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07 T 013-2023 沿江圩区稻茬麦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2795       资源大小:508.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07 T 013-2023 沿江圩区稻茬麦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 CCS B 05 3407 铜陵市地方标准 DB 3407/T 0132023 沿江圩区稻茬麦农机农艺结合 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agronomy combination of wheat following rice in riverside polder areas 2023-05-08 发布2023-06-08 实施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407/T 013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2、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普济圩农场提出。本文件由铜陵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普济圩农场、铜陵市农业技术管理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友好、何永红、王天柱、王庆节、宋伟、王志、张银苗、丁勤之、吴丽伟、唐益平、张伟、周盛银。DB 3407/T 0132023 1 沿江圩区稻茬麦农机农艺结合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沿江圩区稻茬麦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沿江圩区范围内稻茬麦生产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3、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739 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NY/T 1608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4、于本文件。3.1 稻茬麦 wheat fllowing rice in 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稻田中水稻收获后种植的小麦。3.2 免耕带旋播种技术 strip-till sowing under zero-tillage 利用小麦带旋播种机对稻田一次性进行灭茬、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的机械化技术。4 基本要求 4.1 种子使用 应符合GB 4404.1-2008中4.2.3的规定。DB 3407/T 0132023 2 4.2 肥料使用 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4.3 小麦赤霉病防治 应符合NY/T 1608的规定。4.4 灌溉用水 应符合GB 5

    5、084的规定。5 主要技术措施 5.1 播前准备 5.1.1 水稻生育后期土壤水分管理 水稻季在充分搁田的基础上,于水稻收获前10 d15 d断水,减少收割机对土壤碾压破坏。5.1.2 水稻秸秆处理 5.1.2.1 水稻秸秆处理包括:打捆离田或粉碎还田。5.1.2.2 粉碎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0 的规定。5.1.3 水稻收获后土壤水分管理 水稻收获后,正常排水,保持田面无积水。5.1.4 基肥施用 每亩施用45%以上的氮磷钾复合肥25 kg30 kg,可采用免耕带旋播种技术,基肥随播种一起施入土壤中。5.2 播种 5.2.1 品种选择 稻茬麦品种应选择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6、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耐湿、抗赤霉病能力较强、株高适宜,适合沿江圩区稻茬麦地区种植的春性小麦品种。5.2.2 种子处理 5.2.2.1 稻茬麦播种前 10 d15 d,选晴好天气连续晒种 2 d3 d,可增强种皮的透水性和氧气的渗透性,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减轻病虫害的发生。5.2.2.2 未包衣的小麦种子播种前必须搞好药剂拌种,以便有效预防地下害虫和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的发生,为整个小麦生育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打好基础。可用 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 500 ml600 ml 加入 3000 ml 水稀释并搅拌均匀成药浆,拌麦种 100 kg,充分搅拌均匀,晾干后即可播

    7、种。有全蚀病的地块拌种时要加入硅噻菌胺悬浮种衣剂等。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0 的规定。5.2.2.3 种子包衣标准按 GB/T 15671 规定执行,宜使用包衣种子。5.2.3 适期播种 DB 3407/T 0132023 3 稻茬麦适宜播种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5.2.4 适宜播量 适宜的基本苗为18 万/667m222 万/667m2,适期早播取下限值,适期晚播取上限值,11月下旬基本苗要提高到30 万/667m2。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土壤出苗率推算确定,适期适墒适宜播种量范围为12 kg/667m217 kg/667m2,错过适宜播期每推迟2天,播量加

    8、大0.5 kg。5.2.5 应变机播 5.2.5.1 宜采用免耕带旋播种技术,播种质量应 NY/T 739 的规定。5.2.5.2 播种机械播种的播种耧腿和播肥耧腿应离地,避免造成耧腿拥堵,导致缺苗断垄。5.2.5.3 适墒播种 在适墒情况下,宜选用播幅2.6 m、16行,具有灭茬、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五位一体”联合播种机进行播种。5.2.5.4 造墒播种 在缺墒情况下,先灌一遍跑马水,速灌速排,待墒情合适时再按5.2.5.3规定执行。5.2.5.5 烂田播种 对于湿烂的田块,要选用适用于烂泥田小麦播种的联合播种机播种。播种机宜对开沟部件、轮沟平填装置和滚筒镇压部件进行改装,改善在潮湿或者

    9、黏性土壤中播种效果。5.3 出苗期田间管理 5.3.1 配套沟系 播种后及时清沟沥水,具体标准是:畦沟深20 cm 22 cm,间距2 m2.3 m,腰沟深25 cm30 cm,并每隔40m左右开一道腰沟,同时清理条田沟,沟底应比田面低1 m1.2 m。保证三沟配套,达到能够速灌速排,防止雨后畦面积水引起闷种烂籽。5.3.2 抗旱保苗 对于因干旱而出苗不齐的田块,要及早灌蒙头水,促进齐苗。5.4 因苗追肥 5.4.1 苗肥 小麦2叶1心3叶1心期追施苗肥,每亩撒施尿素12.5 kg15 kg。5.4.2 返青肥 5.4.2.1 在开春小麦返青后根据苗情追施返青肥,旺苗、一类苗可不施返青肥。5.

    10、4.2.2 二、三类苗,要尽早适当施用返青接力肥。每亩撒施尿素 5 kg7.5 kg,或者用高含量高氮高钾复合肥每亩 10 kg12 kg。5.4.3 拔节肥 在小麦基部节间定长时追施拔节肥,每亩撒施45%复混肥(配方肥)10 kg15 kg。DB 3407/T 0132023 4 5.4.4 保花肥 小麦倒2叶期追施保花肥,每亩撒施尿素5 kg。5.5 化除 5.5.1 土壤封闭处理 小麦播种后至禾本科草立针期前,亩用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技除)140 ml160 ml兑水60 kg均匀喷雾。5.5.2 苗后茎叶处理。5.5.2.1 重点做好冬前化学除草工作。在小麦 3 叶5 叶期、杂草

    11、2 叶3 叶期、日均气温 5以上、田间杂草密度达到 50 株/m时实施茎叶除草。5.5.2.2 防除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世玛)20 ml/667m235 ml/667m2或 5%唑啉草酯(爱秀)乳油 60 ml/667m2100 ml/667m2防除;防除牛繁缕等阔叶杂草:20%氯氟吡氧乙酸 50 ml/667m270 ml/667m2,兑水喷雾;防除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3.6%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阔世玛)20 ml/667m225 ml/667m2,也可选用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各一种兑水混喷。5.5.2.3 以上药剂,每亩药剂量兑水 60 kg(机动弥

    12、雾机兑水 30 kg)茎叶喷雾,也可用植保无人机每亩药剂量兑水 2 L 喷雾。药剂喷施需避开低温、干旱、降雨等不利天气。5.6 预防低温冻害 5.6.1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预防低温措施:a)在寒流或低温冷害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保证墒情充足,减轻低温危害程度,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抗冻能力。b)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或新美洲星、黄腐酸肥等营养型叶面肥。5.6.2 发生部分茎蘖幼穗冻死的麦田及时结合浇水灌溉,亩追施尿素 5 kg10 kg,促进恢复生长。5.7 防治病虫。5.7.1 2 月下旬3 月上旬防治纹枯病、根腐病、小麦蚜虫。5.7.2 小麦拔节后抽穗前,以防治白粉病、条锈病为主,兼治麦蜘蛛、麦蚜。5.7.3 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遇有连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 3 d 以上,要喷药防治赤霉病,结合赤霉病等病虫防治,叶面喷施 1%2%的尿素加 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 次至 3 次,一喷三防。防治病虫可用植保无人机每亩药剂量兑水 1.5 L2 L 喷雾。5.8 适时机收与小麦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5.8.1 小麦籽粒含水量 20%左右时及时机械收割。5.8.2 宜采用带切割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割,麦秸全部就地粉碎还田。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95 的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DB3407 T 013-2023 沿江圩区稻茬麦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