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080 CCS A 14 3402 芜湖市地方标准 DB3402/T 602023 农家书屋运行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of village library operation management 2023-12-18 发布2024-01-01 实施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3402/T 6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无为县硕丰果树专业合作社提出。本文件由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本文件起草
2、单位:无为县硕丰果树专业合作社、芜湖市标准化研究院、芜湖市纤维检验所、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芜湖市图书馆、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丰圩村村民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灿、张志权、贾定坤、罗绍慧、沙小伟、丁兰、叶青林、陈修正、唐俊、王婧、赵恒义、张毅、季学芳。I DB3402/T 602023 农家书屋运行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家书屋运行管理总体要求、文献管理、管养维护、阅读推广、数字化服务、评价与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农家书屋运行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家书屋 village library 建在行政村,由政
3、府主导,村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通过文献资源为村民提供文化、休闲等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所。4 总体要求 4.1 农家书屋的资金投入、文献更新、活动开展等应体现地域特征,形成具备地方特色的运行管理模式。4.2 农家书屋应悬挂标牌,备有文献登记簿、文献借阅登记簿、意见簿和文献丢失/破损情况登记表等簿册。4.3 书屋管理制度、借阅制度、管理员职责应上墙。4.4 农家书屋应免费开放、免费借阅,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 5 天,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 4 小时。4.5 农家书屋应至少配备 1 名专(兼)职书屋管理员,书屋管理员应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沟通能力,并
4、自愿接受相关业务知识培训。4.6 书屋管理员应负责文献资源的日常管理,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台账的记录与管理,书屋保洁和安全管理等工作。5 文献管理 5.1 文献接收 5.1.1 接收 对接收文献应及时进行清点验收、质量检查,逐一登记在文献登记簿。登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名称、价格、出版单位、数量等。5.1.2 分类 1 DB3402/T 602023 应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宜分为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综合等类型。5.1.3 编号 文献分类后应及时进行编号。5.1.4 贴标 文献上架前,应贴标签,纸质文献可在封皮、扉页、封底或切口上盖藏书章。5.1.5 上架 文献应根据分类上架,纸质文献
5、应根据图书分类及编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摆放。5.2 文献借阅 5.2.1 借阅 文献借阅数量和时间按规定进行,具体如下:报纸、工具书不宜外借,仅供现场阅读及查阅,如若外借,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且时限不超过 3 天。图书、期刊、音像制品每次借阅不应超过 2 册(盘、盒),借阅时间不超过 20 天。5.2.2 登记 确定借阅后,书屋管理员应填写文献借阅登记簿,内容包括借阅人姓名、文献名称及编号、借阅日期、联系电话等。5.2.3 归还 5.2.3.1 书屋管理员应检查归还文献的完整性,文献丢失或破损的应填写文献丢失/破损情况登记表,并要求借阅人给予相应的赔偿;归还文献完好,书屋管理员应在文献借阅登
6、记簿中填写归还日期,并及时将归还文献上架。5.2.3.2 文献需要续借的,借阅人应联系书屋管理员办理续借,书屋管理员应在文献借阅登记簿填写续借日期,续借不超过 10 天。未按期归还文献的借阅人,书屋管理员应打电话或上门催还。6 管养维护 6.1 定期对文献进行盘点,有丢失或破损的应及时登记。6.2 定期检查电路、电源开关、线上阅读设备,发现损坏时应及时维修。6.3 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扫驱虫,保持环境整洁。7 阅读推广 7.1 应组织和开展共读、讲座、红色阅读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每年开展活动次数应不少于 3 次。7.2 应加强与中小学校的课外文化知识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走进书屋。7.3 宜结合农事活动定期给村民推送数字化信息服务。8 数字化服务 2 DB3402/T 602023 8.1 提供覆盖全书屋的 WiFi 服务,WiFi 的账号密码应公开张贴,并逐步推广数字化阅读服务。8.2 未成年人线上阅读,应由监护人陪同或经监护人授权同意后方可使用书屋配置的电子阅读设备。8.3 书屋应提供上网导航服务,仅允许访问书屋推荐的网络资源。9 评价与改进 9.1 在显著位置设立读者意见箱、意见簿,收集读者意见及服务需求。9.2 公开咨询和投诉电话号码,明确投诉反馈时间。9.3 根据收集的意见、服务需求等情况,开展评价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提升服务质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