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080CCS A16DB3704枣庄市地方标准DB 3704/T 00182023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规范2023-06-06 发布2023-07-06 实施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04/T 00182023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枣庄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提出,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枣庄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枣庄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枣庄鑫宇源专利代理事务所、山东丞鸣知识产权咨
2、询服务有限公司、枣庄鲁旺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宜德、赵钰杰、绳斌、马俊龙、刘冰、路宁、邵红、王倩、魏茜茜、王亮、贾静、郑莉、史东志。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3704/T 001820231知识产权代理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及要求、服务流程、评价改进、服务禁止、争议解决、投诉处理及机构监管。本文件适用于专利代理机构和商标代理机构的代理服务业务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B/T 21374-2008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基本词汇3术语和定义GB/T 21374-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知识产权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中,发明者、创造者等对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享有专有权,其范围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及相关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传统知识、遗传资源以及民间文艺等。GB/T 21374-2008术语和定义3.2商标代理机构依法成立并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商标代理服务的机构。3.3专利代理机构依据专利代理条例成立并从事专利代理业务的机构。4基本要求4.1服务原则DB3704/T 001820232知识产权代
4、理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从业行为,提升代理服务质量,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正常秩序。4.2商标代理4.2.1代理机构机构应有合法资质并向国家商标行政管理部门备案。4.2.2代理人员商标代理人应当掌握商标法律知识产权并熟悉商标代理流程,具备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4.3专利代理4.3.1代理机构机构应当依据专利代理条例成立。4.3.2代理人员专利代理人必须具备专利代理的相应资质,并取得专利代理执业许可。4.4对外合作4.4.1代理机构应与高水平代理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接受高水平代理机构的指导培训。4.4.2代理机构可以加强与高校合作
5、。4.4.3鼓励代理机构加强与涉外机构合作,及时布局涉外业务。5服务内容及要求5.1代理服务5.1.1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申报、许可、转让、诉讼等代理服务。5.1.2代理人员具备代理事项资质,熟悉代理事项相关规范和流程。5.2商标代理服务5.2.1为客户提供商标法律咨询、注册申请、变更、续展、转让、异议、撤销、评审等服务。5.2.2商标代理人应当熟悉相关法律、规范和流程,具备接受委托的能力。5.3专利代理服务5.3.1为客户提供专利申请、宣告专利权无效、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以及订立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等专利事务,也可以应当事人要求提供专利事务咨询。5.3.2专利代理人应当具备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
6、熟悉专利代理的规范和流程,具有接受委托的能力。5.4分级服务5.4.1代理机构应当建立标准、中端、高端服务的分级服务机制,由客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服务层级。DB3704/T 0018202335.4.2代理机构应当根据从业人员执业年限、办案质量、专业特长等因素,建立相应层级的服务团队。6服务流程6.1服务接洽6.1.1接到客户咨询时,服务方应与客户全面沟通,掌握客户基本情况和真实需求,包括明确的和潜在的需求。6.1.2应出示代理服务的资质信息、从业人员信息及相关市场信息,本着诚信原则开展代理服务活动。6.1.3应向客户介绍初步方案,包括基本框架、费用、服务人员、周期等。6.2合同确定6.2.1应
7、与客户充分沟通并交换意见,向客户提供合同初稿。6.2.2应充分考虑客户反馈意见,与客户确定最终合同内容。6.2.3应与客户签订合同。6.2.4服务方有责任和义务为客户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6.3提供方案6.3.1应根据客户提供的知识产权信息确定方案,包括团队成员、服务内容、工作计划、服务方式等。6.3.2应根据客户反馈意见修改服务方案。6.3.3应根据双方沟通意见确定服务方案。6.4服务实施6.4.1应根据服务方案,明确成员责任、任务分工、工作时限及要求。6.4.2应与客户指定的专门人员协同配合,组织实施服务方案。6.4.3应根据服务方案开展代理服务。6.5成果交付6.5.1成果交付前,应根
8、据服务合同、服务方案,对服务成果和质量等进行内部评估。6.5.2应按照合同要求向客户提供清晰和完整的服务成果。6.5.3成果交付后,应根据合同约定履行保密义务。7评价改进7.1服务方应建立客户评价机制,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等方式,听取客户对服务成果的评价及意见建议。7.2服务方根据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价,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并向客户说明整改情况。DB3704/T 0018202347.3服务方应根据整改情况形成管理机制。7.4代理机构应制定从业人员年度培训计划,建立高水平师资力量,建立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并加以改进。8服务禁止8.1不得无资质从事代理服务。8.2不得从事国家禁止的
9、行为,包括恶意抢注行为、非正常申请、伪造申请资料等。8.3不得恶意竞争,如恶意压低代理费用、商业诋毁等。8.4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职业道德等。9争议解决9.1协商代理服务合同出现纠纷后,代理机构应当积极与客户协商沟通,尽力实现纠纷和解。9.2调解代理服务合同出现纠纷后,双方均可以申请行政管理部门或其他机构进行调解。9.3仲裁代理服务合同出现纠纷后,可依据合同中有效仲裁条款申请仲裁。9.4诉讼代理服务合同出现纠纷后,当事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10投诉处理10.1投诉举报10.1.1代理服务机构应当告知客户投诉举报渠道。10.1.2代理服务机构发现其他机构违法行为,应当向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
10、报。10.1.3行政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渠道。10.2投诉举报处理10.2.1行政主管部门应如实登记投诉举报,并为投诉举报人保密。10.2.2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法对投诉举报内容进行核查。10.2.3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相关违法行为处理。10.3投诉举报反馈DB3704/T 001820235行政主管部门应向投诉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10.4改进代理服务机构应当依据行政部门处理结果进行整改,消除违法违规行为,并将整改结果上报行政主管部门。11机构监管11.1监管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处理投诉举报。11.2监管方式应当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进行检查、监督。11.3违法处理发现违法违规情况的,应当及时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