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080.30 CCS A 12 3412 安徽省阜阳市地方标准 DB 3412/T 122022 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 示范镇(乡)评价规范 The construction of trustworthy consumption in countrysides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demonstration townships2022-11-30 发布2022-12-30 实施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412/T 12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2、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提出。本文件由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界首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颍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颍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刚、张泉、霍家佳、孙健、何标、董玉、张硕。DB 3412/T 122022 1 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 示范镇(乡)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示范镇(乡)评价的原
3、则和方法,规定了示范镇(乡)评价指标、评价流程、评价要求和动态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放心消费示范乡镇、街道的评价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示范镇(乡)demonstration townships 参与放心消费创建,达到放心消费创建示范标准,经评价通过的乡镇(街道),包括县级示范镇(乡)和市级示范镇(乡)。4 评价原则 自愿性原则 由符合条件的乡镇或街道自愿申请。客观性原则 执行评价时,制定详细操作流程、评分细节、社会监督等方面的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动态管理原则 对经评价认定的示范乡镇或街道每2年进行一次复查,对不符合
4、标准的责的进行摘牌。5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基础工作、创建实施、创建效果和亮点加分四大类指标构成。具体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及权重分值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6 评价方法 采取资料查阅、现场核查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附录A的要求进行评价。DB 3412/T 122022 2 7 评价流程 示范镇(乡)评价流程见图1。图1 示范镇(乡)评价流程 8 评价要求 组织申报 8.1.1 每年县(市、区)级和市级放心消费管理机构发布申报通知,明确申报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应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满 2 年;b)应提交申请表,申请表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8.1.2 县(市、区)放心消费管理机构对放心消
5、费示范镇(乡)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择优推荐市级示范镇(乡)。组织申报 成立评价小组 制定评价方案 评价 公示 有异议 调查核实 无异议 发布公告及授牌 DB 3412/T 122022 3 成立评价小组 放心消费管理机构应根据行业领域和专业特长,选择5名以上单数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方案 放心消费管理机构应分别针对县级示范镇(乡)和市级示范镇(乡)制定评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人员;计划安排;人员分工。评价 8.4.1 评价采取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8.4.2 按照附录 A 进行打分,评价总分 110 分,其中基础分 100 分,加分 10 分。8
6、.4.3 评价小组根据评价情况出具评审意见,并由专家签字。8.4.4 评分达 70 分以上(含 70 分)为满足县级示范镇(乡)评价要求。8.4.5 评分达 80 分以上(含 80 分)为满足市级示范镇(乡)评价要求。公示 8.5.1 放心消费管理机构应在有关主流媒体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5 个工作日。8.5.2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应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结论性意见。发布公告及授牌 放心消费管理机构应将评价结果通过有关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并组织授牌。9 动态管理 放心消费管机构应通过舆论监测、投诉分析、社会监督、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已授牌的示范镇(乡)进行跟踪督查。放心消费管
7、机构应对每个示范镇(乡)建立台账档案,做到“一镇(乡)一档”。放心消费管机构应每 2 年组织一次复查,复查不合格的撤销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称号,且 2 年内不可参与放心消费示范镇(乡)认定。一旦发现重大问题应随时撤销示范镇(乡)称号。DB 3412/T 122022 4 A A 附录A (规范性)示范镇(乡)评价指标 示范镇(乡)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值见表A.1。表A.1 示范镇(乡)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权重分值 一、基础工作(20分)1.1目标和规划(3分)1.1.1目标明确 围绕放心消费创建,制定实施方案,设定试点建设目标和具体工作规划。可通过查阅相关
8、文件和记录进行评价 1.5分 1.1.2规划合理 1.5分 1.2组织建设(7分)1.2.1组织建设 建立以乡镇(街道)领导成员为组长、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放心消费创建领导小组,部门分工明确、人员职责清晰。可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实地走访等进行评价 1分 建立放心消费维权服务中心,设置一间消费维权调解工作室、一部咨询投诉受理电话,悬挂“消费维权服务中心”标牌,悬挂或张贴放心消费标志标识,配备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登记本、调解协议书等,公示消费维权工作制度、流程、人员、职责、联系方式等。可通过实地走访进行评价 2分 1.2.2人员队伍 配有专兼职消费维权调解人员不少于全镇(乡)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三,
9、每个乡村景区至少配备1名消费维权工作人员。可通过查阅文件、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评价。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消费维权工作人员熟悉业务、耐心协调、热心公益。可通过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1分 组织发展辖区内志愿者队伍建设,协助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可通过查阅文件、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评价 1分 1.3组织管理(7分)1.3.1制度建立和实施 制定了放心消费创建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协调制度等。可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进行评价 1分 实际工作中按照制度规定开展。可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工作记录进行评价 1分 1.3.2计划、总结和考核 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和考核,并将放心消费纳入镇(
10、乡)年度重点工作。可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等进行评价 1分 DB 3412/T 122022 5 表 A.1 示范镇(乡)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值(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权重分值 一、基础工作(20分)1.3组织管理(7分)1.3.3与其他工作结合 将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与文化活动、文明创建、法治宣传等工作相结合开展。可通过记录查阅、实地走访等进行评价 2分 1.3.4指导村级放心消费创建 指导村级放心消费创建、记录齐全。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1.4保障措施(3分)1.4.1政策保障 乡镇(或街道)出台了相关支持措施。可通过查阅文件资料等进行评价 2分 1.
11、4.2资金保障 乡镇(或街道)有一定配套资金,资金使用效率高、管理规范。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评价 1分 二、创建实施(50分)2.1基础环境建设(5分)2.1.1环境卫生 生产经营主体物品摆放整齐、服务设施完善,无乱建、乱推、乱放等现象。可通过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1分 生产经营主体经营场所通风消毒、卫生清洁、个人防护和日常健康监测等常态化开展。可通过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2.1.2消费者权益保护 无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警示。可通过相关记录查询、实地走访和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2.2安全放心建设(15分)2.2.1食品安全
12、 制定的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发生时能及时处理;集贸市场、小作坊、糕点店、食杂店、餐饮店等管理有序,建立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无违规生产和经营行为;执行集体聚餐备案制度,必要时进行现场指导,建立厨师和相关服务人员健康信息档案。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4分 2.2.2设施安全 制定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辖区内游乐设施、特种设备等产品符合标准要求,设施设备维护措施到位,未发生严重安全事件,或发生了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置。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2.2.3药品安全 制定的有关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发生时能及时处理;日常进行监管和
13、巡查等。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3分 2.2.4产品质量安全 制定的有关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发生时能及时处理;日常进行监管和巡查等。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DB 3412/T 122022 6 表 A.1 示范镇(乡)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值(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权重分值 二、创建实施(50分)2.2安全放心建设(15分)2.2.5消防安全 辖区内生产经营场所消防设施配备完善,能正常使用,无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等封闭、占用等现象。通过实地走访进行评价 2分 2.2.6集会安全 对会销、展销等事件,有完善的报备、审批、秩序维
14、持等程序和记录。可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和记录等进行评价 2分 2.3维权放心建设(15分)2.3.1投诉(举报、咨询)处理制度建设 建设了完善的投诉(举报、咨询)制度,规定了投诉(举报、咨询)渠道、投诉公示、投诉处理要求、投诉(举报、咨询)记录及归档等内容。可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评价 5分 2.3.2投诉(举报、咨询)受理率 投诉(举报、咨询)受理率达100%。可通实地走访、记录查阅进行评价 5分 2.3.3投诉(举报、咨询)处理率 投诉(举报、咨询)处理率达到100%,对调解不成的纠纷,即使反馈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可通过记录查阅、随机问询等进行评价 5分 2.4质量(服务)放心建设(
15、5分)2.4.1监督检查 制定了日常监督检查制度,有监督检查计划、人员,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可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走访问询等进行评价 2分 2.4.2商品(服务)合格率 监督检查和纠纷调解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和服务、假冒伪劣商品的占比不超过5%。可通过查询监督检查记录、纠纷或投诉记录等进行评价 3分 2.5价格放心建设(5分)2.5.1明码实价 经营者商品或服务进行明码标价,且价格合理。可通过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5分 2.6宣传教育(5分)2.6.1宣传教育场所和方式 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可通过实地走访进行评价 2分 定期通过广播、宣传栏、海报、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放心消费相关
16、政策宣传、消费警示等信息。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分 2.6.2宣传教育记录 宣传教育资料、宣传教育照片、宣传教育对象信息等记录齐全。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1分 三、创建效果(30分)3.1消费者满意(10分)3.1.1消费者满意度 消费者满意度达70%以上。70%80%(不含)得2分;80%90%(不含)得3分;90%100%(不含)得4分;100%得5分。可通过自行发放问卷调查或第三方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5分 3.1.2有效投诉量 设立了畅通的投诉渠道,有效投诉量每年不超过50起。可通过查阅记录档案进行评价 5分 DB 3412/T 122022
17、 7 表 A.1 示范镇(乡)评价指标及权重分值(续)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权重分值 三、创建效果(30分)3.2放心消费知晓(5分)3.2.1辖区内经营单位对放心消费的知晓比例 辖区内经营单位对放心消费的知晓率达80%。通过调查问卷、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5分 3.3经营者诚信度(5分)3.3.1辖区内经营单位诚信程度 诚信度达90%以上。可通过自行发放问卷调查或第三方测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5分 3.4放心消费参创(10分)3.4.1辖区内参与放心消费的经营单位比例 辖区内参与放心消费的经营单位比例达60%以上。通过统计资料、走访问询等方式进行评价 5分 3.4.2辖区内
18、参与放心消费的行政村数量 辖区内参与放心消费的行政村数量应不少于3个。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评价 5分 亮点加分(10分)工作模式创新、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或奖励、获得市级及以上试点和示范项目、经营单位较好执行服务承诺制度(如“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消费赔偿先付制度”等)、牵头或参与市级及以上标准研制等 可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分 一票否决 发生重大消费不良事件的情形 通过处罚和投诉记录查询进行评价 DB 3412/T 122022 8 B B 附录B (规范性)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申报表 B.1 县级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申请表见表 B.1。表B.1 县级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申请表 申请主体名称 地址 负责人 职务 电话 申请主体简介 申请主体自评(盖章)年 月 日 县(市、区)放心消费管理机构意见(盖章)年 月 日 备注 DB 3412/T 122022 9 B.2 市级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申请表见表 B.2。表B.2 市级放心消费示范镇(乡)申请表 申请主体名称(盖章)地址 负责人 职务 电话 申请主体简介 申请主体自评(盖章)年 月 日 县(市、区)放心消费管理 机构意见(盖章)年 月 日 市放心消费管理机构意见(盖章)年 月 日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