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61 2310 牡丹江市地方标准 DB 2310/T 1092023 牡丹江地区黑樱桃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23-07-28 发布2023-08-27 实施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2310/T 109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牡丹江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中心、安达市林业和草原局、牡丹江市三道林场。
2、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双勇、王澎、吴迪、卢泰羽、孙强、厉思萌、闫秉哲、臧云鹏、葛江丽、邹威、孙岳胤、李红莉。DB 2310/T 1092023 1 牡丹江地区黑樱桃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樱桃(Cerasus maximowiczii(Rupr.)Kom.)播种育苗的种子采集与处理、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黑樱桃播种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种子采集与处理 种子采集 4.1 7月下旬8月上旬,果实呈紫黑色时采收。选择树体茂盛、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为采种母树。种子调制 4.2 采收的果实待果皮软化后拌细沙搓揉,漂洗掉果肉、杂质及空瘪种子,捞出后阴干。种子处理 4.3 4.3.1 室内层积 将阴干后的种子清水浸泡 24 h,0.3%0.5%高锰酸钾溶液浸
4、种消毒 30 min,清水洗净,用含水率60%左右的河沙,按种子、河沙体积比 13 拌匀,于室内层积,保持种沙湿度 60%左右、温度 15 20,经常翻动,层积时间 90 d100 d。4.3.2 室外层积 DB 2310/T 1092023 2 秋季选择阴凉背风处挖深度 40 cm50 cm 坑备用,11 月末至 12 月初,将混沙处理后的种子装入布袋,放入坑内,后覆土。4.4 催芽 翌年 4 月上旬将种子取出,置于室外 5 15 环境中催芽,1/3 的种子裂嘴、露白时开始播种。5 圃地选择与准备 圃地选择 5.1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
5、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整地 5.2 4 月下旬整地,旋耕深度为 25 cm30 cm,结合旋耕按 3 kg/m24 kg/m2用量施用腐熟农家肥,清除石块及根茬等杂物,耙压整平。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作床 5.3 床面宽 110 cm120 cm,床高 20 cm25 cm,步道宽 30 cm50 cm,床长 10 m20 m。苗床消毒 5.4 播种前 2 d3 d,用代森锌或毒辛进行土壤处理。6 播种 播种时间 6.1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量 6.2 播种量30 g/m250 g/m2。播种方式 6.3
6、条播,沟距10 cm15 cm,沟深2 cm4 cm,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压实,浇透水,覆草帘。7 田间管理水分管理7.1 出苗前应少量多次雾化喷淋,保持床面湿润,待苗木出土达60%80%时,选择傍晚或阴天撤去草帘。7月下旬,苗木进入速生期,应控制水分,少次多量。DB 2310/T 1092023 3 除草和松土7.2 及时人工除草,结合除草进行松土。追肥 7.3 6月中旬7月中旬,追施2次氮肥,每次用量为8 g/m210 g/m2。8月中下旬施钾肥1次,用量为15 g/m220 g/m2。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8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8.1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立枯病防治 8.2 出苗后至6月份,每隔10 d喷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防治 8.3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防治。9 苗木出圃 当年苗即可出圃。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或翌年春季苗木萌动前,随起、随运、随假植。10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种子采集与处理、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苗木出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