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陀鹅耳枥苗木繁育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arpinus putoensis ChengICS 65.020.10CCS B 31中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DB3309/T 100-20232023-10-08 发布2023-11-08 实施舟 山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浙江省舟山市地方标准DB3309DB3309/T 100-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舟山市林
2、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舟山市普陀山公用事业管理中心(舟山市普陀山林场)、舟山市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舟山市陆生野生动植物管理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颖、陈叶平、刘海、欧丹燕、李定胜、叶波、徐斌芬、鲁专、文香英。DB3309/T 100-2023引言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属桦木科(Betulaceae)鹅耳枥属(Carpinus)落叶乔木,现仅存1 株原生母树分布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岛。自 1982 年开始,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及舟山市普陀山林场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普陀鹅耳枥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该树种伐后不易萌发、雌雄花相
3、遇期短、雌花受孕率低且果壳坚硬,发芽困难,加之其生境遭受破坏,导致濒临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该树种列为“极度濒危(CR)”等级。1999 年经国务院批准,该树种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保护这一树种,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建设了普陀鹅耳枥专类繁育圃,开展了种群回归、异地保护及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然而科学性、系统性明显不足,基础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急需大量苗木进行支撑。该标准规定了种子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苗圃施肥、移植、虫害防治、大苗培育、苗木出圃及包装和运输等指导和建议。该标准的实施可以繁育更多的优质苗木,有效扩大普陀鹅耳枥种群分布,缓解其濒危状态,为我国特别
4、是浙江省珍稀树种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DB3309/T 100-20231普陀鹅耳枥苗木繁育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种子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苗圃施肥、移植、虫害防治、大苗培育、苗木出圃及包装和运输等指导和建议。本文件适用于普陀鹅耳枥繁育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33/T 179.12020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业露地育苗GB/T 16620202
5、3 林木育苗与种子管理术语LY/T 31862020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苗木繁育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 166202023 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芽苗移栽在种子萌发后,当胚根生出,上胚轴延伸、但又未长出侧根、种壳尚未脱落时,将芽苗移栽到苗床或容器中培育的一种操作。4繁育原则材料的采集应符合 LY/T1386-2020 的基本规定,应避免影响原生母株的生长、繁殖和更新。原生母树繁育材料采集应符合相关规定。5圃地选择与整理5.1圃地宜选择向阳、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交通便捷、有电力供应条件的地方。5.2土壤宜选择深厚肥沃、通透性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土层厚度大于
6、 50 cm。圃地瘠薄的土壤应增施有机肥料;偏沙的土壤应混拌粘壤土;酸性太重的土壤应增施生石灰、碱性肥料;偏碱的土壤应增施酸性肥料、硫磺、硫酸亚铁等。5.3育苗前需要整地,清除石块、杂草,床面平整、细致。翻耕深度 20 cm 以上,随耕随耙。DB3309/T 100-202325.4播种一周前用 0.2%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喷洒床面,处理后用地膜覆盖 3d5d。6种子育苗6.1种子采集6.1.1 采种以 11 月下旬较适宜,最晚不应迟于 12 月中旬。在采种时,可用高枝剪剪下果序。在结果较多的子代上采种时,可在地面摊放塑料薄膜,用竹竿轻轻敲打结果枝条,致果序脱落,依风向调整薄膜位置以便接种。6.
7、1.2采集种子的标记、封装、登记等应符合 LY/T3186-2020 的规定。6.2种子处理6.2.1净种6.2.1.1 刚采下的种子应装入袋中,室内存放 7d10d,之后清除杂物。6.2.1.2 揉搓使果苞脱落,筛出纯净种子。6.2.1.3 采用水选法浸泡种子 12h 左右,取下沉种子在室内摊开阴干。6.2.2种子消毒与贮藏6.2.2.1 种子贮藏前应用 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2h 消毒,摊开晾干。选择底部有孔、透气性较好的容器进行贮藏。6.2.2.2 宜用珍珠岩作为贮藏基质,种子与珍珠岩层积贮藏,珍珠岩湿度以手抓捏不出水,放开手后又不散为度,最上面一层珍珠岩厚度为 5cm10cm 为宜
8、。6.2.2.3 将容器放在通风室内,每隔 10d15d 检查一次,若发现表面珍珠岩过干就应适当喷水保持湿度。6.3播种6.3.1播种时间3 月上中旬。6.3.2播种方法在 100cm 宽的床面上,按 10cm 行距、5cm 间距、1cm 深度在床面上划浅沟进行点播。6.4芽苗移栽6.4.1移栽时间4 月上中旬。6.4.2移栽方法6.4.2.1 移栽宜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DB3309/T 100-202336.4.2.2 将芽苗按照出芽长短大致分组,将其整齐排放于铺有湿毛巾的容器中,再用湿毛巾盖好。6.4.2.3 移栽时,用直径约 0.5cm0.8cm 的竹签在疏松的苗床上扎深 5cm6cm
9、 的孔洞,按行距 10cm、株距 5cm 的密度将芽苗垂直放入孔洞,每孔洞 1 株,轻按压实土壤使其紧密接触芽苗,浇透定根水。6.5覆盖播种或芽苗移栽后,用过筛的焦泥灰或细土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浇透水,用遮光率 70%的遮阳网覆盖床面,并用桩线固定。播种后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6.6出苗后管理6.6.1遮阳4 月下旬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开遮阳网,用竹条撑起呈高度 50cm 的拱棚,以免压苗。保持遮阳至 10月可揭去遮阳网,梅雨季后气温升高应搭设遮阳棚,做好避暑抗旱工作。6.6.2水分管理按 DB33/T 179.12020 规定执行。6.6.3苗圃除草按 DB33/T 179.1202
10、0 规定执行。7嫁接育苗7.1砧木宜选择二年生或三年生普陀鹅耳枥实生苗作为砧木。7.2接穗7.2.1 春季时选取成熟、芽饱满、无病虫害母树的一年生粗壮枝条接穗。7.2.2 不能及时嫁接的应置于湿沙或密封袋中保温保湿,挂好标签,置于冰箱或阴凉处贮存,贮存时间不应超过 24h。7.3嫁接时间春季芽萌动前,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7.4嫁接方法7.4.1 嫁接时宜采用腹接法。7.4.2 接穗长宜截取5cm8cm,以具23个饱满芽点为宜。将接穗一面切成2 cm3 cm的斜面,对侧切一短斜面,长度约1 cm。在砧木侧面斜切一刀,切入到砧木直径1/3处,长度约2 cm3 cm。将接穗对准砧木形成层插入,
11、用嫁接膜将接穗和砧木接口缠绕紧固。7.5接后管理DB3309/T 100-202347.5.1 补接春接应在接后15d20d检查接穗成活情况,发现接穗干枯,应在原嫁接处的另一侧进行补接。7.5.2 除萌嫁接之后如砧木上有萌芽长出,进行抹芽抚育,确保接穗正常生长。7.5.3 去绑宜在8月上旬解除嫁接嫁接膜。7.5.4 遮阳夏季要用遮阳网或搭阴棚进行遮阳,遮光率为75%。8扦插育苗8.1穗条8.1.1 采条母树宜选择二年生或三年生幼树上的基段部位。插穗条半木质化,剪取长约8cm10cm,下口剪成斜口,随采随插,不能及时扦插应将其置于湿沙中保温保湿,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h。8.1.2 采条时间硬枝扦
12、插宜在3月上旬未形成开放的芽鳞时。嫩枝扦插宜在5月中旬。8.2插穗处理插穗应用200 mgL-1生根粉(ABT 1号)溶液浸泡8h,浸泡后应及时扦插,待扦插的插穗应贮藏在湿沙中。8.3扦插8.3.1 扦插时间硬枝扦插宜在3月份,嫩枝扦插宜在于5月中旬。8.3.2 插床消毒应修筑1500cm长,100cm宽的插床,床内铺设15 cm厚度的干净 河沙,并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扦插基质湿润。8.3.3 扦插方法将处理后的插条插入基质中压紧,深度3cm5cm为宜。8.4插后管理DB3309/T 100-202358.4.1 温度扦插时需地表温度应控制在13以上。嫩枝扦插后3
13、0d内,温度应控制在15 20,硬枝扦插温度控制在20 25。8.4.2 水肥插穗扦插后应立即浇水,初插后宜在3d4d浇一次水。7d后每天傍晚浇一次,同时在插床上进行喷雾,维持95%左右的空气湿度。每5d7d喷施一次8001000倍多菌灵和0.1%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生根后水量可酌情减少,保持插床湿润,以促其生根。8.4.3 光照露地扦插应搭阴棚,遮光率75%,每天遮阳。9苗圃施肥9.1 施肥原则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基肥首选有机肥。追肥坚持“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原则。苗木生长初期可施用速效性氮肥。9.2 基肥以有机肥为宜,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后使用。均匀撒施肥料,耕翻入土。播种的种子应避免直
14、接与基肥接触。9.3 追肥9.3.1 方法9.3.1.1 水施尿素水施浓度以0.3%、复合肥水施浓度以0.5%为宜。选择阴天或傍晚施肥为宜。9.3.1.2 干施干施方法如下:a)撒施。细土和肥料拌匀,在雨后晴天或抗旱后苗床湿润时,苗木枝叶干燥后施,施后立即用细枝条清扫苗木震落肥料。b)条施。在苗木行间或行间附近开沟,施入肥料,覆土。9.3.1.3 叶面追肥以0.2%0.5%尿素溶液或0.5%1%复合肥溶液喷施叶面。喷施时间以早晚空气湿度大、有露水时为宜。DB3309/T 100-202369.3.2 次数和数量苗木生长期内,每个月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尿素3 kg5kg或复合肥5 kg6 kg。
15、速生时期,可适量增加。10移植10.1 移植苗龄应采用苗龄二年生的播种苗进行移植。10.2 移植时间2月3月气温回暖后、发芽前移植。10.3 移植方法与基质选择10.3.1 次数和数量宜采用容器育苗的方式,将二年生小苗移植于直径 16cm高 18cm 规格的容器中。10.3.2 基质采用表层圃地土或 4/10 泥炭+1/10 珍珠岩+5/10 表层圃地土的混合基质。10.3.3 装盆栽培后摆放于遮光率在 60%75%的钢质大棚内。10.3.4 移植时按苗木大小分成若干等级,适当修剪根系;机械损伤苗除修剪根系外还应适当处理损伤处,单独培育。10.3.5 起出的苗木应及时移植或做好保湿工作。移植做
16、到栽直、压实、不窝根,栽植深度应比原土痕略深,栽后及时浇灌定根水。11虫害防治4月上旬,应用1:2500倍辛硫磷溶液浇灌土壤进行虫害防治。12大苗培育应采取多次移栽和逐年删减移栽的方法。将移栽两年后的容器苗按40cm50cm的密度移栽于苗床上,然后视苗木生长情况逐年删减过密的苗木,将留床苗木培育成大苗,胸径2cm以上。移走的苗木按一定的株行距进行再次移栽以培育大苗,也可直接用于造林。13苗木出圃13.1 起苗13.1.1 时间应在2月4月上中旬或10月份以后出圃(雨季造林及特殊情况例外),起苗后切勿长时间存放,以免影响种植成活率。DB3309/T 100-2023713.1.2 原则起苗时尽力
17、保持根系完整,不损伤顶芽,不破损根皮,伤苗率不超过5%。13.1.3 方法13.1.3.1 裸根起苗宜选择二年生苗木,同时满足高度30cm以上,地径0.5cm以上。起苗深度应在20cm以上。13.1.3.2 带土球起苗宜选择地径2cm以上大苗,起苗深度不能少于25 cm。大苗出圃应带完整土球,土球大小为地径粗度的5倍7倍。14包装和运输14.1 包装裸根苗运输方便,宜做异地保护。应采用根部沾黄泥浆,夹放湿草,再塑包捆扎,保持苗木水分平衡。大苗宜做近地保护,运输时应带土球,用稻草绳捆扎再用遮阳网包裹。14.2 运输包装后要及时运输。在途中不得重压,防止风吹日晒,必要时还要洒水。苗木到达指定地点后要及时卸下,置于阴凉处或用遮阳网覆盖。14.3 假植挖起的苗木如不能及时移栽或造林,应进行假植,其方法是将苗木根部和干基下部埋在湿润土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