试管苗培养.25.1 初代培养.25.2 继代培养.25.

    2、3 生根培养.26试管苗驯化移植.26.1 驯化炼苗.26.2 移植方式.26.3 移植.36.4 移植后的管理.37组培苗出圃.37.1 出圃标准.37.2 包装运输.3DB3707/T 05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曰波、丁雪珍、丁世民、任术琦、赵从凯、张二海、赵庆柱、邱玉宾、杨志莹、张海良、郭光智、冯宝春。DB

    3、3707/T 05120221菊花组培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菊花组培育苗中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试管苗培养、试管苗驯化移植、组培苗出圃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菊花组培种苗的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001 育苗技术标准NYT 2306-2013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 2306-2013 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4.1 外植体母株的选择4.1.1 从处于旺盛生长期的植株中选择具有繁育

    4、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的植株。4.1.2 在取材前 2 周3 周,将入选株(母株)置于温室内培养,不要对叶面喷水,这样能够提高灭菌的成功率。4.2 外植体的处理4.2.1 接种前从入选株剪取无病虫害、粗壮的嫩枝作为外植体。4.2.2 将嫩枝上展开的叶片除去,留一段叶柄。4.2.3 将处理好的嫩枝用洗衣粉清洗,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备用。4.3 外植体表面灭菌与接种4.3.1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嫩枝先放入 7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 30 s60 s 后,再放入 2%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 15 min20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3 次。4.3.2 用已灭菌的剪刀、镊子将每个叶柄切口剪去

    5、一小段,将嫩枝均匀切分成大小约 1.0 cm1.5 cmDB3707/T 05120222的小段,每段含 1 个2 个芽。4.3.3 按照生长的极性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初代培养基中(基部切口应插入培养基内),每瓶接种 1株。5 试管苗培养5.1 初代培养5.1.1 初代培养基本培养基为 MS(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植物生长物质为 6-苄基氨基嘌呤(6-BA),使用浓度范围为 0.1 mg/L0.5 mg/L,pH 值 5.86.2。5.1.2 培养温度为 23 27,光照强度 1000 1x1500 1x 培养,光照时间 12 h/d16 h/d。5.1.3 待新芽生长

    6、至大于 5 cm 后,将芽切下进行继代培养。5.2 继代培养5.2.1 基本培养基为 MS 培养基。植物生长物质有萘乙酸(NAA),使用浓度范围为 0.05 mg/L0.2mg/L,6-苄基氨基嘌呤(6-BA),使用浓度范围为 0.1 mg/L0.2 mg/L,pH 值 5.86.2。5.2.2 将初代培养获得的新芽剪下,切割成 1.0 cm1.5 cm 小段,每段含 1 个2 个芽,按照生长的极性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继代培养基中,每瓶接种 10 株。5.2.3 培养温度为 23 27,光照强度 1000 1x3000 1x,光照时间 12 h/d16 h/d。待小苗长至大于 5 cm 后,再次

    7、进行继代转接,如此反复直到需要的数量。5.3 生根培养5.3.1 基本培养基为 MS 培养基。植物生长物质为萘乙酸(NAA),使用浓度范围为 0.05 mg/L0.1mg/L,pH 值 5.86.2。5.3.2 将继代培养获得的新芽剪下,切割成 1.5 cm2.0 cm 小段,按照生长的极性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生根培养基中,每瓶接种 15 株20 株。5.3.3 培养温度为 23 27,光照强度 2000 1x4000 1x,光照时间 12 h/d16 h/d。待小苗全部生根后(根长 0.5 cm1 cm),就可以出瓶驯化移植。6 试管苗驯化移植6.1 驯化炼苗将培养瓶放置温室自然散射光下,封口

    8、炼苗 2 d3 d.然后再开口炼苗 1 d2 d,温度控制在 22 28。6.2 移植方式DB3707/T 05120223菊花试管苗可采用苗床移植或穴盘移植。移植基质要求疏松透气,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推荐使用蛭石。由于试管苗原来的环境是无菌的,移植后应尽量不使菌类大量滋生,以利成活。所以应对基质进行高压灭菌。移植前将基质装好、浇透水。6.3 移植打开培养瓶盖,将已经锻炼的有根小苗用镊子轻轻夹出,洗净根部粘附的培养基,用竹签在基质上打一小孔,将幼苗插入孔中并将孔覆严,移植完毕喷一遍水,以保证根系与基质充分接触。6.4 移植后的管理6.4.1 移植时基质要浇透水,然后搭设小拱棚,初期 2 d3

    9、 d 喷水一次,保持拱棚薄膜上有水珠出现。5 d7 d 后,发现小苗有生长趋势,可减少喷水次数,将拱棚两端打开通风,将空气湿度保持在 75%85%之间。约 15 d 左右揭去小拱棚的薄膜,逐渐减少浇水,促进小苗长得粗壮。6.4.2 初期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遮光率为 40%,以防阳光灼伤小苗和增加水分的蒸发。当小植株有了新的生长时,逐渐加强光照,4 周后可直接利用自然光照,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强抗性,促其成活。6.4.3 适宜生长温度是 18 30,最好控制在 20 26,就可使试管苗在 18 d25 d 左右移栽成活,并长出新根新叶。6.4.4 移植 2 周后,可每周结合喷水时加入 0.1

    10、%的尿素,或用 1/2MS 大量元素的水溶液作追肥,以加快幼苗的生长与成活。6.4.5 50%氯溴异氰尿酸 8001000 倍液喷施 7d10d 后,再喷施 33.5%喹啉铜悬浮剂 800 倍液,25d30d 后再喷施一次;或者使用浓度稀释 800 倍1000 倍的甲基硫菌灵喷施,7 d10 d 一次,以便有效的保护幼苗。7 组培苗出圃7.1 出圃标准组培苗高度 4 cm5 cm,具有 6 片8 片展开叶片,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植株矮壮。7.2 包装运输7.2.1 短距离运输时将菊花组培苗从苗床取出,100 株一把装入保鲜袋中,然后装入包装箱运到指定地点即可。7.2.2 长距离运输时将菊花组培苗从苗床取出后,100株一把摆放到阴凉处2小时4小时适当脱水,等植株变软后装入保鲜袋,装箱打包快递即可。DB3707/T 05120224_


    注意事项

    本文(DB3707 T 051-2022 菊花组培育苗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