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15 T 43-2022 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2854       资源大小:407.9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15 T 43-2022 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pdf

    1、ICS65.020.20CCS B053415六安市地方标准DB 3415/T 432022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2022-12-30 发布2022-12-30 实施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 3415/T 43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舒州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归口六安市农业农村局。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舒州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舒城县东方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徽农业大学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葛义学、汪永安、方俊松、檀根甲、汪章勋、陈劲松、杨林、周淼、马文纲、葛义发。DB 3415/T 4320221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品种选择、栽培、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本文件适用于皖西地区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其他同生态水稻种植区域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

    3、准则GB/T 17891优质稻谷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品种选择选择安徽或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和GB/T 17891的规定。5栽培育秧根据本地安全播种气温条件播种期建议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用水育秧、旱育秧和机插秧方式都可。考虑到茬口因素、杂草抗性和化除因素,宜开展工厂化育秧,其成苗标准为:秧龄15 d20 d,叶龄3 叶4 叶,苗高18 cm以内;根系短、白、粗、多,盘根性好。密度栽植密度控制在30 cm(14 cm16 cm),每穴1 苗3 苗。施肥5.3.1施肥量N=151.5 k

    4、g/666.7 m2,P2O5=6.0 kg/666.7 m2,K2O=12.0 kg/666.7 m2。DB 3415/T 43202225.3.2施肥时间3545氮肥、全部的磷肥和60的钾肥作为整田基肥,1015的氮肥作为平田耖口肥,移栽前施用,返青活棵后及时施用 510的氮作为促蘖肥,烤田复水后施用余下40的钾肥作为壮杆肥;氮素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560)(4540);氮素穗肥于倒3.5 叶和倒1.5 叶期分两次等量施用(或于倒2.5 叶期1次施用)。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水份管理5.4.1薄水移栽,活棵晾田保持3 cm水层移栽,活棵后干湿交替。5.4.2浅水促蘖,适时

    5、烤田保持3 cm5 cm水层促进分蘖,达到18万穗及时烤田。5.4.3间歇灌溉,活熟到老拔节孕穗期至抽穗灌浆期前水不清,后水不进,保持田间软硬适中。增强抗病性水稻硅肥使用过程中要考虑水稻的吸收性,宜将基肥与氮磷钾混合施用,有效硅含量达到50%60%的水溶态硅肥,作为基肥施用(610)kg/666.7 m2,也可以作为追肥在抽穗前1个月喷施。在抽穗期和齐穗后6 d12 d两个关键时期叶面喷施硒肥,100 mL/666.7 m2。6生态调控降低二化螟基数二化螟螟虫蛹期翻耕灌水沤田灭蛹,翻耕灌水或直接灌水,淹没稻桩7天-10天;大面积水育秧播种时间宜控制在5月20日-22日,旱育秧在5月22日-25

    6、日,机插秧在5月25日前后分期分批播种,直播稻在6月10日左右播种,控制越冬代和一代二化螟;水稻移栽后活棵后,将1周至2周龄的雏鸭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扬花,放养密度以每666.7 m2投入10只至15只为宜。害虫行为调节水稻田埂种植蜜源植物等显花植物如芝麻、大豆和波斯菊等,保留天敌栖境植物;田埂放稻草助迁天敌,维持稻田生态系统平衡;水稻田埂边种植诱虫植物香根草,在稻田边成行种植,作用距离20 m30 m,诱杀螟虫;在二化螟越冬代和一代稻纵迁入开始,选择相应的性诱剂诱芯诱杀。每667 m2挂放1个船型或三角型诱捕器,悬挂高度为高出水稻表面20 cm,诱杀雄成虫,定期更换诱芯,不可两种混用。7物

    7、理防治阻隔避害利用防虫网和无纺布物理隔离秧田阻隔避害技术预防稻飞虱、病毒病、蓟马、螟虫等苗期病虫害,防虫网方形或异形,使用20目40目防虫网,无纺布使用规格为 15 g/m220 g/m2。DB 3415/T 4320223灯光诱杀在水稻害虫发生期,根据害虫发生情况,每2 hm2悬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化螟等螟虫、稻纵卷 叶螟和稻飞虱。杀虫灯高度以接虫口距离地面1.3 m1.5 m为宜,灯管功率15 W。诱杀鳞翅目害虫使用波长为335 nm的灯管,诱杀同翅目害虫使用波长为351 nm的灯管,集中连片使用。每日20:00时开灯,24:00关灯。要定时清理灯上的虫垢和接虫袋内虫体。8生物防治释

    8、放赤眼蜂使用稻螟赤眼蜂或土著稻螟赤眼蜂或螟黄赤眼蜂,防治稻纵卷 叶螟于始盛蛾期,防治二化螟于卵孵化高峰期为第一次释放,间隔5天释放一次,共3次。每666.7 m2每次释放1万头,每666.7 m2设置2个释放点,间隔20 m。蜂卡用双面胶粘于一次性纸杯内,纸杯倒扣在固定的小竹竿上,小竹竿插入稻田中,纸杯杯口低于最高稻叶(010)cm。放蜂期间不得使用杀虫剂。生物制剂生物制剂的选用宜:在害虫低龄时,选用苏云金杆菌 Bt、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选用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 cm GV 或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 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病害初期内,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

    9、质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或选用深绿木霉 TA-9 和光合细菌防治稻曲病。9化学防治基本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的规定。实施“预防秧田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总体防治策略,水稻栽后一个月内不施药,坚持害虫达标防治,病害适期防治的原则,实行统防统治。采用“三防两控”、中医处方式“一浸两喷、叶枕平准确定时施药”,防控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技术“一体化”绿色综合解决方案。农药使用农药使用见水稻全生育病虫害防治用药清单(附录A)。DB 3415/T 4320224AA附录A(资料性)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用药清单序号使用时期防治

    10、对象防治药剂1药剂种子处理预防苗期病虫害如恶苗病和秧田蓟马、穗腐病,兼防白背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及条纹 叶枯病。每100 kg种子用18%噻虫胺FS 600 mL+25%氰烯菌酯SC 70 Ml,或30%噻虫嗪FS 300 mL+62.5 g/L精甲咯菌腈FS400 mL,或60%吡虫啉FS 400 mL+24.1%异噻菌胺肟菌酯FS 2000 mL处理种子。2药剂秧苗处理药剂秧苗处理即喷施送嫁药,主防大田前期二化螟,兼防白背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秧苗移栽前2天,每666.7 m2使用6%吡蚜酮氯虫 GR900 g,或40%氯虫噻虫嗪W G108 g,或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4 mL

    11、,或0.4%氯虫苯甲酰胺 GR2700 g喷雾。3分蘖期防治分蘖期达标防治主治二化螟兼治稻纵卷 叶螟、飞虱。以枯鞘丛率5为防治指标。每666.7 m2使用6%吡蚜酮氯虫 GR900 g,或40%氯虫噻虫嗪W G108 g喷雾。4 叶枕平时施药 叶枕平时施药即破口前7天10天施药主防穗期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 叶螟、褐飞虱,兼预防稻瘟病。每666.7 m2使用75肟菌戊唑醇W G20 g,或325 g/L嘧菌脂苯醚甲环唑SC 40 mL,或9%吡唑醚菌酯CS60 mL,或20%烯肟戊唑醇SC60 mL,或30%噻呋戊唑醇20 g+10%阿维甲虫肼40 g喷雾。5破口期(5%始穗)打第二次药破口期(5%始穗)打第二次药主防稻穗瘟和穗腐病,兼达标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每666.7 m2使用75肟菌戊唑醇W G20 g,或30%噻呋戊唑醇20 g+10%阿维甲虫肼40 g喷雾。6穗期防治穗期达标防治主治二化螟、卷叶螟和褐飞虱。以二化螟性诱每笼蛾5头,稻纵卷叶螟束尖5或褐飞虱百丛1000头为指标。每666.7 m2使用6%吡蚜酮氯虫 GR900 g,或40%氯虫噻虫嗪W G108 g喷雾。


    注意事项

    本文(DB3415 T 43-2022 一季稻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