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31 3402 芜湖市地方标准 DB3402/T 552023 海鲜菇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psizygus marmoreus 2023-12-18 发布2024-01-01 实施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402/T 5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2、本文件由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吾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美意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县野树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芜湖县食用菌协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腾龙、许忠、李娟、朱芸、许安、韦群、邵丽、奚夏丽、朱志国、孟雪。I DB3402/T 552023 海鲜菇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的产地环境、生产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本文件适用于海鲜菇生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3、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DB34/T 2021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产地环境 选择清洁卫生、场地开阔、通风良好、排灌方便的生产场地,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5 生产与管理 5.1 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备料及配方发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采收后熟催蕾出菇管理 图1 生产工艺流程图 5.2 备料及配方 主辅料、用水的质量按照NY/T 391的规定执
4、行。配制培养基的主原料为玉米芯、杂木屑、棉籽壳等,主料粉碎过筛(直径0.6cm0.8cm);辅料为麦麸、玉米粉、豆粕、石膏粉、生石灰等。配方可参见附录A。5.3 拌料 将主辅料按照附录A的配方比例称重,干料预拌一次,边拌边浇水,重复拌料3次4次。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1 DB3402/T 552023 5.4 装袋 选用聚丙烯袋,规格为38cm18cm0.005cm。每袋装料均匀,松紧适宜,装好后封口。5.5 灭菌 5.5.1 常压灭菌 灭菌仓内温度应在3h内达到100,并保持保温10h12h。5.5.2 高压灭菌 当压力表指针上升到1.5kg/c时,保持3h。5.6 接种 当菌包内
5、部温度冷却至30以下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5.7 发菌 温度控制在2326,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每天通风1h2h。每隔7天检查菌丝长势和有无杂菌感染。菌丝培养阶段保持环境黑暗,严禁强光照射。培养35天后,菌丝长满菌袋。5.8 后熟 菌丝长满袋后,需在温度2225、湿度65%的环境下再培养30天。5.9 催蕾 5.9.1 开袋 当袋口爬满菌丝并开始扭结,少量菌袋开始形成原基时脱去套环,翻卷袋口,并将菌袋竖立摆放,进入催蕾管理。5.9.2 催蕾 温度应控制在1218,并给以散射光刺激,环境湿度90%95%为宜,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PPM700PPM,促其现蕾。5.10 出菇管理 菇蕾形成
6、后,将环境温度控制在 121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85%9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 1000PPM1500 PPM,光照强度控制在 250Lux500Lux,适时排气。5.11 采收 一般从现蕾到采收需要10天12天,菌盖半球形、孢子尚未弹射为采收适宜期。6 病虫害防治 按照DB34/T 2021的要求执行。2 DB3402/T 552023 附录A (资料性)培养料配方 A.1 培养料配方参见表 A.1 表A.1 培养料配方 原料 A1 A2 A3 玉米芯 47 22 20%棉籽壳 20 40 20%麦麸 20 18 23 杂木屑-13 35 玉米粉 5 5-豆粕 5-过磷酸钙 1-石膏粉 1 1 1 生石灰 1 1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