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97.195CCS Y 503210扬州市地方标准DB 3210/T 11542023扬州毛笔制作技艺Craftsmanship of making yangzhou writing brush2023-12-29 发布2024-01-29 实施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210/T 115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扬州市江都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国画
2、笔厂、扬州市江都区质量技术协会、扬州市江都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扬州市江都区文化馆)。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庆鹏、管建、徐美琴、石岭、赵元林、陈郭治、耿文、陈洁、陈霞。DB 3210/T 11542023II引言毛笔,是一种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工具,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其见证了华夏文化和文明史。如今,中国古代毛笔实物已难以寻觅,毛笔制作技艺作为一种活的文化遗产,对其保存和保护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不可替代的意义。中国毛笔制作技艺分四大流派,分别为安徽宣州的宣笔、浙江湖州的湖笔、江苏扬州的毛笔和北京的李福寿毛笔。各派毛笔发达于不同历史时期,又各显其制造特色。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聚业内精粹,显流派
3、风格,以其麻胎作衬而独树一帜,享誉400余年,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极为丰厚。扬州毛笔以黄鼠狼尾毛、兔背毛、羊毛为主要原料,荨麻为辅料。其生产工具多自制,制作技艺十分繁难,分水盆、装套、旱作三大环节共百余道工序,环环相扣,道道严谨。2011年5月,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本标准,以期将扬州毛笔制作技艺中的主要内容加以保存、固化、传承和发展,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扬州毛笔、使用扬州毛笔,宣传扬州毛笔文化、学习制笔技艺,不断提高扬州毛笔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并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DB 3210/T 115420231扬州毛笔制作技艺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扬
4、州毛笔水盆、装套、旱作三大环节的制作技艺。本文件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的扬州毛笔制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4854 文房四宝 毛笔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扬州毛笔 yangzhou writing brush以动物毛(黄鼠狼尾毛、兔毛、羊毛)为主要原料、荨麻为辅料,通过特有的水盆、装套、旱作三大环节共百余道工序而制成的毛笔。扬州毛笔典型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1扬州毛笔典型结构示意图水盆 cr
5、aftsmanship of making the nib制作毛笔笔头的工艺,也称水作。装套 craftsmanship of making the pen holder根据笔头粗细制作笔杆的工艺。DB 3210/T 115420232旱作 craftsmanship of assembling trimming and marking writing brush组装、修整、标识毛笔的工艺。4技艺流程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流程见图2。图2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流程5水盆选料根据品种、规格、档次的不同选择黄鼠狼尾毛、兔毛、羊毛。撕毛将黄鼠狼尾毛、兔毛拔下、撞齐。将粘在一起的羊毛撕松、站齐。梳毛用骨梳梳去不适
6、用的绒毛,蘸水成片。腌毛5.4.1制作石灰水,石灰水浓度为 10%20%,可依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5.4.2黄鼠狼尾毛、兔毛蘸稀石灰水后静置,春秋季节腌 6h8h,夏季腌 4h6h,冬季腌 8h12h。5.4.3羊毛需浸泡于石灰水中,春秋季节腌泡 24h36h,夏季腌泡 12h24h,冬季腌泡 24h48h。5.4.4腌制时间根据温度变化酌情调整,应保持毛色油亮、锋嫩、色艳。DB 3210/T 115420233上毛腌制后的动物毛用水清洗,并梳净毛上残留的石灰屑和不适用的绒毛。齐毫5.6.1在骨质齐毫板上分别将长短毛分开,使毛尖整齐,尾脚齐净,厚薄均匀,毫平直,不歪斜。5.6.2花盖毛应三齐
7、:尖齐、花齐、根齐。压毫根据毛笔的规格要求,按毛的长短依次压成片状,呈梯形(俗称“齐锋下帖”)。拈毫用骨梳将压毫梳理均匀。整毫将不合格的毛桩、老锋、秃锋、杂毛、细芦头等剔去。制麻衬在荨麻中加入石灰水(比例为15%)、石碱(比例为5%)并经高温蒸煮6小时后,打麻条、切麻衬、梳麻衬,并梳理均匀备用。贴衬将麻衬贴附于笔毛的下部(俗称“齐垒校衬”)。拈衬5.12.1将拈好的毫与衬毛合拢拈衬用骨梳梳匀。5.12.2特殊产品可以使用尼龙毛,整体含量低于 15%。圆笔将多次梳理完成后的笔毫,卷成圆形,做到大小、尖肥、饱瘪一致。盖毛将制好的盖毛裹附笔头外围,根部凳齐上灰。扎笔用丝线将含水率20%左右的麻胎笔头
8、进行上线、下线扎笔。6装套选笔杆6.1.1笔杆材料一般选用竹子、木材或塑料。6.1.2应按笔头大小和档次高低选配相应规格和档次的笔杆。笔杆要求鲜亮、光滑、粗细圆直和色彩统一。DB 3210/T 1154202346.1.3笔杆直径尺寸公差要求为0.1 mm。平头6.2.1统一规格后,用捺刀切齐笔杆两头。6.2.2长度尺寸公差要求为0.5 mm。绞孔6.3.1用专用工具将笔杆顶端绞出与毛笔头合适大小的圆孔,以便将笔头焊上。6.3.2铰孔直径尺寸公差要求为0.1 mm。6.3.3装套前笔头底部用清漆涂底。7旱作置头7.1.1用粘合剂将笔头粘合在笔杆或笔斗上,笔头部粘接牢固。7.1.2笔头出锋尺寸公差要求为0.5 mm。修笔先用修笔刀剔除杂毛、飞毛和无锋的毛桩,再将笔头蘸上胶水定型。刻字7.3.1用刀具或其他设备在笔杆上刻上笔名、生产厂名及其他相关文字。7.3.2字迹应工整、清晰,上色应依据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