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22 盐城市地方标准 DB3209DB3209/T 12342022青贮大麦盐麦 7 号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age barley of Yanmai No.72023-05-26 发布2023-08-26 实施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9/T 1234-2023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起草。本文件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臧慧、沈会
2、权、王春吉、张英虎、杨红燕、徐肖、梁志浩、程怡璠、汪强、薛松、于文青。DB3209/T 1234-20231青贮大麦盐麦 7 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青贮大麦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清沟理墒、草害、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生产档案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沿海地区大麦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 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青贮大麦 silage barley 在大麦乳熟期,收获包括大麦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作为青贮饲料原料的大麦。4 环境条件 要求有良好的耕作基础,产地环境要结合无公害食品产地要求,周边没有污染源,农药不得使用有机磷类。应符合 GB 5084、GB 15618、NY/T 5010 的要求。5 品种选择 选用江苏沿海地区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青贮大麦品种盐麦 7 号。6 栽培技术 6.1 耕作整地 选用大马力拖拉机带旋耕机械进行土地耕整,整地应达到
4、土壤细碎,耕层松软,上虚下实,沟直厢平。6.2 沟系配套 DB3209/T 1234-20232播种前整治好外三沟,宜使用机械开沟器进行田间开沟作业。每 33m35m 开挖排水沟,沟深 1.5m,导渗沟深 1m,隔水沟深 1.2 m。确保灌得进、排得出、降得下。田头沟距田头 2m,沟宽 30cm,沟深50cm;竖沟间距 2m3m,沟宽 30cm,沟深 30cm;腰沟间距 40 m50m,沟宽 30cm,沟深 40cm。田内密布排水渠,从而达到灌水压盐、排水淋盐,降低耕作层土壤盐分。6.3 种子质量 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选用粒大饱满、发芽势强、纯度 99%以上、净度
5、 98%以上、发芽率 85%以上的种子。6.4 种子处理 播前晒 1d2d,用 2%立克莠(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10g15g 拌麦种 10kg,随拌随播。6.5 播期 适期早播,最佳播种期为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5 日。6.6 播种量 盐麦 7 号的分蘖力较强同时成穗率较高,所以应当注意合理密植,每 hm2 基本苗以 240 万左右为宜。6.7 播种方式 施基肥后用条播机播种(行距 15cm)或人工均匀撒播浅旋,机械播种或旋耕深度不宜超过 3cm,播种结束后用开墒机开墒。7 田间管理 7.1 施肥 7.1.1 依据不同土壤类型、土壤供肥状况,科学合理使用肥料。肥料使用应符合 NY/
6、T 496 规定,按照“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合理运筹。氮肥分配:基肥占 60%,苗肥占 20%,拔节孕穗肥占 20%;磷、钾肥基施。基肥:尿素 320kg/hm2,过磷酸钙(含 P2O5 12%)1300kg/hm2,氯化钾(含 K2O 60%)180kg/hm2。肥料施用过程中,避免使用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鼓励基肥中重施有机肥。7.1.2 麦苗(23)叶期,施尿素 110kg/hm2,看苗施肥。7.1.3 在大麦基部第 1 节间伸长、叶龄余数 3.5 叶前施尿素 130kg/hm2。7.2 苗情管理 对苗期群体不足,弱苗地块,每 hm2 追施尿素 75kg105kg 返青肥,并适期划锄
7、,促苗情转化 升级;对群体过大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要适当控苗,每 hm2 用 15多效唑粉剂 600 g,兑水 750 kg 均匀喷雾。8 清沟理墒 冬前至越冬期间搞好清沟培土,确保沟系健全通畅。拔节前,全面清理加深内外三沟,确保三沟水系畅通,雨住田干,防御涝渍危害。DB3209/T 1234-202339 草害、病虫害防治 9.1 防除杂草 播后苗前,每 hm2用 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2250g+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 300g 兑水 750kg 均匀喷雾,防除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荠菜、猪殃殃、牛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或返青后至拔节前用 20%使它隆(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750ml/h
8、m2 兑水 450 kg 均匀喷雾。单、双子叶混生田块,将上述防除单、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混合使用,但药剂要现配现用。9.2 防治病害 9.2.1 白粉病 根据病情,当病叶率达 20%,用 15%三唑酮乳油 600 ml/hm2 兑水 750 kg/hm2 喷雾。9.2.2 赤霉病 大麦齐穗后,10%15%麦穗扬花时,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g/hm2 兑水 750kg/hm2 喷雾。第一次用药后如阴雨连绵,隔 5d7d 再用药一次。9.2.3 纹枯病 3 月中、下旬普查病情,对病株率达到 15%以上的麦田,用 20%井冈霉素粉剂 1125 g/hm21500 g/hm2 兑水 75
9、0 kg/hm2喷雾。防治两次,防治间隔期 7d10d。9.3 防治虫害 9.3.1 防治蚜虫 在麦子扬花灌浆初期,有蚜穗率达 5%10%,或百穗蚜量达 500 头以上,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 兑水 750kg/hm2 喷雾。9.3.2 防治粘虫 当虫口密度达到 90000/hm2 时,在 5 月上旬(粘虫幼虫 3 龄盛期)用 5%氯氰菊酯乳油 450 ml/hm2750 ml/hm2 或 20%氰戊菊酯乳油 300 ml/hm2450 ml/hm2 兑水 750kg/hm2 喷雾。10 收获 4 月底 5 月初,在大麦乳熟期,收获包括大麦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作为青贮饲料原料。11 生产档案记录 全程记录生产过程中气候条件、生育期、生长发育动态、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各种农业投入品名称及使用时期、次数、用量、收获大麦产量、质量等,及时归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