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150B52DB3302浙江省宁波市地方标准DB 3302/T 1782018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Guidelines for Razor Clam(Sinonovacula constricta)CultureWith Deep-dwelling-blocking-mesh technology2018-03-16 发布2018-04-15 实施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布DB3302/T 1782018I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宁波市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万里
2、学院、宁海县华昌水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朱邦科,沈亦军,徐开崇,何琳,徐大斌,林志华。DB3302/T 17820181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的术语与定义、环境与池塘条件、底网铺设与蛏畦整理、苗种放养、养殖管理、起捕和标准化模式图。本规范适用于缢蛏池塘养殖,也适用于缢蛏滩涂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 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D
3、B3302/T 059水产养殖池塘改造建设规范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蛏畦指建造于池塘泥质底的长条形涂面,由软泥构成,表面平整,是养蛏的场所。3.2底网指铺设在蛏畦表面下0.4m0.5m处的聚乙烯(或尼龙)网布或筛绢。3.3盖网指覆盖在蛏畦上保护缢蛏以免被混养动物捕食的防护网。4环境与池塘条件4.1环境要求4.1.1底质应符合NY 5362的规定,泥质或泥沙质,涂面平缓,涂质稳定。4.1.2水质应符合NY 5362的规定。饵料生物丰富,盐度833,pH 7.88.6;水质较为稳定。4.2池塘条件DB3302/T 17820182池塘面积15亩30亩,灌满水后涂面水深不低于
4、0.5m;环沟宽度5.0m以上、深度(沟底至涂面)1.0m以上,环沟面积占池塘面积20%左右。4.3增氧机配备增氧机配备应符合DB3302/T 059 的要求。4.4晒塘消毒排干塘水,清除污泥和杂质;生石灰100 kg/亩120kg/亩均匀干撒于涂面及环沟,翻耕涂面0.2 m0.3 m,并经霜冻和暴晒。5底网铺设与蛏畦整理5.1蛏畦面积与布局5.1.1蛏畦面积混养塘蛏畦面积占池塘面积15%25%。单养缢蛏的池塘,蛏畦面积占池塘面积50%左右。5.1.2蛏畦布局5.1.2.1边滩蛏畦布局边滩上的蛏畦顺环沟方向整理。混养塘中,蛏畦距岸基不少于2.0 m;宽度少于6.0 m的边滩不宜建造蛏畦(如图1
5、所示)。5.1.2.2中央滩蛏畦布局中央滩上的蛏畦与环沟长边垂直,并均匀分布(图1)。5.1.2.3蛏畦轮作蛏畦和空涂每1年2年轮作一次。DB3302/T 17820183图 1池塘平面图,示蛏畦布局5.2铺网建畦5.2.1底网材料网布或筛绢,宽度4.0m4.5m、网目30目左右,网线为聚乙烯或尼龙单丝。5.2.2蛏畦建造5.2.2.1深水塘蛏畦建造涂面水深1 m以上的池塘,在涂面上直接铺底网,挖取旁边涂面的涂泥覆盖到网上,覆泥厚度0.4m0.5m,畦面宽3.5m4.0m(图2,左)。5.2.2.2浅水塘蛏畦建造水深小于1 m的池塘,在涂面上开挖深约0.3 m、与网布等宽的平底沟,铺底网后回填
6、0.4m0.5m涂泥;畦面宽3.5m4.0m,两侧留宽0.4m0.5m、深0.3m的浅沟(图2,右)。5.2.2.3畦面整理将建好的畦面耙细、梳匀,使涂质细腻柔软。DB3302/T 17820184图 2蛏畦截面图注:左侧:深水塘,底网直接铺于涂面、覆泥建蛏畦;右侧:浅水塘,挖沟后铺网、回填涂泥建蛏畦。5.3混养塘盖网设置5.3.1盖网材料采用聚乙烯结节网,网目2.0cm2.5cm;网线规格:混养青蟹和梭子蟹的池塘用18股25股,混养对虾和鱼类的池塘用6股10股。5.3.2盖网设置播苗前设置;用网片覆盖畦面和畦侧,再在网上覆盖薄泥2cm3cm(图3,右)。图 3池塘截面图注:左侧:专养塘;右侧
7、:混养塘,四周有投饵区、蛏畦需盖网保护。6苗种放养6.1放养前准备6.1.1清除敌害生物6.1.1.1物理方法干露涂面,用20目40目筛网淌袋刮除涂面螺类、蟹类等敌害生物。6.1.1.2药物方法药物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常用药物及用法用量见表1,用药1d后进水。DB3302/T 17820185表 1缢蛏养殖常用清塘药物及用法用量药物名称规格型号用量kg/亩使用方法药性消失茶籽饼颗粒或块状2030干塘清塘;粉碎泡水 1d,带渣全池泼洒6d7d漂白粉有效氯30%810干塘清塘;兑水全池泼洒1d6.1.2培养基础饵料播苗前7d10d,选择晴朗天气,进水至畦面水深20cm30cm,按尿素3
8、kg/亩、过磷酸钙0.5kg/亩施肥。每隔2d3d追肥1次,用量为首次的1/3。采用茶籽饼清塘的池塘可视水色适当减少施肥量;池水透明度近30cm时停止追肥。6.2苗种质量苗种规格整齐、壳体完整、壳色光鲜、活力强、杂质少。6.3放养季节和时间11月次年5月,选择晴暖天放苗。6.4放养规格4000粒/kg6000粒/kg。6.5放养密度按蛏畦面积放,25万粒/亩;根据苗种质量、池塘条件和养殖管理水平适当调整。6.6放养方法排水至畦面稍露出,顺风将蛏苗均匀撒播在畦面上。待蛏苗潜泥(播苗0.5 h1 h)后进水至畦面水深20cm30cm。7养殖管理7.1水质调控7.1.1换水根据塘内水位、水质、饵料生
9、物量等综合因素而定。塘水过浓,以少量加水或换水为宜;每月大换水1次2次,并适时干露畦面。7.1.2施肥塘水清淡时或大换水后,及时追施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施肥要少量多次,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透明度保持30cm左右;水色以黄绿色为佳。7.1.3饲料投喂混养的鱼虾蟹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投放在投喂区,禁止直接投到蛏畦上。DB3302/T 178201867.2清除敌害结合大换水蛏畦干露,用筛网淌袋刮除或手工捉敌害生物。7.3防高温和缺氧畦面水温超过30时,增加蓄水深度,使畦面水深不低于0.5m。科学合理使用增氧机和增氧剂,防止缺氧。7.4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缢蛏和鱼虾蟹的活动与摄
10、食情况;每10d15d检查一次缢蛏和虾蟹的生长情况;定期监测水质。认真填写水产养殖日志,做好养殖、用药、销售“三项记录”。8起捕8.1规格和季节壳长5cm以上,根据市场行情和生产季节适时起捕。一般在冬季和春季起捕。8.2方法挖捕。9标准化模式图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标准化模式图见附录A。DB3302/T 17820187附录A(资料性附录)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标准化模式图月1212345678910111212环境要求与蛏畦布局底网铺设与蛏畦整理蛏苗放养养殖管理起捕主要技术要点1.环境要求1.1 底质:泥质或泥沙质;涂面平缓、涂质稳定。1.2 水质:水质稳定,饵料生物丰富;盐度833;pH
11、7.88.6。1.3 池 塘 条 件:面 积 15亩30亩,涂面水深0.5 m以上;环沟宽5.0 m以上、深1.0 m以上,环沟面积占池塘面积20%左右。2.蛏畦布局2.1 蛏畦面积:占池塘面积15%30%(混养塘)或50%(单养塘)。2.2 蛏畦布局:边滩蛏畦顺环沟,混养塘边滩蛏畦距离岸边2.0 m以上;中央滩面蛏畦 与环沟长边垂直,均匀排布。3.底网铺设与蛏畦整理3.1 底网材料:幅宽4.0 m4.5 m、网目30目左右、聚乙烯或尼龙网布/筛绢。3.2 清涂:干塘,清除污泥和杂质;生石灰100kg/亩120kg/亩干撒涂面与环沟,翻耕涂面0.2 m0.3 m,并经霜冻和暴晒。3.3 深水塘
12、建畦:涂面水深1 m以上,直接铺底网,覆泥0.4 m0.5 m,畦面宽3.5 m4.0 m。3.4 浅水塘建畦:涂面上开平底沟,深0.3 m、宽与网布等,铺底网后回填0.4 m0.5 m涂泥,畦面宽3.5 m4.0 m、畦两侧沟宽0.4 m0.5 m、深0.3 m。3.4 畦面处理:将建好的畦面耙细、耙烂、梳匀涂泥,使涂质细腻柔软。4.混养塘盖网设置4.1 盖网材料:聚乙烯结节网,网目2.0 cm2.5 cm,网线规格:混养蟹类池塘用18股25股、混养鱼虾池塘用6股10股。4.2 盖网设置:播苗前用网片覆盖畦面和畦两侧,再覆盖薄泥2 cm3 cm。5.放养前准备5.1 清除敌害生物:干露畦面,
13、用20目40目筛网淌袋刮除;或用茶籽饼20 kg/亩30 kg/亩或漂白粉8kg/亩10 kg/亩顺风均匀喷洒在涂面上。施药1d后进水。5.2 培养基础饵料:放养前7d10d进水至畦面水深0.2 m0.3 m,施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培肥水质至透明度30cm。6.蛏苗放养6.1 苗种质量:规格整齐、壳体完整、壳色光鲜、活力强、杂质少。6.2 放养规格和密度:蛏苗规格4000粒/kg6000粒/kg;放养密度25万粒/亩;根据苗种质量、池塘条件和养殖管理水平适当调整。6.3 放养时间和方法:11月次年5月,晴暖天,排水至畦面稍露出,顺风将蛏苗均匀撒播在畦面上。7.养殖管理7.1 水质调控:平时以少量
14、加水或换水为宜;每月大换水1次2次,并干露畦面。塘水清淡时或大换水后,及时追施腐熟有机肥或复合肥。施肥要少量多次,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保持透明度30 cm左右,水色以黄绿色为佳。7.2 饲料投喂:混养的鱼虾蟹宜投喂优质配合饲料,投放在四周的投饵区,禁止直接投到蛏畦上。7.3 清除敌害生物:结合大换水蛏畦干露,用筛网淌袋刮除或手工捉敌害生物。7.4 防高温和缺氧:畦面水温超过30时,提高水位,使畦面水深0.5m以上。科学合理使用增氧机和增氧剂,防缺氧。7.5 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色变化、缢蛏和鱼虾蟹的活动与摄食情况;每10 d15 d检查一次缢蛏和鱼虾蟹的生长情况;定期监测水质。8
15、.起捕8.1 起 捕规 格 和季节:壳长5 cm以上时,根据市场行情和生产安排适时起捕。一般在冬季和春季起捕。8.2 起捕方法:挖捕。蛏畦布局挖沟、铺网整畦播苗起捕水质监测大换水干露畦面水质调节DB3302/T 17820188A附录B(资料性附录)缢蛏池塘养殖常见敌害生物及防治方法表 B.1敌害生物危害季节危害方式防控措施条浒苔(苔条)秋、冬、春季1.影响缢蛏摄食与呼吸;2.抑制藻类繁衍,塘水寡清,影响缢蛏摄食生长。1.人工捞除;2.干露涂面,用铁刺绳卷缠清除;3.晴天上午用草木灰40 g/m250 g/m2 干撒覆盖苔条上;4.放苗前干塘暴晒,生石灰100 kg/亩120 kg/亩全塘撒放
16、;5.其它专用药物杀灭,注意辨别和安全使用。泥皮(附泥藻类)全年1.覆盖畦面影响缢蛏摄食呼吸;2.塘水难以培肥影响缢蛏摄食生长。1.冬季干塘暴晒,生石灰100 kg/亩120 kg/亩全塘撒放;2.保持肥水和适度水深,避免阳光照射到涂面。中华蜾蠃蜚(涂刺)春、秋季1.大量繁殖时,涂面被骚扰成蜂窝状,骚扰缢蛏正常生活;2.与缢蛏争夺饵料生物和栖境。1.严格清塘,进水过滤;2.混养对虾,秋季选捕时保留一定存塘量;3.其它专用药物杀灭,注意辨别和安全使用。小头虫(红虫)春、秋季与缢蛏争夺饵料生物和栖境(海洋有机物污染区指示种,喜生活于富含有机物的黑色污泥)1.严格清塘、暴晒,涂泥充分矿化;2.混养对虾,秋季选捕后保留一定存塘量。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