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16 2306 黑龙江省大庆市地方标准 DB 2306/T 1632022 光伏场区草原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2023-01-31 发布2023-02-28 实施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2306/T 1632022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虫害调查内容及方法.1 调查方法.1 防治前调查.2 防治后调查.2 5 防治区域确定.2 防治标准.2 防治区域.3 6 防治准备.3 7 防治原则及方法.3 防治原则.3 防治方法.3 防治时间.3 技术培训.3 防治药剂.3 草原禁止利用时间.
2、4 防治机械调试.4 防治机械选择.4 施药方式.4 作业方式.4 作业空间.4 防治人员搭配.5 8 安全要求.5 药剂安全.5 机械安全.5 人员安全.5 牲畜安全.5 安全培训.5 9 防治成效验收.5 防治效果检查.5 验收标准.6 验收内容.6 验收结论.6 DB 2306/T 1632022 II 10 生产档案.6 DB 2306/T 1632022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庆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
3、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庆黄和光储实证研究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曲善民 杨伟光 苗阳阳 汪洋 李炬 邹鹏辉 孙晓坤 翟坤 于方舟 张娇 徐丽君 聂莹莹 王明君 殷秀杰 张攀 秦立刚。DB 2306/T 1632022 1 光伏场区草原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场区草原虫害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虫害调查内容及方法、防治准备、防治的基本原则、安全要求及防治效果评价。本规程主要适用于大庆属地光伏场区内草原蝗虫、草地螟等草原虫害开展防治和草地保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
4、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虫害调查内容及方法 调查方法 4.1.1 样方法 4.1.1.1 草原蝗虫 光伏板间草原用底面积为1 m2(长1 m、宽1 m),光伏板下草原使用0.25 m2(长0.5 m、宽0.5 m),高为0.5 m的立体方框取样器调查害虫密度。草原蝗虫查卵取样路线采
5、用棋盘式为主,查虫蝻、查成虫取样路线采用“Z”字形或棋盘式。4.1.1.2 草地螟 光伏板间草原用1 m2(长1 m、宽1 m),光伏板下草原使用0.25 m2(长0.5 m、宽0.5 m),高为0.5m的立体方框取样器调查害虫密度。草原草地螟虫查卵、查幼虫取样路线采用棋盘式为主。4.1.2 网捕法 用捕虫网,以每一复网为调查单位,调查草原蝗虫密度,调查草原草地螟虫雄性成虫。取样路线采用“Z”字形或棋盘式或交叉样线式。DB 2306/T 1632022 2 4.1.3 取样数量 密度调查取样数量为光伏板间草原不少于100个样方,光伏板下草原每百公顷不少于80个样方。防治前调查 4.2.1 草原
6、蝗虫调查方法 4.2.1.1 查卵 在5 月6 月初进行。查卵,采用样方内取土查卵法(查卵囊、卵粒)。光伏板间草原样方为1 m2,光伏板下草原样方为0.25 m2。用铁锹将样方内4 cm8 cm表土挖松、捣碎、用查卵筛过筛,找出卵囊,统计卵粒数,以推算当年蝗虫发生的种类和数量。将卵块的霉烂、干瘪等损坏情况分别记录登记。4.2.1.2 查蝻 在6 月中旬7 月上旬进行。采用查成虫密度的方法参照4.1.1或4.1.2执行,提供蝗卵孵化情况,以确定防治适期。4.2.1.3 查成虫 防控前一年查成虫宜在8 月9 月进行。查清草地蝗虫种类、密度、优势种(占种群数量70%以上)、雌雄比,作为预测翌年草地蝗
7、虫发生的基数。4.2.2 草原草地螟调查方法 4.2.2.1 查卵 查卵和卵孵化率宜在第二年春季每3 d进行1次。作为预测翌年草地螟虫发生的基数,查卵采用样方法,调查卵茧数和卵粒数以及孵化成幼虫的比例(卵孵化率)。4.2.2.2 查幼虫 查幼虫在入冬前和夏初进行。夏初调查数据可作为当年的发生基数,为确定防治时间提供依据。查幼虫采用样方法,调查虫口密度及各龄期幼虫所占的比例。4.2.2.3 查成虫 在春末和秋初进行,以查雄性成虫为主。查成虫用网捕法调查雄虫每一复网虫数,从而确定优势种。防治后调查 防后调查在杀虫剂药效生效后进行,宜在施药后48 h进行,防后调查的残虫密度为防后虫口密度。虫口密度以
8、每样方虫数表示。5 防治区域确定 防治标准 草原蝗虫幼虫平均密度25头/m2以上,草原草地螟虫平均密度30 头/m2以上。幼虫期开展防治。DB 2306/T 1632022 3 防治区域 经防治前调查,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标准,且已形成大面积危害即确定为防治区。根据空间格局,防治区域分为光伏板下,光伏板间。6 防治准备 确定好防治区域后,编制作业实施方案,防区作业图,签订协议,防治前和防治后虫口密度调查、填写作业记录表。7 防治原则及方法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适时用药,连片连续防治,防治一片,巩固一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经济、对人畜安全的生物农药,因地制宜施策,进行有效防控。防
9、治方法 采用人工背负式小型机械、大中牵引式机械、无人机等相结合,喷雾、喷粉相结合,使用量参考药剂说明。防治时间 7.3.1 草原蝗虫 优势种蝗卵孵化高峰后期至成虫交尾前为防治适期,蝗虫3 龄4 龄期防治,防治时间为6 月中下旬8 月上旬。7.3.2 草原草地螟 幼虫3 龄期前为防治适期,根据幼虫发育进程3 龄期约持续7 d9 d,防治时间为6 月7 月上旬。技术培训 施药作业前,对施药人员讲解施药技术,施药的注意事项,进行防控技术、机械使用等培训。防治药剂 7.5.1 药剂的选择 选择经本省试验示范、安全、有效,剂量适宜的防控药剂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为宜。7.5.2 药剂的贮存及保管 植物源药
10、剂应放置于阴凉、干燥、避光的库房。贮存温度20。质量保证期为24个月;微生物药剂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处,质量保证期为18 个月24 个月;蝗虫微孢子虫应在零下20 以下冷冻中贮存,质量保证期为18 个月24 个月;药剂应存贮专门的库房,专人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剂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药剂出入库台账手续。DB 2306/T 1632022 4 草原禁止利用时间 生物药剂施药后防治区应禁牧15 d20 d,草原牧草刈割利用应停止15 d20 d。防治机械调试 防治前应进行机械效率试验,确定机械参数,测定不同机械作业喷幅、飞行高度、作业时间、作业速度、日工作效率等参数,根据作业区面积以及所使用机械的工
11、作效率(单日平均完成面积数),计算出防治适期内共需各种施药机械数量。将所使用的各种防治机械,按药剂试验的最佳剂量,按不同施药机械的喷量分别进行调试配制。防治机械选择 a)光伏板下草原采用人工背负式小型喷雾器进行作业;b)光伏板间草原采用大中型牵引式喷雾器或无人机进行作业。施药方式 7.9.1 常量喷雾 大面积施药时,除大风或雨天均可施药。常规喷雾器每亩用药液量达10 L60 L。农药喷雾用水应复合GB 5084 的规定。7.9.2 微量喷雾 适用于取水不便的区域,大面积施药时,喷雾器每亩用药液量在0.1 L1 L,雾滴直径约75 m。风速为1 m/s3 m/s 的晴天使用。农药喷雾用水应复合G
12、B 5084-2021 的规定。作业方式 7.10.1 小型机械作业 数量10台以上同时作业时,队形呈“一”字型排开,在风速1 m/s3 m/s 时作业,人与人相距3 m5 m,施药人员喷头与地面的高度1 m,人与风向平行,右手持喷头与风向垂直,喷管与地面平行。7.10.2 中大型机械作业 数量2 台10 台同时作业,每台间隔30 m50 m,风速小于4 m/s 方可作业,下风口的喷药机械最先出发,然后逐次前进。拐弯时,将药液关闭,其拐弯半径50 m,与上次喷药间隔50 m。7.10.3 无人机作业 风速小于3 m/s晴天时作业。持无人机操控器者始终目视无人机飞行轨迹,要求无人机飞行在光伏板支
13、架间的隙地草原上空,飞行高度保持与喷雾草原最高牧草要有0.5 m3 m的距离,无人机与前后排光伏支架或光伏面板水平距离不少于2 m,防止无人机操作失误,碰撞光伏支架而炸机。无人机宜匀速飞行,飞行航迹呈“N”字型往复,飞行方向与光伏板矩阵长边平行,尽可能不漏喷不重喷。作业空间 7.11.1 光伏板下 DB 2306/T 1632022 5 以小型人工背附式喷药设备,人工板下喷药,针对光伏板下的草原下垫面和光伏支架的脚架基部周围空间重点消杀。7.11.2 光伏板间 开展机械化消杀为主,人工消杀为辅。以小型机械作业、中大型机械作业、无人机作业为主要作业方式。防治人员搭配 以每台、架机械为标准:a)小
14、型机械:施药人员以每台1人,辅助人员2人3人;b)大中型机械:施药人员以每台1人2人,辅助人员2人3人;c)无人机:施药人员以每架1人2人,辅助人员2人3人。8 安全要求 药剂安全 药剂使用安全按GB/T 8321和NY/T 1276 执行。使用后的药剂包装物和容器应回收和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机械安全 不同机械按具体机械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安全 喷药作业时关闭驾驶室玻璃,防止药液进入驾驶室内。穿工作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禁止吸烟、进食、喝水等。牲畜安全 施药前应通过通告、电视、广播、网络、会议等形式公告防治实施区域、防治时间以及禁牧期限。禁牧区应设置警示牌,注明施药时间、禁牧时间(15 d2
15、0 d)、禁止10 d内采收利用等内容,指派专人巡视禁牧区,防止牲畜家禽进入。安全培训 施药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9 防治成效验收 防治效果检查 防治效果按公式(1)计算。DB 2306/T 1632022 6 (1)式中:R草地虫害的防治效果(%);A防治前虫口数;B防治后虫口数 验收标准 化学药品防治草地虫害评价标准为平均防治效果85%,微生物生物制剂防治草地虫害评价标准为平均防治效果75%,或残留虫口密度低于4头/m2。验收内容 防治效果、完成面积、作业记录、防治时间、原始调查数据、影像资料、档案资料(项目文件、药品出入库单、药品数量)、经费开支等内容。达不到防治评价标准的区域,要采取补救措施。文件资料统一装订成册,分类归档,由专人负责保管。验收结论 防治工作结束后,及时组织现场检查。实地检查和查阅档案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评,写综合评价报告,给出评价结论,检查人员签名后,归档保存并送业务主管部门备案。10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光伏场区草原具体地点和面积、光伏场区草原虫害调查内容和方法、虫害防治区域、虫害防治准备、虫害防治原则和方法、安全要求、防治成效验收等。