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 CCS B 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032022 代替 DB3502/T 0032011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eggplant 2022-11-16 发布 2022-11-16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02/T 003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环境.1 5 栽培管理措施.1 6 病虫害防治.3 7 采收.4 8 生产档案管理.4 附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2、.5 附录 B(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6 DB3502/T 003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502/T 0032011无公害茄子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02/T 003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品种选择的规定,删除了推荐品种(见 5.2,2011 年版的 4.2);b)更改了化学防治的规定(见 6.6,2011 年版的 4.5.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
3、件起草单位: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同安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红玲、明艳林、詹嘉文、林杰、叶婷、杨森山、张金梅、潘岳虎、李俊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5 年首次发布为 DB3502/T 0042005;2011 年第一次修订,发布为 DB3502/T 0032011;本次为第二次修订。DB3502/T 0032022 1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茄子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茄子的生产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5 栽培管理措施 栽培季节 春季露地栽培以种子育苗栽培为主,宜在1月中下旬
5、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秋季宜采用嫁接苗大棚栽培,8月下旬10月上旬定植,定植至始收60 d65 d,采收期一般5个月7个月。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育苗与嫁接技术 5.3.1 播种与育苗 5.3.1.1 春季播种与育苗 DB3502/T 0032022 2 春季露地栽培宜用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宽1.5 m为宜,每667 m2大田需苗床30 m2。育苗前应对育苗地进行消毒处理,宜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长出4片5片真叶时移栽。5.3.1.2 秋季播种与育苗 选定接穗和嫁接砧木品种后,按品种特性安排播种时间及进行
6、栽培管理,确保适时嫁接。嫁接砧木品种(多用超托鲁巴姆)从浸种、播种到出苗需20 d25 d。可在24 30 条件下催芽,有条件的可进行变温处理(在5 10 条件下24 h,在常温下24 h,变温2次即可),种子露白后播种。因其种子很小,应精细整畦播种,用基质或细沙盖种,厚度以0.5 cm1 cm为宜,上面覆盖2层3层黑色遮阳网保湿,出苗前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8090。一般情况下,砧木品种长至1叶1心时播种接穗品种为宜。5.3.2 适时嫁接 5.3.2.1 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当砧木长到 5 片6 片真叶时,用刀片在苗高 10 cm 处横切砧木,去掉上部(下部保留 2 片叶),再于茎切面中间向下纵
7、切 1.0 cm1.5 cm。然后将接穗苗拔起,保留上部 l 叶 1 心,用刀片切掉下部,把切口处削成楔形,楔型应与砧木切口相吻合,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齐后用夹子固定并进行保湿管理。5.3.2.2 工厂化育苗采用斜切接(小苗嫁接),用专用嫁接夹或乳胶套管固定。5.3.3 嫁接苗的管理 5.3.3.1 嫁接后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然后将苗移入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内保湿培育,充分浇水(避免浇到嫁接部位),小拱棚内地面浇足水,覆盖塑料膜呈密闭状,保持 9095的相对湿度。5.3.3.2 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26,夜间 20 22。为防止棚内温度过高,在大棚或小拱棚外的塑
8、料薄膜上覆盖 1 层2 层遮阳网。5.3.3.3 嫁接后的前 3 d4 d 遮光,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撤掉遮阳网,并稍揭两侧塑料膜通风,刚开始通风要小,逐渐加大。通风期间棚内地面应经常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完全成活后转入常规管理。5.3.3.4 成活后及时抹掉砧木萌发的侧芽,一般嫁接 15 d 后即可定植到大田。定植时,嫁接部位应高于畦面 5 cm10 cm 左右,防止二次感染致病。定植前准备 5.4.1 整地施肥 全生育期施肥,氮(N):磷(P2O5):钾(K2O)比例以1:0.5:1.3为宜。定植前进行土壤耕翻、耙细、整平。基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控制氮素化肥,每667 m2
9、宜施商品有机肥1000 kg1500 kg、钙镁磷肥50 kg、硫酸钾25 kg。各种肥料混匀后作基肥施用,全层深施。5.4.2 合理密植 畦宽1 m种1行,株距55 cm60 cm,每667 m2定植1000株1200株。畦宽1.7 m2.0 m种2行,株距80 cm85 cm,每667 m2定植900株1000株。高畦宽沟地膜覆盖种植,畦高25 cm30 cm,沟宽30 cm,有利于排灌水。5.4.3 水肥管理 DB3502/T 0032022 3 5.4.3.1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当门茄开花前在 2 株间挖穴埋肥,每 667 m2宜施碳酸氢铵 100 kg、氯化钾
10、 30 kg。采果后应根据苗情适时合理施肥,结合灌水每 66 7m2可用 45 15-15-15 复合肥 25 kg30 kg 或碳酸氢铵 15 kg,加氯化钾 7.5 kg(大棚内施碳酸氢铵一定要施于沟底水中,否则导致氨气挥发烧伤叶片),15 d 左右施一次。生长后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可用 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它叶面肥喷施 2 次3 次。5.4.3.2 应浇透定根水,缓苗后及时浇水确保成活,开花前适当控水蹲苗,以免徒长,采果前保持干干湿湿,采果期间保持土壤湿润。5.4.4 整枝“门茄”以下侧枝全部抹掉,“门茄”以上留2个5个侧枝。稀植多留,密植少留。“对茄”、“四门茄”的穗茄
11、留2个3个果,“四门茄”以上的只留主茄,穗茄全部摘除,及时摘除老叶、病虫叶。5.4.5 秋季简易大棚管理技术 5.4.5.1 大棚覆膜 根据气象资料结合历年经验,可在11月下旬选用无滴膜覆盖顶膜,四面围裙膜可于12月中下旬寒流来前覆盖。5.4.5.2 通风换气 根据天气变化通风换气。1月3月中旬是厦门市温度最低的时候,大棚应基本上保持密闭,每隔2 d3 d选晴天中午通风换气一次,时间大约1 h。阴雨天棚内起雾应开窗或掀围裙膜通风换气,降低湿度。3月下旬至5月上旬,晴天上午9时左右适当揭围裙膜通风降温,下午4时封闭裙膜保温。如遇到连续阴天或晴雨相间应注意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12、。5月中下旬以后揭掉大棚四周塑料薄膜围裙,仅留顶膜直至收获结束。5.4.5.3 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 宜水肥一体化,推广膜下安装滴灌设施,既能节水,又能降低棚内湿度。没有条件安装滴灌的,可以采用沟灌。5.4.5.4 保花、保果 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8 时,茄子易落花落果,11月下旬开始可喷施激素进行保花保果。宜用防落素(PCPA)水剂(浓度25 mg40 mg/L)喷花,每10 d15 d喷1次。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包括青枯病、黄萎病、炭疽病、灰霉病、绵疫病、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菌核病、螨类、蓟马、粉虱、美洲斑潜蝇、蚜虫等。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
13、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业防治 DB3502/T 0032022 4 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宜水旱轮作;宜嫁接苗栽培;科学施肥和灌溉,合理密植;及时拔除病株,摘除老黄叶、病叶、病果;清洁田园。物理防治 宜使用杀虫灯、粘虫板诱杀害虫;建议覆盖防虫网及避雨栽培。生物防治 推广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并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采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或生物化学农药等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 应符合 NY/T 1276 及 GB/T 8321 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见附录 A。7 采收 茄子果实的采收标准根据萼片与果实相连接部位的白色(或淡紫红色)环状带的宽度而定。若环状带
14、宽,表示果实生长快,尚不宜采收;若环状带窄或者不明显,果实生长转慢,萼片开裂,表示已充分成熟,应及时采收。一般花后25 d30 d即可采收。门茄宜早收,以免影响上面茄果生长。8 生产档案管理 应建立田间生产管理档案,对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并储存相关电子档案。见附录B。DB3502/T 0032022 5 A A 附录A (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见表A.1。表A.1 茄子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建议表 序号 病虫害名称 药剂及使用方法 1 青枯病 发病初期20亿孢子/g蜡质芽孢杆菌灌根,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灌根,或2
15、0噻森铜悬浮剂灌根,每隔7 d10 d灌1次,连灌2次3次。2 黄萎病 发病初期喷施0.5氨基寡糖素水剂,或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或80乙蒜素乳油;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灌根,每隔7 d10 d灌1次,连灌2次3次。3 炭疽病 发病初期喷施25%溴菌腈微乳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2.7二氰蒽醒悬浮剂,或45咪酰胺+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每隔7 d10 d喷药一次进行防治。每隔7 d10 d喷1次,连喷2次3次。4 灰霉病 发病初期喷施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溶粉剂,或50硫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 g/L异菌脲悬浮剂,或400 g/L嘧霉胺悬浮剂。5
16、绵疫病 发病初期喷施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或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 螨 在卵孵化盛期或幼螨期喷施0.5藜芦碱可溶液剂,或240 g/L虫螨腈悬浮剂,或100 g/L联苯菊酯乳油,或1.8阿维菌素乳油,每隔7 d10 d喷1次,连喷2次3次,重点喷叶背,注意轮换用药。7 蓟马 在发生高峰期前喷施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20啶虫脒可溶液剂。如果虫量较多,每隔7 d10 d喷1次,连喷2次3次。8 粉虱 在卵孵化盛期喷施200 g/L吡虫啉可溶液剂,12.5阿维啶虫脒微乳剂,或25噻
17、虫嗪水分散粒剂,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每隔7 d10 d喷1次,连喷2次3次。注:药剂使用量、浓度及安全间隔期严格参照使用说明书。DB3502/T 0032022 6 B B 附录B (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茄子种植肥料使用记录见表B.1,茄子种植农药使用记录见表B.2,茄子安全生产记录见表B.3,茄子收获记录见表B.4,茄子施肥记录见表B.5,茄子病虫害防治记录见表B.6。表B.1 茄子种植肥料使用记录 种植户姓名:地块所属:镇 村 小组 肥料名称 生产商 出仓日期 使用日期 每亩使用量 生产主管签名 表B.2 茄子种植农药使用记录 种植户姓名:地块所属:镇 村 小组 农药名称 生产商 出仓日期 使用日期 每亩使用量 生产主管签名 表B.3 茄子安全生产记录 生产日期 田块编号 面积 作物名称 上茬作物 负责人 种子来源 表B.4 茄子收获记录 日期 摘要 操作人签名 表B.5 茄子施肥记录 日期 肥料名称 数量 操作人签名 DB3502/T 0032022 7 表B.6 茄子病虫害防治记录 日期 药剂名称及稀释倍数 使用方法 操作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