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08 T 199-2023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pdf

    • 资源ID:1551699       资源大小:544.7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08 T 199-2023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pdf

    1、ICS 03.160 CCS A 00 3208淮安市地方标准 DB3208/T 1992023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party branch 2023-12-27 发布2023-12-31 实施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208/T 1992023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共金湖县委组织部提出。本文件由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共金湖县

    2、委组织部、中共金湖县前锋镇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包志强、叶伟、刘松、戴岱、何静、刘胜强。DB3208/T 1992023 1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工作内容、激励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乡村振兴人才 Rur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领办人、规模农业经营户、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培养对象、受过市级以上表彰的乡土人才、具有一定特殊技能人员

    3、等重点人才。4 基本要求 4.1 强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采取单独设立或依托镇街农村工作局等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在镇街党(工)委领导下,统筹做好乡村振兴人才联系培养、党员发展、作用发挥、典型选树等工作。4.2 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 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标准+示范”党支部,不断发挥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4.3 优化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振兴重点人才的政治吸引、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作用,以组织力提升生产力,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形成与乡村人才

    4、工作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5 组织建设 5.1 党组织设置 DB3208/T 1992023 25.1.1 镇街党(工)委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宜由镇街党(工)委副书记或党(工)委组织委员担任党组织书记,镇街团委、妇联、工会、农村工作局等相关负责人兼任委员,明确支委成员责任分工。5.1.2 镇街党(工)委应定期对党员和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5.2 队伍建设 5.2.1 党员人数超过 7 名的党支部,应设支部委员会,设委员 3-5 名,设书记 1 名,必要时可增设副书记 1 名。党员人数在 7 名以下的党支部,设书记 1 名,必要时

    5、可增设副书记 1 名。5.2.2 镇街团委、妇联、工会、农村工作局等相关部门应整合人才培育、业务指导、项目安排和党建工作力量,建立定期例会、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党建工作。5.3 党组织换届 5.3.1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每届任期 3 年,期满前 3 个月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换届请示。5.3.2 镇街党(工)委对任期将满的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应提前 3 个月以发函或电话通知等形式,提前做好换届准备。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应不超过 1 年。5.4 组织领导 5.4.1 按照“党委主管、属地监管、协同推进”的原则,镇街组织部门应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组织

    6、建设、制度建设和发掘、培育、推广典型等职责任务,统筹指导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5.4.2 镇街组织部门应制订党建工作方案、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发挥镇街农村工作局、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职能作用,定期讨论乡村振兴人才党建工作,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党建工作。5.4.3 应将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6 党员发展 6.1 镇街党(工)委应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与重点人才结对联系制度,做好重点人才的日常联系、培养工作,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协助做好培养工作。6.2 镇街党(工)委应根据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人才储备情况,集体研究提出乡

    7、村振兴重点人才年度发展党员计划,报县(区)委组织部审核。6.3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应不断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人才的政治吸纳,根据重点培养对象现实表现,结合原籍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意见,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发展党员时,应征求所在村(社区)党组织意见,县(区)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发展对象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应列席支部大会。6.4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与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应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党员“双培育”工程,建立党支部与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双考察”机制,建立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与镇街党(工)委“双列席”支部会议制度。7 工作内容 DB3208/T 1992023 37.1 加强调查摸

    8、底 镇街党(工)委应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群团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以示范合作社领办人、规模农业经营户等为重点,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深入开展乡村人才排查摸底,建立乡村振兴重点人才信息库,绘制党员人才分布图,建立乡土人才、在外人才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乡村振兴人才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7.2 党员与乡土人才“双向孵化”镇街党(工)委应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依托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等,建设好乡村振兴实训基地。结合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精准对接谋划培训项目,组织重点人才参加农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对于已发展为党员且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好的重点人才,及时将党组织关系由乡村

    9、振兴人才党支部转入所在村、合作社等基层党组织,推动重点人才立足自身特点更好发挥作用。7.3 党组织与经济组织“双向融合”应紧扣兴村富民目标,指导村(社区)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旅)”等发展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旅项目等经济组织组建党组织,并制定发展党员专项计划,推动党组织在经济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7.4 建立联系走访机制 镇街党(工)委应建立常态化联系走访乡村振兴人才机制,邀请乡村振兴人才参加或列席党委政府有关重要会议和活动,组织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与市县部门开展共建联建,引导乡村振兴人才重视支持党建工作。7.5 发挥人才作用 根据乡村人才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和职

    10、业愿景等,提供到专业领域行业历练、专业相近岗位交流、上级专业部门挂职机会,让党员人才在乡村振兴一线、重大项目攻坚、招商引资、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8 激励保障 8.1 应采取日常评价和年度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人才的跟踪管理,着力发现培养储备一批优秀人才。对于符合条件的重点人才,纳入相关人才项目进行培养,择优推荐乡村振兴人才进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参与村级“两委”班子竞选。8.2 应开辟乡村人才创业创新政策咨询、注册登记、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积极组织乡村振兴重点人才参评职称、职业资格认证和人才项目申报,对创新创业成效明显的重点人才,按相关政策予以奖补。8.3 应统筹整合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资源,在政策扶持、项目安排、资金补助等方面,向乡村振兴项目一线聚集。8.4 应结合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两优一先”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乡村人才先进典型。通过电视、报刊、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榜样带动效应。DB3208/T 1992023 4参 考 文 献 1 中国共产党章程 2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办发201433 号)3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4 关于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淮组通202159 号)


    注意事项

    本文(DB3208 T 199-2023 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工作规范.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