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310 T 111-2023 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51280       资源大小:370.1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310 T 111-2023 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65.020.20CCS B 30/39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 2310/T 1112023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2023-10-23 发布2023-11-21 实施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2310/T 111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提出。本文件由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娣、王继华、姜国胜、刘禹辰、李东伟、贾天祥、马军、

    2、姜桂娟、徐曼、邢立伟、刘玉冰、张春凤、付江明。DB 2310/T 11120231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栽培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工艺流程、前期准备、整地做畦、播种与覆土、发菌管理、营养包的制作与摆放、催菇与出菇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控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牡丹江地区羊肚菌的人工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2728

    3、食用菌术语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1846 食用菌菌种检验规程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羊肚菌羊肚菌隶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肚菜、包谷菌、狼肚菌等。3.2 营养包将营养基质配制好后放在畦床上的塑料营养袋,为羊肚菌菌种提供额外营养源的营养袋,即为营养包。4生产工艺流程前期准备(栽培条件、确定栽培季节、制备菌种)整地做畦播种

    4、与覆土发菌管理营养包的制作与摆放催菇与出菇管理采收加工。5前期准备DB 2310/T 111202325.1 栽培条件5.1.1栽培场地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无污染的地块,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5.1.2栽培设施5.1.2.1日光温室栽培东西走向建棚,东、西、北三面保温墙体,南向斜面为钢架结构,覆盖塑料薄膜,最外层再覆盖保温棉被。5.1.2.2塑料大棚栽培选用钢架拱棚,以抵御风雪。拱棚东西走向而建,场地整理之后即进行打桩,搭建大棚框架,棚外覆盖单层塑料薄膜与遮阳网,一般棚长50 m60 m,宽8 m10 m,高2.

    5、5 m3.0 m。5.2 确定栽培季节日光温室栽培一年两次,春季栽培在2月末至3月初播种,4月末进行出菇管理,5月末采收结束。秋季栽培在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11月初进行出菇管理,12月末采收结束。塑料大棚栽培一年一次,在9月末至10月初播种,发菌后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出菇管理,5月末采收结束。棚内搭建二层拱棚可提前出菇。5.3 制备菌种5.3.1 母种生产5.3.1.1 品种选择菌种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进,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抗杂强,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菌株。5.3.1.2 母种制作培养基的配方和配制方法按照NY/T 528中4.6,4.7的规定。培养温度16 18,7

    6、d10 d长满试管后备用。5.3.1.3 母种质量与检验菌种质量要求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均匀,生活力强,无老化、退化现象,菌龄适宜。菌种检验应符合NY/T 1846的规定。5.3.2 原种与栽培种生产5.3.2.1 原料选择5.3.2.1.1 主料选择小麦、木屑、稻壳、谷壳等。小麦要求新鲜无霉变、颗粒度饱满、无虫害,木屑、稻壳、谷壳等要求新鲜无霉变、无杂质,质量应符合NY 5099的规定。原料质量及贮藏应符合NY/T 1935要求。DB 2310/T 111202335.3.2.1.2 辅料选择腐殖土、石膏、石灰等。5.3.2.1.3 水应符合GB 5749要求。5.3.2.2 培养基配方5.3

    7、.2.2.1原种培养基配方推荐配方:1)小麦73%,木屑20%,稻壳5%,石灰1%,石膏1%2)小麦40%,木屑38%,麦麸15%,腐殖土5%,石灰1%,石膏1%。5.3.2.2.2 营养包培养基配方推荐配方:1)小麦45%,木屑45%,豆粕8%,石灰1%,石膏1%。2)小麦70%,玉米芯25%,玉米粉4%,石灰1%。5.3.2.3 培养基制备按配方比例将稻壳、玉米芯、腐殖土提前预湿;小麦可先用水浸泡24 h48 h,或用水蒸煮麦粒至无白芯时捞出控水,与木屑拌匀,加入配方中其他原料,搅拌均匀,含水量60%65%,pH7.07.5。5.3.2.4 装袋原种采用规格为550 mL1000 mL的菌

    8、种瓶或(12 cm14 cm)(24 cm28 cm)(0.004 cm0.006 cm)的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栽培种采用16 cm(35 cm37 cm)(0.004 cm0.006 cm)的聚乙烯袋或聚丙烯袋。当天拌好的料当天装完,装好的瓶或袋要做到上紧下松,料面平整,打接种孔。瓶口可用封口膜封口,袋口可用无棉盖体封口。5.3.2.5灭菌采用高压灭菌,温度达到121 125,保持2 h3 h,停火后再焖0.5 h1.5 h。采用常压灭菌,使锅内温度迅速达到100,温度保持10 h12 h,停火后再焖锅3 h5 h。5.3.2.6接种待温度降至28 以下时按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操作。5.3.

    9、2.7菌丝培养培养室要求洁净、避光,培养温度应控制在18 20,培养室内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以下,全程避光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6 整地做畦6.1土壤要求DB 2310/T 11120234栽培场地内土壤腐殖丰富、土质疏松、保水透气。6.2土壤处理播种前清除地面杂草,每667m2土地均匀撒生石灰75 kg100 kg,土壤旋耕25 cm30 cm,暴晒不低于7 d,土壤浇1次3次透水,适时做畦。6.3做畦畦床宽100 cm120 cm,高15 cm20 cm,间距25 cm30 cm,长度依棚室长度而定,表面平整。7 播种与覆土播种前土壤湿度调节至25%30%。采用撒播和条播两种方式,每

    10、667 m2菌种用量180 kg200 kg,覆土厚度2 cm3 cm。播种后喷雾状水,浇透水,覆盖黑色地膜,用土压住地膜。8 发菌管理调控棚内温度10 18,空间相对湿度65%70%,暗光培养,保持棚内空气新鲜。9 营养包的制作与摆放9.1营养包的制作9.1.1原材料的选择按5.3.2.1的规定。9.1.2营养包配方按5.3.2.2.2的规定。9.1.3培养基配制按 5.3.2.3 的规定。9.1.4 装袋采用规格为(12 cm24 cm)(0.003 cm0.005 cm)的聚乙烯袋,每袋料重 400 g500 g,装料松散,封口。9.1.5 灭菌按5.3.2.5的规定,灭菌后冷却备用。9

    11、.2 营养包的摆放DB 2310/T 11120235当畦床表面出现白色菌丝体(菌霜)时,即可摆放营养包。在营养包一侧开 2 条纵口,长度 10 cm,开口间隔 2.5 cm3.0 cm,将开口一侧向下轻压与畦床表面充分接触,呈“品”字形排列,摆放密度为 5 袋6 袋/m2,覆盖黑色地膜,用土压住。10 催菇与出菇管理10.1 催菇管理日光温室栽培,播种后45 d60 d,畦床表面菌霜开始消退,菌丝体上有水珠出现时,喷一次透水。棚内保持散射光。塑料大棚栽培,越冬结束后,棚内土层融化深度15 cm20 cm,土层下10 cm处温度达到8 左右时,去除畦床上的黑色地膜,移除营养袋,喷一次透水。10.2 出菇管理棚内温度控制在10 18,地温控制在8 16 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95%,畦床土壤湿度25%30%;每天光照时长4 h6 h,散射光,保持良好通风,空气新鲜。11采收子实体顶部开始变色,蜂窝状子囊果部分已展开,及时采收。12 病虫害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宜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13生产档案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品种来源、菌种生产、栽培管理中的土壤条件、环境情况、生长状态、产量、采收等。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注意事项

    本文(DB2310 T 111-2023 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